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狗熊立志     
有一次,一头狗熊与一只老虎争斗,被老虎打得头破血流。狗熊逃到一棵大树下,躺在地上喃喃细语。一只蜻蜓看见了这情景,便询问狗熊在做什么。狗熊告诉蜻蜓——自己在树下发誓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败老虎。过了一段时间,这头狗熊与一只大象争斗,又被大象打得头破血流。狗熊又逃到那棵大树下,躺在地上微微轻语。恰巧那只蜻蜓又看见这情景,它询问狗熊又在做什么。狗熊告诉蜻蜓——自己在这树下发誓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败大象。  相似文献   

2.
狗熊立志     
有一次,一头狗熊与一只老虎争斗,被老虎打得头破血流。狗熊逃到一棵大树下,躺在地上喃喃细语。一只蜻蜓看见这个情景,询问狗熊在做什么。狗熊告诉蜻蜓,自己在树下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败老虎。过了一段时间,这头狗熊与一只大象争斗,被大象打得头破血流。狗熊又逃到那棵大树下,躺在地上微微轻语。恰巧那只蜻蜓又看见这个情景,询问狗熊又在做什么。狗熊告诉蜻蜓,自己在树下立志:有朝一日一定要打败大象。蜻蜓说:"你常常立  相似文献   

3.
两只小老鼠,个儿一样大。一只叫圆耳朵,一只叫尖尾巴。他们都说:“我的胆子最大!” 圆耳朵说:“见了狐狸我不怕,我敢咬它的脚丫。” 尖尾巴说:“见了狗熊我不怕,我敢打它的耳刮。” 圆耳朵说:“狗熊没有老虎凶,我敢抓老虎的尾巴。” 尖尾巴说:“老虎没有狮子凶,我敢拔狮子的门牙。” 圆耳朵说:“我敢开电视,电视里的圆耳朵,它的胆子  相似文献   

4.
我在教学《景阳冈》武松打死老虎下冈这一段内容时,因文中没有交待武松从什么方向下冈,为激发学生课外阅读《水浒传》的兴趣,我有意在这里设疑:武松从哪个方向下冈?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议论开了。有的说:“武松应回头下冈,因为武松打死老虎已浑身无力了,他怕向前走再有老虎出来。”  相似文献   

5.
大狗熊开了一片桔园,小胖猪也开了一片桔园,“你力气小,干不了的。”大狗熊对小胖猪说,“等你长大了再种吧!”小胖猪不服气,“我种的桔子准比你甜。”大狗熊摇摇头,他拿起锄头开始松土,小胖猪也开始松土。大狗熊种下了桔苗,小胖猪也种下了桔苗。大狗熊的桔苗在长大,小胖猪的桔苗也在长大。渐渐地,他们的桔树都结上了小桔子。“我说行就行!”小胖猪挺自  相似文献   

6.
森林选举会     
一天,要退休了的森林头领老虎让小猫小狗转告其他动物,要在大树下召(zho)开森林大会,选举新的头领,接老虎的班。 狐狸听说了这件事,高兴极了,自言自语地说:“我一定要当头领,让森林里的动物  相似文献   

7.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出自西汉后期刘向所著《新序·杂事》,选入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教学《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时,在探明寓意之后,有学生向我提出了疑问:"老师,叶公画龙怕龙是表里不一,是不是喜欢老虎的画家就不怕老虎呢?否则,是否也属于表里不一呢?"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  相似文献   

8.
做音乐教师的大多会说高年级的课最难上,我也有这种感受。难就难在激不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那么如何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呢。我在教学十一册第四课《老虎磨牙》时做了尝试。 《老虎磨牙》是一首打击乐合奏曲,我想如果拿个录音机去放一放,让学生听一听,教师再讲一讲,这样的教学  相似文献   

9.
《黔之驴》是唐代著名文学家柳宗元《二戒》中的一篇,现安排在苏教版语文七年级下册第四单元。我在教学中完成了解题、介绍背景、指导朗读、串讲、再读等流程后,要求学生用一句话概括课文的意思,结果出现了两种答案:A这则寓言主要叙述了老虎吃掉庞然大物驴子的故事;B这则寓言主要写了驴子被老虎吃掉的故事。我问学生同意哪个答案,  相似文献   

10.
森林神探     
正森林警察局有一位狗熊探长。他非常聪明,森林里发生的所有棘手的案子几乎都是他侦破的,所以狗熊探长的名气越来越大。这几天,狗熊探长正在调查一起盗窃案,小狗先生家的50万森林币不见了。现在狗熊探长正在小狗家里侦查,看有没有嫌疑犯留下的可疑物品或脚印。狗熊探长发现了四种动物的脚印,分别是狐狸的、狼的、老虎的和狮子的。为了尽快破获此案,狗熊  相似文献   

11.
乔佳 《小学教学设计》2023,(16):29-30+41
<正>【任务群定位】《动物王国开大会》一文围绕着“通知”这一线索展开故事情节,课后练习中也安排了学生阅读通知、寻找通知要素的任务。因此,我将《动物王国开大会》一课的教学纳入“实用性阅读与交流”学习任务群,围绕当好“通知播报员”这一关键学习任务,让学生在任务情境中通过提取、观察、比较等方式发现通知要素,通过对话、情境模拟练习通知要领。  相似文献   

12.
《叶公好龙》这则寓言出自西汉后期刘向所著《新序·杂事》,选人北师大版教材五年级下册。教学《叶公好龙》这则寓言时,在探明寓意之后,有学生向我提出了疑问:“老师,叶公画龙怕龙是表里不一,是不是喜欢老虎的画家就不怕老虎呢?否则,是否也属于表里不一呢?”我对提出这个问题的学生大加赞赏,因为他敢于大胆质疑所学知识,敢于挑战书本、...  相似文献   

13.
“之前有个记者采访我.给我做了一个专题片,题目是《花开无声》。哈哈哈,我看了就笑了。谁说我花开无声了。我的学生爱我。我的同事、家人敬重我。我的事业每天都有收获.这些难道不是有声花开?哈哈哈……”在2013年9月的陕西省教师工作大会上.记者第一次见到这位在“平凡”岗位上屡获殊荣的年轻女教授,在接受记者采访时。健谈的刘荣荣教授这样幽默地笑声不断。  相似文献   

14.
下午下班时,看到广场围了一堆人,我也好奇地下了车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人们圃着的是几个大铁笼,笼子里关着狮子、老虎、狗熊和猴子等动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笼子里如绅士般踱步的黄斑大老虎。几个胆子大点的孩子早已忘记了外婆说的“老虎会吃人”“老虎屁股摸不得”等告诫,把小手伸得老长,想要和昔日只在电视上看过的老虎来个亲密接触。  相似文献   

15.
去动物园     
今天是星期天.爸爸带我去了一趟动物园。那里有各种各样的动物——有老虎、熊猫、狮子、大象、猴子和狗熊。  相似文献   

16.
下午下班时,看到广场围了一堆人,我也好奇地下了车走过去想看个究竟.原来,人们围着的是几个大铁笼,笼子里关着狮子、老虎、狗熊和猴子等动物.最引人注目的是大笼子里如绅士般踱步的黄斑大老虎.几个胆子大点的孩子早已忘记了外婆说的"老虎会吃人""老虎屁股摸不得"等告诫,把小手伸得老长,想要和昔日只在电视上看过的老虎来个亲密接触.结果当然是徒劳,他们的手够不着铁笼子.就见有一个孩子捡起地上的小石块,要和老虎比试比试.  相似文献   

17.
幼儿爱听故事,特别是一些具体、形象、生动的故事更是百听不厌。但有些故事对于大班幼儿来说,单纯地听老师讲,或再让幼儿复述故事,就显得有些浅。为了更好地促进幼儿语言的发展,培养幼儿的创造性思维,我运用了故事新编这一新型的教学形式,收到了较好的效果。例如教学《两只笨狗熊》这一故事,我是这样进行的: 1.先让幼儿一边看木偶表演,一边听我讲《两只笨狗熊》的故事。故事大意是:两只胖狗熊大黑和小黑一起出去玩,在路边捡到一块干面包,他们在分食时互不相让,争吵起来,结果上了狐狸的当,面包全进了狐狸肚子。  相似文献   

18.
不知什么时候起,山大王老虎的鼻子成了酒糟鼻子。但是老虎一点也不知道,因为酒糟鼻子不疼也不痒痒。山里的狐狸、狼、狗熊却看得一清二楚,可它们不敢对山大王老虎说,怕惹怒了山大王。这一天,小兔子看见了山大王老虎的酒糟鼻子,便对妈妈说:“看,我们的大王害了酒糟鼻子了。”  相似文献   

19.
谭笑 《教育艺术》2006,(1):80-80
我从小喊外公外婆叫爷爷奶奶。爷爷奶奶很喜欢我,躺在摇篮里他们就总是哼童谣或帮我做操,动手动脚,逗得我咯咯直笑。起名字时,妈妈征求意见,奶奶说:“他爱笑,就叫谭笑吧.谈笑风生,面对人生。”都说这名字好,从此“笑笑”这名字就叫开了。稍大一些,爷爷奶奶常编故事给我听,像《小猪识字》、《大公鸡碰壁》、《黄牛、水牛和老虎》、《猫鼠》等。  相似文献   

20.
现在的中学生对革命历史歌曲大多比较陌生,而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这些歌曲在中国近现代历史上曾有一定的影响力,若能在中国近现代历史的教学中适时运用,是可以取得独特的效果的,现略举几例加以说明。在讲述北伐战争的目的时,我先请一个学生演唱《两只老虎》这首儿歌:“两只老虎,两只老虎,跑得快,跑得快,一只没有眼睛,一只没有尾巴,真奇怪,真奇怪。”学生们既兴奋又觉得莫名其妙。然后,我解释这实际上是一首欧洲儿歌,法国叫《雅克兄弟》,德国叫《马克兄弟》,英国叫《约翰兄弟》。2 0世纪2 0年代传入中国,经过重新填词后,《国民革命歌》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