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在当前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下,媒体新闻评论呈现出的变化,能够体现出现代新闻传播的特征。现代媒体评论中代表了评论主体的现代化思维模式、对社会发生事件的看法等。新闻媒体作为我国重要的行业,对其评论主体特征的考察有利于对社会发展情况的理解。本文主要研究的就是多元化主体在新闻评论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2.
随着民生新闻的不断发展,民生新闻中的评论也逐渐被学界所关注。民生新闻评论以民生新闻报道中的事件为背景,针对当下社会中普遍存在的现象、集中反应的问题阐述观点,说明立场。根据民生新闻评论在新闻报道中发挥的作用不同,民生新闻的评论也呈现出了多元化的指向性。本文试以民生新闻评论指向的多元化为研究对象,基于当下多元化的指向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对于民生新闻这一特殊的新闻传播范式来说,评论的指向应更趋于规范化,即民生新闻评论应控制批评谴责类指向的数量、增加建议研究类指向的份量、拓展争鸣商榷类指向的空间、重视阐释说明类指向的系统性。  相似文献   

3.
当前中国正在经历质的意义上的社会整体嬗变,转型期的“分化”特征使得新闻评论在发挥政治传播功能时历史地肩负着“整合”的使命.转型期新闻评论的政治传播功能主要通过表达利益诉求、设置政治议题、引导社会舆论、推动政治社会化和塑造国家形象等途径实现.新闻媒介对政治系统的反控制、西方媒体对典论环境的负影响以及新闻评论方法论上的不成熟制约着新闻评论政治传播功能的实现.  相似文献   

4.
观点新闻是当事人对事物发表的看法、评论、意见、建议,或者表达的态度、倾向、主张等的新闻。善于发现和发掘观点新闻,既是扩大新闻影响力的题中之义,也是提升传媒受关注度的有效路径。随着民众的表达空间越来越大,表达的多元化而非"大一统"也得到广泛认同。代表不同人群、阶层、团体利益的各类诉求越来越多,也势必产生越来越多不同的观点表达。基于此,"求同存异"、"和而不同"成为普遍共识。观点新闻要善于把关,也要敢于把关。在互联网时代,既不为错误的观点传播提供机会和平台,更不能在需要传播观点时无动于衷、无所作为。  相似文献   

5.
郑保卫 《新闻记者》2001,(11):49-52
当今的世界 ,政治多极化和经济一体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缘自不同国家、地区、民族和利益集团的各种矛盾相互交织 ,来自不同社会组织和利益群体的各种舆论互相交汇 ,呈现出多元化的局面。反映多姿多彩的世界 ,表达多种多样的声音 ,成为当今新闻传媒义不容辞的职责和使命。而打破西方国家的国际新闻垄断 ,建立世界新闻传播的新秩序 ,更成为广大发展中国家的共同呼声和要求。对外新闻传播同对内新闻传播和国际新闻传播一样 ,都是实现上述目标的重要形式和手段。随着我国国际地位的不断提高 ,世界更加关注我国的发展变化 ,希望了解我国对重大国际…  相似文献   

6.
新闻评论被认为是新闻采写中最具难度的体裁之一。和其他类型的传播方式相比,新闻评论更追求表达和传播的效率。然而,往往很多评论在追求效率的过程中忽略了新闻的本质——真实。  相似文献   

7.
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不断进步,新闻媒体行业的发展前景日渐广阔,网络信息化的影响,使新闻评论影响着个人行为导向及社会发展方向,与此同时新闻评论员的评论动机和方向越来越呈现多元化生态,伦理问题在新闻评论中显现,其在评论中承担着怎样的伦理责任?这是当前新闻评论人要考虑的重要问题。本文就新闻评论过程中存在的伦理责任及伦理问题进行了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8.
王蓁 《东南传播》2015,(8):166-168
随着社交媒体和即时通讯工具的发展,人和人之间信息的交换变得频繁,微博由于其操作的低门槛、便捷性,以及裂变式传播特点,为公众提供了一个自由的意见表达和分享平台,促进了公众话语权的实现,使得新闻评论的发布平台、评论主体、文本样式和话语表达更加多元化。与此同时也出现了微评论娱乐化、段子化;评论中情绪化现象严重,缺乏理性;网络谣言传播使得新闻评论的真实性受到考验;篇幅的局限削弱了新闻评论的说理性等新问题,本文将以围绕微博展开对新闻评论新问题的论述。  相似文献   

9.
新闻评论是传者借用大众传播工具或载体,对新近发生或发现的新闻事实、问题、现象直接表明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有思想有知识的论说形式,被称为新闻传播的灵魂和旗帜,在新闻传播和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新闻评论是通过媒介传播的观念信息,是一种社会产品,是社会话语的集中展现。  相似文献   

10.
程玲 《新闻采编》2000,(5):14-15
社会新闻是新闻传播中的一个古老门类,远在口头传播时期就已经广泛存在于社会传播之中,在近代新闻史上,旧中国的社会新闻虽然不免泥沙俱下,但在报刊、广播中都占有一席之地,一度曾经十分活跃。解放后的几十年中,社会新闻在我国命运多舛,曲折坎坷,时有时无,几起几落。尽管新闻界和其他社会人士对它存在着不同看法,但从改革开放以来的发展态势来看。社会需要它,人民群众需要它,社会新闻这棵老树焕发新枝,在传播信息、引导舆论方面发挥越来越引人注目的作用,既是时代、社会发展的客观需求,也是符合新闻传播的客观规  相似文献   

11.
新闻评论是对于新闻事件的解读,打的是新闻的第二落点。在快节奏的社会生活和媒体的高度竞争中,新闻评论当然要追求传播的效率,但出于种种的原因,时下为了追求效率而忽略甚至故意抛弃了新闻事实的新闻评论却也  相似文献   

12.
伦理问题就是关于人的行为是否正当、是否合乎道德的问题.新闻评论的伦理问题,本质是新闻评论的写作者、传播者与评论的受众的关系问题.它既应当表现为写作、传播动机的道德性、公益性,也应当表现为客观社会影响的道德性、公益性.新闻评论的伦理目标,应当是使评论的受众更加耳聪目明,在与传播主体的关系中更自由、更自主、更具有辨别力.  相似文献   

13.
新闻评论是报纸的灵魂和旗帜,是作者通过报纸,对新近发生的新闻事实、社会问题等直接表达自己意愿的一种有理性的论说形式,它具有传播政策导向、表达自身立场、引导社会舆论、统一读者认识等功能。近年来,随着报业竞争的日趋激烈,许多报纸对新闻评论越来越重视,作为地市级党报的时事新闻报道,如何让新闻评论有效的达到这些作用和目的,笔者以为,时事新闻评论应体现三种意识。即平民意识、贴近意识、人文意识。  相似文献   

14.
粟幸福 《东南传播》2015,(1):123-126
我国一直非常重视舆论监督的作用,舆论监督在我国有坚实的法理依据。新闻评论是媒体进行舆论监督的一种重要形式。本文通过个案分析,考察地方媒体舆论监督的现状,发现因我国媒体体制桎梏、地方媒体资本匮乏、传播理念偏差等原因,地方新闻评论的舆论监督功能明显不足。地方媒体评论可以通过因时因地的考察、题材的多元化、观念改变等改善地方媒体的舆论监督功能。  相似文献   

15.
宋颖 《新闻前哨》2003,(10):27-28
议理是新闻评论的本质特征。新闻评论的主要任务是理性信息的传播,所要传播的道理是无形的,抽象的。要大量运用抽象思维。平民化亦称大众化和通俗化。新闻评论平民化可简述为:以平民为本位,以占社会大多数的普通老百姓所能接受的形式,评写工人、农民、一般知识分子等平民的社会生活。新闻评论平民化  相似文献   

16.
随着资讯传播的多元化及人民群众知识水平的普遍提高,广大受众不仅希望第一时间获知新闻,更需要得到对新闻事件更深层次的解读。主持人圆润明朗的声音和清晰准确的播报已成为受众基本的要求,能够带来更多的观点和评论已成为受众的迫切需要。从《新闻联播》不断加强评论的要素,到新闻评论类节目在省、市广电媒体遍地开花,新闻评论在新闻节目中的作用越来越凸显出来,以至于有媒体竟然要求主持人要在两三个月的时间里迅速具备评论能力。重视评论的功能固然是好事,但这种能力的形成绝不是一蹴  相似文献   

17.
国内首档融媒体新闻评论节目《中国舆论场》,改变原有的传媒主导型模式,注重用户参与、多维互动,实现平等对话、深度交流,并充分利用网络媒体、社交媒体的传播优势,拓展节目传播渠道,为我国新闻评论节目的创新发展提供了启示。融媒体时代下,新闻评论节目应注重受众本位、融通传播渠道,同时更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承担媒体的社会责任。  相似文献   

18.
网络新闻评论具体指的是评论作者借助网络媒体的平台对一些时事或者新闻事件进行评价或意见的表达。这是当前新媒体快速发展背景下,所产生并快速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新闻评论形式,这种网络新闻评论的方式让整个网络媒体有了更快的传播速度、更强的互动效果以及容量空间更大的特点,在这种网络新闻评论的结合发展下,使得新闻传播有了更独特的优势,这也是网络新闻评论的发展在形式和内容上都日趋多元化和广泛化,逐渐受到了广大受众的喜爱和关注的重要原因。  相似文献   

19.
2011年,中宣部、中央外宣办、国家广电总局、新闻出版总署、中国记协五部门决定,在全国新闻战线组织开展“走基层、转作风、改文风”活动。在新媒体时代和社会利益多元化的背景下,这项活动是我国新闻改革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里程碑.也是本世纪以来,我国在新闻传播领域开展的一次最深入、涉及面最广泛的新闻领域教育活动。  相似文献   

20.
随着社会不断的进步和发展,人们的需求呈现多元化,多元化的社会需求正不断颠覆传统的新闻传播模式。媒体之间的竞争日益激烈,新闻传播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快速创新。把新闻事实用故事来讲述的新闻故事化潮流正风靡传媒界。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