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论述了油品蒸发损耗带来的严重危害,针对油罐自然通风,大呼吸,小呼吸所造成的油品损耗,分析了其产生的原因及其各种影响,提出了相应的降低油品蒸发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由于氮封技术在储罐上的成功应用,对油品储运系统的节能降耗,油罐的安全有着重大的意义。我化工部储运系统中的轻质油罐均采用了氮封系统,降低油品的蒸发损耗,有效防止火灾事故发生,符合国家环境保护的基本国策和中石化集团公司HSE方针。  相似文献   

3.
油品蒸发损耗是油品储运过程中一个比较大的问题。本文介绍了油品蒸发损耗的原因,详细论述了降低油品储运蒸发损耗的措施,根据实际情况提出了几点结论。  相似文献   

4.
分析了武警部队油库站损耗的原因,探讨了降低油品损耗的措施。  相似文献   

5.
指出了油品储存损耗的原因,针对造成损耗的原因,结合实际,提出了设置油气回收系统、合理安排储运作业、改进油罐附件、降低油罐温度和加强监督与管理等项降耗措施。  相似文献   

6.
石油化工生产过程中,由于生产工艺、操作工的技能以及生产设备的限制,就会造成一部分的液态烃类组份发生气化而进入大气,形成了油品的蒸发损耗。本文重点针对油品储存过程中的油品蒸发损耗现象、蒸发损耗发生的原因以及危害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提出了降低损耗的相关措施。  相似文献   

7.
油品在储存、收发等过程中会有大量蒸发损耗,给企业造成非常严重的损失和安全储存隐患,同时给环境带来严重的污染,造成资源浪费和经济损失,针对油品储存运输过程中油品的损耗,从主观控制的角度分析油品安全储存的工艺技术条件,探寻油品安全储存的规律并对其进行技术分析。  相似文献   

8.
孟令红  何军  孟令云 《内江科技》2011,32(5):130-130
油品损耗是生产、储存、运输、销售过程中,由于油品的自然蒸发以及未能避免的滴洒、渗漏、容器内壁的黏附,车船底部余油未能卸净等原因造成的油品在数量上的损失。如何降低油品损耗,主要依靠在储运工作中科学地、合理地进行管理和操作,按照损耗发生的规律采用适当的降耗措施,防止产生不应出现的额外损耗。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原油储罐蒸发损耗的危害及影响因素,并提出了降低原油储存温度、选用浅色的防腐涂料、储罐喷淋降温、合理控制油品粘度、收集和回收蒸汽、加强运行管理等一系列控制描施,以降低蒸发损耗。  相似文献   

10.
根据某油库航煤油罐离线检测结果,对油罐罐体腐蚀和罐体倾斜变形等问题的原因进行分析,结合API653的相关规定,提出了相应的隐患整治方法,并针对油罐长期闲置后的恢复启用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1.
采用多效蒸发方法,对硫酸锰溶液的预浓缩工艺进行了研究。实验通过考察进料浓度,蒸发温度,一效、二效蒸发真空度对蒸发水量的影响。结果表明,进料的浓度越低,蒸发效率越高,蒸发的温度越高,蒸发效率越高,强制搅拌越大,蒸发效果越好,降低一效、二效的蒸发真空度,可有效抑制结晶的析出,减少结垢对蒸发效率的影响。该工艺对开发节能降耗生产硫酸锰的新工艺都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板坯连铸机是钢铁生产中非常关键及复杂关键工序,本文针对国内著名钢厂。在该工序生产实践中,由于扇形段作业区具有温度高,维修部件重、维修工作过程复杂。维修扇形段用链条,由于链条只在维修时使用,某钢厂即使使用优质润滑油保养,链条还是存在转动部位出现锈蚀严重,导致紧节死节,在与链轮啮合时出现爬齿,受不正常的载荷会造成断链。由于维修部件是重载,如果出现断裂,后果不堪设想,具有潜在的不安全因素。本文提出创新型的改进措施和方案,以降低实际生产维修过程中安全风险,用科学改变生产过程中存在的不安全因素,服务生产实践。  相似文献   

13.
Droplet microfluidic technology has the potential to significantly reduce reagent use, and therefore, lower costs of assays employed in drug discovery campaigns. In addition to the reduction in costs, this technology can also reduce evaporation and contamination which are often problems seen in miniaturized microtitre plate formats. Despite these advantages, we currently advise caution in the use of these microfluidic approaches as there remains a lack of understanding of the artefacts of the systems such as reagent partitioning from droplet to carrier oil and interaction of the biological reagents with the water-oil interface. Both types of artefact can lead to inaccurate and misleading data. In this paper, we present a study of the partitioning of a number of drug-like molecules in a range of oils and evidence of protein binding at the water-oil interface which results in reduced activity of a cytochrome P450 enzyme. Data presented show that the drug-like molecules partitioned the least into fluorocarbon oils and the interaction of the 1A2 cytochrome at the water-oil interface resulted in a lower or complete absence of enzyme activity. This loss of activity of cytochrome 1A2 could be restored by the use of secondary blocking proteins although changes in the pharmacology of known 1A2 inhibitors were observed. The artefacts described here due to reagents partitioning into the carrier oil or protein binding at the water-oil interface significantly impact the potential use of these microfluidic systems as a means to carry out miniaturized biological assays, and further work is needed to understand the impact and reduction of these phenomena.  相似文献   

14.
发动机油标尺的设计及布置,关键是确定油标尺的上刻度线和下刻度线,然后是确定油标尺在发动机的具体布置位置,文章重点介绍了发动机油标尺的设计及布置过程,对发动机油标尺的设计及布置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5.
基于埋地热油管道在开挖大修期间热力损失较大以及期间可能出现的停输再启动困难等问题,建立了埋地热油管道在开挖大修期间的停输再启动模型,并采用有限容积法对该模型进行数值离散与求解,模拟管道大修期间停输再启动过程中热力参数的变化。参照东北管网铁秦线站间管道防腐层大修期间的工况建立了算例,利用编制的计算程序进行了计算和分析,模拟结果反映了开挖回填阶段停输再启动过程中沿线温度和进站流量的变化规律,为埋地热油管道在大修期间停输再启动的安全实施提供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16.
根据变压器油的自身特征及其在换流变运行过程中表现出来的应用特点,运用"小桥理论"对变压器油的击穿过程进行分析,指出变压器油击穿的原因和影响其绝缘性能的因素,提出防止变压器油出现击穿现象的措施和方法。  相似文献   

17.
抽油泵抽油是当前国内外石油开采中应用最广泛的机械采油技术,我国85%以上的油井都是采用抽油泵抽油开采的。抽油泵作为机械采油的主要设备,在油田开发生产中占重要地位,而由于抽油泵结构及特定工作环境,使得抽油泵出现各类故障。本文主要针对抽油泵上部与油杆连接部分存在的问题,设计改进了抽油泵滑杆;在现场取得了较好的效果,使抽油泵滑杆的故障率大为降低,取得了很好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8.
宁夏平原区耗水量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赵勇  裴源生  张金萍 《资源科学》2006,28(4):177-183
由于地表地下水转换频繁、生产和生态耗水难以区分、当地降雨与外来水彼此混合、引排水量测算不清等因素,导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难以计算。本文在分析现有耗水量计算方法优缺点的基础上,采用水循环模拟法研究宁夏平原区耗水量变化规律,建立平原区分布式水循环模型,从区域水循环机理出发,模拟当地水、周边来水和引黄水量在平原区人工系统和天然系统中的分配、蒸散发、入渗、产汇流等水循环过程。模拟结果表明:2000年宁夏平原区总蒸腾蒸发消耗水量为47.2×108m3,其中消耗黄河干流水量为33.5×108m3,若加上黄河河道耗水量,则宁夏平原区消耗黄河水资源总量为36.9×108m3。1991年~2000年宁夏平原区耗水量规律为:灌溉面积增加是平原区耗水量增加的主要因素;区域总蒸发量呈现增加趋势,但天然生态系统消耗黄河水量逐渐减少;平原区消耗黄河水量不断增加,从1991年的27.6×108m3增加到2000年的33.5×108m3;黄河流域统一调度促使宁夏平原区引黄灌溉的效率呈现提高趋势。  相似文献   

19.
在石油加工和生产的过程中,油气储运系统对其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由于油气储运系统消耗了巨大的能量,对油气储运系统的能耗进行有效的控制是刻不容缓的。文章通过探讨油气储运系统的节能技术,对存在的三方面原因提出了三大技术改进措施,并对其进行深入研究和分析。  相似文献   

20.
随着我国对石油的需求不断增加,国内原油已经不能满足国内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为此我国石油企业海外业务规模不断扩大,在规模扩大的过程中我国石油企业面临的突发公共事件也越来越多,越来越复杂.因此本文提出了我国石油企业海外突发公共事件的环境-事件双预警机制,将环境预警和事件预警同时展开,其中环境预警包括环境分类和环境分级;事件预警也包括事件分类和事件分级,通过对环境-事件的交互预警,以加强对海外交发公共事件的预防,同时降低事件发生后造成的损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