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一、什么是物理练习中的“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技能形成过程的练习中期,出现暂时的停顿现象,这就是练习曲线上所谓的“高原期”.这时,曲线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些下降.但是在高原期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学生作物理练习时,也会出现这种现象,我们把这种现象称做物理练习中的“高原现象”.二、为什么会产生物理练习中的“高原现象”物理练习中产生这种现象的主要原因有两个:首先是旧的动作结构和完成动作用的方法必须改变,而新的动作结构和完成动作的新方法尚未建立.具体表现为学生还没有掌握…  相似文献   

2.
高原期,也称高原现象,指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练习到一定时期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滞不前的现象。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一段接近水平的线段。  相似文献   

3.
一、什么是“高原现象” “高原现象”(plateau phenomenon)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曲线仍然可以继续上升。  相似文献   

4.
心理学指出,人的技能形成必须经过一定练习。在反映练习进程与练习效果之间函数关系的练习曲线上,我们不难发现,技能形成过程中的工作效率、活动速度和准确性变化有着共同趋势(如练习成绩提高、起伏、暂时停顿等等现象)。  相似文献   

5.
周哲 《甘肃教育》2011,(11):22-22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继续上升。笔者以为,一所学校在发展过程中也会出现这种“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6.
“高原现象”本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甚至有所下降。但在“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的继续上升。同样,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作为幼儿园管理者,应关注教师的“高原现象”,及时分析教师发展停滞不前的原因,并积极寻找克服的对策,增强教师战胜困难的信心。这样才能帮助教师突破“高原”现象,实现其专业的持续发展。一、正视教师成长过程中“高原现象”的成因教师成长过程中“高…  相似文献   

7.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下降的现象。在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的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在“高原现象”之后,曲线又继续上升。当今,教师发展也出现程度不同的“高原现象”,表现为教师的专业德性和专业能力的发展处于相对停顿、甚至稍有退步的状态。  相似文献   

8.
在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常常会碰到这样一种情况:当学习某个知识或是对某一部分、某一类型的问题进行练习时,就会出现学生的知识和能力在一定的水平上停滞不前、有时甚至出现倒退的情况。这时往往会使教师和学生迷感不解,教师埋怨学生“越学越糊涂”,学生恼怒自己学习政治课无长进,从而丧失学习政治课的兴趣,探究问题的勇气,削弱了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降低了学习效果。怎样解释这一种现象呢?心理学将这一现象称之为“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就是在基本知识转化为基本技能的时候,即在基本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在练习或训练中期往往出现进步中的暂时停顿现象。如用曲线表示,它表现为练习曲线保持在一定水平而不  相似文献   

9.
在数学高考复习的过程中 ,我们教师常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 ,即经过了第一轮的知识梳理和归纳 ,以及一定量典型问题的剖析和习题训练 ,也经过了第二轮专题复习的拓宽加深 ,满以为学生在第二轮复习后解题会得心应手 ,运用自如 .然而事实往往并不如人们所愿 .在第二轮复习后 ,还是会经常出现部分学生的解题能力或数学水平出现停顿 ,甚至倒退的现象 ,这使得不少教师感到困惑不解 .其实出现这样的现象很正常 ,在心理学上称之为“高原现象”.所谓“高原现象”是指在复杂技能形成的过程中出现的练习成绩暂时停顿的现象 ,它在练习曲线上表现为两次上…  相似文献   

10.
心理学上有一个在复杂技能形成过程中出现的现象叫高原现象,它是指在练习过程中,开始一个阶段学习成绩提高较快,但达到一定程度后练习成绩可能出现暂时停顿现象,使成绩再提高再现困难。这种现象在我们高三思想政治教学过程中也是普遍存在的。而研究造成高原现象的原因,其中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操作技能教学中经常发现,在学生操作技能训练的过程中,练习初期操作技能水平进步很快,而在练习中期往往出现进步的暂时停顿现象,主要表现为学生的技能水平不上升或者甚至有些下降,这种暂时停顿现象在操作技能教学中称之为“高原现象”。“高原现象”的生理、心理特点分析  相似文献   

12.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中的一个概念,指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出现的暂时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在成长曲线上表现为保持一定水平而不上升,或者有所下降,但在突破“高原现象”之后,又可以看到曲线继续上升。研究发现,教师在专业成长过程中也存在着“高原现象”,处在“高原期”中的教师,专业发展停滞不前,好象很难再上一个新的台阶,找不到前进的动力,影响教师的专业成长。[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学生技能的形成主要靠重复练习,但不是简单的练习,而是一个有目的、有计划、有指导的练习,是一个带有创造性和自觉性的过程。练习有助于技能的形成、巩固和提高。学生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并不是直线前进的,往往会产生起伏。“高原现象”就是学生在技能形成过程中,在练习...  相似文献   

14.
高三的学生在高考复习的过程中几乎都遇到过这样的一种情况,即在经历了一段时间的复习之后,学习成绩就再难有较大的提高,学习效率低下,甚至前面学过的知识都感到模糊不清,这就是人们常说的普遍存在于高考复习中的“高原现象”。“高原现象”一词源于教育心理学中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动作技能学习的练习曲线显示:练习者开始进步快,曲线中间有一个明显的、或长或短的进步停顿期,后期进步慢。中间的停顿期叫高原期或高原现象。我们把在复习中出现的学习成绩学习效率停滞不前的现象称之为高考生的“高原现象”。教师要让学生明白“,高原现…  相似文献   

15.
高原现象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16.
钳工实训是中等职业学校一项重要的专业实训课程。在教学过程中如何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也是见仁见智。本文将心理学中的练习曲线和高原现象与钳工的教学实施方法相结合,提出了一些思考。  相似文献   

17.
"高原现象"是一个教育心理学的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18.
卢海兵 《物理教师》2006,27(5):7-68
高原现象是学生知识、技能形成过程中的一种暂时停顿现象,是思维发展中常见的量变过程,它正反映了思维发展的曲折性和阶段性,出现高原现象并不表明知识技能的掌握已达到生理限度,正相反,高原现象之后,成绩仍会有进步,有时进步还十分明显。因此,研究高原现象的产生原因,并正确对待物理教学过程中出现的高原现象,对搞好物理教学,大面积提高教学质量是非常有益的。本文对高原现象的成因及其相关教学对策做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9.
"高原现象"是教育心理学的一个概念,指的是在学习或技能的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中后期往往出现暂时性的停顿或者下降的现象.教师专业发展和教师成长也是一种认知过程,教师专业发展中的"高原现象"例子也客观存在着.  相似文献   

20.
心理学研究表明,在各种动作技能的形成过程中,会出现练习中时而进步,时而退步的波动起伏现象,甚至出现进步暂停或下降、难以有所提高的“高原现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