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以北京某地铁典型站台为研究对象,采用火灾动力学模拟软件FDS对站台中部起火和端部起火两种情况进行模拟,对热辐射、CO浓度、温度、能见度、烟层高度等值的变化进行了分析.结合现行地铁设计规范,得到站台中部起火时,“火源上方风机排烟,站台风机送风”方式;站台端部起火时,“A、C、E风机排烟,D风机送风”方式下,能确保在站台较大区域内烟气浓度值一定时间内较小,火场热释放速率、温度及CO含量等参数最优,提出了地铁在火灾工况下最优化通风方式.  相似文献   

2.
地铁火灾监管在地铁安全运营管理过程中占据重要位置,地铁火灾的发生、发展机理与其它类型火灾相比有很大差异。以武汉市地铁2号线某四层分离岛式站点为研究对象,以FDS火灾模拟软件为技术手段,对该地铁站点发生火灾时的烟气蔓延过程、温度分布以及CO浓度分布规律进行数值模拟,通过对模拟结果的分析,研究上述分布规律对人员安全疏散的影响。实验研究表明,当该地铁站点发生火灾时,CO浓度和温度的变化与火源距离呈正相关,通过及时开启相应的火灾处理排烟风机系统以控制烟气蔓延,此时在风机影响区域的上风CO浓度、 温度偏低,下风侧偏高,其它区域的CO浓度、温度则变化不大。  相似文献   

3.
<正>1试题和素材1.1原创试题和参考答案大气中的CO2浓度增加,阻止地球热量的散失,使地球气温升高,这就是“温室效应”。为探究温度和CO2浓度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某科研小组利用野生大豆做了3组对比实验:实验a(温度28℃;CO2浓度为400μmol/mol)、实验b(温度29℃;CO2浓度为400μmol/mol)、实验c(温度29℃;CO2浓度为600μmol/mol)。  相似文献   

4.
一、实验原理CuO+CO(?)Cu+CO2;Fe2O3+3CO(?)2Fe+3CO2。二、实验仪器及药品石棉网、集气瓶、玻璃片、酒精灯、剪刀、毛笔、表面皿;CuO、Fe2O3、CO、澄清的石灰水。三、实验装置实验装置见图1。四、实验步骤1.取一块保温性良好的石棉网,用剪刀剪取长约10 cm、宽约3 cm的石棉网条。2.取少量黑色CuO粉末和红色Fe2O3粉末分别在表面皿  相似文献   

5.
以福州地铁四号线的一个地铁隧道区间为研究对象,利用FLUENT构建车头电气火灾的数值模型。重点分析了在阻塞比为0.38与0.55条件下火灾烟气的运动特征及对疏散人员的影响。模拟结果表明:在火源上游位置,在未开启通风和开启通风的条件下,高温烟气聚集在隧道顶部,随高度下降,烟气温度降低,建议设置离轨面高度较低的疏散走道以提供更大的安全空间。同时,在未开启通风,且火源释热率及火灾发展时间相同的情况下,高阻塞比隧道内的初始温度较高;开启纵向通风后,对流换热增强,降温快,高温烟气在火源上游沿隧道长度方向、高度方向的运动都能得到有效的控制,有利于人员疏散。最后,给出了纵向通风条件下的疏散方案及建议。  相似文献   

6.
为了准确分析CO2驱注入管柱的受力情况,需要考虑CO2流体在注入管柱内的相态分布,合理预测CO2驱注入管柱温度场、压力场分布。首先,根据三大守恒定律建立了CO2驱注入管柱温度压力及物性参数耦合微分方程;然后,根据四阶龙格库塔算法的计算步骤编制MATLAB程序分析某油田4口CO2驱注入管柱的温度场与压力场;最后,对CO2驱注入管柱的温度场、压力场分布进行了敏感性因素分析。结果表明:在CO2驱注入的过程中,CO2驱注入管柱的温度和压力均随地层深度的增加呈近似线性增长,流体温度在管柱1 400 m之后均超过临界温度(31.1℃),CO2流体相态转变为超临界态;注入管柱温度场分布受CO2流体注入速度影响最为显著,其敏感度系数达到3.10;注入管柱压力场分布受CO2流体注入压力影响最为显著,其敏感度系数达到6.00。  相似文献   

7.
探究光照强度、CO2浓度、光质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明确在其他条件相同且适宜的情况下,一定范围内光照越强、CO2浓度越高,则光合作用越强。并利用不同颜色的玻璃纸提供不同光质,验证了与绿光相比,红光、蓝光条件更适于光合作用的进行。  相似文献   

8.
目的:在页岩气藏CO2吞吐过程中,水力裂缝处于循环载荷作用下时,极易发生不可逆变形(变形滞后),影响吞吐效果。本文旨在建立考虑水力裂缝变形滞后的页岩气藏CO2吞吐流固耦合模型,形成相应的高效求解方法,并开展流固耦合数值模拟研究,以揭示变形滞后对CO2吞吐的影响规律。创新点:1.建立考虑水力裂缝变形滞后、复杂裂缝系统和特殊流动机理的页岩气藏多组分流固耦合模型,并形成相应的三维高效数值模拟技术;2.揭示水力裂缝变形滞后对页岩气藏CO2吞吐的影响规律。方法:1.建立考虑水力裂缝变形滞后、复杂裂缝系统和特殊流动机理的页岩气藏多组分流固耦合模型;2.基于结构化网格构造高效稳定的多组分流固耦合模型数值求解算法;3.通过流固耦合数值模拟,揭示水力裂缝变形滞后对页岩气藏CO2吞吐的影响规律。结论:1.水力裂缝变形滞后会阻碍CO2注入期间裂缝渗透率的恢复,对CO2吞吐有负面影响;2.较低的初始水力裂缝导流能力和生产压力、较晚的吞吐启动时间、较高的注入压...  相似文献   

9.
基于逐层传热计算方法,计算高真空多层绝热传热量,进而确定高真空多层绝热综合导热系数.结果表明,外界环境温度越高,升高相同温度,高真空多层绝热传热量增加越多,综合导热系数增加越多;基于综合导热系数,进行高真空多层绝热温度场数值模拟研究.结果表明,越靠近冷端,绝热层中温度变化越大,温度降低越明显;越靠近热端,绝热层中温度变化越小,温度升高越微弱.  相似文献   

10.
在评析相关文献工作的基础上,根据盐酸与碳酸钠分步反应的原理,探析盐酸与碳酸钠反应过程中模拟的pH、 CO2浓度变化的双纵坐标曲线应具有的特征。为获得接近该模拟曲线的实验数据,采用蠕动泵、真空循环泵对实验装置进行改进,优化实验条件。实验结果表明,盐酸溶液与碳酸钠溶液均为0.01 mol/L、滴定速度约为5 mL/min、空气循环流速度为第三档的条件下,较准确地反映了反应物之间的量比关系,改善了CO2浓度测定数据滞后等问题,获得的pH、 CO2浓度变化的双纵坐标曲线与模拟曲线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1.
一、解析知识网络题例1参照下图中C→CO转化的表示方法,将下图中C、CO、CO2、H2CO3、CaCO3等五种物质之间的转化关系用"→"连接起来,并在箭头旁标明必需的其他反应物及反应条件.  相似文献   

12.
从热力学角度分析C与SiO2反应生成CO而非CO2的原因;指出在实际生产温度下,Si和SiO2均呈液态,理论上不应引用298 K时的生成焓与标准熵;计算了2200 K时反应的热力学函数,并进一步讨论了298~2500 K温度范围内反应焓变与熵变对298 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情况,绘制了较精确的ΔrGmθ-T图;发现对于C与SiO2的反应而言,在此温度范围内,热力学函数对298 K时相应数值的偏离程度较小。  相似文献   

13.
王吕 《生物学教学》2023,(12):44-45
为缩短光合作用实验时间、简化实验操作并降低数字化实验成本,本文利用WiFi CO2传感器检测不同光质、光照强度、CO2浓度条件下绿萝叶片在密闭空间中CO2含量的变化。  相似文献   

14.
结合储层CO2埋存技术,自主搭建了地层温度压力条件下CO2埋存实验装置,开展了多介质辅助CO2埋存实验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乙醇-KOH体系能够有效进行CO2矿化埋存,其中96%乙醇+3 g KOH 500 mL溶液捕集CO2能力最强,是最佳的CO2矿化埋存溶液配比。经CO2矿化埋存后,低渗透岩心孔隙度平均降低7.07%,孔隙度变化率与孔隙度呈正相关关系,渗透率平均降低16.01%。因此,96%乙醇+3 g KOH能够加速CO2在储层中的CO2沉淀过程,缩短CO2在储层中的矿化埋存时间。该研究可重复性、准确性和可扩展性较强,能够激发学生自主设计实验的积极性及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有利于学生将理论知识与实际工程问题相结合,实现科研能力与创新能力的相互促进。  相似文献   

15.
基于性能化防火设计的研究思路,以A教学楼为例,讨论了教学楼现有疏散设施是否符合火灾场景下人员疏散要求。运用火灾模拟软件PyroSim建立火灾模型,得出影响疏散的温度、能见度、烟气的运动规律,选取最不利因素,确定可用安全疏散时间(ASET)。通过人员疏散软件Pathfinder模拟人员疏散路径,得出所需安全疏散时间(RSET)。研究结果表明,PyroSim与Pathfinder能有效的模拟火灾下人员疏散规律,A教学楼不能满足疏散要求,并提出改进方案以确保疏散安全。  相似文献   

16.
针对大宁-吉县区块深层煤层气井下管柱腐蚀结垢现象严重的问题,在采出气、采出水及腐蚀结垢产物组成测试的基础上,开展了腐蚀结垢原因分析,并优选出了一种复合缓蚀阻垢剂。结果表明:深层煤层气井采出水中Ca2+质量浓度高(4 069.88~56 667.51 mg·L-1),易与HCO3-生成CaCO3;气藏开发过程中,地层压力逐渐降低,导致生成CaCO3时产生的CO2不断从水中析出,促进CaCO3生成;此外,随着地层压力的降低,井筒内采出水加速蒸发,促进可溶性盐析出。采出气中CO2分压较高(0.16~0.99 MPa),导致井下管柱表面难以形成有效的FeCO3腐蚀钝化膜;此外,垢层下的金属离子难以扩散,促使采出水中的Cl-迁入垢层中以保持电荷平衡,造成管柱加速腐蚀。优选得到的复合缓蚀阻垢剂效果良好,在70℃条件下,质量浓度为300 mg·L-1<...  相似文献   

17.
<正>最近的高三月考遇到了一道关于山地林线分布海拔的题,题目给出了天山北坡几个地点的林线高度示意图。第一题:图中降水量最大的站点是(%%):A.伊犁河谷B.精河C.玛纳斯D.巴里坤这一问可从图中各点的林线宽度来判断,山地林线越宽则说明降水量越大,图中显示伊犁河谷的林线最宽,则正确选项为A,该题学生答的正确率不高。第二题:巴里坤站点林线分布高度的主要影响因素是什么?A.湿润指数B.气温年较差  相似文献   

18.
针对地铁区间隧道火灾烟气扩散技术研究难点,利用CFD软件STAR-CCM对郑州地铁一号线某区间隧道进行火灾数值模拟,确定火灾强度为7.5 MW,保证烟气单向扩散临界风速不小于2.0 m/s。实验表明,在隧道火灾发生后,向火源下游逃生的人员应尽量降低自己的高度(比如弯腰前进或匍匐逃离等)沿隧道中线逃离。通过现场试验,将在同种工况下测得的烟气流动状况与数值模拟结果对比,运用更可靠的数值模拟方法模拟火灾烟气流动,其研究结果可为研究烟气流动情况和制定疏散方案提供重要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19.
<正>一、引言2KMnO4+5H2C2O4+3H2SO4=K2SO4+2MnSO4+10CO2+8H2O是典型的氧化还原反应,在中学化学反应原理教材中出现在探究浓度、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因素的影响内容中。为了达到良好的演示实验效果,草酸要过量,使高锰酸钾完全反应。  相似文献   

20.
采用低速气流运动控制方程组和湍流燃烧大涡模拟方法,研究了不同侧向风情况下航母甲板油池火灾的蔓延与烟气运动规律,分析得到了甲板上方火灾烟气压强、温度与热流强度随侧向风速的变化情况。通过缩比模型和风洞实验数据对计算结果进行了验证。结果表明,航母甲板火灾释热率与风速大小成非单调变化关系,在侧向风、舰岛和运动火羽流的综合作用下,在甲板上方形成正压和负压间隔交替的气流区域,侧向风速度越大,正压和负压区之间压差越大。研究结果对于航母甲板灭火技术和舰载机安全性分析有一定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