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科技金融作为我国创新驱动发展和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手段和基本保证,对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特别是民营经济的创新发展至关重要。广东作为全国经济大省和创新高地,科技金融服务同样走在全国前列,首创性开展了“普惠性科技金融”的探索。本文从普惠性科技金融的理论研究出发,分析总结广东开展“普惠性科技金融”的实践经验,得出广东通过构建多维度风险补偿机制、创新财政投入方式与力度、强化政策性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普惠特性、完善普惠性金融服务生态等,多组织协同推进以科技信贷、天使投资等为主的普惠性科技金融服务,有力提升了科技金融的普惠面、渗透率和服务效应。最后从政府角色定位与治理方式、激励引导政策、市场退出机制、金融生态环境等方面为普惠性科技金融的加速发展给出了建议启示。  相似文献   

2.
数字金融推动金融服务数字化、智能化升级,实现资金、信息、数字等要素有效配置,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驱动力。目前,大湾区在系统平台、支付市场、投融资业务、金融监管等领域,正逐步探索区域数字金融协同发展新模式。然而,金融市场制度差异大、资源配置不均衡、数据跨境流通受阻等问题,制约着大湾区数字金融协同共建进程。借鉴国内外的典型经验,大湾区应在市场制度、资源配置与跨境数据上建立合作新机制,打造产品丰富、交互智能、流程高效的数字金融协同发展体系,为大湾区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新动能。  相似文献   

3.
数字普惠金融可有效改善中小微企业金融服务,其对稳固实体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对2011-2020年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A股上市企业数据进行实证分析,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发展越完善,越能有效促进企业创新。从两个方面分析数字普惠金融如何影响企业创新:一是数字普惠金融直接促进企业创新能力;二是数字普惠金融可以为企业带来更多资金,通过增加研发投入间接提升企业创新能力。异质性分析表明,对于非国有企业、小规模企业以及制度环境好的企业,数字普惠金融对其企业创新促进效果更明显。可为促进数字普惠金融发展和企业创新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从理论层面梳理分析了金融科技对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影响机制,并运用北京大学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和2011年~2018年省级面板数进行了实证检验,检验结果表明:金融科技显著提高了我国金融服务实体经济的效率,但其提升效应存在明显的区域差异,在东、中部地区金融科技对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的效果不是特别明显,而西部地区金融科技能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实体经济效率,即金融越不发达的地区,金融科技的作用效果越明显。  相似文献   

5.
数字经济是实现区域一体化发展的重要抓手和战略发展目标,需要深入研究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机制。本文基于2013-2020年长三角城市群26个城市的相关数据,利用面板数据固定效应模型以及中介效应模型,实证检验数字经济对区域一体化的影响,并从要素配置角度入手,深入探究其作用机制。研究发现:(1)从细分的维度看,数字技术的基础设施、推动数字产业的技术创新和数字发展环境对区域一体化有正向推动作用,能够有效推动区域一体化进程;(2)数字经济的资本、技术和人力三种生产要素对区域一体化发展有显著正相关作用,加大对数字生产要素的投入能够显著提升区域一体化发展水平。因此,应不断完善数字基础设施、大力发展数字产业、构建良好数字发展环境,加大对数字相关资本、技术和人才的投入,提升地区数字经济发展水平,促进区域经济一体化发展水平。  相似文献   

6.
普惠金融旨在从金融角度提升社会福利、促进经济实现包容性发展。目前西藏自治区的普惠金融呈现出金融服务规模逐步扩大、金融服务的效率显著提升、金融服务创新步伐明显加快等良好局面,但是也存在金融服务的渠道狭窄、金融服务产品种类单薄、制度配套设计与提供金融服务不配套等一系列问题,因此,文章提出以下三点对策:一是政府推动,构建纵横发展体系;二是机构撬动,供给多元服务产品;三是制度联动,完善分类建设机制。文章的研究成果可为发展普惠金融的政策制定提供一定参考。  相似文献   

7.
数字供应链金融具有精准性管理服务、网络型信用传递和智能化风险控制的禀赋特性,可以契合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创新的要求。基于数字化技术渗透影响的视角,探讨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在科技型企业应用的运作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设计,并针对现阶段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管控、技术应用和法律体系等约束条件,提出应该把控风险源头规避风险、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创新以及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8.
数字供应链金融具有精准性管理服务、网络型信用传递和智能化风险控制的禀赋特性,可以契合科技型企业高质量发展对金融创新的要求。基于数字化技术渗透影响的视角探讨了供应链金融创新模式在科技型企业中应用的运作流程和关键控制点设计,并针对现阶段数字供应链金融服务科技型企业过程中可能存在的风险管控、技术应用和法律体系等约束条件,提出应该把控风险源头规避风险、加快数字技术赋能生态创新以及健全法律体系规范发展等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邓荣荣  张翱祥 《资源科学》2021,43(11):2316-2330
在数字经济时代,实现碳达峰、碳中和,是一场广泛而深刻的经济社会系统性变革,需要利用数字金融形成节能减排的长效机制。本文在阐述数字金融影响城市碳排放绩效理论的基础上,运用2012—2018年中国285个城市作为研究样本,运用面板回归模型、工具变量法、中介效应模型等方法实证分析了数字金融发展对碳排放绩效的影响方向及其作用机理。结果表明:①数字金融发展显著降低了碳排放强度和提高了碳排放效率,在整体上改善了碳排放绩效,并且数字金融覆盖广度、使用深度和数字化程度的提升均改善了碳排放绩效。②数字金融发展通过经济增长效应、产业结构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降低了碳排放强度,通过经济增长效应和技术创新效应提升了碳排放效率。总体来看,数字金融发展通过这3种效应改善了碳排放绩效。③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低经济发展水平和低金融发展水平城市碳排放强度的降低;而在碳排放效率方面,数字金融发展更有利于高经济发展水平和高金融发展水平城市碳排放效率的提升。未来中国政府应加快发展数字金融,促进金融服务与现代数字技术结合,通过优化金融资源配置为碳达峰、碳中和目标提供支撑。  相似文献   

10.
大数据时代的带来促使金融变革,互联网金融诞生。互联网金融提供金融服务,但同时必须依托于移动支付、云计算等新兴信息技术。互联网金融在中国的发展可以分为两个阶段,具体呈现出三种模式:服务延伸、居间服务和互联网金融服务。互联网金融最大的风险在于脱离实体经济的发展,造成经济危机。互联网金融最重要的两个意义在于刺激"体制内"银行的改革创新和促进中小企业的发展,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增长。  相似文献   

11.
推动金融创新与科技创新的结合不仅是中国应对全球金融危机的现实选择,也是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实现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现实需要。介绍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的发展现状,并比较分析目前国内两种类型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产生的背景、服务功能和运行模式的差异,提出完善我国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的对策建议,即要制定合适的科技金融服务平台建设路径、不断创新科技金融服务产品与模式和提高企业的科技金融结合意识。  相似文献   

12.
数字普惠金融作为当今和未来的新型金融服务模式,对企业经济增长和我国现代化发展具有重要意义。以2011—2020年沪深A股上市企业数据为样本,使用固定效应模型和中介效应模型,研究了数字普惠金融对企业绩效的影响,探讨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二者之间的中介效应,并对不同规模、地区和行业的企业进行了异质化研究。研究结果显示,数字普惠金融可以显著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融资约束和研发投入在数字普惠金融和企业绩效之间发挥了部分中介作用,数字普惠金融会通过缓解企业融资约束和增加研发投入来促进企业绩效的增长。进一步研究表明,数字普惠金融在东部地区、小规模企业、高技术企业下对企业绩效的影响表现的更为显著。该研究可以帮助企业把握数字普惠金融发展的机遇,改善企业经营发展状况提供一定的建议和帮助。  相似文献   

13.
创新是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战略支撑;金融是现代经济的“血液”,是实现科技创新驱动的重要条件。从生态视角探讨创新与金融两者之间关系成为当今学界研究逻辑的必然;二维度和三维度的金融生态系统,演化为由金融生态主体、金融生态调节、金融生态结构和金融生态环境构成的四维度金融生态系统,通过全链式、多层次和宽领域的金融服务,改进创新资源配置机制,进而提高创新效率。因此,应制定相应地政策措施,改善我国金融生态系统,提高其对创新活动的支持力度和覆盖面,提高创新活动的效率,最终使得创新引领我国经济由高速增长转向高质量增长,并发挥最大作用。  相似文献   

14.
结合乡村振兴战略,建设"江苏生态大公园"、"强富美高"新宿迁的重大任务,宿迁市通过强化政策引导激励,加大涉农信贷投入;服务现代农业产业体系,助推乡村产业发展;支持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乡村生态环境改善;做好金融扶贫工作,助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推动普惠金融发展,提升农村金融基础服务水平等措施提升金融服务乡村发展需要,并取得了显著成效。然而,在应对乡村振兴总思路,农业、农村、农民各类主体对金融需求的领域和范围也在不断延伸和扩大。在此基础上,剖析宿迁市农村金融在服务乡村振兴发展中供给和需求的矛盾,并提出了适合宿迁特色的发展路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搜集2010-2020年广东省21个地级市的多项经济发展指标,构建广东省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数,以此检验北大数字普惠金融指数对其的影响。研究发现:(1)数字普惠金融能显著促进经济高质量发展,为推动构建广东省现代经济体系发挥着重要作用;(2)因地域、城市规模以及城市等级的不同,数字普惠金融的促进作用会表现出差异性,对粤港澳大湾区城市、更大规模城市和一二线城市表现得更明显。以上结论对各地依据自身发展特点,充分利用数字普惠金融突破时空限制,助推经济产业结构转型升级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数字经济时代,互联网及信息科技正在深刻地改变着传统的金融业业态,互联网与传统金融服务业相融合,形成了新型金融服务业态——数字金融。一方面数字金融发展增加了金融学的研究对象和内容,另一方面对金融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金融学专业教学改革过程中,在人才培养方案、教材和教学数字化内容、教学模式、教学实验平台建设和应用、课程考核方式等方面存在一些问题。从教育教学的角度,应顺应数字化发展的变化,为金融行业培养适合的人才。从培养方案、教学内容、教学模式、考核机制等方面提出了数字金融教学改革的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7.
中国发展数字经济的内涵特征、独特优势及路径依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童锋  张革 《科技管理研究》2020,40(2):262-266
数字经济在中国具有独特的网民优势、后发优势、制度优势等发展优势。中国引导数字经济从低起点到高速增长,促进供给结构优化,数字经济成为引领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并渗透到社会各个领域,正在推动新的模式出现。但在数字经济强劲崛起过程中,网络安全的威胁也日益增加,使数字经济发展面临威胁。研究提出构筑国家信息基础设施体系、助推发展共享经济、助力数字经济成果共享、共享数字经济发展经验、构建新网络安全体系对中国发展数字经济至关重要。  相似文献   

18.
数字普惠金融可以弥补传统金融的排斥效应,提高县域金融水平,缓解县域中小微企业信贷约束,促进居民创业,缩小城乡收入差距推动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能够创造更多的金融供给与需求,激发金融产品的创新。本文首先以陕西省各县为研究对象,采用县级数据从5个方面构建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度量各县经济高质量发展水平。然后,利用耦合协调度模型来研究数字普惠金融和县域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互动及协调发展关系,并从时间和空间两个角度剖析耦合协调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最后,为促进陕西省各县以数字普惠金融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建言献策。  相似文献   

19.
本文从金融服务可得性研究中引申出金融广度的概念,以区分金融服务渠道宽度和金融服务对象范围,更为全面地分析了金融发展的深度、宽度与广度相互制约的关系,并从这个三个维度对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的非线性关系进行了初步的研究,认为金融发展与经济发展之间存在一种“倒U”型曲线特征,虚拟经济的过度发展不仅不能促进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反而会导致实体经济受损.发展中国家的金融发展特征是低金融广度和金融宽度与高金融深度.对我国的实证研究表明,我国现阶段金融发展短板是过低的金融广度和宽度,金融的不均衡发展已经严重影响到我国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因而增强金融企业的社会责任意识,推行金融业普遍服务是经济可持续发展所必要的.  相似文献   

20.
从苏州科技金融服务范围不断增大、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有序推进、科技金融服务举措逐步完善三方面分析了苏州科技金融发展现状,指出了苏州在科技金融发展中存在的问题,即科技金融支持政策有待完善,科技金融产品创新有待加强、科技金融服务平台有待健全,提出苏州要不断做大科技金融服务规模、完善科技金融市场体系、健全科技金融服务体系,重点引导科技金融向创新领域集聚,使科技金融更好地助推苏州经济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