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37 毫秒
1.
在充分备課的基础上,我們在课堂教学中,一方面遵循社会主义课的教学任务和特点,同时,貫彻了一般课堂教学的共同特点和要求。 1.重点突出,有的放矢。开始讲课时,是全面开花,什么問題都讲,但什么問题都讲得不深不透,学生感到“印鱼不深”,教师也感到“內容多,时间不够用”。以后决定采取全面照顾、重点深入的誹授方法,圍繞关鍵性的問題反复說明和論証,学生感到“重点突出,問題明确”了。以“反右斗爭的性质和意义”一課为例,由于学生不了解右派进攻的狠毒阴謀及其对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設的严重危害性,因而认为反右斗爭是“扣麻雀”,是“小題大作”,有的甚至同情右派分子。我們就重点突出地分析和闡明了反右斗爭是政治战綫上和思想战线上的社会主义革命,是关系国家民族生死存亡的斗爭,并且反复强調了这样几个論点:①这一場斗爭不是党和人民挑起来的,而是资产阶級右派挑起來的。右派发动进攻的目的是想搞垮  相似文献   

2.
一、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仍然存在着阶级斗爭当前我們同右倾机会主义的斗爭,是我国十年来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尖銳斗爭在新的历史条件下的继续。对于这个問題,我們应該有明确的认识。我們知道,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我国民主革命的終結和社会主义革命的开始。从此,我国的主要矛盾,在国外仍然是中国人民和帝国主义之間的矛盾,在国內則由中国人民同地主阶級和官僚资产阶级之間的矛盾让位給工人阶級与資产阶級之间的矛盾,即社会主义和資本主义之間的矛盾。资产阶級与  相似文献   

3.
“带着問題学”,这是林彪元帅根据毛主席历来的指示,在三年以前向我們提出的一个极其重要的学习方法。我軍广大干部和战士采取这种方法活学活用毛主席著作,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我軍广大干部和战士在三年来的实践中深深体会到,带着問題学的方法,是打开毛泽东思想宝庫的一把金钥匙。带着問題学的方法,是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学习方法,是使哲学从哲学家的課堂上和书本里解放出来的有效办法,是把毛泽东思想变成广大官兵手中武器的正确途径。带着問題学,“問題”是什么呢?就是革命斗爭的实践向我們提出的各种問題,就是阶級斗爭、生产斗爭、科学实验三大革命运动中的各种問題,就是改造客观世界和改造主观世界的各种問  相似文献   

4.
在抗日战爭当中,在抗日民族統一战綫当中,存在着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綫。这两条不同的指导路綫之間的斗爭,貫串子抗日战爭的整个过程,成为当时中国一切問題的关鍵。讲授抗日战爭的历史,必須紧紧地抓住这条綫索,把它当作提起一切問題的綱,使青年學生們认識到:“两党的爭論,不是如有些人听說不过是一些不必要的,不重要的,或甚至是意气用事的爭論,而是关系着几万万人民生死問題的爭論。”①这样才能系統地解釋当时中国社会上所发生的各种錯綜复杂的变化,并說明中国共产党对抗日战爭和抗日民族統一战綫的英明而正确的領导。抗日战爭中两条路綫的基本內容,槪括地  相似文献   

5.
毛主席的“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发表一年以来,在指导整风运动和各方面工作上,已取得辉煌成績。它不只在政治上提出解决新社会人民內部矛盾問題的新理論、新道路,同时也在教育工作上提出新的方針,并启示我們解决教育工作中許多矛盾、問題的基本方法。近一年来我們教育工作能有偉大轉变,关鍵就在这一文件的指导作用。在这个文件的启示下,在党中央的领导下,我們的教育工作已解决了許多重大矛盾、重大問題。先从学校中的阶級斗爭和政治挂帅的問題来看: 很多教育工作者以前总是这样想:教师思想經过几年时間,已改造得差不多了;无产阶級思想領导在各学校已經确立了,政治可以放松些了。于是取消了  相似文献   

6.
自从批判资产阶级“爱的教育”思想以来,广大教师认识到这是教育战线上一场兴无灭資的斗爭。許多教育工作者在积极投入这场斗爭以后,逐步划清无产阶級教育思想同資产阶級教育思想的界限,使自己的思想、工作跟上当前的革命斗爭形势,藉以提高了教师队伍的政治、业务水平。但是,也有的教师抱着怀疑的态度说:“我們从来沒有学过什么資产阶級教育著作,怎么会有‘爱的教育’思想呢?”这是反映了对这场斗爭的态度問題,必須帮助弄清楚。是不是沒有学过資产阶級教育著作,就不会受到资产阶級“爱的教育”的思想影响呢?問題并非这样簡单,資产阶级“爱的教育”思想在我国是有历史渊源的。早在十九世紀末二十世紀初,帝国主义加紧侵略中  相似文献   

7.
关心群众生活是党的優良传統。早在1934年第一次國內革命战爭时期,毛主席就教导我們:“对于广大群众的切身利益問題,群众的生活問題,就一点也不能疏忽,一点也不能看輕。因为革命战爭是群众的战爭,只有动員群众才能进行战爭,只有依靠群众才能进行战爭。”(《毛泽东选集》第一卷第131頁)在毛主席这个  相似文献   

8.
毛主席在《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的問題》中說:“凡屬于思想性质的問題,凡屬于人民內部的爭論問題,只能用民主的方法去解决,只能用討論的方法、批評的方法、說服教育的方法去解决,而不能用强制的、压服的方法去解决。”这不禁使我联想到自己的工作,受到了深刻的教育。  相似文献   

9.
本册教材第一單元着重复习这些內容:1.百万以內数的讀写法,以及四則运算、口算与笔算;2.1—3步的一般应用題和归一問題,相向运动等典型应用題;3.十进复名数与非十进复名数的式題和应用題。通过这些复习巩固以前所学的知識,为本期学习作好准备。这一單元有27个习題,1—5題是复习百万以內数的組成,数的讀法和写法,通过复习使儿童巩固百万以內数的組成,对学习百万以內的乘除法有益处的。6—19題是四則式題和一般应用題,应抓住兩位数乘除法的計算,并复习“求剩余数”、“求一数是另一数的几倍”、“求比已知数多几的数”、“求比已知数少几的数”等各种概念。20題是已知兩車的速度及相遇时間求距离的应用題。它也有兩种做法:①先求出相遇时間內兩車各行的路程,再求兩城的总距离。  相似文献   

10.
小学五年二期的算术教材,主要包括“公制度量衡”“四則应用題”“几何初步知識”等三个內容。教材中思想內容是很丰富的。現在就如何通过算术数学向儿童进行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这一問題来談谈我的認識和打算。  相似文献   

11.
关于初一中国历史第三編战国秦汉部分的主要綫索和如何“古为今用”的問題,本文試就下面二个問題,发表一些意見,以供参考。一战国秦汉史的主要綫索战国秦汉史应圍繞阶級斗爭是推进社会发展的真正动力这一条主要綫索来进行教学。从春秋到战国主要应說明这一时期的阶級斗爭如何促使我国奴隶制社会向封建  相似文献   

12.
編后     
这一期刊物出版的时候,正当我国人民热烈討論“正确处理人民內部矛盾問題”,討論“百花齐散,百家爭  相似文献   

13.
历史教学的基本任务之一,是培养辯証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它要求我們必須以馬克思列宁主义的立場、观点与方法来闡明社会历史的矛盾发展規律。“事物矛盾的法則,即对立就一的法則,是自然和社会的根本法则……。”在阶級社会中,阶級斗爭就是社会发展的动力。这一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論旨,是大家很熟悉的。但具体(?)用时,問題可不少,茲就其中较为重要的几个问置,试论如下: 一、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是矛盾的“統一”吗? 有人認为矛盾的斗爭即阶級斗爭不是阶級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甚至还会起一定的破坏作用,沒有矛盾斗爭的和平统一,才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动力。他們把一些封建主朝初期的“太平盛世”如西汉“文景之治”,唐初的“貞观之治”等的生产的恢复与发展,說成是沒有矛盾斗爭的和平統一的結果。把一些王朝末期生产停滯脫成是矛盾斗爭的結果,甚至把有些农民起义东汉末的黃巾大起义,唐末的黃巢大起义說成是对社会起了破坏与分裂的作用。  相似文献   

14.
高中历史課本第四冊中有“‘新民主主义論’的发表”一节,这一节中我认为須闡明的中心問題,就是無产阶級領导下的民主革命的前途必然是社会主义的問題。本文打算就这一問題发表一些意見,以供参考。正当抗日战爭进行两周年之际,国民党反动派为了达到其对日本帝国主义妥协投降和对內反共反人民的目的,一方面唱起了資产阶級专政的濫調,同时高喊什么“一次革命論”。前者說中国只能走欧美式的老路;后者說民主主义和社会主义,可以“毕其功于一役”,而民主主义和共产主义,又都包含在一个主义——三民主义之中。他們唱的調子虽然不同,反共反人民以达到妥协投降的目的,則是一致的。这就“又把全国人民打入悶葫芦里了’。毛澤东同志在1940年1月发表了“新民主主  相似文献   

15.
在前一阶段教育問題的討論中,对于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貭教育的关系問題,曾存在过下列几种看法:一种认为思想政治教育和道德品貭教育是一回事情,它們的內容是一致的,它們的目的都是为了培养学生的正确的立場、观点和道德品貭;一种认为两者不是一回事情,因为道德与政治是两个不同的范疇,道德不能代替政治斗爭。虽然道德教育应該服从于阶級的利益,但有些道德品貭,就不能說是政治問題;第三种认为两者有密切联系,而在具体工作中,又是有区别的。作者认为第一种看法,显然是不夠全面的,第三种看法,能較全面的揭露思想政治教育和  相似文献   

16.
我们的高等学校、中等学校都设有政治理论課。政治理论课的根本任务,是要用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武装青年,向他們进行无产阶級的阶級教育,培养坚强的革命接班人;是要配合学校各方面的工作,坚决进行反对和防止修正主义的斗爭,同资产阶級爭夺青年一代。在爭夺青年一代的問題上,阶級斗爭表现得很突出很尖銳。学校里面虽然书声琅琅,但决不是什么世外桃源,那里也是无产阶級和资产阶級激烈交鋒的一个场所。无产阶級要培养接班人,资产阶級也要培养接班人。无产阶級要求青年革命化,被打倒的剝削阶級則竭力把青年拉到不革命和反对革命的道路上去。国內的资本主义势力同国际資本主义势力和修正主义势力相呼应,这就更增加了爭夺青年一代斗爭的复杂性。青年学生在学校中一方面接受无产阶級的革命教育,从我們伟大的党、伟大的国家、伟大的人民、伟大的軍队,以及千千万万社会主  相似文献   

17.
一教学改革,这是一場深刻的教育革命,是教育战线上两种方針、两条路綫和两种思想的斗爭,关系着培养什么样的人的根本問题。因之把德育放在首位,在改革教材內容和教学方法的同时大力加强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突出阶級教育和劳动教育,这是教改試验首先要解决的問題。几年来,我們正是遵循这一指导思想,积极改进和加强了学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18.
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爭是否自終至终反对封建制度,这是史学界正在爭論的問題之一。我們同意参加討論的多数同志的意見,认为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爭是自始至終反对封建制度的。但是,中国封建社会的农民战爭是否自始至終反对封建土地所有制呢?对于这个問題,不仅持有“农民战爭自始至終不反对封建制度”和“封建社会前期的农民战爭不反对封建制度”等論点的同志作了否定的回答,就是在主張农民战爭自始至終反对封建制度的同志中間,也有不少人作了否定的回答。对于这个問題,我們的回答是肯定的。  相似文献   

19.
最近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地提出党的教育工作方針,“是教育为无产阶級的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結合”;“在一切学校中必須进行馬克思列宁主义的政治教育和思想教育,培养教师和学生的工人阶級的阶級观点,群众观点和集体观点,劳动观点即腦力劳动与体力劳动結合的观点,辯証唯物主义的观点”。根据这个教育方針,我們認为中学历史課的性質,就是一門党性非常强烈,具有无比战斗性的社会主义思想教育課程,它和政治課同样是一門貫彻阶級斗爭教育的最重要的武器。历史課和政治課的不同,仅仅在于政治課是以当前我国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設的实际为題材来进行教育,而历史課則是从历史上的阶級斗爭与生产斗爭为題材,通过历史发展的史实来进行教育。如以当前解放台湾的斗爭为例:政治課就是从当前国內外形势来說明我們今天必須解放台湾和一定能解放台湾的必要性和  相似文献   

20.
从去年九月以来,“人民教育”上前后登載了二十多篇关于中学文学教学的文章。这些文章絕大部分是讨论文学教材的編选問題的。討論的結果,成績方面是把有关中学文学教材的許多問题摆出来了,一部分問題的爭论焦点也明朗化了;不够的地方是对一些主要问题(如古典文学教学的目的,选文的分量、內容及文字的深淺,选文的編排順序等)还未达到認識上的一致,而且距离一致似乎还远。同时,中学文学教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