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台湾媒体掠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今年1月下旬,笔者随中国记协秘书长访问团赴台湾进行新闻交流访问.期间,参观、访问了台湾联合报系、"中国电视公司"、"中国广播公司"、"中央通讯社"等主要媒体,并数次与台湾新闻界人士座谈交流.台湾岛内"独特"的媒体生态环境,特别是媒体市场化运作手法和经验,给大家留下了较为深刻的印象.  相似文献   

2.
2013年年底,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访问了巴西和阿根廷。中国与拉美各国之间的新闻交流,只限于与墨西哥建立了对等互访协议关系。所以,代表团这次是应巴西利亚超级调频电台和阿根廷23媒体集团(据了解:“23”就是名称,没有数字含义)邀请前往进行非协议交流。几天里,代表团访问了两国主流媒体,与新闻界同行进行了广泛交流。其中,对《圣保罗页报》《圣保罗州报》、巴西环球电视台和阿根廷23媒体集团的访问尤其值得回顾。  相似文献   

3.
业界动向     
台研究恢复新华社等大陆传媒驻台对新华社、《人民日报》入台驻点采访,台湾"陆委会主委"赖幸媛5月23日表态,不反对解禁,"新闻局长"史亚平接受访问时承认,已在研议开放两媒体来台驻点。据报道,2005年4月10日,台"陆委会"以"检讨两岸媒体交流秩序及开放管理政策"为由,声称暂缓新华社、人民日报两家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这是台湾当局自2001年开放大陆媒体赴台驻点采访以来,在两岸新闻交流方面采取的最严重的"开倒车"行为。  相似文献   

4.
经营媒体 整合资源—台湾东森媒体科技集团考察报告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应台湾东森媒体科技集团的邀请 ,笔者随文汇新民联合报业集团参访团于2002年6月26日至7月5日赴台参观访问。在台期间 ,主要访问考察了东森媒体科技集团及其关联的东森华荣传播公司、东森宽频电信、台中丰盟有线电视、高雄《民众日报》等 ,同时也访问考察了中时报系、联合报系、英文版《中国邮报》等。台湾媒体与大陆媒体在办报宗旨、意识形态、报纸功能、领导体制等方面有诸多不同 ,但是 ,媒体在经营管理、资源整合、市场拓展、信息开发等业务上却有不少可以共同交流之处。此次通过与台湾媒体近距离接触 ,深刻感受到台湾媒体间的相…  相似文献   

5.
从北京到香港转机再到台湾,一路处在媒体记者的追访之下,终于在2月8日晚7时左右,我与陈斌华两人抵达台湾,开始了首次到台湾驻点采访的行程。 走出飞机的座舱,迎面便是台湾媒体记者的围访。刹那间我有点时空错置的感觉,仿佛置身于十年前我第一次到台湾采访时的情境之中。那时,祖国大陆记者首次入台采访,走出两岸隔绝四十多年后新闻双向交流的第一步,引起了海峡两岸以及海外新闻舆论界的高度关注;十年后,祖国大陆记者首次入台驻点采访,两岸新闻交流迈开新的步伐,又引起了海内外新闻舆论界的高度关注。然而,再次由“新闻记者”  相似文献   

6.
正本刊讯9月23日至28日,台湾中华广播商业同业公会访问团在山西省访问。这次访问的主题是:广播媒体在传承中华文明中的地位和作用。参访团在山西境内参访了山西广播电视台、临汾广播电视台、大同广播电视台等新闻单位并与参访的新闻单位进行了业务交流。参访期间该团还参观访问了太原、平遥、临汾、大同等地市的有代表性的自然和人文景观。  相似文献   

7.
意大利印象     
曾定洪 《新闻窗》2008,(3):27-29
中国记者协会与意大利记者工会每年都互派新闻工作者进行交流访问。今年4月,笔者随中国新闻代表团前往意大利进行访问,此次访问得到意大利记者工会的热情接待,就意大利文化、新闻宣传、文物保护等方面进行了广泛交流。意大利新闻出版业较发达,有各种报刊杂志52种,代表团访问了《意大利共和国报》、《信使报》、  相似文献   

8.
左治 《视听界》2006,(5):91-92
由南京电视台新闻中心选送的短消息《连战南京行》,在今年全国城市台新闻类作品评比中,以绝对优势获得一等奖。回顾该片的创作过程,既有天时,也有地利,更有对重大新闻事件的“谋划”。一、事前谋划一件将要发生或者已经发生的重大新闻事件,如何把它报好、报足、报出新意,必要而充分的谋划是重要前提。连战大陆行,可以说牵动了海内外众多的媒体,大陆、台湾、香港电视媒体都派出了精兵强将。如何在众多媒体中脱颖而出,就需要进行精密的策划和设计。南京电视台为了担当起新闻发生地第一媒体的角色,上到集团领导、部门负责人,下到摄像记者、文字…  相似文献   

9.
2008年1月,笔者参加由中华全国新闻工作者协会与中国新闻学会联合组织的为期两周的赴台湾参访团,通过参观考察台湾报纸、电视等传媒集团以及和台湾高等院校新闻教育人士的座谈访问,对台湾传媒业界和新闻教育界做了一次近距离观察。台湾媒体已经走人多元化发展轨道,奉行市场商业化模式运作的传媒生态呈现出成员结构庞杂、生存竞争激烈、新闻操守理念异化等十分复杂的景象。  相似文献   

10.
2008年5月起,两岸之间的协商及各项交流大幅增加,尤其是上海和台湾两地各层次交往更加频繁,经贸、文化等领域合作卓有成效。会议新闻在各种媒体的宣传报道中占有重要的分量,本文结合几次大型会议采访的实践,浅谈如何在会议新闻采访中激活新闻敏感,寻找会议新闻眼,增添涉台广播会议新闻的可听性。  相似文献   

11.
1996年年底,国务院台湾事务办公室颁布了《关于台湾记者来祖国大陆采访的规定》,简化手续,方便台湾记者赴大陆采访。12月17日,第三届海峡两岸及港澳新闻研讨会在台北福华饭店揭幕,全国记协特邀理事李彦、书记王哲人率队参加。今年年初,祖国又一支由中央各主要新闻媒介代表组成的新闻访问团即将赴台,考察与商晤常驻台湾机构等事项。舆论界预测,一度步入低迷的两岸新闻交流,在1997年有可能走出低谷,再掀热潮。在这种背景下,了解台湾媒体关于祖国大陆的新闻报道的历史沿革、报道规模及其人员组织状况,对于我们考量两岸新闻交流的经…  相似文献   

12.
本文从大陆媒体对台湾新闻的报道现状出发,研究两岸关系发展并发生了积极的变化,尤其是"三通"终于实现之后,大陆媒体如何更好地报道台湾新闻,让新闻交流更好地服务于沟通两岸同胞的感情、增进相互了解,消除歧见,推动两岸关系发展和祖国和平统一进程发挥重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宋显仁  李燕锋 《中国记者》2012,(10):114-115
强化新闻立台理念,实现节目播出与新闻同步滚动 就地市电视台来说,以往由于应急报道机制不完善,加上受传统新闻理念制约,在应对突发新闻事件时往往都是不报或者等中央和省级媒体报了本地再报.结果造成了本地不报外地报,网络上谣言满天飞等尴尬现象.  相似文献   

14.
本刊讯贴近媒体一线踏实实践,共建新闻业界交流家园。2011年11月23日,《新闻实践》杂志2011年度编委会在金华举行。浙江省11家市级党报和省内30余家晚报都市报、专业报、县市报的社长(总编)出席会议。《新闻实践》编辑部负责人汇报了一年以来的工作。针对新闻宣传、媒体发展的新动向新情况新问题,杂志进一步关注媒体发展、传播媒体信息、评价媒体产品、推进媒体改革、服务  相似文献   

15.
今年年初,应英国文化委员会邀请,我随中国新闻代表团赴英进行了为期10天的工作访问,在英国期间,我们拜访了白厅(英国政府内阁办公室),唐宁街10号(首相府),英国文化委员会,英国文化媒体体部等政府机构,对英国政府与传媒之间的关系以及政府如何管理媒体,有了初步的了解,此外,我们还考察了BBC,《泰昭士报》,《卫报》等英国最具影响的媒体,与英国全记者工会,新闻投诉委员会等民间组织,学术机构进行了广泛接触,交流,考虑访问结束之后,我将摄入头脑的大量信息作了一番梳理,感到最值得介绍给同行的是:新闻投诉委员会及《卫报》设立的读者编辑。  相似文献   

16.
9月13日至22日,由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网、大众日报等7家媒体的8名人员组成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应美国东西方交流中心邀请,对美国旧金山、纽约、华盛顿三城市及美国务院、国会、五角大楼及部分公司、新闻媒体等进行了访问。而同期,美国新闻代表团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随后两国记者在北京进行了会谈交流。笔者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之一,全程参加了访美及会谈交流。在此,笔者就访问的部分美国媒体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7.
9月13日至22日,由人民日报、中新社、中国网、大众日报等7家媒体的8名人员组成的中国新闻代表团,应美国东西方交流中心邀请,对美国旧金山、纽约、华盛顿三城市及美国务院、国会、五角大楼及部分公司、新闻媒体等进行了访问.而同期,美国新闻代表团也对中国进行了访问,随后两国记者在北京进行了会谈交流.笔者作为中国新闻代表团成员之一,全程参加了访美及会谈交流.在此,笔者就访问的部分美国媒体谈一点感受.  相似文献   

18.
从上个世纪八十年代末,台湾《自立晚报》记者李永得、徐璐打破两岸媒介38年的隔离,成为第一批公开到大陆采访的台湾新闻记者至今,海峡两岸的媒介已经陆续交流了27年,虽然中间由于两岸关系的发展变化出现过停滞阶段。大部分的台湾民众是通过台湾媒介了解大陆、了解两岸关系的发展现况、参与两岸关系的交流互动。当前,海峡两岸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各方面都以良好的势头进行充分的交流,媒介既是参与交流的内容也是各种交流推动的因素之一。本文旨在以中天新闻台大陆新闻中心为一个窗口,了解海峡两岸媒介交流的现状,了解台湾电视媒体对大陆新闻议题的选择,分析这种选择背后的原因,并探讨新媒体时代特别是社交媒体的出现对于两岸电视媒介进行新闻交流可能产生的影响。  相似文献   

19.
<正>《海峡东岸行·直播台湾》(以下简称《直播台湾》)在两岸新闻交流历史上具有重要意义:这是大陆电视媒体单一个案来台人数最多(31人)、在台湾停留时间最长(近50天)以及首次全程采取现场直播方式在台湾环岛直播。另外,我相信《直播台湾》也是策划时间最长、方案修改最深入的  相似文献   

20.
谭同进 《视听界》2013,(6):120-121
今年8月,全国广电系统后勤协作会赴台交流参访团,与台湾媒体机构就后勤保障体系以及市场化运作情况进行了交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