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遥望苍山     
前些年我住漾濞,有很多时间都闲着没事,于是就仰着脸去看苍山,通常我是坐在院子里,捧着一杯清茶赏一道风景,整个身心就被美美地滋润起来。院子里的牵牛花开得正红,照耀着花朵的阳光早已是暖暖的了,而那苍山却仍顶着白雪。从雪线那儿吹来的风像孩子的唇,被它们轻轻柔柔地亲过,心里便有了浓浓的醉意。  相似文献   

2.
茶香博南山     
博南山,我就去了一次,却好像回到了熟悉的故里.那清凉的山风融合着花草的清香,一阵一阵扑面而过.我尽情地张开双臂,长长地吸了一口气,让全身的每个细胞都在熏香中复苏.我想像风儿一样狂野,大力地梳整着每一陇山丘;我想像鸟儿一样自由,轻灵地划过湛蓝的天;我想像白云一样飘逸,懒散地在群山之巅游走;我想像牛儿一样悠闲,安静地享用着丰美的水草.我还想是野地里的那一棵不知名的小草,随意地在某一个季节,开上几朵黄的、蓝的小花,不管有没有人驻足欣赏.要么,就是花间叶隙的那只虫蚁,那么忙忙碌碌又油光水亮.  相似文献   

3.
李易农 《大理文化》2021,(10):40-47
种在石头上的故乡 绿豆冒了小尖尖,大蒜伸出了腿脚,麦子饱胀得金黄衣衫都要裂开了……眼前这些来自于乡下的种子,不是播在乡下的土地上,而是我种在石头上的一幕风景. 石头是上水石,是我从故乡带到城里的信物.一个人别家离乡,在城里孤单又冷清,心里空落落的,闲暇时免不了对故乡一番思念.一次回老家,三块造型普通的上水石被我带到了城里.我用盘子盛着它们,把它们放置在案头,日日望着,心里增添别样的温暖,总觉得它们是故乡的亲人——有故乡山坳里常见的石头相伴,便可以藉慰乡愁了.  相似文献   

4.
童年,我是在剑川度过的,曾多次登上石宝山.山中的绿树流云、小花小草、猴啼鸟鸣,曾深深地留在我幼年的记忆中.特别是那巨型蘑菇一样的石头,石头上像刀刻般的裂缝;还有那悬空的寺庙,崖洞里的一尊尊石佛,曾使我十分地好奇:是谁的巨手造就了这般美景呢?是的,孩提时读石宝山,就如启蒙时背诵唐诗,虽能倒背如流,但却不懂.  相似文献   

5.
我是一条狗     
山虫 《大理文化》2021,(8):23-29
我是一条狗,一条毛色纯黑的农村土狗.此时,正参加一场叫做"流浪狗选贤大会"的活动. 1 自第一任主人离世后,我走过很多地方——严格讲是到处流浪.一路上,我啃过同类吃剩的骨头,抢过路边家猫的饭食,甚至捕过一只老鼠生吞,也被好心人喂过残羹剩饭,有一回还是狗粮.狗粮,的确是我大半狗生中第一次吃到,味道并不咋地.我忘了是什么牌子,那之后也就再没吃过了.  相似文献   

6.
抓土     
正母亲背起那被磨得泛黄的背篓,跨过门坎时,顺手从门后抄起一把小铲子,扔进背篓里,颤巍巍地往山野里去了。尽管是秋冬农闲时节,她还是无法停下那匆匆忙忙的脚步,要去寻找那珍贵的土地。家乡窝在大山深处,那里七分石头三分土。一踏出家门,便走上石块铺成的弯弯曲曲的石板路。青青的石板被岁月磨光了棱角,颜色有些泛白,是艰苦的乡亲们的汗水染白的。多少个脚步在石板路上踩来踏去,踏出去就是  相似文献   

7.
我不是疯子     
一 现在仔细想想,教委主任黄志红一开始就对我不怀好意. 毕业去县教委报到那天,一个40多岁的男人对我格外热情,问这问那,知道我叫胥晓燕,他说我这个姓很特别,名字也很朴实,他在毕业分配的名单上注意到了,还特意看了我的档案,各方面都特别优秀.最后,还把我叫到他办公室闲聊,问我毕业分配的想法.见我低着头不吭气,他又奉承说我年轻漂亮,不管分到什么地方,只要好好工作,今后一定会前途无量的.我被吓得胆战心惊,又感到莫名其妙,赶忙站起来揣着一颗蹦蹦跳的心跑出了他的办公室.  相似文献   

8.
提到戏剧,无不使人联想起希腊;而提起希腊戏剧,又使我自然而然地想到德尔菲。那是一座小巧但极具知名度的古城。那里有阿波罗的神庙和古代希腊人祈求神谕的祭台,以及被喻为可给文人骚客灵感的卡斯特里泉水。传说里讲,有鹰自东西两方来,在群山中它们相遇的地方,扔下一块石头,这石头便成了世界的“肚脐”,而“肚脐”所在地——德尔菲,也便成了世界的中心。每年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们不分冬夏地在这里聚集。他们当然不再是为f得到什么神的预言,但是他们对德尔菲这座古老山镇的崇拜,却并不亚于古代的希腊人。而德尔菲也绝不会辜负游…  相似文献   

9.
走进新华村     
真正能够走进鹤庆新华村的,又有几人? 要到鹤庆新华白族村的人,总是按捺不住内心的迫切,早早幻想着去邂逅那一片水意漫漶的世界.新华的水,丰富而清澈,她从每家每户门前屋后流过.新华的房屋、墙基是石头的,长满葱郁的青苔,屋顶上盖着青瓦,细雨飘洒,泛起淡淡的青光.做饭的时候,走出厨房弯下腰就可在明亮的流水里洗菜.当春节来临的时候,妇人的眼睛就早早布满了忧虑的影子,那影子总是远涉他乡做手工艺的丈夫.  相似文献   

10.
吴啸 《大理文化》2005,(6):36-37
刚想睡个午觉,突然一声接一声的蝉鸣搅得人心烦意乱.跑出门去拾起一块石头朝树上猛地砸去,但它毫无反应.它依旧叫.我依旧烦.第二块石头飞去了,落下时看着却直往自己的脑袋上飞,罢了!只得抱头鼠窜回避落石,这厮非但没一点感觉,反而叫得更欢了!这才想起蝉这东西据资料记载是没有听觉的.  相似文献   

11.
我想飞     
我只愿成为一只燕子,没什么原因,如果非要找个理由,那么只因为我想高飞. 我想飞,插上梦的翅膀,飞到那遥远,却又充满神秘的历史国度.别问为什么,纯粹是为了满足一颗好奇心,为了一时冲动而想去看看那闻名的"康乾盛世";作为一个匆匆过客,去浏览那诗意浓浓的唐朝,去拜访有"诗圣"、"诗仙"美誉的诗文奇才,看看李白是否又在饮酒作诗,看看杜甫是否正在完成富有人生哲理的<望岳>佳作;去翱翔在气势恢宏的皇宫上方,欣赏百花争艳的"御花园",留意那些宫女、嫔妃们的服饰……  相似文献   

12.
山野有灵     
林子大了什么鸟都有,山太高了就会让人琢磨不透.或许真的山野有灵. 我是在山乡里长大的人,但每当想起儿时山野里的岁月,至今还对大山有一种说不清道不明的深深的敬畏之情.记忆中身处黑森林时,那似乎是一种从母体子宫里就带来的甜甜的恐惧感觉;独自走在旷野或山峡,心底又会生出莫可名状的失意与忧伤.有时,那山中的一切只能用全身心的每一根神经去感触,但你根本无法把它说清道明.  相似文献   

13.
那一年,我拥有一匹马的时候,曾恬不知耻地思忖,站在自己面前的马就是奔我而来的,还自作多情地由衷感动着它实在不容易. 我知道自己的想法过于牵强附会,其实未必有马非得与我扯上关系,却又挡不住认死理地断定那匹马就是为我而生,且因了与我的相遇,它的先祖从远古时代就出发,一路越高山,跨溪涧,过平原,不停驰骋,上一代马倒下了,下一代马接上,前仆后继,最终来到我的面前.马善于奔跑,但地面凹凸不平,山峰林立,沟壑纵横,无奈耽搁了些时日,这一耽搁,可让马付出多填补几代马的沉重代价.就我来说,马却又是如约而至的,当我想要一匹马时,便极轻松地如愿以偿.  相似文献   

14.
游戏     
正1一觉醒来,爸妈还没睡,煤油灯像一把萤火虫一起在闪亮。我感觉左脚仿佛踩在水里,手便朝湿地方摸去,果真摸了一手水。尿床了?吓得第一个动作就摸自己胯里,干的,不是我尿的。我用脚踏到索子胯里,索子裤裆里都是水。我正要喊,索子尿床了,还没喊出来,看见爸爸戴着高帽子,顶上像一个尖塔,高帽子两边还吊着须须,我吓得不敢喊了。爸爸从小就在地主家做长工,是穷苦人出身,怎么会戴高  相似文献   

15.
怀念安琪尔     
一直很想为安琪尔写一点文字,可是每每提起笔来,心中总是一阵揪心的酸痛,让我无法继续,于是自己也总是一味的逃避. 安琪尔是一只我曾经养过的小狗.对于养狗,妈妈一贯是反对的,理由是太脏、麻烦.所以在我16岁之前,养过蚕、金鱼、鹦鹉,却一直不能养狗.直到我上高一,妈妈同学家的母狗生了两只小狗--威威和安琪尔,据说特别可爱,我便缠着老妈带我去看,不能养看看总是行的吧.  相似文献   

16.
猫狗论     
在农村有一句俗话:忠心保家的狗,见异思迁的猫.在人们眼里,不论主人如何对待狗,也不论主人是善是恶,是好是坏,狗总是忠心不二,矢志不渝,因而狗的名声很好.而猫却差远了,猫很在乎主人对自己的好坏,如果主人对猫采取暴行或虐待,猫就不再留恋主人,而选择"负气出走",到其它地方寻找栖身之处.猫的这种反叛造成猫的名声不佳,从而形成扬狗抑猫的思维定势.我觉得,对于狗和猫的本性应该有一个客观公正的分析才是.  相似文献   

17.
赵玫 《世界文化》2015,(2):43-45
<正>开始讲一个故事就像是在餐馆向一个素昧平生的人调情。几乎每个故事的开头都是一根骨头,用这根骨头逗引那条狗,而那条狗又使你接近那个女人??这就是阿莫司·奥兹的"开头"观。读奥兹的《故事开始了》。很享受的一种感觉。不是因为他对诸多小说开头所做的那些深邃而又充满新意的探求,而是,这样的一部关于小说的研究专著竟是出于一位作家之手。因为是作家,便较之那些纯粹的评论家有了更为质感的思考。那或者来  相似文献   

18.
窗外,雨依然在飘着,树叶被雨滴冲打着,而我的心也好像被什么冲打着. 今天又是星期天了,下午,我和我哥又要去学校了,母亲又在忙着给我们凑生活费,我和哥哥就这样静静的在家里等着.  相似文献   

19.
正1在一个雨后的清晨,走进诺邓,一段石头铺成的路湿漉漉的,我走在石头路上,开启了一天的寻访之旅。石径两旁是花团,那淡蓝色大团大团的是绣球花,那红色和黄色的是菊花,那紫红色的是鸡冠花,摇曳在最高处的是淡黄色的合欢花,水珠还挂在花瓣上,娇艳欲滴,真是"有美一人,清扬婉兮"。  相似文献   

20.
李雪 《大理文化》2008,(2):17-18
想来真是好笑,我是在大哭了一场之后才进的大学校门,一直以为在以后的岁月里,我不会去想念、不会去提起,可现在我的心却常回到那个校园里--那个有我的青春和梦想的地方,无论是四季寒暑的变化,还是花草树木的姿态,都历历在目,叫我难以释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