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张恨水是中国现代学史上通俗小说大家。其小说展现了市民阶层的生活,表现了十九世纪初的中国都市风貌。这种特定的小说题材,不仅形成了张恨水小说的创作个性--长处与短处并存,而且反映了其世界观中积极和消极因素的彼此消长。  相似文献   

2.
吕翼都市题材小说从主题的深开掘、涉及的多领域、写作的高技巧等方面,体现出了批判精神。  相似文献   

3.
陈国华 《天中学刊》2001,16(4):59-61
城市题材是晚生代作家的首选,他们关注的主要是都市事、都市人。  相似文献   

4.
章提出了明清小说作家在选择创作题材上与其所生活地区之交通状况有密切之问题,并对此进行了一定的描述的说明,从而认为:处于交通条件较好地区的作多写商业社会生活小说,处于交通落后地区的作则往往写志异题材小说,对这一问题的思考,于古代小说的研究具有启发作用。  相似文献   

5.
井上靖是日本当代著名作家,擅长撰写历史题材小说。他的小说被日本文学评论家称之为"中间小说"。以井上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为主要研究对象,通过对他的中国历史题材小说代表作品的剖析,探寻井上靖创作中国历史题材小说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的历史小说史观、鲜明的文学特色、精巧的艺术风格和高度的美学意义,对日本当代文学发展的贡献以及在中日文化交流中的地位和意义。  相似文献   

6.
作为与现实变革的互动,当下坛集中了一批单位题材小说,这些小说镜像般地展现了单位人多样的生活方式和心理状态。拟从人性、化等角度对这小说进行烛照,以期引起人们对单位中某些消极因素的思考。  相似文献   

7.
郑锋 《教师》2009,(18)
叶辛的小说<孽债>是新时期"知青小说"的一部开拓之作.<孽债>无论在题材上、写作技法上,还是在剖析人生这一层面上,都比以往的"知青小说"有所突破.  相似文献   

8.
青禾的漳州系列小说在独特历史境遇和存在中捕捉与描写了生命存在的动态过程,展示了入世沧桑,并从容地进行漳州化批判。人事的感悟和对生命的沉思,是青禾的灵感源。他的小说题材并不限当下现实,“反右”、“知青”运动以及改革开放初期的人心世态和社会心理,都在题材范围内。青禾的小说创作渗透了现代意识和现代技巧,化批判声彩溶烈。  相似文献   

9.
20世纪90年代都市文学快速崛起.都市小说以都市景观为叙事题材,以现代都市意识为精神向度,努力把握城市生活特有的节奏和感觉,将日常生活变成了审美情趣,在深层内蕴上展示都市文化多元的形态和品质.但同时也暴露出了文化上的粗鄙和物化欲望.本文对2泄纪90年代的都市小说的文化意义进行了剖析.  相似文献   

10.
第7期的《上海文学》,两个中篇值得一观。温亚军的都市题材小说似乎从来都是紧张的,一旦他将视野从乡村转向都市,笔端饱蘸的温厚蕴藉也随之消散。《花弄影》依然。小说围绕着女主角庄晓然与四个男人的情事展开。小城出生的庄晓然为大学毕业后能顺利留在省城,接受了高干同学乔明章的追求。在  相似文献   

11.
梁晓声作为知青文学代表作家之一,创作了大量的知青文学作品。在知青文学的文坛上,他执着地用自己的笔端记录了知青生活的心路历程。从知青下乡到知青返城,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了倾心的关注,塑造了一组青春群像。对梁晓声小说中的女性形象从不同角度进行分析,揭示在那个特殊时代背景下的知青心灵历程。  相似文献   

12.
郁达夫的小说多以失意的青年知识分子为描写对象,常进行大胆的自我暴露,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五四”以后中国半封建半殖民地社会的黑暗现实,如实地写出了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和其他下层人民的痛苦,抒情性强,富于浪漫主义的感伤气息,在“五四”以来新文学的发展过程中曾形成了别具一格的小说流派。  相似文献   

13.
在李铁大量的表现工厂生活的小说中,其前后期的作品有着很大变化:由单纯、诗意地表现身边的生活,到因生存焦虑产生出具有“人文关怀”的艺术之作;不滞留在单纯的现象批判,对生活充满着信赖;关注被遮蔽的工人生活的现实,细腻地呈现女工们的内心感受。这些充分显示着他思想与艺术的成熟。李铁小说的魅力既同他的人生状态、生活工作经历有关,也同他的艺术美学原则有关。发展与变化让我们看到了这些小说的独特意义。  相似文献   

14.
金齿张力系保山古城书香世家"文魁"之后,他自幼苦读诗书,勤奋创作,修炼书画,业绩可佳,曾获市文联"德艺双馨"荣誉奖及国内多种文学奖、书画奖。泛写张力小说、散文、诗词、书画作品展示情况及个人管见,以此为故乡文化同仁共识研讨。  相似文献   

15.
储福金自写作以来一直坚持个性独特的写作宗旨。前期他将写作焦点聚焦在下乡知青、改革者等传统题材上,其细腻贴切的文风是其写作的亮点;中后期表现女性世界和以表现传统文化为旨的棋语小说标志着其独特写作风格的正式形成,他的女性题材小说展现出珠润乳圆、玲珑精致的气质,棋语小说则显得恢宏大气、内涵深厚。  相似文献   

16.
孙中山的哲学观点是其教育思想的理论基础;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具有革命性的突出特点,在他的革命生涯中,始终没有忽视教育鼓动革命的重要作用,把教育看作中国革命的一个条件,也是中国革命的希望;他认为一切“知”都来源于“行”,知识的获得在于由浅而深,日积月累,强调青年人应该立大志和明确学习目的;普及教育和平等教育观也是孙中山教育主张的重要内容,他把人人都有受教育之机会作为革命的理想之一;他认为人才是成大事的基础,强调在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上要做到:养以备用,用有所养,人尽其才。孙中山的教育思想在当时具有进步意义,对当前我国的教育改革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7.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18.
肖洛霍夫是一名对生命极为敏感的作家,他把自己独特的生命体验融入小说创作中,展示了顿河哥萨克各种各样的生命形态,并以强烈的现实精神在对现实的思索和追寻中展示了他独特的生命意识。对生命激情的张扬、对生命悲剧的感伤以及生命归宿的营建等生命意识始终贯穿着他的作品,使其充满着对生命的热切关怀。  相似文献   

19.
叶绍钧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人生小说的重要开拓者,他的小说,关注普通人的人生,反映人生的疾苦,表达对普通人生苦难的同情和对造成人生苦难的社会的批判;坚持现实主义的方向,关注时代风云,在重大的社会历史事件中展现人物思想变化的脉络,对整个人生派小说创作起了有力的推动作用。  相似文献   

20.
"人化的大自然"的描写在20世纪80年代知青题材小说中比比皆是,大自然是隐喻的人间社会或者说是"自然化的人间社会",人物在与自然的斗争中显现英雄本色,自然的恶劣烘托出人物的崇高品质。进入90年代,随着书写环境的日渐宽松和个人意识的觉醒,知青题材小说中自然景物描写日趋接近本色,不再承载更多"宏大"意义,只是人类生存环境的一部分,着重描写遭受人为破坏的自然景貌,警示世人,呼吁环保。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