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历史学在诞生之日起,历史学家们就为其定位争论不休。从兰克到实证主义,从年鉴学派、英国马克思主义历史学到美国计量史学,再到后现代主义历史学,每一个历史学家都有自己的定义。历史学定位与当时的社会环境、历史学家的思维有着莫大关系。历史学家试图保住历史学的一级学科地位而努力使历史朝着科学的方向发展,实际历史的非科学地位已是不争的事实,面对这种危机状况,我们只有更加努力提升学科自身价值而不是攀附于科学。  相似文献   

2.
实践历史学——历史学研究的认识论、方法论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实践历史学的基本路径和旨趣是,首先入于史:向历史境域回归,重构并回到历史现场,使自己成为历史的“参与者”与“经历人”,用当时、当地人的思维和语言,与当时人对话,以体验和认知历史;还要出于史:从原历史中,发现实践历史逻辑,提炼和建构普遍性理论分析系统。历史是“有限”的,也是“无限”的,历史研究的分野可化约为“有”与“无”、“实”与“虚”两个区域,传统之所谓“器”与“道”者是也,二者是统一的。  相似文献   

3.
近十余年来,我国高等院校历史学的科学研究和教学改革事业发展甚快,但历史地图在其中的作用却似乎受到了忽视而有所降低。作者认为这种现象应引起学界的关注。历史地图在高校历史学研究和教学中的作用是相当重要的,笔者想就此谈几点粗浅的想法。  相似文献   

4.
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艺术,还是科学?在20世纪初期,中国史学家就这一问题展开讨论,李大钊很早就开始关注与思考这一史学理论中最基本而且很重要的理论问题。在近代中国,李大钊是对于历史学的学科性质问题论述较早,也较为成熟的史学家。李大钊关于历史学特有性质的论述,是他史学思想中的一个重要内容。否认历史学不具有科学性的一些人,往往是从否认历史发展无规律可循立论的。李大钊关于历史学性质的论述也是对这一不正确的认识的积极回应。李大钊坚定地指出:"史学之当为一种科学,在今日已无疑义。"李大钊在坚持历史学的学科性质是科学的同时,也承认在具体的历史研究过程中存在艺术性的工作。历史学研究含有艺术性的工作和历史学是艺术是两回事。历史研究中所体现的这种艺术性是工作层面的事情,并不等同于学科层面。  相似文献   

5.
浅谈历史学     
刘青伟 《成才之路》2009,(8):I0009-I0009
作为在基层一线教学的初中历史教师,我时常听到有些人轻视历史学的语言,嘴上不说,但我心里却有好大的不快。不是我“王婆卖瓜,自卖自夸”,也不是我身为历史学科教师的本位主义,长期的教育教学实践使我真的感到我从事的专业——历史学,很重要。  相似文献   

6.
历史学家有关历史学功用的论述,一般集中于“求用”和“求真”两个方面。“求用”指政治借鉴,教育民众;“求真”即探究史实真相,揭示历史规律。现实社会中运用历史规律,因脱离了具体的历史背景,历史规律往往与现实不符,“求用”功用面临困境。以过去为研究对象的历史学,因时空差异,无法全面揭示真相,“求真”功用饱受质疑。因此,考察历史学的功用应脱离具体的实用层面,转向探究其超现实价值——“历史思维”和“求真精神”。  相似文献   

7.
近代"新史学"代表人物梁启超曾指出:"史者何?记述人类社会赓续活动之体相,校其总成绩,求得其因果关系,以为现代一般人活动之资鉴也。"可见,以人本身及其行为为研究主体的历史学,既包含了史实本身,也涵盖了人们对史实有意识的认知与解读。历史的价值不仅在于"鉴世"的实用性,更在于增进人类的自我认知。作为德育的重要组成部分,中  相似文献   

8.
历史学能不能进入历史,要看能否和现实发生交往,能否对人这一历史主体带来建设性的、反思性的、批判性的建构张宏杰的历史书写,实践着从知识历史学转向能力历史学,从精英历史学转向大众历史学,从教化历史学转向启示历史学的历史叙事路径。经由这样的转换,历史学进入了历史,历史接受了历史学的价值。  相似文献   

9.
对于历史学而言,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或语言现象,它还是史学研究的逻辑骨架,属于理论建构性隐喻。与科学隐喻一样,历史学隐喻也具有共识性、参与性、完整性和统一性,这是它区别于文学隐喻的重要特征。把隐喻运用于史学研究之中,这种做法不仅具有可能性和现实性,还具有必然性。这是因为历史是客观存在的,并且作为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它能够与史学证据保持一种内在的合理关系。  相似文献   

10.
本文依托哈尔滨师范大学社会与历史学院(以下简称"我院")历史学专业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基地建设的实际工作,浅析高校历史学专业实践教学改革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希望这一初步的探索和尝试对历史学等传统文科专业的实践教学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的完善有所裨益。  相似文献   

11.
20世纪60年代以来,历史学出现了"人类学转向",历史学与人类学的融合日益紧密。历史人类学的产生受到年鉴学派的影响,强调关注普通人的、日常生活的历史观。同时,从马林诺夫斯基的田野工作方法到格尔兹的深描,人类学为历史人类学提供了研究的方法,并极大地拓展历史学研究的视角。  相似文献   

12.
历史唯物主义是指导历史学研究的基本理论,但又不能代替历史学自身的理论,历史学的理论包括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唯物史观与历史理论和史学理论既有区别又有联系。探讨二者的区别与联系,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发挥唯物史观对历史研究的指导作用。  相似文献   

13.
蒋彬 《考试周刊》2014,(78):112-112
日常生活中的一点一滴,小到一件衣服、一例民俗,大到一个国家法治的更替、社会制度的改变均可以归为历史范畴,追寻历史踪迹,本文主要从生活中的点滴细品其中蕴含的中学历史学的魅力与文化。  相似文献   

14.
罗宾·W.温克在讨论历史的价值时曾说:历史是社会的需要。它赋予我们认同感。它为我们提供了多少可以用来指导方向的导航图,从而帮助我们在当今日益复杂的时代确定我们的方位。那么,这幅导航图是如何呈现出它指示方位的经纬的?而在这个过程中,历史学又是如何体现出它的价值的?关于历史学的价值,山东大学赵兴胜教授从典籍中引述了历代大家的论述:唐代刘知几在其《史通》中说:苟史官不绝,竹帛长存,则其人已亡,杳成空寂;而其事如在,皎同星汉。用使后之学者,坐披囊箧而神交万古,不出户庭,而穷览千载,见贤而思齐,见不贤而内自省。  相似文献   

15.
中国古代有重视历史学的传统,各种历史典籍可谓汗牛充栋。但自改革开放以来,随着计算机、外语等科目的强化,大学与中学的历史课程都在萎缩,历史教师的数量在减少,学历史的学生在减少,历史学的作用也在质疑与拷问声中被冲击着,历史学的价值也在多元与实用中被削弱着。然而,从人类社会的发展来看,恰恰相反,历史学是一门亟待加强的人文科学。本文拟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论述历史学在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的价值定位。  相似文献   

16.
刘鹏  贺露 《文教资料》2021,(2):181-182
本文以陕西理工大学历史文化与旅游学院历史学专业的人才培养改革探索为例,提出地方高校历史学专业在日常教育教学中从融合地方历史需求、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加强实践能力锻炼三个方面入手,将理论知识学习与实践技能培养充分融合,既强调传统的师范生技能的培养,又将理论知识和实践能力与所处地方的历史环境紧密融合,最终实现地方高校历史学人才培养与区域历史文化产业发展的良性互动与“双赢”局面。  相似文献   

17.
公共历史学教育是美国20世纪70年代兴起的一种新的历史教育形式.它以不同于传统历史教育的理念和方法,突出了历史教育的人民性、实用性和跨学科性.美国公共历史学教育不仅培养了能满足客户需要和适应实际操作的公共历史学家,而且,这些公共历史学家更多地以自己的工作在学院和课堂外对社会公众进行潜移默化的历史教育.公共历史学教育为新时代的历史教育开辟了广阔的发展空间.  相似文献   

18.
所谓心理历史学是现代西方史学的一个流派或分支学科,是由历史学和心理学相交义结合而形成的一种跨学科的学术研究。它主要分为两大派别:即美国的心理史学和法国的心态史学。心理史学从根本意义上讲,就是用精神分析的方法来研究个体和群体的生活。奥地利著名心理学家弗洛伊德最先把精神分析学运用到历史人物研究中,  相似文献   

19.
题记:2010年5月23日,新西兰奥克兰大学历史学系的保罗·塔永(Paul Taillon)教授和两名硕士研究生克莱尔·斯拉克(Clare Slako)和路易斯·格尔德兰(Louis Gerdelan)来访复旦大学,与历史学系的陈新教授及史学理论与史学史、世界史专业的访问学者、硕博研究生,共同就后现代主义与历史学的相关问题进行了学术探讨,增进了对彼此的了解。地点:复旦大学光华西楼1901,时间:2010年5月23日18:30-21:00  相似文献   

20.
任何史家都要面对的一个共同问题就是:何为历史及何为历史学?就本质上讲,历史乃是一种特殊的认识方式,也就是说,历史虽然是以回忆和重构过去事实的方式表现出来,但其中寄托着人们的理念,是人们认识自身、建构社会、诠释人性与宇宙的一种特殊的知识探求方式。由于人们对它的期望,赋予它很多的承载,历史也总是以这样或那样的形式附着人们的价值判断成份,因此,所谓绝对客观的历史是很难存在的。这是历史学作为人文学科的最大特点。同时,历史知识依附于人类的生命信息而存在,离开人类的生命意识是无所谓历史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