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试题回顾】2005年江苏省扬州市中考作文题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  相似文献   

2.
扬州考题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  相似文献   

3.
[题目回放] 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  相似文献   

4.
【试题回放】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  相似文献   

5.
【金题回放】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60分)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话题,自选角度,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作文。[要求]①题目自拟。②立意自定。③文体自选。④不得抄袭。⑤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2005年扬州市中考佳作@张海卡 @程鸣  相似文献   

6.
【中考原题】 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和谐。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还很多,无论在家庭、学校、社会……在非原则面前,“让”是一种礼貌,一种气度,一种美德。  相似文献   

7.
1.南京头球、头等、万事开头难,都与“头”有关,请以《从“头”开始》为题写一篇600字作文,文体自定。2.扬州阅读下面材料,按要求写作文。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的友谊;在社会上,可以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话题写一篇文章。要求:1.题目自拟,文体自选,立意自定。2.不少于600字。3.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班名和人名。3.徐州以“自我与他人”为话题写一篇作文,题目和体裁…  相似文献   

8.
回想我们为什么写议论文,不外乎对一个问题大家有不同的观点。我认为自己的观点是正确的,于是我写一篇文章,把我的观点亮出来,然后通过周密有力的论述,试图辩倒对方,使其放弃自己的主张,同意我的见解。所以议论文要写好,关键是认识到:文章不是自言自语,自说自话,你的对面站着论敌,他正隐在文字的后面,和你激辩。有了这点意识:一、可以深化观点譬如下面的话题:车让人,让出一份安全;车让车,让出一份秩序;人让车,让出一份文明;人让人,让出一份友爱。在现实生活中,这类“让”的现象实在很多。在家庭中,可以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可以让出深厚…  相似文献   

9.
【佳作展示】“让”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历史上“让”的佳话不在少数;但“让”也造就了中华民族内敛的性格,以至于对外交往时显得有些软弱。因此,对于“让”这个问题我们有重新思考的必要。韩信从市井屠夫胯下钻过,对屠夫咄咄逼人的气势做出了退让,他让出了风度,让出了明智;孔融四岁,能让梨,他让出了文明,让出了亲情;晋文公“退避三舍”,让出了诚信,让出了气概……历史上“让”的事件不胜枚举,但这些“让”都体现了人的魄力、远见,这些都是该让的事情,该让就让!对于一些可以体现个人良好品质的事或一些无伤大雅的事,我们能让则让,但是,如…  相似文献   

10.
记叙作文     
《小学青年教师》2011,(2):40-41
1.在现实生活中,“让”随处可见。在家庭中,让出浓浓的亲情;在校园里,让出深深的友谊;在社会中.让出和谐的天地……请以“让”为题写一件你亲身经历或看到的、听到的事。要求:题目自拟,内容具体,感情真实,不少于400字。  相似文献   

11.
教育改革的特点之一就是以教育观念更新为先导,以教育实验研究为基本方法。它呼唤着教师角色的转变和精神的振奋,本文从“让出课堂、让出权利、让出一份爱”三方面,阐述在新课程理念指导下,笔者在音乐教学中教师行为转变的探索。  相似文献   

12.
<正>"讲台"是利用高出地面的三尺之地,给教师施展教学的舞台。在教学中,作为教师,可以在适当的时候,让出讲台,提供给学生们更大的舞台,让他们在这个舞台上"舞"出更多的精彩。一、让出讲台,天地更宽特级教师钱守旺的20个教学主张中谈到了"让出讲台天地更宽",让我联想到自己平时的教学,更加深有体会。三年级下学期,我和同学们一起学习  相似文献   

13.
《同学少年》2016,(5):14-15
<正>在高速运转的现代生活中,"为别人让出一条道"出现在贵阳市中心城区大街上,确实让人感动,也值得称赞。为别人让出一条道,停一分钟,看似是小事,却可能是帮助别人、拯救生命的大事。或许是高考学子就要迟到,  相似文献   

14.
本期格言     
有人说:有多大的能耐,能做多大的事;有人说:有多大的胆子,能干多大的事;有人说:有多少钱,能办多大的事。这些话都有道理,但我还是更相信:有多大的胸怀,能做多大的事。据说清朝有一位大学士,在京城听说家人同邻居为争一墙之地闹得不亦乐乎,便写信劝告家人“让他三尺又何妨”。这一让便让出了一条宽敞的大道,也让出了宰相的度量。在这里,胸怀是容忍。有人问三个正在干活的泥瓦匠在做什么,第一个回答在砌砖,第二个回答在盖楼,第三个回答说在干一件事业。后来,第三个人成了建筑公司的老板,第二个人成了一名建筑工程师,而第一个人却仍然在砌砖。…  相似文献   

15.
退让是一种涵养,是一种大度,一种美德。人与人之间有时需要相互谦让,课堂教学中亦是如此,教师在教学中要学会退让,教师主动让出主体位置,让出学习的时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让学引思是一种教学智慧,它使学生获得主动学习的权利,有了自己思考的时间,获得张扬个性的可能。  相似文献   

16.
作文真韪:为____让出一条道 "让"是一种美德,"让"是一种修养,"让"是一种智慧.有时候,"让"是退让、忍让;有时候,"让"是谦让、礼让."孔融让梨",让出了亲情友爱;"负荆请罪",让出了宽容大度;"斑羚飞渡",让出了生存机会.其实,"让"是一种策略——以退为进、避其锋芒,更是一种勇气——迎难而上、当仁不让.  相似文献   

17.
    
徐灿 《语文天地》2010,(10):34-34
在《现代汉语词典》里,“挤”这个字列出了3个主要义项。 第一种也就是最本义的解释是:“(人、物)紧紧靠拢在一起;(事情)集中在同一时间”。我想,在当今社会中,对这个解释最典型的例词就是“挤公车”。中国人不说乘公交车是“乘公车”或“搭公车”.那是因为搭乘公车的人实在太多了.车外面挤着上车,到了车上就仿佛进了沙丁鱼罐头,满满一车的“沙丁鱼”.让你除了“挤”这个动作外无计可施。  相似文献   

18.
一提考试,立刻让人觉得严肃、沉重。如果在试卷上做点文章,让考试充满“情”“趣”,吸引学生“乐此不疲”,岂不妙哉?尤其是低年级学生天真活泼,给他们一份“美丽”,会让师生都得到一份“快乐”,何乐而不为呢?  相似文献   

19.
《史记·货殖列传》中有这么一句话: “农、工、商贾、畜长,固求富 益货也。此有知尽能索耳,终不余力 而让财矣。” 有的书上把“让”解释为“退让”。把上文译为: “不论农民、工人、商人和高利 贷者,都是贪求富有和希望有更多的 财货。这就是有智慧的人竭尽所能去 追求,始终都是尽全力而不愿让出财  相似文献   

20.
三份预案,代表不同层次、区域的三个样本。把学生已有知识、生活经验作为学习的基础和起点,注重以情境创设来激趣,以丰富活动来“发现”知识……透过共性,这三份预案的个性尤显: 一是设计意旨有别。第一份预案把数学知识融于五种活动中,变枯燥为生动、浅显;第二份预案旨在让学生“用科学武装头脑”,厘清现实,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第三份预案则遵循由易刭难、循序渐近的认知规律,培植学生的数学思维和数学能力。二是教学流程相异。第一份预案让学生在“猜一猜、比一比、玩一玩、做一做、说一说”五个环节的活动中轻松愉悦地体验到“可能性”;第二份预案让学生在“猜测、验证、应用”的学习活动中感受生活中的不确定规象;第三份预案则以“探究、巩固、应用、深化”为主线,让学生亲历探索可能性大小的过程。三是摸球方法不尽相同。在让学生体验“完全确定”和“不确定”时,第一份预案采取先“每类球数量相同且小组交叉摸”来体验“完全确定”,然后再采取“球类数量不同且单独摸”来体验“不确定”;第二份预案则先采取“人球数相等,每类球的数量相同”来体验“完全确定”,然后再采取“人球数相等,每类球数量不同”来体验“不确定”;第三份预案则采取“教师先提问,学生再动手,最后提炼”来体验可能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