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传媒》1997,(3)
树立典型示范引导——六谈审读的“审”文/叶子就一个省乃至全国的总体质量而言,如果打比方是呈现出一个橄榄型——两头小中间大,即特别优秀的报刊是少数,特别差的报刊也是少数,而平庸的、一般化的报刊总是多数。这可以说是一个规律。正是由于这个原因,通过审读发现...  相似文献   

2.
《今传媒》1997,(5)
开展批评纠正错误——八谈审读的“审”文/叶子有人把报纸管理工作者和审读员比作报刊的警察,我则把表扬和批评比作他们手中的红绿旗:表扬就是给沿着正确道路前进的报刊展绿旗放行,批评就是给驶入歧途的报刊举红旗阻拦。办报办刊是从事神圣的事业,实践中难免会出现这...  相似文献   

3.
《今传媒》1997,(4)
正确表扬激发动机———七谈审读的“审”文/叶子人的行为离不开一定的动机。换句话说,人的行为都是由一定的动机支配的。就报刊管理者和报刊审读员而言,其从事审读的主要动机是,依据党和国家关于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法规,通过审读活动,督促、引导报刊积极发挥为...  相似文献   

4.
《今传媒》1997,(9)
操作:方式与效果——二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和评论报刊都离不开一定的方式方法。在这方面,二者的联系与区别也是明显的。操作如何,直接关联效果的好坏。一、从参与对象看。报刊审读根据参与对象的关系,可以分为自审、他审。同样,对报刊的评论也可...  相似文献   

5.
《今传媒》1996,(4)
全面跟踪宏观把握——一谈审读的“审”■文/叶子报刊审读是报刊管理的一个基本手段。这里,首先面对的问题是:报刊的品种众多,出版文字数量巨大,怎样才能做好审读工作,使每种报刊的质量胸中有数,有的放矢地进行管理呢?1988年11月9日,新闻出版署发出《关于...  相似文献   

6.
《今传媒》1995,(6)
报刊审读与阅读报刊叶子报刊审读离不开阅读,阅读是审读的基础。首先要当好一个读者,“钻进去”认真读,然后再“跳出来”审。但是,报刊审读又不同于阅读,二者的区别王要表现在下列方面:关于“读”的目的。阅读报刊是为了获取知识,了解信息,抑或为了了消遣。阅读完...  相似文献   

7.
《今传媒》1997,(11)
作用:对象与重点——四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我认为,报刊审读是一种行政手段,报刊评论则是一种文化舆论手段。这两种手段(或者说方式)对报刊的作用,既有相同之处,又有不同之处。就相同之处来说,主要是社会目标一致。无论是报刊审读还是报刊评论,都是通...  相似文献   

8.
《今传媒》1997,(7)
体察情感慎重反馈十谈审读的「审」文/叶子人非草木,孰能无情?报刊审读是对报刊工作者精神生产活动及其成果的评价,审读结论反馈回去后,必然引起审读对象的情绪和情感。有些情绪情感利于审读,有些情绪情感则不利于审读。因此,注意针对审读对象的情绪情感心理,采取...  相似文献   

9.
《今传媒》2003,(6)
“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是中央领导同志提出的宣传思想战线必须长期坚持的工作原则。这个原则不仅适用于包括报刊在内的所有媒体,对于报刊审读也是完全适用的。 审读是报刊管理的传统制度和有效形式,报刊是审读的主要工作对象。审读必须与报刊的兴衰同进退,共存荣。报刊宣传所依据的方针、政策、原则的落实情况,更是审读应当关注的重点内容。在报刊审读中坚持“三贴近”,体现了审读对  相似文献   

10.
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握舆论导向,决不可稍有疏失。时刻绷紧舆论导向这根弦,是报刊审读的神圣职责。这中间,我们的深切感受就是着眼“三点”——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创新亮点——是审读工作得以强化、收到显效的关键。突出重点河南省开展报刊审读工作,至今已愈7年。几年间,尤其是近年来,我们特别强调报刊审读应突出重点,不搞“眉毛胡子一把抓”,并通过抓住这个重点,带动审读工作的全盘。审读报刊的政治导向、思想导向,是这个“重点”的内涵之一。要把好政治思想导向关,主要审视报刊是否同党中央保持一致,重大理论、方针、政策宣传有无…  相似文献   

11.
《今传媒》1997,(10)
范围:内容与要求——三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与评论在范围上有很大区别,有各自的内容及要求。报刊审读的范围宽,内容多,要求细。范围宽表现在它是全貌式的。作个比方,就如同审视一个人,需从头到脚仔细打量。报刊审读不仅重视报刊的政治方向、编办...  相似文献   

12.
《今传媒》1997,(1)
报刊审读的首要作用是对报刊出版的内容进行检查、监督。一位学者型的新闻出版管理工作者曾发表专论提出,就期刊的审读工作来说,其监督作用主要表现在把好政治关、社会关、文化关这“三关”上。比较报纸和期刊的质量管理要求,我认为,把“三关”也基本适用于对报纸的审...  相似文献   

13.
《今传媒》1997,(6)
端正态度促进转变——九谈审读的“审”文/叶子审读的成效,取决于审与被审双方的态度。毛泽东同志说过:很多人对于官兵关系、军民关系处不好,以为是方法不对,我总告诉他们是根本态度问题。这态度,就是尊重士兵和尊重人民。从这态度出发,就有各种政策、方法、方式。...  相似文献   

14.
《今传媒》1996,(3)
“思维存档”赖笔读──三谈审读的“读”文/叶子,胡武亭俗话说:“眼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又说:“好记性不如烂笔头。”记审读笔记对搞好报刊审读非常重要。这是因为,审读是一个思维活动极其活跃的过程,有许多思想的火花稍纵即逝,如不记录下来,很可能看了前面...  相似文献   

15.
《今传媒》1997,(12)
队伍:现状与建设——五谈报刊审读与评论的异同文/叶子报刊审读和报刊评论的兴衰,取决于诸多因素,其中队伍建设是一个决定的因素。报刊审读与报刊评论的特性决定了两支队伍的组成形式相同:专兼结合。但各自又有不同构成成分。先看报刊审读队伍。它是由下列两部分力量...  相似文献   

16.
《今传媒》1996,(2)
“反刍咀嚼”细研读──二谈审读的“读”文/叶子如果说预读是迅速了解所审报刊主要内容的话,那么研读则是充分理解所审报刊的内涵。它要求准确认读字词,进行细琢细磨,验证预读感受,把握表层的、内在的和整体的意义。如同预读可以用“走马观花”比喻一样,亦可把研读...  相似文献   

17.
报刊审读搞得好不好,“审”得准不准是关键。审读的评估判定是否实事求是,是否客观、科学、公正、公平,决定审读成果的大小有无。报刊社感到审读对他们确实有益,并热忱地欢迎审读,这样的审读就有权威性。但如何才能做到这点?根据我们的实践体会,谈几点粗浅的认识和看法: 一、必须以政策法规为审读评判的唯一标准 政策和策略是党的生命,也是报刊审读工作的生命。审读的评判必须坚持以党和国家的政策法规为唯一标准。因为政策法规不仅代表了党和国家以及人民大众的根本利益,也代表了报刊的发展方向和利益。为指导报刊健康发展,国家…  相似文献   

18.
作为新闻出版行政管理部门,把握舆论导向,决不可稍有疏失。时刻绷紧舆论导向这根弦,是报刊审读的神圣职责。这中间,我们的深切感受就是着眼“三点”——突出重点,破解难点,创新亮点——是审读工作得以强化、收到显效的关键。  相似文献   

19.
 河北日报社近日成立了系列报刊审读办公室,并制定了《系列报刊审读规程》。 近年来,河北日报社系列报刊不断发展壮大,目前形成了九报三刊一网站的集团化报业格局。针对一些系列报刊在办报上出现的偏重经济效益而忽视社会效益的倾向,为更好地坚持“政治家办报”原则,使系列报刊健康发展,河北日报社社委会决定成立系列报刊审读办公室。审读办公室运行以来,有效杜绝了系列报刊各类导向性问题的发生,各方反映效果良好。 河北日报成立系列报刊审读办公室@贾岳  相似文献   

20.
去年全国报刊审读工作(宁波)会议后,我省按照新闻出版总署的要求,将审读工作放在了突出位置,着力在建立和完善审读工作机制上下工夫,及时下发了关于改进报刊审读工作的《意见》;进一步充实和完善了省、市州、报刊社三级审读网,全省目前共成立报刊审读组42个,共选聘报刊审读员652名,其中专职审读员150名,兼职审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