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蚂蚁》一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科学》教材三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第五课时。是在师生一起寻访了小动物、观察了蜗牛,并对蜗牛与蝗虫进行了比较之后,对小动物进行的又一次观察活动。在进行教学设计时,我遵循了“科学探究始于细致观察”的新课程理念,教学中着力去培养学生科学的观察技能和细致、认真的观察品质,目的是为了让学生真实、生动地受到科学素养的教育。由于蚂蚁是常见而又弱小的生命体,所以教学中要特别注重对教材中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深入挖掘,通过师与生的情感交流,来达成科学与人文的有机融合。为此,我确定了四个教学目标:1.能…  相似文献   

2.
作家写作铺陈渲染,是为了让主旨在所营造的氛围中揭示得更深刻。而特级教师窦桂梅在教学人教版二年级课文《落叶》一课时,对其中小动物的动作教学的处理也作了大段的铺陈,其用意又何在呢?[教学片段]师:你们就是这些可爱的小动物,(指一生)你是?生:我是小虫。师(指另一生):你是?生:我是小鱼。师:你是?生:我是燕子。师:你是?生:我是蚂蚁。师:好可爱的小动物,我好喜欢  相似文献   

3.
[说明]小动物是学生们最亲近的朋友。本教学从他们最喜爱的小动物的话题入手,导入新课。在识字读文的基础上,让学生们扮演自己喜欢的小动物进行问答对读,学生很容易就记住了课文的内容,为背诵课文做了良好的铺垫。最后,引导学生根据课外知识说说这些小动物尾巴的作用,再进行引申,拓展了思维。片段一: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那你们都喜欢哪些小动物呢?生:我喜欢小兔子。生:我喜欢猴子。生:我喜欢孔雀。生:我喜欢公鸡。(出示课件:在欢快的音乐声中,小猴子、小兔子、小松鼠、小公鸡、小鸭子和孔雀分别从不同的地方聚到一起,还…  相似文献   

4.
许佩琴 《云南教育》2004,(25):44-44
教学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一年级上册56页、57页。教学过程:一、描述主题图,感知“前后”1.听音乐走进教室。播放《运动员进行曲》,学生自编动作进入教室。师:今天,在美丽的大森林里,小动物们正在举办“森林运动会”,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2.用“前后”说一说。(出示课件:小动物赛跑的情景。)(1)师:从跑道上,你们看到了什么?(画面暂时静止。)生1:跑道上有小鹿、小马、兔子、乌龟、蜗牛。生2:小鹿跑第一名,蜗牛跑最后一名。生3:小鹿跑在最前面,小马在小鹿的后面。……师:小马的前面是小鹿,小马的后面有谁?生:小马的后面有兔子、乌龟和蜗牛。…  相似文献   

5.
教材:人民音乐出版社第四册年级:小学二年级课时:一课时教学目标:1.通过聆听和演唱《音乐小屋》这首歌,让学生学会用轻快而甜美的声音表达快乐和高兴的心情。2.能准确地拍节奏,并通过音乐游戏《碰碰球》感受音乐的音高。教具准备:钢琴、头饰、多媒体、邀请卡教学过程:一、组织教学律动《健康歌》,学生带头饰扮演小动物从梦中醒来,起床、听音乐,在教师的带领下进行律动。二、复习旧课师:小动物们,上次可爱的小动物为我们带来了一首什么歌啊?生:《蜗牛与黄鹂鸟》师:对了,这首歌太好听了,我还想听听这首歌,你们能不能有感情地表演一遍?(全班表…  相似文献   

6.
[教学内容]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语文>(人教版)二年级上册. [教学过程] 一、模拟叫声,引发兴趣 1.师模仿动物叫声.今天老师带来了一些小动物,听听叫声,猜猜它们是谁?(师模仿几种动物叫声,学生猜) 2.生模仿动物叫声.你们能学学动物的叫声吗? (模仿后教师或学生猜) 3.揭题.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今天我们和小动物交朋友.(板书:小动物)  相似文献   

7.
郑小芳  陈伟 《宁夏教育》2004,(10):54-54
片段一:挑出自己喜欢的 师:预习了《大自然的语言》,都有谁在说话? "根据学生的回答,课件出示:白云、蚂蚁、大雁、蝌蚪、大树。" 师: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 生:我最喜欢的是大雁。 生:我最喜欢的是白云和蚂蚁。 生:我最喜欢的是小蝌蚪。 师:请你把最喜欢的那节诗找出  相似文献   

8.
【案例】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生:喜欢!师:你们喜欢什么小动物?生1:我喜欢小兔子。生2:我喜欢小狗。生3:我喜欢小猴子。师:老师也喜欢小猴子。今  相似文献   

9.
正如何创设情境,让学生入情入境地理解、品味词语所蕴含的情感?最近听了很多低年级语文课,对教师独具匠心的词语教学感触颇深。〔片段一〕理解《蜗牛的奖杯》中"遥遥领先"一词师:(将小动物赛跑的图片张贴在黑板右侧)同学们看,比赛的小动物们,它们跑得多带劲!小蜗牛表现怎样呢?生:很出色。师:你从什么地方看出它很出色?生:我从"遥遥领先"这个词语看出来的。师:你找得真准,知道"遥遥领先"的意思吗?(学生一片哑然,二年级学生还不具备很强的解词  相似文献   

10.
(一)导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就请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吧.  相似文献   

11.
师:今天,我们班上来了几位特殊的运动员,它们要来比一比谁运动得更快。现在请第一组运动员上场(课件出示蚂蚁和蜗牛赛跑)。蜗牛和蚂蚁将要进行的是一场爬行比赛,经过测量发现,蚂蚁爬1米大约用1分钟;蜗牛爬1米大约用11分钟。那么,谁运动得更快呢?生:蚂蚁。师:你们是怎么进行比较  相似文献   

12.
一、教学过程1.凭借想像,说说、画画蚂蚁师:蚂蚁是大家都熟悉的小动物,关于蚂蚁,你知道它的哪些事情呢?生:蚂蚁有黑色、棕色、黄色的,有大蚂蚁、小蚂蚁。生:蚂蚁的颜色有好多种,我在网上看到的。生:蚂蚁的爬行速度很快。生:蚂蚁的种类很多,我查阅资料,知道蚂蚁大约有  相似文献   

13.
师:许多小动物都来雪地里画画了,他们玩得可真开心。但是,也有一些小动物,躲在家里睡大觉呢!都有谁呢?生:(陆续地)黑熊、青蛙、蛇……师:课文里写谁睡着了?生:青蛙。师:让我们一起来读读诗歌的最后两句。生:青蛙为什么没参加?它在洞里睡着啦!师:一问一答,自己问自己答,多有意思啊!可是,下雪了,你们喜欢躺在被窝里睡觉吗?生:不喜欢。  相似文献   

14.
(课前,教师布置学生收集兔子、小猫等小动物的图片、资料。)师:同学们,今天我带了一个神秘的宝盒,里边装了一只小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吗?生:想。师:我想请一位小勇士上来把手伸进盒子摸一摸,然后再告诉大家是什么,好吗?(师请一名学生上台摸一摸。)师:告诉大家,它是什么?生:兔子。师:你没有看,怎么知道是兔子呢?生:我摸到它身上有软软的、暖暖的毛,还有长长的耳朵。师:从盒子中取出小白兔,今天,我们就来了解小白兔(板书课题:小白兔)。请大家仔细观察一下兔子的外形有什么特征?(学生观察一会儿后,教师让学生发言。)生:有红眼睛,四只腿,还有…  相似文献   

15.
一教学实践(《蜗牛》 ,三年级《科学》上册动物单元的第二课 ,这是我刚接触新的《科学》教材上的一堂教学研讨课。)(一)提出问题 :师 :课前布置大家去捉几只蜗牛来 ,都准备好了吗?生 :捉到了(齐答)师 :很好!我们今天这节课就来研究一下蜗牛(板书 :蜗牛)师 :对蜗牛 ,你想研究些什么?也就是可以提出哪些值得研究的问题?生 :我想研究蜗牛的身体是怎么样的?生 :蜗牛是什么颜色的?生 :蜗牛的壳是干什么用的?蜗牛为什么要背着这个重重的壳?生 :蜗牛头上的两个角是干什么用的?生 :蜗牛有没有眼睛?生 :蜗牛有没有鼻子?生 :蜗牛是怎样吃东西的?它的嘴…  相似文献   

16.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观察小动物的兴趣,培养学生对小动物的亲近感。 2.通过观察蜗牛使孩子们体验到原来认为熟悉的事物,其实我们并不是真正的了解,意识到科学观察可以使我们知道更多的东西。 3.进一步学会用科学的观察方法来观察事物,能够在观察过程中发现问题、提出问题。 4.培养学生用观察工具(放大镜)观察物体细小部分的能力。 5.知道蜗牛的身体结构、运动方式,了解蜗牛喜欢的食物。 6.学会表达交流自己观察的情况,学习如何整理事实。  相似文献   

17.
一、创设情境 ,为活化汉字搭建平台师 :小朋友们 ,这儿美吗?生 :美。师(微笑着) :大自然真美啊!小朋友们喜欢这儿吗?生(齐声) :喜欢!师 :今天 ,有几个小朋友来到了这儿 ,他们要干什么呢?我们一起去看看好吗?播放课件 :在前一个画面的基础上加上昆虫和孩子们的活动)二、寓识于事 ,为汉字输送生命血液师 :几个小朋友在忙着做什么呢?生 :观察昆虫。生 :捉昆虫。师 :他们发现了哪些昆虫?生 :他们发现了蚂蚁。师 :你的眼力真好 ,蚂蚁这么小 ,你却一眼就发现了。(出示连带拼音的“蚂蚁”)师 :谁会读?生 :蚂蚁。师 :读得真好 ,大家跟着读。生(齐) :…  相似文献   

18.
(一)导 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生:喜欢! 师:那就请说说你们都喜欢什么小动物吧。 生A:我喜欢小兔子! 生B:我喜欢小猴子!因为它很聪明、机灵。 生C:我喜欢老虎!因为它威风凛凛。 师:是呀!同学们,大自然中千姿百态的动物是我们人类最亲密的伙伴。有了它们,世界才变得如此丰富多彩,生机盎然。而散文《珍珠  相似文献   

19.
教学目标:1.能看懂并说清楚图意,能用连贯的话把故事讲述清楚。2.语言要通顺,想像要合乎情理。3.体会小动物之间的相互关心、友爱。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师:同学们,你们喜欢听故事吗?生:喜欢。师:那你们都知道哪些故事呢?生:我知道《白)公主》的故事。生:我知道《灰姑娘》的故事。生:我知道《海的女儿》的故事。  相似文献   

20.
郭彬 《黑河教育》2014,(6):28-28
正教学目标:1.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趣味语文活动,在活动中学习语文。2.从兴趣出发,培养学生的观察力,使学生养成爱观察的好习惯。3.学生通过观察和体会,能按一定的顺序说话,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勇于表达自己内心的感受,指导学生从动作、神态和语言等方面进行描写。教学过程:一、用心想一想师:同学们,喜欢游戏吗?生:喜欢!师:今天我们就来做一个有趣的游戏,先请大家猜一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