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中国自古以来对教师的称谓就有“经师”与“人师”之别,盖有经师易求、人师难得之说,“经师”乃知识之师、专业之师,“人师”乃德性之师、教化之师,“经师”乃为师之必要条件,而“人师”乃为师之充要条件,“经师”由艺臻道后才能成为“人师”。立德树人的实施主体为教师,只有从“经师”走向“人师”,才能真正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然“人师”的养成面临现代社会分工更加精细化、功利主义追求现实利益、理性主义忽视美善德性等挑战。“人师”之质,在于胜理行义,将教书与育人真正融为一体,在于经明行修,不仅通晓理论而且德行端正,言教与身教真正合一,在于德行道艺,不但自己明道还要有传道善教的艺术,由此才能真正做到立德树人。  相似文献   

2.
近年来,教师教育改革取得了极大成就,但同样也面临着一些困境.困境突出体现在,受到工具理性主义的影响,我们对教师教育的立场存在着模糊与误解,执着于技术理性取向的教师教育观,而忽视了教师教育所应具有的“博雅”传统.博雅精神的教师教育更关注作为“人”的教育者,要想成为优秀的教育者,必然置放在“幸福”、“自由”、“德性”这一本质意义来理解儿童,理解教育.因此,任何有助于养成儿童之为完全人格、幸福人生、自主意识、德性伦理等方面的熏陶与涵养的功夫均是教师教育必然要考虑的内容.迈向博雅精神新时代的教师教育主要有三层境界,即意识境界、德性境界和心灵境界.意识境界追寻的是成为教育者的“独立之精神,自由之思想”的民主教育精神,德性境界寻绎的是教育者的“内心之修养,穷神之知化”的人文伦理精神,心灵境界上达的则是教育者的“大全之所悟,天地之参化”的人生幸福精神.  相似文献   

3.
论教师修为     
教师“修为”具有双重词性,作为名词,指教师经由练习、修炼等实践过程后所达到的修养、素质、能力、道德等境界;作为动词,指教师为达成或实现某一技艺水平或境界所进行的持续的、规律的、不断深入的实践过程。教师“修为”,既指文化自觉、德性自觉、专业自觉的教师学习方式,亦为教师修心正志、修德正身、修业正行的养成过程。教师“修心”以“正志”,通过“蓄心”以“觉志”、“养心”以“诚志”、“炼心”以“正志”的“修心”过程,“正”中国文化中“育人之德性完满”的教育本体性追求为“志”。教师“修德”以“正身”,“修”为师者敬义恪责、弘道润性、怀德臻善之本德,以“德”率“身”,“德”厚“身”正,行“正德”之教;教师“修业”以“正行”,是博观精察、凝疑究源、知行相资、昭本育慧的实践共生过程,行“正”方精其所业。教师“修为”旨在汲取中国文化滋养,养成涵具中国生命学养的博练之师、厚德之师、鸿懿之师,探寻中国式教师发展之径,建设有中国特色的教师队伍体系。  相似文献   

4.
魏晋南朝大部分象征意象表层象征物本身具有一定的独立自足性,其象征意义在确定与不确定之间形成一定的审美空间。其优秀的象征意象常常是具有普遍意义的诗人自我精神、境遇、人格、命运以及诗人心灵中双重自我的无意识投射;“转蓬”等象征意象表现了生命追求归根反本的时代的集体无意识和生命飘泊孤独的人类的集体无意识。  相似文献   

5.
做一个称职的中等的职业学校教师,应具备以下四种身分: 1.良师 即在人格上、业务能力上做学生的良师。中等职业学校教师肩负着培养学生成人成才的史命。“学高为师,身正为范”,这就要求中职学校教师:①具有高尚的品德,以身示范。教师的首要任务是教育学生学会做人,做一个品德高尚的人,为人类造福的人。为此,教师本人必须是一个为人不凡、品德高尚、以身示范的人。教师必须把党的利益、人民的利益、学生前途摆在高于—切的地位。必须坚持正义、见义忘利、舍生取义。人有多种追求,归纳之无外乎两种:一种是对物质生活的追求;另…  相似文献   

6.
冯契“平民化的自由人格”理论存在三个缺憾:一、“正确理论”和“当然之则”来自并低于人的历史实践。强调自由人格的形成在于将这理论或规范内化为人格,这是非实践非自由的。二、作为培养自由人格的途径之一,“集体帮助”预设了集体在道义上相对于个人的优越地位,但现实中的集体不是自由人的联合体,“集体帮助”难以培养出自由人格。三、偏于强调自由人格的主观指向,有淡化自由实践的倾向。这可能使华夏民族的自由追求继续被导向人格的精神维度。  相似文献   

7.
<正>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的讲话中提到:“要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首要位置,引导广大教师继承发扬老一辈教育工作者‘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的精神,以赤诚之心、奉献之心、仁爱之心投身教育事业。”教育是国之大计,是培养未来接班人的伟大事业。如何做一位优秀的老师,如何做一位“大国良师”,是一代又一代教育工作者穷尽毕生心血去探索的命题。培养好一代良师,关乎民族精神的代代接续,关乎下一代的茁壮成长;培养好一代良师,是伟大复兴征程中至关重要的一步。  相似文献   

8.
教师形象是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行为、人格品性等外显的综合表现.近代欧洲的三位教育家--洛克、卢梭和第斯多惠,分别在他们的著作中塑造了三种不同的教师形象,即:德性之师、率性之师与真理之师.三种教师形象既兼具师者的共性,又个性鲜明,对于当今时代塑造理想的教师形象有着一定的启示.  相似文献   

9.
<正>于漪老师有句名言:“一辈子做教师,一辈子学做教师。”回眸我的“一路走来”,广义说来,也算是“一辈子做老师”。初为人师时,我对“教育家精神”的了解甚少,“初心”就是“做一名不误人子弟的教师”,但教育之旅多有良师伴行,我就步入了“一辈子学做良师”之境。一、求学路上遇良师1962年,我就进了幼儿园。幼儿园办得很规范,每周安排得井井有条,每天的活动内容也一目了然。早操啦、唱歌啦、游戏啦、剪纸啦、泥工啦、体育活动啦,讲故事、学拼音、  相似文献   

10.
德性已经成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伦理要求,而天然地蕴含着德性的语文对语文教师的德性修养提出了其他学科不可比拟的诉求。语文教师在德性修养上与其他学科教师最根本的区别就在于言语,这一点往往被教师德性的一般内涵遮蔽。言语是探究语文教师德性的切入点,虔敬言语生命是语文教师最根本的德性。语文的德性之师应该激发、呵护学生言语生命的表现欲求,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认识之本;语文教师还应该追求、创造言语表现的卓越境界,这是语文教师德性形成的能力之本。  相似文献   

11.
在中国传统教育中,有过一些关于向学生学习的论述,比如《论语》中的“不耻下问”、《礼记》中的“教学相长”,还有韩愈在《师说》中的“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等等,但这似乎都只是学业上的。而在精神方面——思想、道德乃至人格上呢?恐怕更多的是“师道尊严”,所谓“天地君亲师”,所谓“一日为师,终身为父”,教师在学生心目中不但是绝对思想权威,而且是绝对的道德完人。封建传统教育在本质上是奴才教育,教师的地位与权威依附于对统治者的神化之  相似文献   

12.
教育家精神是中国教师群体铸造的宝贵智慧成果,是迈向教育强国时代培育大国良师和落实科教兴国战略的先决条件与重要指导。教育家精神围绕“爱”“责任”与“创新”展开,蕴含了大爱思想、家国情怀以及开拓创新的精神,强调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育家精神以国家发展需要为使命,对教师自身发展提出要求,具有鲜明的国家性与理想性。  相似文献   

13.
在中国教育的话语系统中,对能力的强调一直胜于对人格培养的重视.这往往忽略了培养、完善人格才是教育之真的目的.面对当今社会道德衰退景象,研究生们正面临着德性缺失、人格分殊和价值根源丧失的人格困境.麦金太尔认为,只有通过实践善与德性的培养、生活整体性的认知和历史传统的复归才能使人摆脱人格困境,达于完善人格.这同样也成为培养研究生完善人格的可行性路径选择.  相似文献   

14.
一、提高教师素质,搞好课堂教学 何为人师?古人曰: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记曰:“能博喻者后能为师”;今曰:教师是“人类灵魂工程师”、“人之师表”,要求“教书育人”。难怪十八世纪伟大的教育家夸美纽斯美称: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何为良师?根据我们的社会要求:应“教人先教己,育人先育己”,教师要“忠诚于党和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教育、热爱学生、热爱本职”,具有相当的专业知识和掌握运用“教育理论”的人,可以为良师。师之教艺,可谓“教师职业之各种特殊能力的高度发展的表现”。“社会诸多艺术的有  相似文献   

15.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加快建设教育强国、科技强国、人才强国,坚持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立德立功立言”是新时代卓越教师的目标追求,也是学校做好教师工作的本质要求。站在历史的风口,每一位教师都应志存高远,不断增长才干、开阔眼界、提升格局,努力做为民族复兴担责的大国良师,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相似文献   

16.
德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是什么?五邑大学政治学家、教育学家李国毅教授说:"关注生活,追求幸福生活,成就人们的德性品质,应该是道德教育的终极价值追求。"教育是善事,德育乃善中之善。教育价值的体现绝非单纯的知  相似文献   

17.
2023年9月9日,习近平总书记致信全国优秀教师代表,从理想信念、道德情操、育人智慧、躬耕态度、仁爱之心、弘道追求六个方面指出了中国特有的教育家精神的核心要义:面向中国式现代化的高素质专业化的教师队伍建设,必须以教育家精神为引领,坚持党对教育的全面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以高质量发展为目标教师队伍建设应从内容创新、动力生成、载体创构等三个层面精准发力,助力“大国良师”培养和教育强国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叶飞在《中国教育学刊》2019年第6期《学校公共精神教育的公共性困境及其超越》一文指出,学校公共精神教育需要充足的公共道德空间,并通过这个空间来促进人的公共道德意识及公共精神理念的发育。但是,从当前学校教育的实践来看,学校和教师往往更加重视个体德性的培养,而在一定程度上忽视了公共德性的教育。这就造成了个体德性对公共德性比较严重的遮蔽,阻碍了青少年学生的公共德性精神及人格品质的健全发展。  相似文献   

19.
“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我们的先人在《大学》中早已将教育的理想与功用讲得明明白白,“明德”“亲民”“止于至善”,意思是教育是为了彰明内在德性,协调外在关系,达到人格的完美追求。  相似文献   

20.
中国古代的幸福观大致呈现出四重不同面向:“箪食瓢饮”的幸福所反映的乃是一种德性幸福观,它既涉及人们正确对待欲与理、身与心关系的态度,同时也关涉到理想人格证成与理想社会的实现;“道法自然”的幸福提倡人应当过一种顺应自然本性的生活,只有摒弃人为,复归自然,人才能真正获得心灵上的自由;“长生久视”的幸福从“重生”的角度主张人可以通过修道的方式来达到精神与肉体上的快乐;“证成涅槃”的幸福所指向的乃是一种看破和超越现世苦乐从而达致身与心的无上自由的精神状态。这四重面向从不同侧面反映出中国古人对于幸福的独特认知方式和生存体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