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文献信息论坛》2006,(3):38-38
2006年6月19日至22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读工作2006年学术研讨会在华侨大学召开,来自全省高校图书馆的60多名代表参加了本次会议(其中有10个馆的馆长或副馆长)。大会在福建省高校图工委读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图书馆向毓轩副馆长主持下,由华侨大学副校长吴季怀致欢迎辞,福建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学术委员会主任方宝川发表讲话。会议请华侨大学图书馆馆长卫红副研究馆员作题为《我馆的流通服务工作》的主题发言,热情介绍了华侨大学图书馆的概况及流通服务工作。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方宝川研究馆员为大会带来《美国图书馆的考察与思考》的主题报告,为与会生动描述了美国之行考察图书馆所引发的思考与启迪。  相似文献   

2.
福建省第三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在莆田召开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由福建省图书馆学会和福建省高校图工委联合举办的福建省第三次图书馆期刊工作研讨会.经过了较长时间的筹备,于1997年1月15~18日在莆田县召开。参加这次大会的代表来自全省公共、学校、科研三大系统图书馆.包括省图学会和省高校图工委两个期刊工作研究组的大部分成员和论文代表。  相似文献   

3.
<正> 在去年组织对全区高校图书馆工作进行检查评比的基础上,广西壮族自治区高等学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根据自治区教卫办的通知,于今年六月廿一日至廿四日,在南宁召开全区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的有广西区高校图协常委、各馆领导和从事读者服务工作的代表,广西区图书馆和区科技图书馆应邀派代表出席了会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馆报具有重要价值,它是宣传图书馆服务的窗口,也是见证图书馆发展的历史档案.吕梁学院图书馆馆报《逸夫馆导读》创办以来,竭力为读者提供信息服务,但在办报过程中也遭遇到了困境.文章结合作者在馆报从事的编辑工作,从增加办报经费、拓宽来稿渠道,立足读者需求、调整馆报栏目,重视馆报数字化工作、招集英才三方面提出解决对策,以期为高校图书馆馆报的可持续发展提供借鉴和参考.  相似文献   

5.
《文献信息论坛》2007,(2):41-41
2007年4月17日至21日,福建省高校图工委读者工作专业委员会一行十七人在福建省高校图工委读者工作专业委员会主任、厦门大学图书馆向毓轩副馆长的带领下赴浙江省杭州市参加“闽浙高校图书馆读者工作交流会”。4月18日上午,来自我省厦门大学、华侨大学、福州大学、福建农林大学、福建医科大学、福建中医学院、集美大学、漳州师范学院、龙岩学院、武夷学院及浙江大学、  相似文献   

6.
“以人为本”理念下高校图书馆“读者参与”问题探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以人为本,读者第一”的管理理念下,高校图书馆应鼓励读者参与图书馆的工作实践。对高校图书馆引进读者参与的必要性进行了分析,阐述了大学生与教师两类读者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的形式,介绍了高校馆读者参与图书馆采访、流通及监督工作的具体实践。  相似文献   

7.
指导阅读是近年来图书馆界同仁在读者工作方面所进行的探层次研究,这方面的研究与探讨,使读者工作得到了进一步深化。特别是80年代后期,图书馆界有关“高校图书馆教育职能”问题的讨论,有效地推动了高校馆的读者工作。许多馆也开始重视对读者工作的研究,其中包括读者阅读心理,读者阅读倾向等方面的研究。结果表明,在高校根据大学生的特点,进行必要的阅读指导十分重要。它是高校馆在履行教育职能时晟有效的和最具操作性的措施,也是高校馆应尽的职责。  相似文献   

8.
<正> 1月3日至5日湖北省在华中工学院召开全省高校图书馆表彰先进暨读者服务工作经验交流会,参加会议代表300人,副省长梁淑芬、省教委党组书记等领导出席了会议。 1月6日至8日浙江省高师图书馆协作委员会成立。 1月17日上海市高校图工委召开应用《西文文献著录条例》经验交流座谈会,各高校馆西编人员参加会议,会上要求各馆积极采用《条例》。  相似文献   

9.
《文献信息论坛》2006,(3):19-19
2006年福建省高职高专图书馆馆长年会暨闽皖高职高专图书馆工作交流会于2006年6月3日至6日在安徽合肥市隆重召开。参加本次会议的代表有:福建省约30所高职高专院校的图书馆馆长、安徽省10多所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馆长以及安徽大学图书馆、安徽科技大学图书馆的馆长等。会议由福建省高校图工委高职院校分委会主任、福州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饶蕴伟馆长主持,安徽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秘书长许俊达教授出席会议并发表讲话。  相似文献   

10.
<正> 高校图书馆实行开放办馆是在当前信息产业发生重大变革的形势下所提出的问题,它是高校图书馆工作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一、高校图书馆开放办馆的必要性和可行性高校图书馆工作要上新台阶,以适应国民经济发展的需要,其根本出路在于全方位的开放办馆。因此,高校图书馆在办馆观念、管理模式、结构体制、服务方式上都需要适应改革开放的新形势,来一个根本的转变。  相似文献   

11.
李静云 《图书馆学刊》2011,33(12):97-99
高校图书馆总分馆模式能为读者提供更加多元和多区域的服务,同时读者能够获得更多同图书馆的联动式服务,但同时由于面向的读者群更加多元和分散,因而总分馆之间还存在协调与统一的问题。就目前高校总分馆模式下读者服务工作的多元化建设和改进途径进行讨论。  相似文献   

12.
<正> 2月25日上午,福建师范大学图书馆洋溢着一片喜庆气氛,人们欢聚一堂,热烈祝贺中国图书馆学会名誉理事、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福建省政协委员、福建师大图书馆馆长金云铭教授从事图书馆工作六十周年.参加庆祝会的,除师大校一级全体党政领导和部分原校领导、师大图书馆全体人员外,还有:省高教厅、省文化局、省图书馆学会的同志,以及省内外有关方面的来宾,共250多人.庆祝会收到了中国图书馆学会、福建省图书馆学会、福建省高校图书馆协作委员会和本省各类型图书馆的贺电、贺信42封.一些单位和个人还向金云铭教授赠送了礼品.  相似文献   

13.
2011年12月20日至23日,2011年江西省高校图书馆馆长大会在新余隆重召开,新余学院副院长宁世春,江西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江西省图书馆馆长周建文,湖南师范大学图书馆馆长罗益群,江西省教育厅高教处副调研员赵润华,江西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秘书长周洪等领导莅临会议,来自全省62所高校图书馆的84位馆领导及代表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14.
《文献信息论坛》2007,(1):37-37
根据福建省高校图工委的工作安排,2006年12月21-22日福建省高校图书馆“信息检索的发展与高校信息素质教育”研讨会在福州大学图书馆隆重召开。[第一段]  相似文献   

15.
论正确处理新时期高校图书馆十大馆读关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新时期高校图书馆面临着多种馆员与读者关系(以下简称馆读关系),处理好这些馆读关系,对搞好高校图书馆服务工作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这些关系从总体上看是处理好馆员与校内读者和校外读者的关系,但主要还是要处理好馆员与校内读者之间的关系.  相似文献   

16.
<正> 为了及时传达贯彻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经验交流会的精神和研究图书馆工作改革的问题,广西壮族自治区教育厅于一九八四年五月廿八日至三十一日,在南宁召开了全区高校图书馆馆长研讨会.参加会议的有广西区高校图协常委、各馆领导,广西图书馆、桂林图书馆和广西科技图书馆的领导应邀参加了会议,区教育厅副厅长、区高校图协副主任黎守法同志出席了会议,并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这次会议传达了全国高校图书馆工作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6月10日上午,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编译出版委员会会议在河南大学图书馆二楼会议室召开。来自全省各地近20名代表参加了这次会议。会议由河南省高校图书馆工作委员会秘书长、郑州大学图书馆副馆长、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编译委员会副主任崔波博士主持。河南省图书馆学会理事长河南省图书馆馆长王爱功、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秘书长严真等同志到会并表示祝贺。会议上,河南省图书馆学会副理事长兼编译出版委员会主任、河南省高校图工委副主任、河南大学图书馆馆长李景文同志谈了自己任期内的工作思路。他说,编译出版委员会近期的工作主要包括五个方…  相似文献   

18.
王青 《图书馆学刊》1994,16(4):52-53
高校图书馆导读工作的误区王青(中国矿业大学图书馆)图书馆搞新书推荐、书评、读书会等活动统称为导读,这项工作贯穿于整个读者服务工作之中并由来巳久。随着改革的深人,市场经济的发展,导读工作,尤其是高校图书馆的导读工作,时代赋予它以更深一层的含义。各高校馆...  相似文献   

19.
<正> 高校图书馆通过馆际互借,可以达到互通有无,实行资源共享的目的。目前馆际互借工作中存在的问题是:1.馆际互借是图书馆工作的一个薄弱环节,开展较晚,发展又不平衡。许多图书馆的馆际互借工作还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有的读者不知道有这项业务,还有的馆一直没有专人负责。2.各高校图书馆没有制订一套统一的规章条例,各馆自行其是。某些单位本位主义思想严重。3.没有统一的规定,各馆的借阅制度不一致。有的馆开介绍信让读者自己去借书,结果带来了不少的问题。  相似文献   

20.
在对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建设现状进行总结的基础上,提出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下一步应在组织领导、工作时间表、沟通机制、统一检索平台和自建数据库、人员设备配备五个方面给予充分重视,以促进石油高校图书馆联盟早日向成员馆读者开放。以期对国内其他图书馆联盟有借鉴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