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征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成为公众表达和诉求的主要平台,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成为政府社会管理最重要的工作之一,而政务微博是当前政府与网民良性沟通、引导舆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2.
当今新兴媒介利用数字技术、网络技术、移动技术,以电脑、手机、数字电视机为终端传播信息,成为一种强而有力的传播新锐的同时也蕴含着特殊的传播理念,这些特殊性势必为政府形象的传播带来新的契机与挑战。本文拟从媒介环境变化引发的一系列社会具体问题做出分析,为政府形象的传播提出建议。  相似文献   

3.
数字新媒体的传播特征决定了其具有导致政府形象危机事件常态化的能力,在新媒体环境中,政府形象的塑造需要由被动式的危机公关转向在社会常态中主动塑造,除了在危机时期予以高度重视,更应从常态管理中入手,从新媒体应用的角度,加强网络社交媒体的管理,将其建设成为一种常态化与制度化的管理机制,进一步提升我国政府形象的塑造能力与效果。  相似文献   

4.
网络时代的到来为政府传播打开了新的空间,也对政府的网络传播能力提出了挑战。现代政府是服务型政府,现代社会是网络社会。政府能在多大程度上实现传播政务信息、表达政府主张、引导社会舆论的效果,往往取决于政府对网络传播的认识、适应与驾驭能力。就现有资料来看,"政府网络传播能力"这一概念最先是由曹劲松先生提  相似文献   

5.
孙振虎  张驰 《现代传播》2013,35(8):51-54
当下我们正处于风险社会之中,而新兴的网络媒体放大了风险的可能性,这对于当下社会管理和政府的形象塑造带来巨大的挑战,如何使用政务微博应对风险,进行危机公关,成为了当下的热点问题。本文将以2012年"7.21北京大雨事件"为案例,研究北京市公安局微博"@平安北京"在事件中所起到的作用,探讨政务微博应对风险、塑造政府形象的有效策略。  相似文献   

6.
住自媒体时代,网络媒体成为公众表达和诉求的主要平台,对网络舆论的引导成为社会管理最最要的工作之,而政务微博是当前政府与网民良性沟通、引导舆论、塑造良好政府形象的优势平台。  相似文献   

7.
微博作为一种新的信息传播渠道和载体,在传播中具有大众性、裂变形、透明性、即时性的优势,政府可以通过微博平台的打造塑造政府形象。但同时微博传播又具有双面性,只有了解政府微博的特征和作用,才能在实践中不断完善政府微博管理的机制,打造政府在网络媒体信息传播中的形象,从而增强自身的凝聚力和亲和力。  相似文献   

8.
随着互联网在我国的深入发展,网络新闻发言人成为近年我国政府电子政务发展的新形式。网络新闻发言人能够及时发布权威信息、正确引导网络舆论,对于服务型政府的形象塑造发挥着重要作用。本文将以南京市网络问政平台为例,具体分析网络新闻发言人如何塑造服务型政府的新形象。  相似文献   

9.
袁仲伟 《新闻世界》2010,(9):155-156
本研究通过个案研究的方法,深入剖析网络流言与政府形象的互动过程,认为网络流言的传播降低和破坏了政府形象,而这与地方政府在公众心目中的一贯形象是相吻合的。因而,地方政府形象提升已经成为势所必然,政府公信力有待提高。有效了解公众舆情和及时进行信息公开成为政府应对网络流言的必然措施。  相似文献   

10.
李云雯 《青年记者》2012,(17):10-11
政府网络传播是政府利用网络媒介进行的公共信息传播,是政府与公众之间一种双向沟通的信息传播方式.①随着互联网的出现,政府传播由封闭走向了开放、由一元走向了多元,由宣传走向了传播,政府传播的目标也逐渐指向了政府信息公开、电子政府建造、公共关系建构,社会危机处理与政府形象建设等五个方面.  相似文献   

11.
政府形象传播的本质内涵   总被引:13,自引:0,他引:13  
政府本身就是媒介 ,政府施政的过程 ,就是政府传播自己形象的过程。光“练”不“说” ,不会形成应有的形象 ;光“说”不“练”(或者“练”与“说”两张皮 ) ,形象也将大打折扣。政府形象构建、传播的真谛是 :确立社会公众对政府的信心和信任 ,通过塑造、改善、提升政府形象来加强政府对公众的影响力、公信力、吸引力。即政府形象传播以社会公众认可、支持为前提 ,以“推销”政府的理念、服务、影响为指归  相似文献   

12.
吕晓燕 《大观周刊》2012,(50):66-66,129
旅游是一种广泛性的社会活动.随着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发展.旅游活动在社会生活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旅游产业也越来越为人们所重视。同时.越来越多的地方政府也将旅游业定位为地方支柱产业、优势产业或今后发展的重要产业方向.塑造地方旅游形象对于很多地方政府来说也变的越来越重要。本文将结合“双满意理论”分析网络公共关系在塑造地方政府旅游形象中的作用.希望通过对这一现象的分析.得出结论.对地方政府旅游形象的塑造起到积极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齐美煜 《新闻世界》2013,(7):307-308
【摘要】政府的公信力和执行力反映了政府形象。政府形象也包括政府官员形象。一个亲民、爱民的服务型政府离不开廉洁、奉公、守法的政府官员。本文从政治传播的角度分析政府官员形象塑造的现状,总结经验教训,以期在塑造政府形象的同时将政府官员的形象塑造提上日程。  相似文献   

14.
“热线”被誉之为“密切干群关系的连心桥,解决社会矛盾的减压阀.行风建设的监督台.政府形象的展示台”,成为政府和公民治理社会的有力助手。  相似文献   

15.
危机中的政府公共关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全球化进程以空前的速度、深度、广度推进,以及我国改革力度不断加大,不稳定因素给社会带来了各种危机,我国已进入了危机多发期.政府作为公共事务的管理者、政治社会的主体,如何有效地应对危机事件,关系到政府在公民心目中的权威地位和良好形象,直接影响政治经济的稳定和发展,甚至关系到国家政权的生死存亡.政府公关能力作为政府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衡量政府能力的关键指标.因此,提升政府公关能力,是政府当前的一项十分紧迫的任务.  相似文献   

16.
孙振典 《新闻传播》2010,(5):100-100
中国正处在经济快速发展的社会转型期,作为党和政府的喉舌、社会的预警者,媒体身上肩负着巨大的任务。把握正确的舆论导向,就是要做到政府形象、人民心声、社会需要三位一体。  相似文献   

17.
马瑞 《新闻知识》2013,(7):31-33
通过调研分析,钦州市政府网络形象塑造方面取得较好成效,然而也存在诸多不足。基于此,亟需拓展提升网络场域下钦州市政府形象路径。主要包括:充分利用网络媒介建设网络服务型政府,结合钦州特色构建政府网络形象,整合现有网站资源提升政府网络形象,创新网络互动平台提升政府网络形象。  相似文献   

18.
董晓伟 《新闻世界》2012,(5):113-114
在网络、手机等新媒体的影响下,各种社会场景也在不断融合,随着一些“后台”行为的曝光,政府工作人员的言行,时常会影响到政府形象,所以如何利用新媒体塑造政府的形象就成为新闻环境下的当务之急。  相似文献   

19.
党政领导事无巨细,公务繁忙,较少关注网络事项。从近年来官员网络问政的情况及表现看,官方网上的处理事项更多的是个人行为,是基于个人的判断和把握形势,所以并没有上升到组织系统的操作水平。网络要求政府通过这个角度看,网络问政的主要作用是引导和示范如何更好的处理党政事务以及规范党的各级领导人。本文主要探讨了网络问政与政府形象传播的问题,希望能够对网络问政的发展以及政府形象的提升带来一定的帮助。  相似文献   

20.
丁淑娇 《新闻前哨》2012,(11):70-71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国媒介生存环境的改变,地方政府与媒体的关系由过去的单一性变为双向互动。媒体巨大的社会影响力对于地方政府工作的意义不言而喻,本文通过分析来探讨媒体在地方政府媒介形象形成中所起的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