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 毫秒
1.
新闻     
大熊猫有个小祖先6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了中美考古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广西乐业地区发掘出土的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头骨化石;这种名为大熊猫小种的原始的大熊猫已喜食素食,体型较小,脸部较长,模样更接近于熊。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之中形态特征很原始、  相似文献   

2.
《中国科学基金》2007,21(5):320-320
中国和美国科学家2007年6月18日发表报告说,他们通过研究发现,在中国南方发掘出的距今大约200万年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早的大熊猫祖先。报告说,根据化石推断,这种大熊猫"个子"可能只有现代大熊猫一半大小,堪称"侏儒"大熊猫。有趣的是,"侏儒"大熊猫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6):I0013-I0014
科技日报昆明9月5日电(记者马波通讯员吕金平)记者从今天上午云南省政府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获悉,云南省昭通市水塘坝发现600万年前古猿头骨化石,经研究表明,昭通古猿可能是人类最早祖先类型的候选代表之一。这一发现弥补了亚洲古猿发现的时空空  相似文献   

4.
古人类学研究提示了中华民族祖先的可能源头我国是世界古人类化石出土最丰富的国家之一,已发掘和鉴定了约35万年前的北京猿人化石,约75万年前的蓝田猿人化石和约175万年前的元谋人化石。此外,还在广泛的地区发现了大量不同时期的化石类型。世界上只有非洲一些国家和中国  相似文献   

5.
达尔文的困惑 当科学家向全世界介绍目前已知的人类最早的祖先时,我们看到的不仅仅是博物馆的一件展品。凝视着700万年前的头骨,我们仿佛看到了早年的自己。不过,化石只是一部长篇故事中的新篇章,而这个故事38亿年前就开始了。那时,第一个单细胞生命刚出现,并迈出了生  相似文献   

6.
考古人员发现,在200万到300万年前,非洲人类祖先面临的杀手之一,是一种非洲冕雕。1924年在南非的汤恩石灰岩采石场,工人们在爆破时炸出了一个小孩的不完整的头骨化石,这就是最早在非洲发现的人类祖先化石,著名的唐孩儿。唐孩儿死时的年龄是3岁半。他到底是怎么死的,这个谜团几十年来一直困扰着科学家,因为其死因对研究人类进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美国古生物学家李伯格在一个关于人类起源的国际会议上说:“这个隐藏了80年的谋杀案最终得以破解。我们已经无可争辩地证实,非洲冕雕就是杀手。”这个秘密的破  相似文献   

7.
3亿年前,古鱼类的"最怕"是什么?最新发现的古鱼类的"脑子"力此提供了答案. 早些日寸候,美国考察人员在美国堪萨斯州-页岩沉积层发现了一块奇怪的鱼类头骨化石,由于头骨并未压碎,因此这块化石显得非常特殊.后来经科学家鉴定,确认它是3亿年前的一种海洋动物,是鲨鱼和另一种现代物种--银鲛的亲戚.这种远古海洋动物曾一度活跃在世界各大海洋,它们生活在浅水区和多泥的海域,体长最高可达到50厘米.  相似文献   

8.
《科学中国人》2007,(8):126
6月18日出版的美国《国家科学院学报》月刊发表了中美考古学家的一项最新研究成果,研究发现,在我国广西乐业地区发掘出土的距今大约200万年前的一种大熊猫头骨化石,是迄今发现的最完整的早期大熊猫头骨化石:这种名为大熊猫小种的原始的大熊猫已喜食素食,体型较小,脸部较长,模样更接近于熊。这是迄今我国境内发现的大熊猫化石之中形态特征很原始、地质时代较早的早期大熊猫,这也是迄今更新世早期发现的保存最完整的大熊猫头骨化石,它的发现对研究大熊猫的今昔变化、系统演化关系具有重要的意义。大熊猫小种化石的发现,提示我们经过数百万年,大熊猫体型从小到大,再从大到小,被誉为”活化石”的大熊猫的进化高峰已经过去了,正在逐渐走向衰退,也提示我们应更加珍惜和保护大熊猫这一古老的生物物种。  相似文献   

9.
科学短信     
大熊猫的祖先大熊猫是迄今已知唯一一种素食的熊,它们以竹叶为食物。最近,中国和美国科学家在中国广西发现了200万年前的大熊猫祖先化石。那时的大熊猫个头比现在小许多,身高不到1米。而且,从它们犬齿短和臼齿发达的情况看,它们的牙齿适合磨碎粗纤维植物。因此,很可能在那时大熊猫就已经是素食主义者了。  相似文献   

10.
科学家经研究发现,古代的人类祖先北京猿人生活水平和生存技能超出此前预计,他们不仅会穿兽皮制成的衣服,同时还可能熟练掌握了取火本领。北京猿人生活在75万到20万年前之间。为进一步了解这个早期人类种群的生活面貌,科学家对1923年首次发现北京猿人化石的洞穴进行了研究。这个洞穴坐落于北京周口店。经过重新挖掘,科学家发现了一系列细节,证明我们的这个祖先  相似文献   

11.
<正>3月3日,《科学》杂志发表了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与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北京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美国圣路易斯华盛顿大学合作对河南许昌人头骨化石的研究论文:《在中国许昌发现的更新世晚期古老型人类头骨》(Late Pleistocene archaic human crania from Xuchang,China)。研究发现:距今10.5-12.5万年,中国境内生存着  相似文献   

12.
湖南道县福岩洞内发现47枚人类牙齿化石,被认定为属于世界已知最早的"现代人",距令已有8万~12万年,这表明现代人在东亚大陆的出现时间比欧洲和西亚要早至少3.5万~7.5万年。这则消息引起广泛关注,因为根据近些年颇为流行的"夏娃假说",现代人的共同祖先是14万年前非洲的一位女性,她的后代在大约6万年前走出非洲成为非洲以外所有现代人的祖先。那么,中国人到底是谁的后代?本土"原住民"的命运究竟如何?其实,早在"夏娃假说"问世前3年,吴新智院士便与美国的沃尔波夫、澳大利亚的桑恩共同提出了关于现代人起源的"多地区进化假说"。到底哪一种假说更有道理呢?下面的文章将让我们更多地了解现代人的起源,了解我们的祖先来自哪里……  相似文献   

13.
《科学中国人》2010,(4):128-128
日本冈山市林原自然博物馆3月16日说.该馆研究人员在蒙古国戈壁沙漠的白垩纪后期《约7500万至7000万年前)地层中发现一种鸟类化石残片,可能属于此前从未发现的现代鸟类祖先。该馆研究人员说。这种鸟虽然会飞,但主要是在地面奔跑.并且在地面筑巢,生活方式可能与北美的走鹃和火鸡类似,不同于现在绝大多数鸟类。  相似文献   

14.
科技快递     
谁是最早的美洲人巴西科学家的最新研究发现,最早的美洲人可能来自亚洲东南部,和现代澳大利亚人拥有共同的祖先,而不是来自先前认为的亚洲东北部。巴西科学家对巴西东南部圣湖镇发现的81个史前人类头骨进行了分析。这些头骨距今有7500至8500年的历史,其中两个还可以追溯到1.15万年前。形态学分析表明,这些头盖骨的面部狭长、向前突出,与现代澳大利亚人具有相似特征。女性减肥不要刻意瘦腿为了预防心脏病,女性即使减肥也不要减腿部脂肪,因为腿部的脂肪可以减少患心脏病的危险,与腹部的脂肪不同。这是日本科学家的研究成果。科学家以实施减肥…  相似文献   

15.
《发明与创新》2005,(12):40-40
美国科学家9月8日说,基因分析表明,直到现在为止人类的大脑一直在快速进化过程中,而且这种进化与人类文明的兴起有密切联系。早先的化石和基因证据表明,人类和黑猩猩在约600万年前由共同的祖先“分家”,此后人类祖先的大脑快速进化,并产生了较高级的认知功能,直至距今约20万年前现代智人出现为止。在人们的习惯观念中,现代人类大脑在生理上已经“定型”了。由芝加哥大学科学家蓝田博士领导的一个研究小组,对人类体内管理脑容量大小的两个基因的演变进行分析。他们共搜集了世界各地59个民族、1000多人的基因样本,并发现这两个基因都正在进化…  相似文献   

16.
葫芦洞揭秘     
1993年3月,在南京汤山镇雷公山葫芦洞发现了一个猿人的头骨化石和一个头盖骨化石,同时还发现了大量的哺乳动物化石。前不久,南京猿人的头骨在现代科技的“帮助”下,成功复原,葫芦洞的秘密随之被解开了——  相似文献   

17.
资讯     
<正>中国发现最早现代人类化石中国古人类学家在湖南道县境内的福岩洞发现47枚人类牙齿化石以及大量动物化石。这些牙齿化石具有完全现代人类特征,具体表现在:牙齿尺寸较小,明显小于欧洲、非洲和亚洲更新世中、晚期人类;牙齿齿冠和齿根呈现典型现代智人特征。这一发现表明,8万~12万年前,现代人在该地区已经出现,时间比欧洲和西亚要早至少3.5万~7.5万年,这对于探讨现代人在欧亚地区的出现和扩散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冥王星上有蓝天7月14日与冥王星近距离"会面"的"新视野"号探测器已传回大量冥王星的照片,  相似文献   

18.
《科学中国》2007,(10):11-11
兰科植物是种类最丰富的花卉植物,但是关于它的起源一直没有搞清。美国科学家近日在对一个含有兰花花粉化石的蜜蜂琥珀进行研究时发现,兰科植物起源于大约8000万年前的共同祖先。  相似文献   

19.
在白垩纪开满鲜花的大地上,许多新型恐龙开始出现,其中以北美洲的霸王龙(又称为暴龙)最为著名。霸王龙只生活在北美洲的怀俄明、蒙大拿及其相邻赫尔沟地区。这类恐龙獠牙利爪,被形容为白垩纪时代最大最残暴的食肉恐龙。但实际上,这种认识是完全错误的。新的霸王龙研究成果表明,霸王龙并非白垩纪的霸主,它其实只是一种食腐恐龙。霸王龙化石之谜 1902年,恐龙专家在美国蒙大拿州首次发现了约6500万年前的霸王龙骨架化石。在这堆化石里,霸王龙的头骨化石显得极为抢眼。其头骨非常庞大,在这颗头颅下面掩盖着霸王龙巨大的口腔。研…  相似文献   

20.
甘平 《科学中国人》1997,(9):60-60,62
人工哺育大熊猫是指人力对刚出生的大熊猫幼仔的饲养。这种饲养,其难度远远大于对成年个体的饲养,是一个世界性的难题。 大熊猫是珍稀物种。根据化石研究,晚中新世(820万年前),大熊猫的直系祖先始熊猫曾广泛分布于亚、欧及北美等地区,但到了更新世(约300万年前),形成的大熊猫化石却只在中国东南部的黄河、长江、珠江流域分布。到了今天,由于人类社会活动的影响,其栖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