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从生态环境关怀视角浅析古希腊"有限"自然观。文章认为,古代希腊自然科学的世界图景是有限的,而在近代力量型科学的影响下,自然观逐渐演化趋于无限,在无限的自然观中,人类中心主义、技术理性论汹涌而来,人类与自然的矛盾剧烈激化,在环境问题严峻的当代社会,反思近代以来无限观指导下的自然科学范式,有助于我们理性的对待科技、人类与自然,从而构建生态友好型的科学技术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2.
自然观是一个历史范畴,是科学发展的产物。在自然观与科学的相互关系中,科学是自然观形成的基础,人类自然观经历了五次演变,即古希腊朴素自然观-机械自然观-辩证唯物主义自然观-系统自然观-生态自然观,本文从科学角度阐述了自然观的变迁。  相似文献   

3.
秦桂秀 《大众科技》2006,14(8):184-185
自然观是世界观的有机组成部分,对医学科学的发展有指导作用.文章在分别探讨了古代自然观、近代自然观和现代自然观对医学科学发展影响的基础上,阐述了自觉运用唯物辩证的自然观指导医学科学发展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古希腊两种对立的实在观为线索,论述了以原子论为传统的实在现在自然科学方法论上的总特征,揭示了两种实在现在当代科学认识中所带来的冲突及所预示的自然观和方法论的转变。  相似文献   

5.
安宏 《科教文汇》2007,(12Z):164-165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明确了自然观是物质的、人化了的和生态的。因此,研究马克思自然观也应从三个来维度来看,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  相似文献   

6.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明确了自然观是物质的、人化了的和生态的。因此,研究马克思自然观也应从三个来维度来看,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  相似文献   

7.
面对自然,科技可以主宰一切的观念是极端错误的,科学技术带给我们的是福祉与祸害同行.正确的自然观应建立在生态伦理与生态科学这两个基础上,"检视科学"与"敬畏自然"应该成为人类文明前进的"护佑神".人类不应该将作为智慧结晶的科学置于自然的对立面,在运用科学对自然进行改造时一定要谨慎行事,有所为有所不为.对科学技术进行批判、监督、制约和改造,是对科学技术负责,更是对人类、对整个宇宙负责.敬畏自然,才是真正的科学观,也才是真正科学的自然观.  相似文献   

8.
马克思的自然观是在对黑格尔唯心主义自然观和费尔巴哈旧唯物主义自然观的批判过程中建立起来的.明确了自然观是物质的、人化了的和生态的.因此,研究马克思自然观也应从三个来维度来看,即本体论、认识论和价值论维度.  相似文献   

9.
生态危机的解决和生态文明的建设要求,需要一种新的自然观为指导,它促使自然观研究的生态化转向,即生态自然观的形成。生态自然观是一种借助现代自然科学的研究成果,在充分揭示自然界本质、结构及其辩证发展规律的基础上的人化自然观,它本质上体现着马克思主义辩证自然观和人化自然观的统一,对生态文明建设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刘晓敏  张涛 《科技风》2014,(13):194-194
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内容非常丰富,用现代系统科学的方式看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可以发现其蕴含着丰富的系统思想。系统性、整体性、联系性以及结构层次性是系统的主要特性。本文就自然界是一个有联系的整体,物体的整体与部分之间具有特定的关系,自然界是具有等级层次性且各个层次是相互转化,用现代系统科学的观点对马克思恩格斯自然观内容进行梳理,使马克思恩格斯深刻的系统思想为我们呈现出整个自然界以系统形式存在的图景。  相似文献   

11.
亚里士多德时空观与牛顿时空观比较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对时间和空间基本属性的探讨一直是哲学和物理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建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个相对完整的时空理论体系 ,近代牛顿提出了绝对时空理论。文章通过分析比较发现 ,这两种时空理论在许多方面的认识基本上是一致的。由此说明 ,绝对时空观的形成有着长期的认识基础 ,具有一定的必然性。  相似文献   

12.
13.
14.
人与自然关系的新视角--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生态女性主义对自然的理解与其自然观紧密相关.生态女性主义对社会建构的"自然"概念进行了批判,认为传统上对自然的理解包含了对人与自然主客二分状态和人对自然的统治具有内在合理性的认同.生态女性主义认为自然与人是有机的整体,自然与女性有紧密的联系,在此基础上建构了生态女性主义的自然观.生态女性主义的目标是要解构所有压迫性的概念框架,并重构更加可行的社会和政治形式,实现女性与自然的共同发展,全人类的共同发展.  相似文献   

15.
随着创新管理理论研究与实践探索的不断深入,企业的微观创新管理研究逐渐形成了三种层次递进的基本观点:从“事件观”、“流程观”发展为“能力观”.对这三种观点进行基本理论分析和国内外案例研究,论述了创新管理的“能力观”将是企业创新管理的必然趋势.  相似文献   

16.
“全球化”这一概念含义广阔。全球化为全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深远影响,它为人类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使现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与社会竞争加剧。但总而言之,全球化,为人类提供一个共同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7.
歌德的植物形变论蕴含了关于植物个体形态发育和变异的学说,其核心就是他在研究植物形态变化的过程中形成的生物形态学思想。其基本概念"形变"后来成为歌德描述自然界一切形态生成与变化过程的专用术语,成为他解读自然界里一切现象的锁钥。他在随后各种自然研究中不断充实了自己的形态学思想:"形变"和"类型"蕴含着事物变化的可能性,而"极性"和"升华"意味着变化的动力和方向。作为思想家的歌德善于将自己的自然研究结论普遍化,用于解释和理解一切生物特别是包括艺术问题在内的人自身的种种现象;从而歌德的生物学思想也可以视为一种发展观。  相似文献   

18.
“全球化”这一概念含义广阔。全球化为全世界的发展带来了正面和负面的深远影响,它为人类提供了更多发展的机会,也使现代的政治、经济、环境与社会竞争加剧。但总而言之,全球化,为人类提供一个共同发展的未来。  相似文献   

19.
企业战略管理学科的理论构建是以研究方法论的发展与完善为前提的,对企业战略管理学的研究方法论进行探讨,为当前的企业战略研究提供明确的研究方法论视角。目前,实在主义研究方法论在战略管理学中处于主导地位,但很少有学者将建构主义研究方法论应用于战略管理学研究。主要从实在主义和建构主义的哲学溯源着手,对国内外的主要相关文献进行了综述,着重分析了实在主义和建构主义两种战略管理学研究方法论对战略管理研究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是中国共产党人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科学技术思想的理论精髓,是对当代科学技术及其发展规律的概括和总结.中国马克思主义科学技术观的基本特征包括: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现实的实践性、显著的创新性、坚持自力更生的自主性和为民、利民的人本性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