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话题化是语篇中典型地用于将某个通常已引入篇章或至少可以假定是可推测的实体,表示为重要的、通常是对比性的话题的一种句法手段。现代汉语采用不同的话题化方式来突显信息或对比话题。研究表明,对施事主语与受事宾语的话题化策略取决于话题短语与小句主体部分的相关性,这种连接是功能性的。对所有者的话题化则靠复指代词的回指性连结。而对附加成分与悬垂话题则依赖结构中的语义连接。本研究同时借助认知语言学中的图形—背景理论对该现象的移位理据作了认知上的深层阐释。  相似文献   

2.
《新作文》2006,(Z2)
一、阐释概念式许多抽象名词类话题,如果单纯从逻辑思维角度给它们下个定义或做个解释,如“骨气”的抽象定义是“刚强不屈的气概”,这样就缺乏感染力;但若用名句来阐释,就能化抽象为形象,化腐朽为神奇。【范例展示】1.骨气就是孟子“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的忠贞不渝。骨气就  相似文献   

3.
考场作文在中考中占有举足轻重的位置,掌握考场作文的“六化”技巧,便能在考试中取得较为满意的成绩。化大为小话题作文的话题,一般范围都较大,我们可以在话题涵盖的范围内聚焦,选取一地、一家、一人、一物、一事或一个观点,并以“以小见大”的写法去表现,便能起到“窥一斑而知全豹”的效果。如以“阳光”为话题作文,考生在开篇就  相似文献   

4.
“话题作文”,其题材、立意、文体、语言,都有很大的选择空 间。面对话题,不少考生觉得什么都能写,却又不好写,或写不 好。如果我们在仔细审视题目及要求之后,努力使话题作文快 速三“化”,就能较快较好地呈上一篇记叙性的考场作文。 一、把话题转化为立意 把话题转化为立意,这就确定了写作的方向。“千古文章意 为高”,立意是作文的“灵魂”。综观5年来的话题,我们不难发现, 有的话题立意非常明确,如“答案是丰富多采的”“要讲诚信”“心 灵的选择应讲求道义”。有的话题富…  相似文献   

5.
一、话题当作标题,题目难合要求话题作文的要求中有一项是“自拟题目”,但很多考生忽视了这一要求,包括一些优秀作文甚至满分作文也常常直接用话题作为自己文章的标题。从严格意义上来说,这是不符合要求的。直接用话题作为标题,存在着很多弊端。首先,话题是一个比较宽泛的论题,我们在构思中常常需要化大为小、化意为象,将一个抽象宽泛的概念范畴用具体生动的材料进行演绎。如果借用话题为标题,那么这个标题与你的内容往往不相匹配,标题会显得宽泛而与文章内容联系不紧密。其次,标题是文章的眼睛,新颖贴切的标题不仅能更好地揭示文章的中心主…  相似文献   

6.
从电影观赏角度剖析电影作品所包蕴的化价值以及电影化阐释的价值。电影作品中可供或易被电影观众接受、理解、阐释乃至借鉴的电影化价值主要有民俗学价值、社会学价值、生命学价值、哲学价值以及宗教学价值。电影观众各具个性的观影行为使静态的、内容丰富的电影化得以动态地、多姿多彩地展现。电影化阐释活动在满足和提高电影观众审美情趣的同时,其本身也具有实现、完善和发展电影化的艺术价值。  相似文献   

7.
主持人的话     
今天,我们以"历史中的个人"作为话题各抒己见,是想在前几个话题的基础上,通过一些历史文本(小说或史料)的阅读,发现并阐释隐含其中的历史真理."真理"这个词已经被我们遗忘、冷落得太久了,在一些文学研究者眼中,这个世界上和文学中究竟有没有真理可言似乎也成为一个问题.可是在我看来,无论是在历史中、在现实社会中、在文学文本和浩如烟海的史料中,真理都是存在的.我们缺的不是真理,而是对真理的发现和认知.  相似文献   

8.
考场作文若能写出新意便能得高分,而要在短短的时间内写出有新意的作文,关键取决于考生能否做到构思出新。面对丰富多彩的中考话题,若按传统的思维方式构思,则很有可能陷入平庸,难以写出创新佳作。只有灵活、恰当地掌握创新构思的方法,才能写出有新意的考场佳作来。一般说来,话题作文的创新构思,可有下列切入角度。一、从“话题的另一意义”的角度切入许多中考话题都具有多义性,若只盯住其本义或其常用义,则构思很难出新,写出的作文虽不跑题但也显得一般化,若撇开其本义或常见义,转而从其引申义或其比喻义的角度切入,构思定能…  相似文献   

9.
文学经典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与永恒的艺术魅力,高考作文与文学经典对接,既能显现选材之经典、内容之丰腴,又能显现立意之高远、文笔之灵秀。作文时,如果能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审视解读文学经典,发掘其时代精神和紧扣话题的文化生命力,并且将其融入文章中,不失为聪明之举。1.概括故事情节,充实文章内容文学经典的故事情节大家都比较熟悉,对接到具体的作文中,可以精练的语言进行高度的概括。或着眼于整个故事情节,或着眼于局部人物性格,或提供一些话题素材,或勾勒一个故事背景,无论怎样,都应该围绕话题,概述简洁,引申自然到位,分析合情合理。请看…  相似文献   

10.
文学经典有着丰厚的文化意蕴与永恒的艺术魅力,高考作文与文学经典对接,既能显现选材之经典、内容之丰腴,又能显现立意之高远、文笔之灵秀。作文时,如果能以开放的文化视野审视解读文学经典,发掘其时代精神和紧扣话题的文化生命力,并且将其融入文章中,不失为聪明之举。1.概括故事情节,充实文章内容文学经典的故事情节大家都比较熟悉,对接到具体的作文中,可以精练的语言进行高度的概括。或着眼于整个故事情节,或着眼于局部人物性格,或提供一些话题素材,或勾勒一个故事背景,无论怎样,都应该围绕话题,概述简洁,引申自然到位,分析合情合理。请看…  相似文献   

11.
看《收获》     
莫言的长篇总是让人有深入阐释的欲望,却很难做出好坏与爱憎的判断,这源于文本自身的宽阔、繁复、自足,以及浑沌。他能把一潭腥臭的死水搅出日月星辰气象万千来,莫言的老实和狡猾都在于此,他有化沉重为浩荡的能力。长篇《蛙》要处理的依然是一个沉重的话题——生育。这或可看作是在《丰乳肥臀》、《檀香刑》、《生死疲劳》之后莫言的“身体写作”的继续推进。  相似文献   

12.
在物理学中,研究某物体或物理现象的作用效果时,为使问题简单化,将一个或多个物理量用另一个物理量替代,其物理效果不变,这种方法称为等效替代法。用等效替代法可以使所要研究的问题简单化、直观化,给问题的阐释或解  相似文献   

13.
根据传统的论元结构理论,汉语中一些话题不是动词的论元,跟述题不能通过空位或接应代词建立联系。这种话题被称之为汉语式话题。汉语式话题内部并不同质,有的可以关系化,而有的则不能,这说明它们有不同的结构来源。根据最简方案,提出前者由轻动词引进,后者由话题功能范畴引进,为Chomsky近年来关于论元结构由外部合并决定的假设提供佐证。  相似文献   

14.
综话题作文审题的误区主要有以下四种:1.就事论事;2.顾此失彼;3.喧宾夺主;4.另起炉灶。那么,怎样才能走出这些误区呢?一般来说,可以采用以下措施:一、化实为虚,不就事论事所谓“化实为虚”,就是指“实题虚作”,即化具体为抽象。所谓“实题”,就是指由具体的概念构成的“话题”。从表面上看,实题,都是些实实在在范围较小的事或物。在审这种“话题”时,可以透过现象看本质,化实为虚,作由浅入深,由表及里,由此及彼的深层思考,深挖其内在含义,或揭示“话题”的比喻意义,或挖掘“话题”象征意义,或表现“话题”的引申意义。从而深化主题,使文章升…  相似文献   

15.
备考提示阅读论述类文本要重点把握作品的结构、行文的思路和作品主要阐释的观点,尤其要注意观点(包括中心论点和分论点)和材料(特别是史料等事例论据)之间的逻辑联系。具体来说,就是行文是围绕什么话题(论题)展开的,文章的结构是按照什么思路安排的,作者表达了什么(哪些)观点,着墨较多的部分或重点阐释的内容是什么,是如何阐释的等。解答客观题要谨防偷换概念(转换说法失当)、无中生有(化未然为已然、强加逻辑关系、颠  相似文献   

16.
胡志林 《新作文》2004,(7):85-86
学习并掌握话题作的拟题技巧,能从“无话题”作中寻找话题;能将大话题化小拟题。  相似文献   

17.
名词化是从其他词类或底层小句派生名词或名词短语的过程。本文在前人对其形式、种类及功能研究的基础上,从认知角度出发,运用范畴观、认知域、诠释学、凸显观四个相关理论对名词化现象进行了解释,阐释了英文中大量存在名词化的原因,同时给读者理解复杂的名词化结构提供了帮助。  相似文献   

18.
文章主要从话题预设的选材角度,具体探讨"五四"问题小说家是怎样通过问题小说文本对自身所倡导的以民主为核心思想的公共文化政策进行阐释的,以期对其在阐释自身倡导的"民主"政策过程中,社会性实践情况予以观照。  相似文献   

19.
教学艺术化是一个永恒的话题。拙文借鉴了一些名师在中学历史教学方面的经验,同时结合笔者在中学历史教学方面的做法,从历史插图、摄影照片、多彩邮票、美观板书四个方面粗浅地阐释了造型艺术化的中学历史教学及其重要性。  相似文献   

20.
任何文化总有一些交谈的禁忌。这些禁忌可以是关于年龄的或是金钱的。记住,当你和刚认识的朋友或同事交谈时,你认为很随意的话题可能在英语中就是一种禁忌。以下是在社交场合有可能对别人造成侮辱或使其感到尴尬的一些话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