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近些年来,虽然韩国的图书市场持续不景气,"读者远离书本"的倾向有增无减,但政府、民间和媒体结合的国民阅读促进活动却开展得红红火火。推荐书40%是翻译书《京乡新闻》在韩国是很有影响的大报之一,在国民阅读促进活动方面可以说是功不可没。在《京乡新闻》上,开办了"阅读图书的京乡"的专栏,专门介绍社会各阶层人士  相似文献   

2.
柴全经被评为“全国优秀新闻工作者”柴全经,1964年12月入伍, 当过团、师、军新闻干事。1978年调入解放军报社,做过内参编辑、来信组编辑、编辑组长。其间,参与创办并编辑的《谢顾问答读者》专栏,在读者中产生广泛影响,专栏文章收编成书,获全军首届“当代军人喜爱的军版图书”二等奖。参与创办的专栏《寻根问底》获全  相似文献   

3.
《高校图书馆工作》2014,(4):F0002-F0002
1、湖南大学图书馆:4月初,湖南大学图书馆启动“一校一书”阅读推广活动,以“互动、参与”为要点,在4-5月,相继推出系列活动,包括:书签设计大赛、图书漂流活动、千人签名共享读书快乐、头脑风暴之采购建议、“好书中的好书”展览推介等等。其中,通过读者投票与校长推荐,产生2014年精读“一校一书”为《自由在高处》(校长推荐)、《邓小平时代》(学生投票)。  相似文献   

4.
鉴于中国国民阅读率低于世界发达国家的现实,近年来,有识之士积极倡导全民阅读,以期改变国民读书少的现状,进而推动民族素质之提高。2013年4月,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发布第十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结果:2012年,我国国民人均纸质图书阅读量为4.39本,连续7年保持提升,但仍低于韩国的11本、法国的8.4本、日本的8.5本、美国的7本。为鼓励阅读,原新闻出版总署发布了年度好书,启动了"书香之家"推荐活动,旨在引导阅读,向社会提供更多优质读物。同时,《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已列入国家立法计划,并向社会各界征求意见。  相似文献   

5.
《中国图书评论》1988年第3期“读者之声”专栏刊发的署名郑大史、标题为《一本错误百出问题成堆的书》(以下简称“书评”),对河南大学出版社1986年12月出版的《中  相似文献   

6.
出书的节奏     
这年头,什么都讲求快,图书也不例外,从“快速养鸡×招”到“×语会话速成”,从“一周学会××”到“登上××快车”,在社会经济生活向前疾驰的过程中,图书一方面作为一面镜子,反映了社会的历史进程,另一方面也对社会的发展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然而,在纷纷扰扰的热闹与繁华的表象下面,我们看到的却是:国民的阅读率连年呈下降趋势〔2003年全国国民阅读率为51·7%,比1998年下降了8·7个百分点———《全国国民阅读与购买倾向抽样调查》(2004)〕;一方面图书品种空前地丰富,一方面垃圾书成堆,“没有好书可读”的抱怨声不绝于耳;图书编校质量大不…  相似文献   

7.
《当代图书馆》2010,(2):53-53
为充分发挥图书馆在社会教育、文化传播、促进学习型组织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等方面的作用,继续深入推广“全民阅读”活动,以实际行动支持“关天经济一体化”的战略举措,积极开展“百万市民学科学”活动,构建阅读型城市,在4.23世界读书日到来之际,咸阳图书馆将从4月20日至6月20日开展主题为“保障阅读权利,享受阅读快乐”的全民读书活动。具体内容包括:一是优秀图书推荐。在馆藏图书中挑选有关优秀图书.形成爱国主义读书等主题,在服务窗口设立专架,方便读者借阅,吸引更多的读者利用图书馆资源。  相似文献   

8.
书评可以扩大书的影响,书评可以帮助读者选书,书评可以提高图书质量,书评是联系出版社、作者、读者之间的纽带,优秀书评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一本书的价值,书评有助于党的出版方针的贯彻执行。在此向您推荐中国书籍出版社出版的《书评例话》一书。本书精选了《图书宣传评论与编辑工作》、《图书评论的理论与写作》等评论文章,对出版工作者具有实用价值。本书的读者对象:新闻、出版工作者、从事理论研究人员及高等院校的有关师生。本书由人民出版社总编辑吴道弘同志撰  相似文献   

9.
文章探析新媒体环境下图书的营销策略。以《红书》作为典型案例,揭示图书营销活动的整个过程。论述在新媒体环境下,通过产品定位明确目标读者,设计精准媒介传播路径进行深度营销,通过活动化、场景化营销策略实现整体营销传播,整合线上线下渠道促进图书的持续销售和传播。  相似文献   

10.
书评工作的六点不足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书评是借助大众传播媒介,主要以近期新出版的具体图书为对象,报道并评议其价值与社会意义的一种文化评论活动。它往往是以一种文章的形式呈现出来,通过对新出版图书的描述、解释和评价,在社会文化生活中调节出版活动、激励作者创作和引导读者选购图书、阅读图书。 我国一向比较重视书评工作。1951年,国家新闻总署和出版总署联合发出指示,要求报刊增设专栏或专刊,登载书评和书讯。《人民日报》曾为此发表社论。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书评工作经过拨乱反正,进入了一个健康发展的新时期,书评报刊的体系更加充实与完善,有的广…  相似文献   

11.
《中国青年报》的新闻评论专栏“冰点”时评自创办以来,越来越受到众多读者喜爱。2000年《中国青年报》读者和专家两个评价系统中,7个新闻版里,“冰点”时评所在《青年话题》版的阅读率都得分第一。在2001年中国记协主办的全国新闻专栏评选中,“冰点”时评荣获中国新闻名专栏奖。时至今日,“冰点”时评仍旧是《中国青年报》  相似文献   

12.
再读鲁迅     
为推动国民优质阅读,向读者推荐好书,并引导读者深入领会好书内涵,本刊与首都图书馆联合举办了“首图讲坛·尚读沙龙”讲座。讲座以“平民、高端、精品、对话”为指导原则,每月举办一期,旨在通过以书为话题,启蒙阅读,在国内打造影响深远的高端阅读活动品牌。建立以精英杂志为引导、以首都图书馆为平台的新型国民阅读行为,以此对抗阅读的庸俗旨趣和市侩品位。今年以来,活动已陆续举办多期,深受广大读者欢迎。  相似文献   

13.
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说明一、为了促进图书出版工作的繁荣,不断提高图书质量,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加强出版界与读者的联系,《博览群书》、《编辑之友》、《书林》、《杂家》、《编辑学刊》和《文汇读书周报》决定联合发起“1986年度图书‘金钥匙’奖”评选活动。二、本评奖活动于每年第一季度开始,由参加活动的出版社提出上一年度的初版优秀图书书目,读者可自由投票推荐其中的若干本,作为进一步评选的依据。  相似文献   

14.
文章通过“读者成长积分管理系统”的管理和积分机制在图书馆的应用,有效整合读者队伍、图书流通业务和阅读活动,突破“过期罚款”历史难题,促进流通业务大幅增长,实现阅读活动自动化,提升活动组织效率,培养少年儿童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读者诚信。  相似文献   

15.
本刊讯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全国国民阅读抽样调查结果显示,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在识字的成人群体中,有51.3%的人2005年一年中连一本图书都没有读过。倡导全民阅读,提高国民素质已经刻不容缓。农民读书难、买不起书的问题引起了各方面的关注和重视,“农家书屋”工程已经在全国相继启动,农民阅读状况有所改善。  相似文献   

16.
为了推进全民阅读、营造书香社会,中国图书馆学会科普与阅读指导委员会策划了"书与阅读文库"。目前已经出版了《影响中国历史的三十本书》、《爱上阅读》、《小小读书郎》、《青春好读书》、《读书人家》、《畅销书风貌》,图文并茂,旨在向读者推荐适合的图书、与之共享阅读的美妙,进一步倡导全民阅读。  相似文献   

17.
从来都是记者写新闻,读者读新闻,如今却出了新鲜事———记者的文章由普通读者来加以“点评”———当下不少报纸开设《读者点评》栏目,让人感到新鲜和兴奋!如《人民日报·华东版》的《热评》专栏、《中国青年报》的《百姓的语录》专栏,就专门刊载这种活泼犀利的短文。《人民日  相似文献   

18.
作为一张走过30年风雨历程的省会城市晚报,如何在日趋激烈的媒体竞争中始终走在市场前头,《福州晚报》立足本土本色,做大做强本地新闻,紧跟时代发展和读者阅读需求的变化,适时提出“言论提升新闻纸品质”的办报理念,推出“白马河畔”新闻言论专栏,并将其作为一个品牌栏目着力打造,该专栏定位为“贴近榕城实际、关注社会民生、评说热点话题”。一年多来,此专栏刊登时评言论百余篇,增强了报纸的影响力、吸引力。其言论专栏的特色主要体现以下几点。  相似文献   

19.
《传媒》2006,(5):73-73
4月21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发布了第四次全国国民阅读调查的初步成果:我国国民图书阅读率连续6年持续走低,而网络阅读率则大幅增长;我国国民杂志阅读率逐步上升,文化娱乐类、家居生活类和文学艺术类成为阅读率最高的前三类杂志;国民对图书价格接受能力在不断提高;文学类图书是读者接受程度最高的图书类别,目前市场最缺乏的图书是环境科学类,而近期读者计划购买的图书比例最高的是文化教育类;我国超过60%的居民知道“版权”这个概念,  相似文献   

20.
为了使国民重拾对文学的兴趣与热情并推动国民阅读,俄罗斯继“俄语年与读书年”等一系列专题年后,2015年又在俄罗斯全境举办“文学年”活动.文章通过介绍“文学年”活动开展的背景、活动方案的安排及运作情况,透视俄罗斯在“文学年”框架下开展的阅读促进与实践活动.对于这一专题年活动的了解与认知,将有助于引起我国对阅读文化与全民阅读的关注,给推动全民阅读、进行阅读推广带来有益启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