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由上海辞书出版社《辞书研究》编辑部发起和组织的全国辞书研讨会3月在沪举行。这是辞书学界的首次全国性研讨会。会议就辞书学一般理论及辞书学理论对编纂出版工作的指导作用进行了研讨。与会者认为,应当辩证地看待当前的辞书出版工作。一方面,目前辞书出版呈现一定的繁荣;另一方面,也要看到存在着潜在的危  相似文献   

2.
中国编辑学会于3月7日在京召开第三次常务理事会,确定1994年学会重点抓好以下工作: 1.继续深入研究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编辑出版工作的理论和实践,下半年开一次小型研讨会。 2.下半年开一次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主要邀请有专著或近几年在这一领域中比较活跃、有一定成果的同志参加。 3.继续开展编辑出版史研究,拟在三季度开一次小型的编辑出版史专题研讨会。 4.加强百科全书编纂工作的研讨:①编一本《中国百科大全》资料书,②和有关单位联合举办一次中国百科全书展览,③组织百科全书编纂工作的学术报告会。  相似文献   

3.
刘燕 《新闻传播》2023,(15):73-75
编校合一是出版行业业务开展的重要形式,其由一个编辑完成编纂、校勘工作,有效地保证了出版物的完整性和准确性。现阶段,编校合一已经成为出版行业发展的一种趋势。本文在阐述“编”、“校”关系及编校合一优势的基础上,分析现阶段出版行业编校工作的问题和原因,并基于编校合一理念,指出提升编校工作效率的具体对策。期望能创建全新的编校工作开展模式,提升编纂、校勘的效率和准确性,推动出版行业的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4.
编辑史研究的几个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编辑史与出版史当前,由于学术界对编辑概念理解不一致,因此,反映在编辑史研究中,便是在对象和范围问题上出现混乱,主要是把书籍史特别是把编纂史、校雠史与编辑史混为一谈。从历史上看,编辑是随着出版业的兴起而逐渐产生的。编辑与出版的关系,从古至今,总的趋势是越来越密切。有出版才有编  相似文献   

5.
(二)本会活动概况 四年来,遵照本会<章程>,根据编辑出版工作的实践状况,曾召开过两次年会,两次专题研讨会,三次编辑学理论研讨会,两次全国性的编辑史、出版史研究座谈会;本会各专业委员会和其他机构也先后开过十余次规模不等的研讨会、座谈会和工作研究会.本会和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一起,联合召开过两次全国出版理论研讨会.这些活动都是围绕着新形势下编辑出版工作的实际和编辑学研究的需要展开的,对于总结经验,探讨理论,交流思想,提高认识,培养编辑出版队伍,深化出版改革,促进出版繁荣,起到了积极作用.  相似文献   

6.
中国编辑学会于6月15—19日在浙江温州市举行第三次编辑史、出版史研讨会,也是该会有关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第五次学术活动。本次研讨会的中心议题是:探讨20世纪我国编辑、出版活动的特点和作用,以及有关事件、机构、著作和人物的研究。北京、上海、浙江、江苏、湖北等10余个省市的出版业内人士和北京印刷学院、河南大学、山东大学、南京大学的教授、专家,以及《中国出版》、《编辑学刊》、《编辑之友》和《浙江出版》的编辑、记者,共30余人出席了会议。中国编辑学会副会长吴道弘在开幕时作了中心发言。 研讨会集中探讨百年中国出版史的特点和作用及其分期等问题。关于如何认识古代出版和现代出版的异同,出  相似文献   

7.
为落实国家“九五”重点图书规划,进一步推动《中国古代出版通史》的编纂工作,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国编辑学会和山东省出版总社于1996年11月26日至28日在山东济南联合召开了《中国古代出版通史》编纂座谈会。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上海市新闻出版局原局长宋原放、江苏省新闻出版局原局长高斯、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余敏、中国编辑学会常务副会长邵益文、北京市新闻出版局局长何卓新、山东省出版总社社长石洪印以及吴道弘、刘光裕等出版史研究专家共17人出席会议。会议对编纂《中国古代出版通史》的意义、指导思想、框架、组织结构和措施等展开了充分的讨论。  相似文献   

8.
我国百科全书编纂家和辞书学家金常政先生积多年研究成果和编纂实践经验完成的这部学术新著 ,近期将由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出版。这是一部学术开拓性著作 ,全书约 3 0万字 ,包括以下 2 4章 :引论 ;西方百科全书史 ;中国百科全书史 ;2 0世纪现代百科全书定型化 ;现代百科全书的性质和种类 ;百科意识———百科全书编纂的认识基础 ;百科全书的编纂过程和修订体制 ;百科全书的总体设计 ;框架设计和选条 ;编纂体例和体例工作 ;百科全书内容交叉与重复的处理 ;百科全书稿件审读 ;稿件编辑加工与资料工作 ;百科全书成书定稿和发稿后的编辑工作 ;…  相似文献   

9.
山西人民出版社近几年来编辑力量有了较大的增长,新进编辑队伍的人员占编辑部总人数的一半。社党委认为,光靠老同志在工作中传帮带和业余时间自学业务,显然是不够的。如不抓紧对新进人员的业务培训,就很难适应出版工作的要求。为此组织了社内外十三名有丰富出版编辑工作经验的老同志担任教师,并撰写了讲义。举办了一期编辑业务培训班。培训的科目有出版史概况、社会主义出版工作的方针任务、编辑工作、编务工作、选题组稿、校对、装帧设计、期刊  相似文献   

10.
由中国编辑学会、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江苏省出版工作者协会、江苏省编辑学会联合组织的“编辑史出版史学术研讨会”3月23日—25日在南京召开,来自北京、上海、江苏、浙江、安徽、福建、湖北、山东、河南、广西、山西等省市区的编辑史、出版史研究工作者30余人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1.
欧洲科学编辑学会(EASE—The European Association of Science Editors)是一个世界性范围的,在出版界享有盛誉的老牌科学编辑组织。总部现在英国伦敦。 该组织每年均要组织或协助组织世界性的编辑工作学术研讨会。每年研讨的内容不同,去年与今年研  相似文献   

12.
中国档案学会档案文献编纂学术委员会于4月14日至25日在江苏省扬州市召开了“档案文献编纂研讨会”。此次研讨会的目的,是通过对档案馆文献编纂工作实践经验的总结,进行研讨和交流,进一步丰富档案文献编纂学的理论,推动档案馆档案文献编纂工作的开展,提高档案文献编纂的质量和档案文献编纂人员的素质。会议在中国第一历史档案馆,江苏省、扬州市档案局和档案学会的大力支持下圆满结束,达到了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13.
1999年3月23日至25日,中国编辑学会、江苏省出版工作者协会、江苏省编辑学会在南京联合举行编辑史、出版史学术研讨会。全国各地35位研究学者与会,交流了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情况和成果,讨论了研究的目的、重点、需要关注的问题和改善的外部条件。中国编辑学会会长刘杲到会并作了讲话。  相似文献   

14.
香港《文化评论》编辑组和香港中华文化促进中心,于3月18日合办了一个名为“香港书评现况及展望”的研讨会。研讨会由董启章(《文化评论》编辑)主持,冯伟才(《读书人》总编辑)、颜纯钩(天地图书公司编辑主任)、汤岚(书评作者)和梁秉钧主讲。参加研讨会的有报刊编辑、教育界人士、作者和关注书评的读者。 研讨会通过交流和研讨,分析了香港书评写作、作者及发表的现状和所遇到的困难。总括起来,研讨会所涉及的问题和观点为: 1.商业考虑与出版限制对书评的制约。讲者之一的梁秉钧指出了香港书评背后更深一层的一个隐  相似文献   

15.
陈萍  张勇 《兰台世界》2006,(17):23-24
档案编纂工作是档案馆(室)主动地、系统地、广泛地开展提供利用服务的一种方式,是档案工作人员把具有研究价值和实用价值的档案信息编辑、加工后,以特定的题目为核心,以书籍出版和报刊公布的方式主动为利用者提供服务的工作。作为档案信息的转化形式,档案编纂成果便于传播,使馆  相似文献   

16.
目录0引言 11 出版科研的组织话动 21.1 组织论文作者出席各个层次的出版理论研讨会 21.2 颁发出版科研组织奖 31.3 开展国际编辑出版学术交流 31.4 拟订出版科研课题计划 31.5 组织推荐出版科研著作,设立出版科研基金 32 出版科研的园地建设 42.1 《出版科学》力求“闻达于诸侯” 42.2 《湖北图书通讯》,可耕可种的“自留地” 92.3 社刊社讯,未被遗忘的角落 93 出版科研的群众队伍 93.1 科研队伍的规模 103.2 发表论文的数量 113.3 科研人员的构成 124 出版科研的中坚分子 124.1 蔡学俭和他执笔的《图书编辑工作基本规程》 124.2 钱文霖和他的科技编辑方法论 134.3 向新阳和他的编辑学理论研究 144.4 曹之和他的中国古代出版史研究 154.5 罗紫初和他的图书发行学体系 164.6 胡光清和他的编辑思想史研究 174.7 王建辉和他的出版文化观 18  相似文献   

17.
首届全国编辑出版理论图书评奖经过数月评比后于最近揭晓,全国共有10种图书上榜,其中包括我社出版的《百科全书编纂概论》(金常政著,张安塞责编)和《书衣集》(钱君匋著,张安塞责编);另外8种是: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中国书籍编纂史稿》、《实用编辑学》、《列宁和编辑出版工作》;人民出版社出版的《编辑工作二十讲》;学林出版社出版的《韬奋与出版》;上海科  相似文献   

18.
编辑史、出版史研究述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吴道弘 《出版科学》2002,1(Z1):18-22
近20年是编辑史、出版史研究的活跃时期.有组织地开展活动和有领导的集体研究与分工合作,对推动研究发挥了很大作用.出版业内人士、高等院校师生和相关部门专家学者,是研究的基本力量.20世纪最后10年的地方出版史料编纂,以商务印书馆、中华书局为代表的社史研究,以及编辑出版人物研究、出版史料汇编,硕果纷呈,使"两史"研究进入崭新时期.  相似文献   

19.
本文根据实践经验,对企业编纂<年鉴>的作用与意义、基本原则、篇目设置、组织工作等进行了阐述.企业编纂<年鉴>为研究和指导企业的发展提供经验,为编辑企业史、志积累了资料,为开展思想政治工作提供了教材,企业的领导者应把这项工作提到日程上来.企业编辑<年鉴>要遵循实事求是、体例统一、行文规范、坚持高标准、高水平的原则.要根据"事以类聚"的要求设置篇目.要做好组织工作,包括建立<年鉴>编委会、编辑部和基层撰稿人制度.  相似文献   

20.
本刊讯为深入贯彻党的十七大精神,适应出版体制改革和现代技术广泛运用出版领域的新形势,研究探讨传统出版向现代出版转型的问题,经中国编辑学会批准,科技读物编辑专业委员会(筹)拟于今年九、十月间在苏州召开以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出版工作为主题的研讨会。这次研讨会将紧紧围绕现代技术条件下的编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