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0 毫秒
1.
毛线,色彩鲜艳、质地柔软、便于清洗、价格低廉,易于造型、卫生安全,特别是生活中常见,用毛线做玩教具的操作游戏,适合小班幼儿的年龄特点,能很好地促进幼儿小肌肉运动技能和思维能力的发展。近两年,我尝试了将毛线作为玩教具在小班幼儿教育教学操作游戏活动中的应用,效果明显。一、在数学活动中的应用将毛线作为数学游戏活动中的教具,可使枯燥的数学游戏活动变得妙趣横生、轻松活泼。我经常用毛线来引导孩子  相似文献   

2.
在《咏鹅》这首古诗中,唐代诗人骆宾王仅用了三种颜色、三个动词就把一只白鹅游水时的情景描写得栩栩如生,使人读起来就好像看到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在上这节古诗课时,以这两个“三”为突破口,利用自制的直观形象的教具,对幼儿进行美育的熏陶和智力开发的尝试,收到了良好的效果。我先用白色泡沫纸制作了一只大白鹅,再用红色织  相似文献   

3.
多变的树     
我班美工区有几棵“多变的树”,它是我们根据一年四季的季节特点设计的。这几棵树是用皱纹纸贴成的,再用颜色涂染一下,看上去像真的树一样。 春天来了,我们开始装扮这些树。幼儿剪出许多小小的叶片,有细长细长的,有小小圆圆的,贴上去,有的像柳树,有的像杨树,一幅春意盎然的景象。到了夏天,树叶变得茂密了,幼儿又添上许多大一些的、多一些的叶子,郁郁葱葱,仿佛给我们带来了一丝丝凉意。秋天里就更是美丽,树叶变成黄色的、红色的,  相似文献   

4.
小绒球     
今天下午的劳动课,我们要做小绒球。我先把一块硬纸板剪成长方形,然后再把事先准备好的五颜六色的毛线一圈一圈地绕在硬纸板上。毛线在纸板上绕了几十圈后,我小心翼翼地把绕好的毛线圈从纸板上取下来,再把它捏紧,免得中间的毛线松乱了。接着,我用剩下的一点儿毛线把毛线圈从中间扎紧,并打了一个结。然后,我用剪刀将毛线圈两端的毛线剪开,再经过修整,它就变成了圆球形。最后,我用小梳子把它梳理整齐,这样,一个漂亮的小绒球就做好了。下午放学回到家,我自豪地把自己制作的小绒球送给了妈妈。妈妈可喜欢这个小礼物了,她在我的脸蛋上轻轻地吻了…  相似文献   

5.
教学现场: 表情泄露了秘密 当我又一次拿起《梵高传》,翻动那一幅幅绚丽的彩页,一丝丝的苦涩便涌上心头。那节《梵高传》(节选)成了我永难释怀的心结。 从小没有受到多少美术熏陶的我,对那些五颜六色的色彩却情有独钟。我崇拜那些用普通的颜色就能把世界美丽的瞬间变成一幅幅优美图画,让美永驻人间的画家。开学伊始,看到了教材中选取了荷兰后期印象派画家梵高的传记(节选),我激动异  相似文献   

6.
排队有新招     
以往小班幼儿排队难,针对幼儿的年龄特点,我想出了一个办法,具体做法是:根据场地需要,将幼儿分成五队,每队戴一种颜色的小老鼠挂件。做早操时,我先请“虹颜色的小老鼠”排队,挂虹色小老鼠的幼儿,很快一个跟着一个站好,再请“绿颜色的小老鼠”排队……教师只需用较短的时间帮助个别幼儿。现在我再也不为小班幼儿排队做早操犯愁了。  相似文献   

7.
《春》说课     
<正>[课文精析]春天展现着美丽的世界,春天带来簇新的希望。朱自清的散文《春》就表现了这种意蕴。作者用清新、活泼、优美的笔调,描绘了一幅幅美丽的春日图景。《春》有丰富多彩的表达艺术,其中之一是一幅一幅地展示美好的画面。《春》全文共10段,写作思路为“盼春—绘春—赞春”。其中,“绘春”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结构为:第2段写春之新鲜,第3-6段写春之美好,第7段写春之活力。  相似文献   

8.
春天是什么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梨花。春天是一本会唱歌的书———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选自青岛市幼儿园教师用书《语言表达》)〔提示与建议〕这首诗用优美形象的语言描述了春天的景象 :彩色的书、会唱歌的书、会笑的书 ,它们汇聚成一首动听的春之歌 ,美丽的春之图。这一作品适合大班幼儿学习。●活动前 ,可带领幼儿到户外寻找春天 ,引导幼儿用各种感官感受春天 ,互相交流 :你眼中的春天是什么样子…  相似文献   

9.
我在教学实践中体会到,只有让幼儿真正理解歌词,幼儿才能很快学会歌曲。为此我在教小班幼儿学习《小朋友爱上幼儿园》这首歌时,做了以下尝试: 我先出示一幅鱼在水里游的图片,请小朋友自由组织语言,说说这幅图的意思。小朋友们纷纷举手说“小鱼在水里游”、“小鱼在水里做游戏”、“小鱼在水里玩”。最后我小结“小鱼爱在水里游”,让幼儿跟着念一遍,幼儿很高兴地接受了。  相似文献   

10.
刘娟 《早期教育》2007,(11):48-51
春天是美丽的,美丽的春天需要我们用辛勤的手来创造。当我们用手把自己和孩子们的智慧火花擦亮时,室内室外,弥望满眼的都是那醉人的春意噢。瞧,刘娟老师和她的孩子们就为我们绘制了一幅又一幅美丽的图画,将美丽的春天栩栩如生地展现给我们。  相似文献   

11.
作品分析   《四季的手》是一篇优美的散文诗,句式排列整齐,采用拟人化的表现手法,形象地描绘出了四季的景色特征:春天的桃花、梨花、小草、柳絮;夏天的知了、青蛙、小鸭;秋天的黄树叶、熟透的谷穗、果子;冬天的冰柱、白雪。既有色彩的美丽,又有动物的喧闹,四季中的大自然宛如一幅幅栩栩如生的图画展示在幼儿面前,给幼儿一种美的享受,激发了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活动目标   1帮助幼儿熟悉散文诗,并理解散文诗的内容。丰富词汇:多彩、热情、邀请。   2激发幼儿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增强保护大自然的意识。   3…  相似文献   

12.
如果风有颜色,世界就变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 春天,风是绿色的,它染绿了农庄。 夏天,风是红色的,它染红了莲花。  相似文献   

13.
<正>一、注重诗歌的积累在上《春天在哪里》这课时,我注重了诗歌的积累。课中有一个活动是唱春天,用歌声激发孩子们去探究春天,学唱了一首歌《春天在哪里》,要求学生边唱边做动作,而且举办了一次唱春天"小百灵歌会",并评出"最佳小百灵"。回忆了两首古诗《春雨》和《春晓》这是我们语文  相似文献   

14.
<正>最近,我组织了一次小班语言教学活动,课题是《会变色的蜗牛》。活动内容为首先是老师以参观水果店的形式来鼓励幼儿用好听的话来讲述水果店里有哪些水果。接着是以播放课件《小蜗牛吃水果》的形式让幼儿边看边感知学说句型:小蜗牛吃了××(颜色)的水果变成××(颜色)的蜗牛。最后是以绘画形式给小蜗牛涂色来让幼儿说一说小蜗牛的变化。  相似文献   

15.
幼儿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芸芸众生,在他们面前构成了一幅幅充满问号的美丽而有趣的图画。他们年纪小尚不能从书本里找答案,于是爱向家长和老师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近乎天真幼稚,其实这正是儿童智慧的源泉在喷涌。对于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教师都应认真地作答,千万不能敷衍了事,否则会扼杀了幼儿的创造性。一次,小朋友听了我讲的《曹操称象》的故事后,提出了什么叫“浮力”的问题,如果单向他们表述定义一定会太抽象,幼儿肯定难以明白。于是,我在科学区用一个塑料碗装满了水,水中放了一些…  相似文献   

16.
由几个幼儿或全班幼儿共同合作,在一张大纸上完成一幅画或绘画与手工相结合的作品,我们称之为组画。组画是集体创作,体现了集体的智慧。今年春天,我指导全班幼儿创作了一幅组画——“春天来了”。我安排一部分幼儿画五颜六色的花和绿草;一部分幼儿画池塘,画清清的池水,画青蛙妈妈带着小蝌蚪在水中游,美丽的鱼在水里欢快的跳跃,河岸上柳树姑娘伸着长长的枝条在风中飘曳;还有一部分幼儿画从南方飞回来的燕子,叽叽喳喳的小鸟,还有笑眯眯的太阳公公。最后由教师润色补充。组画挂在活动室里时,  相似文献   

17.
《幼儿教育》今年第三期推荐的《春雨的色彩》是一篇引人入胜、诱人思索、扣人心弦的好散文。一场争论,不仅概括了对春天——这个美丽的季节的认识,给人以美的享受;也使孩子们随着一群小鸟的交谈,进入屋檐下躲雨的情景之中,从而知道了春雨和各种植物生长的密切关系。而优美简朴的对话,丰富和发展了幼儿口语表达能力,还引导孩子们去关心观察大自然的变化。因此我认为这篇散文好,推荐得好。我看了“推荐”以后,在中班试教,效果很好。孩子们象春天的小鸟那样活泼地交谈,80%以上的幼儿能随着我  相似文献   

18.
在大森林的一个小角落里,住着一只可爱的小甲虫和它年迈的奶奶。小甲虫活泼好动,而甲虫奶奶却很爱静。一眨眼秋天到了,秋风吹在身上凉凉的。小甲虫喜欢穿着厚厚的毛线衫,到小山坡上去看秋景。甲虫奶奶因为怕冷,所以只能待在家里剪剪纸或画些画。小甲虫几次让奶奶和它一起去看景,但都被奶奶拒绝了。小甲虫想:奶奶这么怕冷,许多美丽的景色她都看不到。我何不给奶奶织一件毛线衫呢?奶奶穿上毛线衫就不怕冷了,这样她就可以和我一起看秋景了。说干就干,小甲虫立刻跑到蚕姑姑那儿要了两团毛线丝,准备回家织。但灰白色不太好看,它就把毛线丝染成了…  相似文献   

19.
“从小爱科学”是我们在中大班第二学期进行的一个教学主题,用了两周时间,引导幼儿观察“美丽的夜空”,观察大自然,使幼儿粗浅知道有关地球、太阳、月亮、星星的简单知识,培养幼儿对大自然现象的兴趣并激发求知欲。活动内容有: 常识课——“会变的月亮”,“白天和黑夜”,“看看地球仪和地图”,“太阳的光和热”。语言课——故事《月亮姐姐做衣裳》;儿歌《星星月亮齐欢迎》、《你是什么星》。音乐课——歌曲《我和星星打电话》、《你是什么星》。图画课——引导幼儿观察月亮形状,用图画记录下来;“美丽的夜空”(画月亮由圆到弯的渐变图六幅);“月亮、星星和哨兵(背面人)”下面是主题教学中的一个教案。  相似文献   

20.
幼儿对一切事物都感到好奇,日月星辰、山川河流、飞禽走兽、芸芸众生。在他们面前构成了一幅幅充满“?”的美丽而有趣的图画。由于他们不能从书本里寻找答案,只好向家长提出各种各样的问题。有时提出的一些问题近乎天真可笑,其实这正是儿童智慧的火花在闪光。 对于幼儿提出的每一个问题,做家长的都要认真回答,且不可敷衍了事。我有一个女儿有一次听了《曹冲称象》的故事后,提出了什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