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正9月1日上午,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首场论坛——中国出版走出去论坛,在中华世纪坛小剧场举办。本次走出去论坛是由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节组委会主办,中国新闻出版研究院承办,并首次在北京国际图书节举办的。论坛主题为"传统出版如何走向国际市场"。论坛由北京市新闻出版广电局副  相似文献   

2.
在8月29日召开的2010年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上,新闻出版总署署长柳斌杰作了《后金融危机时代的出版国际合作》的主题报告。在报告中,柳斌杰署长阐述了后金融危机时代国际出版业发展呈现的新特征,进而指出了在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合作的机遇和前景。事实上,开展中外出版合作也是中国出版走出去战略的一项重要内容。经过改革开放  相似文献   

3.
2008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于8月30日在天津大剧院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国际出版合作新趋势”。论坛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出版科学研充所、中华读书报等协办。  相似文献   

4.
本刊讯(记者文心)2008北京国际出版论坛于8月30日在天津大剧院国际会议厅成功举办,论坛主题为"国际出版合作新趋势"。论坛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中国新闻出版报、中国图书商报、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中华读书报等协办。  相似文献   

5.
本刊讯(记者鲍红)8月30日,2005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召开.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是中国政府自2004年开始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出版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6.
本刊讯 在5月举行的美国书展上,一场名为"中国在国际出版市场中的地位"的论坛隆重登场.这是在这个全球第二大书展上首次举办的以中国为主题的论坛.论坛由美国出版商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英国出版商协会三方于5月19日在美国书展的主会场华盛顿会议中心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7.
王娟  冯慧超 《今传媒》2016,(9):66-67
图书市场是文化市场中相对传统且重要的一个部分,分析国际图书市场的基础数据并总结未来发展趋势对于研究国际文化市场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数字出版和云技术对于传统出版市场构成了一定威胁,但是传统出版和数字出版在未来较长一段时期还将并行。美国、欧洲和亚太地区仍然占据了全球图书出版市场的绝大部分,特别是美国图书市场在全球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图书出版市场在亚太地区表现优秀,文化“走出去”政策红利已经初步显现。  相似文献   

8.
"十四五"时期,我国出版"走出去"进入新阶段,作为数字时代文化传播的重要媒介,数字出版产品是我国出版"走出去"的重要方面,其"走出去"的质量将直接影响到中国文化国际传播的效果.中国数字出版产品想要进一步"走出去",亟待政府、出版企业和出版行业协会共同发力,以内容建设为根本,大力拓展渠道平台,坚持精准施策和效果优先,建立健全科学的评估体系,更深度地推进我国数字出版产品走向国际市场,助力中华优秀文化走向世界.  相似文献   

9.
叶新  王伟 《出版广角》2011,(9):19-21
企业国际化,产品国际化,才是中国图书走向国际市场的未来发展趋势。一、前言随着出版全球化进程的明显加快,我国出版业"走出去"战略实施的不断深入,越来越多的中国出版社与世界各个国家及地区的出版社、出版机构开展国际业务合作,建立了稳定、良好的合  相似文献   

10.
传媒动态     
《传媒》2005,(10)
书报刊出版200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综述国际书业名流对话8月30日,第十二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开幕前夕,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联合举办的“2005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凯宾斯基酒店召开。新闻出版总署署长石宗源、国务院新闻办副主任李冰与国家出版商协会主席安娜·玛利  相似文献   

11.
出版走出去是中国文化走出去的重要载体。出版走出去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揭示“中国成就”蕴含的内在逻辑,展现当代中国形象,对提升中国国际话语权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国家重点资助项目经典中国国际出版工程为研究对象,将其置于国际话语权视域中,从话语施行者、话语内容、话语对象、话语平台和话语反馈等方面梳理项目实施的情况,研判其取得的成效,反思出版走出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优化策略。  相似文献   

12.
鲍红 《出版参考》2005,(9S):11-11
8月30日,2005国际出版论坛在北京召开。每年一度的北京国际出版论坛,是中国政府自2004年开始举办的一项重要的国际出版交流活动。  相似文献   

13.
郑艳杰  李妍 《出版参考》2016,(12):43-44
我国对文化走出去工作越来越重视,相继出台各种资助扶持政策,鼓励代表中国特色文化、先进科技水平的优秀出版物走出国门、走向国际,从而提升中国出版物的国际影响力.国内出版企业利用自身的各种优势和政府政策扶持,大力拓展“走出去”途径,“走出去”的步伐也更坚定,相继实施出版物直接出口、版权输出、合作出版和建立海外出版机构.出版物对外传播的效果也越来越明显,足以说明通过优秀出版物国际市场的开拓是能够提升我国文化对外影响力的.  相似文献   

14.
姜晓娟 《出版参考》2006,(7S):12-12
在5月举行的美国书展上,一场名为“中国在国际出版市场中的地位”的论坛隆重登场。这是在这个全球第二人书展上首次举办的以中国为主题的论坛。论坛由美国出版商协会、中国出版工作者协会和英国出版商协会三方于5月19日在美国书展的主会场华盛顿会议中心联合举办。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出版产品、国际出版合作与交流、中文国际传播三个方面分析了新形势下中国出版国际影响力的提升策略:加快出版数字化转型,构建线上线下深度融合发展的出版走出去传媒生态;开展多元化国际合作与交流,采取差异化、精准化策略拓展出版走出去国际渠道与平台;运用语言学习载体,基于"互联网+语言+资源"思维搭建国际中文教育与资源平台,在推广国际中文教育的同时推动中文教学资源的国际传播.  相似文献   

16.
本刊讯由新闻出版总署、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和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2010北京国际出版论坛8月29日在北京举行。本届论坛的主题是全球出版合作与中国市场机遇。十一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民进中  相似文献   

17.
孙玮 《科技与出版》2021,(11):40-45
大众出版的国际传播是中华文化"走出去"的重要途径,中国内容在虚构、非虚构、儿童文学出版领域取得了各项突破.大众出版"走出去"是跨文化交流,是文明互鉴的传播形式,后疫情时代要与时俱进,创新传播内容和传播路径,以立体、融合理念走进国际市场:跨文化创新选题,促进文明之间的互动,强化传播效果.走进本土认知,建立文化共鸣,捕捉海外关切与中国特色的联结点,传递中国温度.立体融合,小切口大画面,提升传播效率.既要创新传播表现力,为在线交流注入新活力,还要融合内容矩阵,发挥立体传播的高效能.  相似文献   

18.
《中国编辑》2016,(5):112-112
8月23日,由总局、国务院新闻办公室、中国民主促进会中央委员会共同主办,中国图书进出口(集团)总公司承办的2016北京国际出版论坛在京举办,全国政协副主席、民进中央常务副主席罗富和,国务院新闻办公室副主任郭卫民出席论坛并致辞。总局副局长吴尚之作主旨演讲。  相似文献   

19.
本刊讯(记者 张倩影)9月4日,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和世界银行出版部共同主办的"中国出版走出去战术探索"论坛,在高等教育出版社学术报告厅召开.来自中国、美国、加拿大等国的出版专家、学者及业内人士共100余人参加了论坛.论坛由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副所长辛广伟、魏玉山主持,新闻出版总署办公厅副主任薛松岩到会并讲话.  相似文献   

20.
正中国出版"走出去"日益提升到国家的文化战略,各级政府投入越来越多的力量推动图书实物出口、版权和资本"走出去"。在第21届北京国际图书博览会召开之际,我们以专题的形式,和大家一起回顾总结近年来我国出版"走出去"的宝贵经验,展示我国大众出版、学术出版、数字出版在"走出去"过程中所取得的骄人成绩,以期给诸位同行带来启发与思考,探索更多更好出版"走出去"的新办法、新举措。《拓展出版"走出去"渠道,提升国际文化传播力》一文汇集了6家出版社"走出去"的成功经验,展示了"走出去"方式的多元化态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