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虚实篇     
孙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出其所必趋,趋其所不意。行千里而不劳者,行于无人之地也。攻而必取者,攻其所不守也;守而必固者,守其所必攻也。故善攻者,敌不知其所守;善守者,敌不知其所攻。微乎微乎,至于无形;神乎神乎,至于无声,故能为敌之司命。进而不可御者,冲其虚也;退而不可追者,速而不可及也。故我欲战,敌  相似文献   

2.
齐人一妻一妾《孟子》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内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  相似文献   

3.
畜德     
君子之自行也,敬人而不必见敬,爱人而不必见爱。敬爱人者,己也:见敬爱者,人也。君子必在己者,不必在人者也,必在已无不遇矣——[先秦]《吕氏春秋·必已》  相似文献   

4.
[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瞷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无与立谈者。卒之东郭墦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餍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曰:“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  相似文献   

5.
<正>尊重是一种素质,是一种修养。邻里之间只有学会尊重对方,才能和睦相处;同学在学习生活中只有学会尊重对方,才能使友谊之树常青;在学校中只有老师学会尊重学生,才能真正构建和谐校园。一、学会尊重,教师就应该学会用爱去感染学生墨子说:"夫爱人者,人必从而爱之;利人者,人必从而利之"。教师应当倾注一片爱心,用心去关爱每一位学生,这样才能获得孩子们爱的回报。每个孩子,都好似由一粒种子长成的小树,但是并  相似文献   

6.
学者有四失①教者必知之人之学也或失则②多或失则寡或失则易或失则止此四者心③之莫同也知其心然后能救④其失也教也者长善而救其失者也(《礼记·学记》) 【注释】①失:过失。②则:犹“之”:③心:心理。④救:补救、弥补。【练习】一、给原文加上  相似文献   

7.
〔原文〕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①者,其良人②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厌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者,尽富贵也,而未尝有显者来。吾将(目阚)良人之所之也。蚤起,施③从良人之所之,遍国中④无与立谈者,卒以东郭⑤墙⑥间,之祭者乞其余,不足,又顾而之他。此其为厌足之道也。其妻归,告其妾日:“良人者,所仰望而终身也,今若此!与其妾讪⑦其良人,而相泣于中庭,而良人未之知也,施施⑧从外来,骄其妻妾。由君子观之,则人之所以求富贵利达者,其妻妾不羞  相似文献   

8.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大家之作,其言情也必沁人心脾,其写景也必豁人耳目,其辞脱口而出,无矫揉妆束之态,以其所见者真,所知者深也。”苏轼的《前赤壁赋》正是这样一篇清新优美,蕴藉隽永,融诗情、画意、理趣于一体的散文精品。  相似文献   

9.
桓公自莒反于齐,使鲍叔为宰,辞曰:“臣,君之庸臣也,君加惠于臣,使不冻馁,则是君之赐也。若必治国家者,则非臣之所能也;若必治国家者,则其①管夷吾乎。臣之所不若夷吾者五:宽惠柔民,弗若也;治国家不失其柄,弗若也;忠信可结于百姓,弗若也;制礼义可法于四方,弗若也;执鼓立于军门,使百姓皆加勇焉,弗若也。”桓公曰:“夫管夷吾射寡人中钩,是以滨于死。”鲍叔对曰:“夫为其君动也;君若宥②而反③之,夫犹是也。”桓公曰:“若何?”鲍子对曰:“请诸鲁。”桓公曰:“施伯,鲁君之谋臣也,夫知吾将用之,必不予我矣,若之何?”鲍子对曰:“使人请诸鲁,曰:‘寡…  相似文献   

10.
魏玄同,定州鼓城人也。累迁至吏部侍郎。玄同以既委选举,恐未尽得人之术,乃上疏曰:"⑴臣闻制器者必择将以简材,为国者必求贤以莅官。匠之不良,无以成其工;官之非贤,无以致于理。君者,所以牧人也;臣者,所以佐君也。君不养人,失君道矣;臣不辅君,失臣任矣。任人者,诚国家之基本,百姓之安危也。  相似文献   

11.
清代作家蒲松龄曾说过,“性痴,则其志凝:故书痴者文必工,艺痴者技必良。一世之落拓而无成者,皆自谓不痴者也。”依蒲老先生看来,  相似文献   

12.
燕王征巧术人,卫人曰: “能以棘刺之端为母猴。”燕王说之,养之以五乘之奉。王曰:“吾试观客为棘刺之母猴。”客曰:“人主欲观之,必半岁不入宫,不饮酒食肉,雨霁日出,视之晏阴之间,而棘刺之母猴乃可见也。”燕王因养卫人,不能观其母猴。郑有台下之冶者谓燕王曰:“臣为削者也,诸微物必以削削之,而所削必大于削。今棘刺之端不容削锋,难以治棘刺  相似文献   

13.
1 风格与人格是什么关系? 作品的风格是艺术表现的一种形式,也是人格表现的一种形式,二者是一致的。“读其文可以想见其为人”,“其诗潇洒者,其人必(?)快;其诗庄重者,其人必敦厚;其诗飘逸者,其人必疏爽……。譬如桃  相似文献   

14.
孔子曰:凡先处战地而待敌者佚,后处战地而趋战者劳.故善战者,致人而不致于人.能使敌人自至者,利之也;能使敌人不得至者,害之也.故敌佚能劳之,饱能饥之,安能动之者,出其所必也.……  相似文献   

15.
智慧阅读     
子墨子见染丝者而叹曰:“染於苍则苍,染於黄则黄。所入者变,其色亦变。五入必而巳则为五色矣。故染不可不慎也。”非独染丝然也,国亦有染。  相似文献   

16.
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少,谁与我必较远,我对谁的爱必较少,我必较少地为了谁谋利益;谁给我的利益和快乐较多,谁与我必较近,我对谁的爱必较多,我必较多地为了谁谋利益。于是,说到底,我对我自己的爱必最多,我为了我自己谋利益必最多,亦即自爱必多于爱人、为己必多于为人,说到底,每个人必定恒久为自己,而只能偶尔为他人:恒久者,多数之谓也,超过一半之谓也;偶尔者,少数之谓也,不及一半之谓也。这就是“爱有差等”之人性定律。  相似文献   

17.
论文的人,大都主张精炼简约,而反对繁芜重复。刘彦和说:“同辞重句,文之肬赞也。”(《文心雕龙·镕裁》)刘知几说:“《公羊》(当作《谷梁》)称郄克眇,季孙行父秃,孙良夫跛,齐使跛者逆跛者,秃者逆秃者,眇者逆眇者。盖宜除‘跛者’已下句,但云‘各以共类逆’,必事加再述,则于文殊费,此为烦句也。”(《史通·叙事》) 繁芜重复是应当反对的。但有时适当地反复使用同一词语,能使文章更加生动,而收到较好的修辞效果。顾炎武《日知录》十九<文章繁简>条有一段话: “时子因陈子而以告孟子,陈子以时子之言告孟子。”此不须重见而意已明。“齐人有一妻一妾而处室者,其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其妻问所与饮食者,则尽富贵也。其妻告其妾曰:良人出则必餍酒肉而后反,问其与饮食  相似文献   

18.
释“政”     
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教科书(必修)《语文》第一册(人教版)第五单元《勾践灭吴》一文中的第三自然段中的“政”的解释不够严谨,略有瑕疵,请看其文:“……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支子死,三月释其政:必哭泣葬埋之如其子。令孤子、寡妇、疾疹、贫病者,纳宦其子。其达士,洁其居,美其服,饱其食,而摩厉之于义。四方之士来者,必庙礼之。勾践载稻与脂于舟以行。国之孺子之游者;无不饣甫也,无不歠也:必问其姓名。非其身之所种则不食,非其夫人之所织则不衣。十年不收于国,民俱有三年之食。”此段中“当室者死,三年释其政”中的“政”字,教材中注释为:“通…  相似文献   

19.
清代书法家钱泳所著《履园丛话》卷12中有一“量体裁衣”的故事 :古代有人持匹帛 ,命成衣者裁剪。遂问主人之性情、年龄、状貌并何时得科举 ,而独不言尺寸。其人怪之。成衣者曰 :“少年科举者 ,其性傲 ,胸必挺 ,需前长而后短。老年科举者 ,其心慵 ,背必伛 ,需前短后长。肥者其腰宽 ,瘦者其腰窄。至于尺寸 ,成法也 ,何必问耶。”裁衣 ,在一般人眼中 ,是那样普通、简单。可是在这位“成衣者”眼里 ,却有如此丰富的哲理 ,不能不令人感叹。由此想到我们的思想教育工作者 ,在做人的思想教育工作时 ,不也有个“量体裁衣”的问题吗?问题即是矛盾…  相似文献   

20.
[原文]原十一而丧父,家贫,早孤。邻有书舍,原过其旁而泣。师问曰:“童子何悲?”原日:“孤者易伤,贫者易感。夫书者,必皆具有父兄者,一则羡其不孤,二则羡其得学,心中恻然而为涕零也。”师亦哀原之言而为之泣,曰“欲书可耳!”答曰:“无钱资。”师曰:“童子苟有志,我徒相教,不求资也。”于是遂就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