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人的主体意识的觉醒和人的主体能力的发展,为主体性教育提供了社会基础.主体性是人的全面发展的核心和根本特征,现代教育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高扬人的主体性.   新《高中化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给每个学生提供平等的学习机会,使他们都具备适应现代生活及未来社会所必需的化学知识、技能,具备适应未来生存和发展所必备的科学素养,同时又注意使不同水平的学生都能在原来基础上得到良好的发展.《标准》把促进学生发展,即以“学生的发展为本”作为基本出发点,不仅注重学生发展的全体性、全面性、主动性,而且注重发展的差异性和持续性,改变了以往课程中“没有学生”的现象,改革已往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象,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这也正是现代教育所倡导的主体性理念.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育的主客体关系问题一直是教育主体性问题研讨的主要论题之一,已经形成了"教师主体论"、"学生主体论"、"师生双主体论"等一些主要观点。因此,在教育实践中,遵循和坚持教育的"双主体性"规律与原则,一定要从对教师和学生双方主体性的认识入手,根据学生主体性发展的状况、目标、任务,结合教育内容、教育形式、教育方法、教育途径等因素,设计和确定教师和学生主体性互动的最优化方案,努力使教育活动在双主体性的最优化互动中实现学生主体性发展的教育目标和任务。  相似文献   

3.
课改提出"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要真正实现它,确立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是一个重要的保证。人的主体地位获得的过程,是通过外化的"教"转变为内化的"学"的不断自我规范、自主发展的过程。学生是具有生命活力的人,具有主观能动性的人,具有一定认识能力的主体。教师必须转变教育观念,改革课堂教学,突破以教师为中心的框架,以学生的发展为本,激活学生主体,放手给学生一个自行探索学习的时空和机会,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研究过程,让学生在课堂教学中活起来,从而使他们愉快地学习,主动地发展。近年来,笔者着力探究并积极开展数学课堂主体性教学的实践——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学习。  相似文献   

4.
任大新 《考试周刊》2011,(44):120-120
传统的英语教学,过分强调以教师为主,缺乏对教育主体的认识,过分强调教师的讲,缺乏师生的互动交际。而现代英语教学在于开发学生的潜能,强调"以人为本"。因此,我们把启动人最本质的属性——主体作为我们提高学生综合素质的主要着力点,让学生的主体性得到有效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1.教育观念需要澄清和创新。只重视教育的学生主体性而忽视其教师主体,只强调发展学生的主体性而忽略发挥教师的主体性,如同重视教师主体而忽视学生主体、强调发挥教师主体而忽视发展学生主体一样,不仅存在严重的理论缺陷,而且对主体教学实践也是不利的。主体教育应当是充分重视教师和学生主体,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性、逐步培养和增强学生的主体性的活动过程,  相似文献   

6.
所谓学生的主体性,是指在教育活动中,作为主体的学生在教师引导下处理同外部世界关系时所表现出的功能特征,具体表现为选择性、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素质教育作为一种主体性教育,充分弘扬人的主体性,强调要以学生为出发点,按照学生的内在要求发展学生的个性、开发学生的潜能,使学生能主动全面地发展。课堂教学是培养学生主体性的主要阵地。那么在课堂教学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呢?我认为应注意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7.
现代教育.是使受教育者得到主体性发展的过程.是促进受教育者主体能力、主体人格和谐发展.并具有自我可持续发展的素质.进而不断发挥他们在社会发展中的主体作用.成为社会历史活动的主体的过程.人的主体性发展是教育的最终目标.因此.有必要鲜明地提出发展性语文教学.以学生为主体.以学生主体能力和主体人格的发展为语文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为此.语文教学必须遵循以下基本策略:  相似文献   

8.
近年来,国内将学生看作主体,以发展学生主体性为宗旨的主体性教育理念以逐渐成为人们的共识。作为实施主体性教育的重要渠道和基本途径,课堂教学要体现主体教育的思想,每位教师必须从“着眼学生的发展,切实提高学生的主体地位,使其自主地、能动地、创造地进行学习活动”的高度来设计课堂教学。当然,教学设计是极富个性化的活动,需要教师针对教学内容、教学对象、教学目标、教学方法以及自己的教学背景进行综合考虑,精心规划和安排。  相似文献   

9.
刘继中 《河南教育》2010,(7):113-113
现代教育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学习是一个积极主动的知识建构过程,教师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和促进者.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不仅要承认和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而且要注意促进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那么如何在课堂教学中突出学生的主体性,优化课堂教学,提高效率呢?我在教学中进行了一些尝试.  相似文献   

10.
在实际工作中,由于多种原因,职校生源素质普遍不高,于是,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有意无意地以教师为教育活动过程的中心,教师占据主要地位,学生的发展与成长往往受制于教师的管制,试图以教师的事业心、责任心,以教师的能力与水平,直接决定学生的发展方向与水平。但由于忽视了学生的主体地位,往往事与愿违,使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收效不高。现代教育理念要求我们确定“以人为本、以学生为中心”的观念,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主体性和积极性,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扮演设计师的角色,作为指导和领路人,引导学生走上健康成长的道路。  相似文献   

11.
《数学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课堂教学应该把以教师为中心转向以学生为中心,把学生自身的发展置于教育的中心位置.因此,在课堂教学中实施主体性教学,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就成为现代教学中最重要的内容.  相似文献   

12.
什么是主体性教育?主体性教育是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的主体性的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以尊重学生在教育过程中的主体地位,自觉能动地促进学生主体性发展为中心,通过增强学生的主体意识,发展学生的主体能力,塑造学生的主体人格,培育和提高学生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使他们具有自我教育,自我管理和自我完善的能力,从而成为教育活动的主体和自身发展的主体,通过弘扬人在社会发展中的能动作用,把学生培养成为认识和改造客观世界、推动人类社会进步的主体。  相似文献   

13.
戴叶 《考试周刊》2010,(49):92-93
弘扬人的主体性,唤醒人的主体意识,发挥人的主体活动能力已成为时代精神的主旋律。主体教育已成为教育理论和实践中的一个重要课题。而发展学生的主体性,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是主体教育的出发点和归宿。小学数学既有很强的逻辑性、抽象性,又具有广泛的可操作性、实践性。教师在教学中可以把两者结合起来,在现代教学理念指导下,应用先进的教学方法,以教师为主导,充分发展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4.
现代教育思想认为,学生是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现代教育过程应该教师与学生双主体协同活动的过程,现代教育应把发挥和培养学生的主体性作为一项核心目标。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同样,它应遵循现代教学规律,体现现代教育思想,把学生当做自身生活、学习和发展的主体,作文评改的权利应该还给学生,那么如何让学生成为作文评改的主人呢?  相似文献   

15.
主体性是人作为对象活动的主体所具有的本质特性,是主体在作用于客体的活动中表现出来的功能特性,主要包括人的自主性、主动性和创造性等。具体地说,自主性即对自我的认识和实现自我的不断完善;主动性是对现实的选择,对外界适应的能动性;创造性是对现实的超越。时代呼唤着人的主体性,人们也殷切期望教育能弘扬人的主体性。国内学术界从20世纪八十年代就开始了主体性教育的理论研究,其间也开展了学生主体性发展的实验。然而,现实中,有几位教师是真正地而不是漫不经心地在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把学生作为主体来教育呢?可见,学生…  相似文献   

16.
主体性是主体在主客体关系中所表现出来的本质属性.发展学生的主体性,简单地讲,是指在教学过程中使学生作为学习活动的主体出现,以便能够能动地发展自己的潜能.学生应是教学活动的中心,教师、教材、教学手段都应为学生的"学"服务.教师应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教学活动中去,并充当教学活动的主角.在教学过程中,学生是认识的主体,教师则是这一活动过程的组织者和指导者.因此,在英语教学中,调动学习者的学习主动性,并确立自身的主体意识已成为一项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7.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习惯于让学生跟着自己的思维转,这样学生成了学习的机器,缺乏主观能动性,没有自觉性和创造性,只是一种被动接受,与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相似文献   

18.
陆成洲 《考试周刊》2013,(94):151-151
<正>新课程特别注重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主体性,真正地以学生为主体,这也是学生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需要。学校教育应该充分体现学生的主体性。本文从高中历史老师的角度出发,谈谈如何促进学生主体性的发展。一、树立学生主体教育观学生主体教育观强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教师是学生学习的促进者、组织者和指导者。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观决定了教师的主要任务是帮助学生制定恰当的学习目标,确认和协  相似文献   

19.
主体性教育是以培养和发展受教育者主体性为主要目标的教育,是塑造和建构学生主体,发展学生主体性的教育。在整个教学活动中,学生是特定的认识主体和信息交换的主体。学生主体思想已被大多数教师所接受,但在具体的思想政治课教学过程中,学生主体作用的发挥往往很不理想,主要原因在于教师习惯于“满堂灌”或“一言堂”,  相似文献   

20.
储春 《学语文》2008,(2):6-7
现代教育心理学认为:“现代化教育的本质规定就是确立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地位。”“未来学校必须把教育的对象变成自已教育自己的主体。受教育的人必须成为教育他自己的人;别人的教育必须成为这个人自己的教育。”今天,“学生主体、教师主导、发展主线”的“主体性教育思想”已被广大教育工作者所接受。以学生为主体的学习理论——主体性学习理论日益深入人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