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陈华忠 《云南教育》2008,(11):41-42
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四:首先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查缺补漏;其次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理清知识的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第三,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复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能力。基于以上复习课教学目标的认识,我们提出了以“回顾交流,了解情况——自主梳理,引导建构——综合训练,拓展提高”三环节为主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方法。  相似文献   

2.
蒋旭华 《教学月刊》2014,(12):59-61
“生活中的水”主题复习课是笔者上的一堂公开课,本课以“识水、辨水、探水、治水、节水”这“五水”为问题链贯穿整堂课,使学生不仅建构了知识,而且获得了能力。“以问题情境促进思维,帮助学生内化知识规律,提高思维能力;强化了学生对知识的理解记忆,提高了复习课的知识性和趣味性,彰显科学复习课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整理与复习”课如何教,是许多教师深感困惑的问题,也是我们需要深入研究的课题。复习课的教学目标主要有四:首先,是对学生的知识掌握情况进行查漏补缺;其次,是帮助学生整理所学知识,理清来龙去脉,构建知识体系;第三,提高学生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第四,进行复习方法指导,培养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复习的能力。基于以上复习课教学目标的四点认识,笔者提出了以“回顾交流,了解情况一自主疏理,引导建构一综合训练,拓展提高”三环节为主的小学数学“整理与复习”教学的探讨。  相似文献   

4.
本探讨在高考提前的情况下,如何在有限的时间内,全面做好高三英语复习教学。针对教材特点和高考要求,摒弃传统的“串讲课式”复习法,提出了“构建知识网络、以阅读为中心、加强实践能力”的高考复习思路,以求解决高考复习中时间与内客、知识与能力等方面的问题。  相似文献   

5.
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和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能力的过程,绝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复习,学生常常出现知识间混淆和记忆的不协调.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笔者认为复习应把握以下五个“量”.  相似文献   

6.
在高三数学总复习中 ,我们如何更新观念 ,改进教学 ,实施素质教育 ,使学生既能在数学素质上有较大的提高 ,又能经受会考与高考的考验 ,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我们要从基础性、整体性、渐进性、差异性和主动性等五个方面 ,谈谈对数学总复习中的素质教育。素质教育以面向全体学生 ,全面提高学生的基本素质为根本宗旨 ,要为学生获得终生的学习能力、创造能力以及生存发展能力打好基础。因此 ,复习中一定要坚持面向政教的原则 ,努力培养合格的毕业生。近几年 ,高考试题“重基础、考能力 ;源于教材、高于教材” ,根据这一导向 ,我们坚持以…  相似文献   

7.
复习过程应该是一个巩固以前所学知识和提高分析、判断、推理等解题能力的过程,决不是简单的知识重复和死记硬背的过程。高三复习时间紧、任务重,对于生物学科知识的复习,常常出现知识问混淆和记忆的不协调。如何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效率?笔者以为,复习应把握以下五个“量”。  相似文献   

8.
高考复习一般分为三轮 ,寒假过去 ,大部分学校将进入第二轮复习 .第二轮复习时间紧 ,任务重 ,一定程度上决定着高考的成败 ,因此 ,搞好第二轮复习至关重要 .由于教材的变化 ,高考的提前 ,高考的改革使高考题体现出时代性、应用性、开放性、探究性的特点 .再用过去的老办法复习 ,效果显然不会太好 .因此 ,本阶段要转变高考复习行为 ,设计出高效、实战的复习方法应是我们的主要任务 ,为此 ,应该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1.第二轮复习中要从“知识立意”转变为“能力立意” ,建立完整的能力结构 .高考改革已经由“知识立意”向“能力立意”转变 ,…  相似文献   

9.
今年是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试用的第一个轮回年,因此,思考和研究毕业复习的策略是我们普遍关注的话题。如何围绕苏教版(国标本)小学语文教材“主题单元,放大空间,突出重点,关注衔接”的编排特点,以巩固学生小学阶段所学语文知识与基本技能,提高学生应用、迁移知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我认为,毕业复习的内容要扣紧主题,避免琐碎:复习的方法要力求简约,避免繁琐:复习的过程要力争优化,避免劣化:复习的思维要关注衔接,避免隔断。  相似文献   

10.
一、以“双基”知识为本,立足学科能力提升 文科综合能力测试中的地理试题,主要选取能反映地理学科分析研究方法和面貌的内容为素材,立足于考查地理学科的基本知识、基本原理和基本规律。为此,应重点抓住以下几方面的主干知识,并重视地理原理的教学:一是“一轮”复习要夯实基础知识,多层次、多角度、全方位地疏通每一个知识点,重在理解;二是准确把握主干知识体系,以干带支,重在贯通;三是“二轮”复习要对重点知识进行系统整理,形成专题,既要挖掘知识间的横向联系,又要重视知识间的纵向联系,构建知识体系框架,重在运用;四是“三轮”复习要有针对性地进行多种能力的培养,获取策略性知识,增强知识的迁移性,重在智能训练。  相似文献   

11.
宁静 《考试周刊》2010,(7):11-11
本文针对河北省中考文科综合开卷考试的特点。对思想品德课复习提出了“五性”的学习方法、即理清知识专题,提高复习的系统性;构建知识网络,注重复习的联系性;注重难点突破,锻炼训练的开放性;关注时事热点,培养复习的创新性:掌握方法技巧,提升复习的针对性。  相似文献   

12.
朱静 《生物学教学》2004,29(2):48-49
近几年高考试题坚持了知识和能力的全面考查,并逐年向能力测试的方向倾斜,最终实现了“知识型”立意向“能力型”立意的转变。因此,教师在指导学生进行高考前的备考复习中应注意以下五种能力的培养。  相似文献   

13.
如何应对中考,在关键的时刻取胜,是众多师生十分关注的问题。我们根据多年的备考体会,在此就如何加强对学生复习指导,提高政治课复习效益谈点看法。一、夯实基础知识——求实我们都知道一个简单的道理:“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这就是说试题离不开基础知识,知识是能力的载体,能力则是知识的延伸和拓展,也是知识的升华和融通,  相似文献   

14.
纵观浙江近五年高考立体几何解答题,不难发现这些题目都离不开“线线垂直”“线面垂直”“面面垂直”有关的知识.分析这五年学生在解答立体几何问题失分的原因,主要归结为:动手操作能力不强;直线、平面垂直的判定定理及其性质定理不能灵活运用;运算能力不断下滑.学生在解题中暴露出这些问题的重要原因是,高三复习教学中,本应是学生必需的自我学习、  相似文献   

15.
一、二轮复习中的常见做法及存在问题 二轮复习是一个以巩固、梳理已学知识、技能,促进知识条理化、系统化,提高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主要任务的过程。它应有两个特点:一是“理”,即对所学的知识进行系统的整理,使之“竖成线”“横成片”,达到提纲挈领的目的:二是“通”,即融会贯通,弄清思路,弄清知识的来龙去脉、前因后果。  相似文献   

16.
复习过程是教学过程中的一个基本环节,也是教学效果从“有效”走向“高效”的重要途径。在复习过程中,只有以生为本,从学生的认知规律出发,激发学生对复习知识的强烈好奇心与探索欲望,才能保证复习课的“有效”甚至“高效”,才能给学生提供终身有益的学习方式。  相似文献   

17.
周燕  方军 《教学月刊》2020,(4):51-53
选考真题是高三备考复习的宝贵资源。研磨经典试题,吃透命题特点,是选考复习的重要一环。近三年浙江思政选考典型试题启示我们,选考复习应坚持四个基本点,即“小专题、全覆盖:实现知识优化重组;情境化、重参与:发挥时政教育价值;优案例、迁知识:探索复习素材优化;循开放、明路径:力求答题精准有效”。  相似文献   

18.
每年的中考都是我们要打好的关键一仗,这就需要教师引导学生在备考复习阶段制订好复习计划和复习策略,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和技巧。思品学科中,“三轮复习法”是经实践验证的有效的应考方法,现介绍如下:第一轮复习:夯实基础。建构知识体系第一轮复习以夯实基础为目的,在全面阅读教材的基础上,查缺补漏,扫除知识理解上的障碍。中考现已逐步降低思晶试题识记内容的题量和分值,但这并不意味着要削弱对基础知识的考查,  相似文献   

19.
董自江 《陕西教育》2005,(12):22-22
高三化学总复习主要是帮助考生对已掌握的化学知识进行归类、整理、加工,使之规律化、网络化;对知识点、考点、热点进行思考、总结、处理、从而使学生掌握的知识更为扎实,更为系统。同时将获得的知识转化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这要求在全面中讲重点,在规范中讲策略。在强化中讲效率。一、以“本”为本,以“纲”为纲《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是高考命题的依据,根据两纲要求,找到各个考点在课本中的“根”,并落实到位,做到以课本为本、以《教学大纲》和《考试大纲》为纲,充分认识到“《大纲》是依据,课本是根本,资料是补充”,将课本、“两纲”作为高考复习的指挥棒。切不可舍本逐末,重教辅轻教材。复习过程中,不可盲目探测不确切的高考信息,把精力浪费在猜题上,不可大大超过课本而随意拓宽和加深知识范围。要切实做到重视课本而不完全依赖课本,从而提高复习的针对性和复习的效率。  相似文献   

20.
初中数学单元复习课,为了有效提升复习效率,必须做到以下两点:一是“理”,二是“通”.笔者以“分式”单元复习为例,通过以题组串联知识的形式,引导学生对知识点进行梳理,形成完整的知识体系,在典型习题训练中掌握通性通法,达到温故知新,提升能力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