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乌梁素海流域面源污染负荷入湖量计算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乌梁素海流域近年来社会经济概况,结合当地农业灌溉方式、畜牧养殖数量等数据,以总氮、总磷和COD为指标,计算每年不同面源污染源入湖污染物总量,分析了从21世纪以来不同污染源产生的污染物入湖量的变化趋势以及对湖泊污染贡献率大小,结果显示COD和TN每年入湖量增长迅速,并且主要来源于农田面源污染,TP的主要污染源是畜牧养殖污染,污染物入湖量相对较少。  相似文献   

2.
通过对锦州市凌河区农村面源污染状况进行调查,针对其污染的特点和现状进行全面分析,确定污染预防和控制的重点污染源和污染物,并针对污染物影响现状,提出污染防护治理措施,为改善农村生活环境,控制农村面源污染提供数据技术支持。  相似文献   

3.
侯少西 《华夏星火》2000,(10):50-51
一、雨山湖污染物来源雨山湖位于马鞍山市中心,湖面积0.84Km~2,平均水深1.2m。在未治理以前,水源是降水和工业、生活污水,基本上属于半封闭城市小型湖泊,湖水自净能力弱。雨山湖污染物来源主要有两大类:①点源,来自沿湖四周的城市生活污水及工业污染源排放,其污染负荷占全湖总污染负荷量的69%;②面源,四周降水冲刷地面入湖。1992年雨山湖污染物来源汇总见表1。  相似文献   

4.
针对我国水污染治理的现状,深入分析"水质达标"考核的不确定性,提出改善河湖水质的根本措施是控制"入河污染物总量"。从河流纳污容量核定、入河污染物总量限额配置、入河污染物总量监测验证与管理应用三方面阐释如何实现水污染排放总量控制,并提出共享信息促进长江大保护协同管理措施。  相似文献   

5.
正滇池水污染是我国高原湖泊富营养化污染治理的难点,"十二五"以来,农业面源污染相对占比上升到入湖污染30%以上,成为湖泊治理的重点。面源污染存在隐蔽性、广泛性、滞后性、风险性、难监测性特点,特别是这类污染发生区域在农村,主导产业是农业,利益主体是农民,治理难度大,是我国乃至世界湖泊污染治理的重大难题。  相似文献   

6.
为把握太湖流域入湖河流水体的N、P污染特征及其空间分布,2010年8月在武进港及直湖港水域,监测了9个河流断面的水质。研究表明,武进港、直湖港水域TN污染严重,水质严重超标,且全属于劣V类水质;TP污染严重,水质均在V类水以上,说明武进港和直湖港属于氮磷污染严重。武进港、直湖港水域中DTN占TN90%以上,DTN为主要污染物,TP以PP为主要污染物质。水域DTN中主要以NO产N为主要污染物质,研究区域水质中NO3-N浓度占DTN的64%。入湖河流溶解性氮的大量输入,将成为引发太湖水体生态系统灾变的潜在风险。  相似文献   

7.
《中国科学院院刊》2010,(5):563-564
国家重大水专项“巢湖水污染治理与富营养化综合控制技术及工程示范”项目针对巢湖东部水源区水质改善,研发与集成了周边污染源的系统控制、不同类型人湖河流水质改善及其河流生境修复以及多项湖内水质改善技术,取得了重要的标志性成果,达到了削减入湖污染负荷、改善水源地水质的目标。  相似文献   

8.
农村面源污染问题已引起众人的关住,农药和化肥的不合理施用、养殖业、生产、生活污水排放是流域面源污染的主要来源。本文结合农村面源污染现状,有针对性地确定治理措施,如制定地方性法规、作好面源污染监测和防治技术示范推广工作、发展循环型农业等,提出了保护与治理可行的污染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9.
彰武县为了城区污水治理工作,实施人工生态湿地建设工程,包括生态滞留塘、河道走廊人工湿地工程、无动力潜流人工湿地工程、潜坝等。预计排放水体的污染物年削减量CODCr为150吨、BOD5为210吨、氨氮为75吨。削减入辽河污染负荷,增强水体自净能力,改善河流水质。对于环境质量改善和流域水体功能的恢复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造成博斯腾湖大量农田污染排盐水入湖,导致湖水污染,最严重的污染区域是黄水区,今后治理措施针对排水渠的含盐量进行净化处理,然后进行排放,大力开发地下水资源,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地表盐份,合理解决人口增长、工农业发展对博斯腾湖湖水环境的影响,如何在开发的同时保护好博斯腾湖的生态系统,促进区域的经济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1.
湖荡湿地是太湖流域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一湖四圈"中的一个重要圈层,是低污染水强化净化的重要水域,也是河-湖水系联接的关键节点,更是河网区水资源保护和水生态修复重心. 针对湖荡湿地面积锐减、水质恶化、生态系统衰退、污染物拦截与净化能力下降的现状,"十二五"国家水体污染控制与治理科技重大专项"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技术及工程示范"(2012ZX07101-007),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工程实践,研究形成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生态修复总体方案,研发集成了河湖相联复杂水系湖荡湿地重建与生态修复的成套技术和城市景观湖泊西湖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成套技术,并以滆湖和西湖为典型区域开展了工程示范,推进了太湖流域湖荡湿地的水质改善与生态修复.  相似文献   

12.
《科技风》2019,(7)
实施河道治理工程是有效改善河道水质、增强河道使用功能的有效措施。本文即以小型河道治理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了治理工程实施过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问题提出了有效的解决措施。本文的研究对优化小型河道治理工程的项目实施具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13.
海南岛河流水体纳污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周祖光 《资源科学》2006,28(6):141-145
海南岛有大小河流154条,纳污主要来自四大源头:城镇生活污水排放、工业污染源、畜禽养殖污染源、面源(面排放污染源)。2002年海南岛各河流容纳主要污染物的量分别为COD量75 345t、无机氮10 946t、磷酸盐2 477t;河流(河段)纳污量最大的污染源是城镇生活污水排放,COD、无机氮、磷酸盐分别占全岛河流纳污总量的44.89%、45.04%、46.14%。海南岛河流全年监测值中出现超过Ⅲ类水质标准的河段主要是COD、氮的影响,湖库则主要受COD及氮、磷影响;河口水质受氮的影响较大,城市河段主要受氮、磷的污染;城镇生活污水、生活垃圾以及农业面源污染是影响流域水质的主因。  相似文献   

14.
城市化快速进程中河道利用与管理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河道范围内土地占用、入河污染物大量排放、河道资源无序开采等活动,对河道产生了不同程度的影响和破坏。本文探讨了城市河道自然功能及社会服务功能演变趋势及规律,总结了城市河道所面临的诸如河面率缩减、河道水质恶化、河道形态及结构破坏等一系列问题,挖掘了引发河道问题的深层原因。在借鉴城市河道利用与保护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工程、技术、管理等方面分别提出了河道保护的措施与建议,如在城市化初期开始完善城市河道保护体系,加强日常监督、工程治理、资金支持和行政管理以促进城市化建设与河道利用的协调发展,从而积极应对城市河道利用中的问题,为河道的可持续利用和科学管理提供有意义的借鉴。  相似文献   

15.
鄱阳湖南昌段水质污染特征为富营养化有机污染。土壤呈重金属铬、镉、汞污染趋势。来源为入湖的赣江和抚河及沿湖周围的农业面源、城市生活污水、工业企业排入的生产废水和相关湖泊畜禽养殖废水。笔者提出了不同污染形式的控制措施,并就水污染损失货币化成本测算提出方法。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白石水库水质分析,找出污染源头,提出防治污染治理和生态环境保护措施,改善白石水库水质,使引白水源工程能够引到合格的水质,让阜新市人民喝上优质、放心的水。  相似文献   

17.
野菱     
冯倩 《百科知识》2011,(2):42-43
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被誉称为“高原明珠”的滇池,水体污染程度日益严重,许多原生植物,如海菜花等灭绝。历经多年综合治理,部分入湖河道水质有了很大改善,一些曾经灭绝的水生植物又重现滇池,国家二级保护野生植物——野菱就是其中之一。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加大工业废污水和城镇生活污水排放的治理力度,点源污染对水环境质量恶化的贡献比例将逐渐变小。面源污染特别是农业面源污染带来的污染物将会逐渐成为影响水环境和水生态主要因素。欧美发达国家在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方面已经做了许多有益的探索,积累了许多成功的治理经验。但是,农业面源污染的形成不仅与当地降雨、土壤等自然条件有关,而且还与社会制度、经济发展水平和人们生活习惯等密切相关。充分利用现有的塘坝和沟渠等农田水利基础设施,发挥我国农村劳动力资源丰富的优势,通过适当地调整相关政策并辅以必要的行政和经济手段,构建投资少生态环境效益高的面源污染生态防控技术体系是解决中国面源污染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19.
点源污染易于识别和治理,在世界多数国家已得到较好控制。但面源污染的严重性随着点源污染控制能力和治理程度的提高而逐渐凸现,尤其是当点源污染控制水平达到一定程度后,面源污染逐渐成为环境污染重要原因之一。本文围绕面源污染之一的城市大气降水典型污染物及其成因分析进行总结。  相似文献   

20.
哈尔滨市"十二五"时期环境保护取得的主要成就,主要污染物减排成效显著,生态创建再添佳绩,松花江水质继续保持稳定,污染治理成效显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