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樊巍 《传媒》2017,(23):35-36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意识形态工作要"坚持正确舆论导向,高度重视传播手段建设和创新,提高新闻舆论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作为宣传思想战线上一支不可或缺的重要力量,党刊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来自于高品质的内容,体现在每期的深度报道和专题策划上.笔者通过研究《福建支部生活》杂志的发展,阐述了党刊要创作有思想、有品质、有温度的新闻作品,为提升"四力"助威.  相似文献   

2.
来宾 《传媒观察》2014,(8):57-58
正近几年来,《连云港日报》的每一次改版,都把增强视觉冲击力放在一个突出考虑的位置。这不仅给图片编辑带来更多的挑战,而且提供了更多的创新空间。增强视觉冲击力并不意味着只是把图片放大、再放大,更不意味着让版面变得花哨和夸张,甚至出现让版式遮蔽新闻、让形式遮蔽内容的现象。对于图片编辑来说,增强报纸的视觉冲击力只是实现报纸信息传播的第一步,更重要的是通过图片的视觉形象特点,唤起读者对新闻事件和内容的更多关注。  相似文献   

3.
肖榕 《新闻战线》2023,(9):83-85
台盘村“村BA”的“出圈”说明,体育新闻报道要牢牢把握时代脉搏、传递时代价值,让报道内容更丰富、形式更多样、体系更完善。打造出更多反映时代特征、推动时代进步、引领时代发展的“爆款”,才能不断增强体育新闻报道的传播力、引导力、影响力、公信力。  相似文献   

4.
新媒体时代,高校典型人物报道在克服先入为主、仰视视角和以全概偏等报道误区的基础上,要创新报道内容,结合历史空间和时代特色,以故事化的叙事方式挖掘报道师生典型;还要完善报道形式,加强全媒体、多元化报道.在从内容到形式的创新过程中,高校典型人物报道要结合传播对象与报道对象的实际,推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提升报道的感染力与传播力,实现高校新闻舆论工作"以人兴文,以文育人"的职责使命.  相似文献   

5.
汪文斌 《传媒》2023,(1):23-24
电视媒体发展需要立足重大主题报道的思想之魂,真正从用户角度出发,以“思想+艺术+技术”破解重大主题报道的痛点难点,以重大主题报道的融合创新引领媒体的深度融合发展。近年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全媒体传播矩阵在重大主题报道创新中,在更广范围的内容创新层面上,将思想、艺术、技术三者融合统一,成为实现守正创新、切实提升重大主题融合报道引领力、传播力、影响力的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6.
蹲点调查报道是获取优质内容、发挥专业优势、提升传统主流媒体公信力的有效途径。大众日报《蹲点调查》栏目坚持透过现象看问题,既讲清“怎么看”又回答“怎么办”,传达理性声音,掌握信息传播主动权,以扎实厚重的新闻实现有效引导,同时注意延伸系列轻量化传播产品,让深度报道更有传播力。  相似文献   

7.
郑继业 《东南传播》2016,(8):105-107
在信息海量、媒介多元的今天,广播电视台作为主流媒体,如何通过对重大主题报道的"谋篇布局",积极有效地引导舆论,创造和谐的传播环境,是时下媒体宣传工作非常重要的内容,也是提高主流媒体传播力、影响力、公信力的重要手段。本文从福州台系列主题报道的实践出发,多维度阐述媒体主题报道应该怎么围绕提炼立意、策划、组合报道三个方面进行"谋篇布局",来提升重大主题报道的策划运作能力,形成可操作、可实践的运行机制,制作播出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新闻作品,达到理想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8.
<正>岁末年初,面对忙碌的工作和欢快的生活,地方党报必须扛起舆论引导的重任,发挥主流媒体作用,以优质内容和贴近生活的传播手段宣传报道党和政府的工作,营造人民安居乐业的社会氛围。河南焦作日报社按照“四力”要求,做好选题策划和新闻采编工作,让新闻报道更有品质。本文结合焦作日报社“新春走基层”栏目的传播实践,探索在践行“四力”中淬炼新闻品质。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好的新闻报道,要靠好的作风文风来完成,靠好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得来。”“不断增强脚力、眼力、脑力、笔力,努力打造一支政治过硬、本领高强、求实创新、能打胜仗的宣传思想队伍。”践行“四力”是新闻记者的毕生追求,也是淬炼有温度、有精度、有深度、  相似文献   

9.
在新兴媒体时代下,传统媒体深度融合是方向,党媒时政报道如何守正创新,成为党报转型顺势而为的重要引擎。多年新闻实践表明,党报要有"大时政"视野,以思想高度为根本,深耕内容是王道,保持强大政治定力,充分挖掘隐性新闻,扛起党报"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展形象"[1]的使命和责任,让党报发出更加铿锵有力的"主流声音",让时政报道更具影响力、传播力,更"吸粉"。  相似文献   

10.
黄珺  刘柳 《新闻前哨》2022,(20):21-22
当前传播多元化背景下,媒体融合传播从组织架构、采编流程到报道形式、内容不断改革探索,迈出崭新步伐。主流媒体发挥优势、主动作为、敢于创新,巩固壮大主流思想舆论,做强主题宣传,让党的声音融入全媒体传播,传得更开、传得更广、传得更深入。  相似文献   

11.
拿破仑说过,世界上两样东西最有力量,一个是剑,一个是思想,而思想比剑更有力量.在转型期的中国,一个媒体无论是喉舌所在还是媒体本身的引导责任、影响力所在,都必须让思想的力量打开它的大门.就拿对社会迅速产生巨大的冲击力和震撼力,在极短时间里成为社会舆论关注焦点和热点的突发事件报道来说,面对危机,公众最渴望听到的是权威部门的声音,渴望从主流渠道获得事实真相,于是一篇篇有思想、有导向、有引领作用的广播报道凸显出了广播媒体特殊的传播价值.  相似文献   

12.
刘璟 《新闻战线》2022,(23):108-109
短视频时长短、传播快、内容广、互动强。媒体应通过用心的采访、新颖的创意、精致的细节、有冲击力的画面、恰当的配音做好短视频的生产,提升传播力,推动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3.
消防员被誉为灾难中的勇敢"逆行者",他们是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融媒体时代,面对舆论生态、媒体格局、传播方式的深刻变化,楚天都市报联合武汉市消防救援支队,以增强采编人员的脚力、眼力、脑力、笔力为抓手,推出了一批有思想、有温度、有品质的典型人物报道,既树立了良好的消防队伍形象,又满足读者需求,达到了良好的传播效果。  相似文献   

14.
关于领导人的新闻报道就是将有关领导人的资讯,通过多样化的方式进行传播,让公众得知各国领导人的情况。这种对领导人的报道,作为国际信息传播的一部分,关系着国际关系,更有可能会影响国际政治、国际经济和国际文化等方方面面。本文选取了具有代表性的中国和美国的领导人的新闻报道,分析了报道思想、报道内容、报道数量等方面的异同,剖析了新闻价值观、思维方式、文化差异等深层次原因。  相似文献   

15.
刘峰 《新闻世界》2023,(1):7-11
随着互联网技术发展,党报和新媒体融合成为必然趋势。近年来,党报融媒体从传播形式上适应新媒体的转变,然而党报融媒体编辑思想正经历碰撞和调整。本文以安徽日报媒体融合实践为例,指出党报融媒体编辑思想仍需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报道的权威性和思想的指导性,同时也应充分利用新传播技术优势,创新报道手段,提高话语构建能力,增强传播力引导力。  相似文献   

16.
郜国毅 《新闻战线》2015,(7):109-110
与成就报道相比,问题报道在文字编辑、版面安排上更让编辑费思量,有意识地把相关的问题报道与表扬稿、成就稿等正面报道稿件组合在一起,通过对比、冲突,深化报道思想,增强传播效果,是江南晚报新闻编辑最常用的版面语言表达方式。  相似文献   

17.
在开展新闻报道工作时加强人物报道,有利于让人们发现生活中的平凡英雄,而传播力会对人物报道的效果产生较大影响,因此本文利用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人物报道传播力进行了研究与探讨。在探究过程中先分析了人物报道、传播力的概念,之后分析了新时代人物报道的特点与提升人物报道传播力的策略。在分析后发现,人物报道具有典型人物平民化、报道内容新闻化、传受点评互动化等特点,若想提升人物报道的传播力,就需要精选身边普通人、着眼生活普通事、引用性格鲜明语言并灵活应用各种媒体手段,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人物报道,充分展现“平凡铸就伟大,英雄来自人民”。  相似文献   

18.
社交媒体时代,人人可以通过互联网发布、分享信息,这让突发事件相关信息传播速度更快、范围更广,相关舆情也更加复杂。借助新技术报道突发事件,能有效提高传播力与影响力。技术应服务于内容,要确保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安全性,通过积极互动引导不断壮大舆论正能量。  相似文献   

19.
潘若松 《青年记者》2013,(10):31-32
让报纸"近"起来,让记者"深"下去,让品位"高"上来,是地方报纸提升自身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的有效途径。如何才能提升地方报纸的传播力、公信力、影响力呢?我们的体会是:让报纸"近"起来,让报道"深"下去,让品位"高"上来,不断通过版面创新、栏目创新、报道创新、活动创新、体制创新和经营创新,大力实施报纸的品牌营销战略,同样可以开创自己的一片天地。  相似文献   

20.
当今人们对新闻的接收渠道越来越多,所获得的信息量越来越大,各种传播符号多种多样,人们对文字的依赖越来越小,在现代报纸的报道中,新闻图片的作用凸显。目前我国的晚报、都市报都经常采用图片新闻作为头条,图像与文字相比,在吸引观众注意方面更具有优势。正因如此,让新闻图片更具有诉说力在现代报纸中更有必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