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蝶恋花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  相似文献   

2.
引导学生了解诗歌鉴赏的常见失误以及失误原因,是诗歌鉴赏训练的有效途径之一。阅读下面一首词,回答后面各题。蝶恋花晏珠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问:词的上阙,诗人是怎样表现离恨苦的?说明:“怎样表现离恨苦”,关键是“怎样”二字。此题考查鉴赏古典诗歌的艺术技巧,有3个要点:①菊愁兰泣,②燕子双飞,③明月无情。三者缺一不可。答案:诗人用“愁烟”、“泣露”将“菊”、“兰”人格化,融情于景,借景抒发自己的哀愁;用燕的…  相似文献   

3.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4.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  相似文献   

5.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为晏殊伤别怀远的名作,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词。词之上阕借景写情,融情于景,点出离别之苦;下阕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全词细致描写了女主人公独处空房的孤寒生活,表达了悠远缠绵的情思。在写景抒情方面,亦婉亦豪,情致高远。  相似文献   

6.
兰海林 《快乐阅读》2011,(11):120-121
诗歌鉴赏大多以主观题形式出现,这样有利于测定学生实际鉴赏水平,但同时也最容易暴露学生们在鉴赏方面的问题。解答这类题要注意以下四忌。忌一:只译不议,以释代析原题:阅读晏殊的《蝶恋花》,然后回答问题。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相似文献   

7.
《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为晏殊伤别怀远的名作,作者以时间为顺序结构全词。词之上片借景写情,融情于景,点出离别之苦;下片承离恨而来,通过高楼独望,把主人公望眼欲穿的神态生动地表现出来。全词细致描写了女人公独处空房的孤寒生活,表达了悠远缠绵的情思。在写景抒情方面,亦婉亦豪,情致高远。  相似文献   

8.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①菊愁烟兰泣露,罗幕②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③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④。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山长水阔知何处! ①槛:栏杆。②罗幕:丝绸帘幕。③谙(an):熟悉。④朱户:富贵人家,这里指窗户。⑤彩笺、尺素:指书信。  相似文献   

9.
柳枝词     
亭亭画舸系寒潭① ,直到行人酒半酣。不管烟波与风雨 ,载将离恨过江南② 。[注 ]:①亭亭 :高耸的样子。画舸 :指装饰得华丽多彩的船只。系 :音j尙,谓船拴在水边的杨柳树上。②离恨 :因离别而产生的愁苦之情。【新读】这是一首离别诗 ,写作者与友人在水边分别时的情景。此诗作法上最可称道的是 ,能利用化虚为实的手法将具有悲怆凄楚特征的“离恨”物质化 ,使之变得可感可触 ,宛然能见。按理说 ,有感于与友人分手离别、将天各一方而产生的“离恨” ,属于人的情感范畴 ,没有形状、色彩、声音、轻重等物理属性 ,是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 ,无法以人…  相似文献   

10.
朝鲜朝建立之初至16世纪末主要诗人的汉诗创作,李胄、金净、朴淳可谓是不折不扣的宗唐先驱。李胄像中国晚唐苦吟诗人一样继承了王维、孟浩然和大历诗人平淡清空的诗境传统,其诗歌多写羁愁离恨。金净在继承融合唐代众家之长的基础上形成了自己清新淡雅的诗风,其诗歌题材以写景抒怀、酬答赠别为主。朴淳将盛唐王孟的淡远清新及中唐元白的平易浅切融于一已,诗风清新淡远,其抒怀写景之作尤佳。  相似文献   

11.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愁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似文献   

12.
《阅读与鉴赏》2006,(10):35-36
例析1:阅读下面这首词,完成试题。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分析“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一句的意境。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解析:此题的置疑角度是鉴赏古代诗词的艺术境界,而了解这一点必然涉及对句子的理解。答案:碧树因一夜西风而尽凋,足见西风劲厉肃杀。景的萧索、人的孤独交融在一起。不仅如此,词人有出人意料地展现一片无限广远寥廓的境界。“独上高…  相似文献   

13.
清平乐     
别来春半,触目柔肠断.砌下落梅如雪乱,拂了一身还满.雁来音信无凭,路遥归梦难成.离恨恰如春草,更行更远还生.  相似文献   

14.
蝶 恋 花 晏 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这首词语言柔婉低沉,意境淡雅清幽。词的上阕写一位闺中女子愁容满面,她在思念远在他乡的心上人。“槛菊愁烟兰泣露”一句,注情于景,情由景出,描绘的是一幅高洁淡雅的秋菊兰花图。花池里的菊花笼罩在烟雾中,似乎含着愁;洁白的兰花上沾着露珠,像是在哭泣。其实这正是诗中主人公的情感写照。诗人没有直接描绘主人公凝视花丛,愁容不展,泪光莹莹,而是通过景物描…  相似文献   

15.
第一境界 :晏殊《蝶恋花》槛 ①菊愁烟兰泣露 ,罗幕 ②轻寒 ,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 ③离恨苦 ,斜光到晓穿朱户 ④。昨夜西风凋碧树 ,独上高楼 ,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⑤ ,山长水阔知何处!①槛 :栏杆。②罗幕 :丝绸帘幕。③谙(仭n) :熟悉。④朱户 :富贵人家 ,这里指窗户。⑤彩笺、尺素 :指书信。第二境界 :柳永《凤栖梧》伫倚危楼 ①风细细 ,望极春怨 ,黯黯生天际 ②。草色烟光残照里 ,无言谁会凭栏意。拟把③疏狂图一醉 ,对酒当歌 ,强乐④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 ,为伊消得 ⑤人憔悴。①危楼 :高楼。②“望极”二句 :极目远望 ,天…  相似文献   

16.
苏幕遮     
这首词通过秋景的描绘。抒写词人的离乡之愁、去国之忧。碧云、黄叶、翠烟,渲染夕阳下的秋景,借以加深印象、乡魂、旅思、愁肠、相思泪,映衬触景生情、夜不能寐的客子离恨。  相似文献   

17.
红楼深处     
晚日寒鸦一片愁,柳塘新绿却温柔。若教眼底无离恨,不信人间有白头。肠已断,泪难收,相思重上小红楼。情知已被山遮断,频倚阑干不自由。——鹧鸪天·代人赋  相似文献   

18.
杨花意象是千古永恒的诗歌意象,杨花的文化意蕴主要由四个方面组成:惜春伤感、离恨哀思、轻薄低贱、凄苦薄命,这四个层次共同构成杨花的文化意蕴体系,这种体系是由杨花的本身固有的特质和文化传承层积这两个因素相互发生作用而成的。  相似文献   

19.
人情两题     
“文学即人学”。文学要写人,更要写出人情。多年来,写“人情”,说“人情”,被看作是“地主资产阶级人性论”,成为文学禁忌,这显然违背文学创作的规律。“任他离恨一条条”——言情才能动人“从来只有情难尽,何事呼为情尽桥?自此改名为折柳,任他离恨一条条。”这是唐代诗人雍陶的诗。据说,雍陶作雅州(今四川雅安)刺史时,城外有一座桥,是雅州人送客远行,依依惜别的场所。有一次,雍陶送客到了桥头,听说这座桥叫做“情尽桥”,心里很不舒服,于是改为  相似文献   

20.
第一境界:晏殊《蝶恋花》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欲寄彩笺兼尺素,山长水阔知何处!第二境界:柳永《蝶恋花》伫倚危楼风细细,望极春愁,黯黯生天际。草色烟光残照里,无言谁会凭阑意。拟把疏狂图一醉,对酒当歌,强乐还无味。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第三境界:辛弃疾《青玉案》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王国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