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化涵化是一种普遍的文化现象,它促进着文化的持续发展。文化涵化也普遍存在于成人教育当中,促进着成人教育的发展。基于文化涵化分析成人学习者的特征,有意识地采取策略促进他们文化涵化的形成,有助于促进成人教学的顺利进行。  相似文献   

2.
涵化研究综述及其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涵化是文化人类学研究的一个重要主题.当前,国内外涵化研究主要涉及两大类:一类是涵化理论方面的探讨,主要有概念、涵化过程、涵化策略等;另一类则是探讨涵化与各种心理以及行为的关系.从涵化的概念、过程、策略以及涵化的应用研究等几个方面,对涵化研究的部分成果做一综述,并提出国内涵化研究存在的问题,希望能推进国内涵化研究与发展.  相似文献   

3.
学生文化的成因与特征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白芸 《教育科学》2006,22(1):67-69
学生文化是一种生活方式,它是学生群体所具有的独特的言行、观念的总和。学生文化的形成与学生身心发展特征、同辈群体交往、师生关系、家庭、校内外文化等多方面因素有关,从而其具有不断被濡化和生成涵化性,过渡性,情境性与多样性等特征。  相似文献   

4.
古罗马音乐“涵化”现象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任何一种传统文化,都对人们现实的一切活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艺术的发挥着影响,这种多种文化元素混合和合并的过程被称为涵化现象。文化涵化是不同文化间的交流融会,并在此基础上形成新的文化概念、新的文化形态的历史现象。文章从文化的涵化概念出发,以古罗马音乐文化传播为线索,分析了古罗马音乐文化的涵化现象及其形成的驱动因素,探讨了文化多样性形成的作用与机理,以及涵化与社会变革、文化传统的关联性。  相似文献   

5.
“黄佤”族群长期与傣族、汉族杂居,经过长期的文化涵化,“黄佤”在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它佤族支系的文化。但“黄佤”文化涵化过程中,民族认同与其传统文化决定着涵化的方向.涵化只改变了“黄佤”文化的表象,未改变其对佤族的认同。涵化作用下“黄佤”族群形成。  相似文献   

6.
“黄佤”族群长期与傣族、汉族杂居,经过长期的文化涵化,“黄佤”在语言、风俗习惯、民间信仰等方面形成了自己独特的不同于其它佤族支系的文化。但“黄佤”文化涵化过程中,民族认同与其传统文化决定着涵化的方向.涵化只改变了“黄佤”文化的表象,未改变其对佤族的认同。涵化作用下“黄佤”族群形成。  相似文献   

7.
赵元任博学多才,是数学家、物理学家,对哲学和音乐也有一定造诣,尤其在语言学领域成就卓著。为探究其成功背后的原因,文章借用摹因这一术语,采用例证法从文化濡化的角度入手,从家庭、吴地学术文化、社会文化濡化三个方面详细分析文化坐标系中影响赵元任的中国文化摹因,探析促成赵元任成功的文化因素,深刻认识濡化在个人成长中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8.
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承担着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思政课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发挥着不可替代的作用。在我国,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社会主义事业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一环,在面对新形势新任务新挑战的情况下,进一步提升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质量成为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而迫切的任务。以文化传播的“濡化”和“涵化”理论为视域,结合当下实际,分析了当前思想政治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而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质量提升的创新思路与实践路径。  相似文献   

9.
针对目前高考作文的失语问题,文章把它放在整个教育生态系统中来考察。指出改变课程文化濡化与涵化过程中的错误倾向,改变校园管理文化的“鲧法”为“禹法”,保持教育生态系统的本体功能,改革高考作文命题形式,是矫治高考作文失语症的基本途径。  相似文献   

10.
模因是文化模仿和传播单位,表现形式很多,比如说时尚服饰、房屋构建、音乐旋律、想法思潮、器具制作等,它还可以指人与人之闻相互模仿、传播,并代代相传的思想或主意。模因作为文化信息单位,它们的复制和传播在人类文化涵化过程中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作者通过对模因学角度下的文化涵化分析,建立了一个模因的传播模型,希望能为人们研究文化涵化过程提供一些有益的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