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将“林森浩投毒案”替换为“复旦投毒案”,引发的歧义在如今乱云飞渡的舆论场域中,容易被放大、走偏。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伴随网络的发展,陈永洲事件、药家鑫事件、复旦投毒案等一系列违法犯罪事件通过网络平台得到迅速传播,这种舆论压力干扰司法的现象成为近年媒介审判的表现形式,引起了学界和业界的广泛关注,这一现象不利于培养受众的媒介素养、塑造公众的法律意识以及搭建理性的舆论平台,应引起我们的反思。本文以近两年较为典型的"复旦投毒案"为例,分析新闻报道中的媒介审判现象。  相似文献   

3.
观察公益传播的发展现状,不难发现在近几年接连涌现出例如“打拐”“一个粉丝一毛钱”“爱心衣橱”“冰桶挑战”等一系列公益活动,作为这些公益活动的传播渠道——微博也因此成为公益传播的重要平台之一,微博凭借其传播所具有的及时性、广泛性、互动性等诸多特点,使得公益信息在微博平台上的传播与扩散愈加彰显巨大的传播效果与独特的传播特色.与此同时,基于微博平台的公益传播也在一定程度上对激发受众主动参与公益的热情,加深公众对公益活动的印象起到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4.
谢欢 《青年记者》2016,(29):17-18
随着网络媒体的兴起,新闻报道的固有模式被革新,传统媒体的话语霸权被打破,使媒体传播出现了许多前所未有的表征,如议题设置全面化、群体效应凸显、“蝴蝶效应”加剧、传统媒体和网络媒体实现“共振”.但新闻法学界认为,新闻自由的滥用会产生两种结果,一是媒体审判,二是涉嫌新闻侵权.因此,媒体应该掌握好“度”,坚守新闻专业主义,客观、真实、准确地报道新闻事实,挖掘事实真相.笔者以“复旦投毒案”作为案例,着重分析文本内容的新闻框架,具体研究问题为:媒体在报道“复旦投毒案”时是如何组织内容的?媒体报道的方式是怎样的?存在哪些不当报道?  相似文献   

5.
一种新型的交流式信息传播平台——“微博客”,自2010年以来在国内实现了爆发式增长,标志着国内大众传播进入一个“即时信息共享传播”的微博时代.而纸媒微博即“报纸官方微博”正顺应这一趋势壮大成为报纸新的传播渠道,成为近年传媒领域重要的创新性变革之一.那么,纸媒微博如何成长为报纸新的传播平台,如何重构报纸新闻生产机制,打造纸媒在数字阅读时代的竞争力,超越同质竞争达到“创异”竞争,是值得我们探讨和研究的重要问题.  相似文献   

6.
微博是博客的一种发展形式,用户发布的信息通常限定在140个字符以内。由于微博的门槛低,发布信息及时,信息传播速度快等特点,在突发性事件的报道中起到不可替代的作用。主流媒体和相关政府部门如何利用好微博平台,化解危机,引导舆论正确走向,成为一个重要命题。  相似文献   

7.
王萌 《今传媒》2013,(4):106-107
近几年来,互联网发展快速,许多新型的网络媒体以及网络营销工具都应运而生.如今“微博热”,已经成为一种时尚和潮流.这一种新兴的信息传播方式,由于其在信息传播上的优势和特点,打破了传统传播局限,随时随地的与他人来分享生活中的各种内容,可以增加人们发布和接受信息的时效性.使人们随时随地发布信息.但同时微博也会使得信息的真实性遭到质疑,带来了强大的负面影响.本文通过对微博的发展现状,对其在新媒体环境下出现的传播优势和劣势进行分析,探讨“微博”在信息传播的特征和意义,并利用“微博”看其在新闻信息传播广泛的应用前景和启示.  相似文献   

8.
微博“意见领袖”在微博舆论监督中的作用与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拥有如此众多的使用者,那么当其介入社会热点事件之中时,也必定拥有不可小视的力量.而事实也证明,微博已经成为参与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工具.在微博的舆论监督之中,一些用户成为了意见的重要影响者,笔者将他们称作是微博“意见领袖”.这些微博“意见领袖”所发布的信息往往在微博的舆论监督过程中起到较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存在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何奉华 《新闻世界》2013,(6):178-179
微博已成为重要的网络信息传播平台,然而微博新闻传播却面一临诸多问题,如现存的新闻信息无法证明其真实性、对于同一新闻事件有着众多的说法而人们无法判断事实是什么,类似“罗生门”现象。本文以新浪微博热点话题“袁厉害事件”为例,分析微博新闻传播的“罗生门”现象产生的原因、影响及反思。  相似文献   

10.
叶正和 《新闻世界》2011,(12):98-99
去年,日本发生核泄露事件后,国内“碘盐能预防治疗核辐射”的传言甚嚣尘上。3月14日,坊间有关食用碘盐能够减少核辐射伤害的传言不胫而走,数天之内,“抢盐”风潮席卷我国大江南北。在整个谣言事件从发生到井喷的过程中,微博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如何才能更好地利用微博这一便利的信息传播工具,趋利避害,遏制谣言的传播?本文对此作一探讨。  相似文献   

11.
汪平 《报刊之友》2011,(9):98-100
微博的出现和发展历时不长,但迅速成为大众进行信息传播、意见表达的重要工具。微博传播的即时性、互动性、传播网络的巨大性、内容的简洁性,使之成为一种新颖的传播渠道。传统的以门户网站为主体的“中心式”传播模式,正在各种新技术的影响下逐渐转型,代之以“分裂式”的信息消费模式。探讨微博传播力,把握这种新传播机制,进而更好地发挥其积极的传播效应。  相似文献   

12.
在web2.0时代,人们通过网络不仅可以方便的浏览信息,而且可以快捷并低门槛的发布信息,表达自己的观点。微博作为web2.0的典型形态,在当下互联网时代的用户数量十分庞大,许多网民聚集在微博上,参与微博“热门话题”互动,新浪微博的“热门话题”的形成机制有两种,一是基于网友参与度的计算机制排序,二是由管理微博的后台工作人员操控;一旦信息成为“热门话题”在网络上传播,将会产生广泛的社会影响力,成为大多数网民津津乐道的谈资。因此,借助网络传播平台的快速反应能力,从海量信息中择取群众喜闻乐见的亦或有社会意义的话题加以推广,使其成为“热门话题”,便可以利用好新浪微博“热门话题”对网民的影响力,充分发挥其议程设置功能。  相似文献   

13.
微博语境下的虚假信息传播“围观”让网民有力量.这是2010年微博最“给力”的宣言.2010年,微博为公民的信息自由做出巨大贡献的同时,还成为普通人反抗“利益阶层”的武器,“宜黄自焚”、“局长香艳日记”、“我爸是李刚”等事件通过微博演变成一场场舆论风暴,利益集团被网民通过微博“围观”而成为众矢之的.  相似文献   

14.
博客、微博、微信等“私媒体”出现后,普通大众也由信息的被动接收者变成了信息的主动发布者和传播者。借助这些新的传播平台,人们发布着从世界各地挖掘来的各种自己感兴趣的信息,其中对道德价值的关注和介绍,既是对过往信息传播缺憾的补充、丰满和纠正,也起到了社会教育的作用,充满了正能量。在新的传播环境下,从某种程度上说,“私媒体”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但与此同时,“私媒体”又对人们的道德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相似文献   

15.
韩玄 《新闻世界》2014,(4):133-134
近几十年来,互联网技术的不断普及和发展,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巨大变革。而微博这一全新的社交网络平台在短短几年时间里也迅速被广大的网民所接受,并且在社会公共事件的传播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和影响。本文就从微博的定义、微博信息传播的特点以及微博在公共事件传播中的影响三个方面来分析微博在公共事件中所起到的传播作用。  相似文献   

16.
刘子晨 《新闻世界》2013,(7):186-187
【摘要】“议程设置功能”自从1972年美国传播学家M.E.麦库姆斯和D.L.肖在一篇名为《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的论文中提出之后,便引起了传播学界的广泛注目,许多学者纷纷对其进行探讨和验证。但随着网络传播的发展,在传统媒体环境下,以传者为中心建立的“议程设置功能”理论也面临着一些质疑:网络是一个自由多元的空间,网络议题纷繁多样,随着人们对互联网信息的接触量增加,传统的大众传媒的“议程设置”功能是否正在弱化和消失?本文对新浪网和凤凰网有关“复旦投毒案’’的专题报道进行对比,分析在当前的传播环境下,网络新闻专题中议程设置功能的体现。  相似文献   

17.
何星烨 《声屏世界》2011,(12):17-18
微博以传播速度快、多媒体语境下的信息分享、易操作性和传受之间的互动性强等传播优势推动着社会大事件的走向。具有强烈自媒体属性的微博、在改变着公众的媒体习惯和信息传播的模式,成为社会化媒体中最为即时性、用户最活跃的信息传播平台。①笔者搜索网友在新浪微博发布的有关“7·23”甬温线铁路事故的微博。并抽取微博中影响电视媒体报道进程的相关学者微博。  相似文献   

18.
苏岩 《报刊之友》2013,(9):57-60
西安“9.15事件”检验了微博传播的特征。本文通过问卷调查,以及信息观察的研究方法,证明了微博对传播负面新闻信息具有加速作用,后进一步一句传播技术、心理学等知识,分析了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19.
微博传播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微博拥有网络传播的特性,如即时便捷的信息发布与传播、操作简单和用户进入门槛低等,深受人们追捧.微博是web2.0时代“所有人对所有人的传播”中最流行的网络传播工具之一.作为新事物,微博在信息传播过程中出现问题在所难免,本文试图以微博在当下信息传播中的一些表现为依托,分析“微博热”面临的主要问题,探索积极可行的应对思路,为微博传播健康有序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伴随着传媒技术的发展与提高,新媒体因其传播速度的即时性与传播范围的广泛性成为灾难报道的中坚力量。其中,微博在繁琐的新媒体平台竞争中脱颖而出,其专注于自身的业务,拥有了一定的话语权与议程设置的能力,因此微博在突发事件中的介入,使得微博平台成为灾难事件的率先报道地与网民讨论的聚集地。微博的广泛应用性使其在发生突发灾难事件中形成由网民组成的强大舆论阵地,它除了对灾难事件的信息进行传播外,还会对微博的使用用户与社会舆论起到重要的引导与影响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