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2 毫秒
1.
《瀑布》一诗,描写了瀑布的壮丽景色,歌颂了祖国山河的秀丽。全诗情景交融,是一首借景抒情诗。  相似文献   

2.
瀑布就是人生,人生就是瀑布。"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瀑布为什么如此壮丽,令世人为之倾倒?因为瀑布有凌空飞泻的高度。高度越大,它就越壮美。有了高度,才有能量,才有巨响,才能鼓动人们的耳膜,  相似文献   

3.
1尼亚加拉瀑布位于美国和加拿大交界的尼亚加拉河上,是世界著名的旅游区。在这里,游人可以搭乘直升机或者登上瞭望塔,从高处俯视瀑布的壮丽景色,也可以坐船到达瀑布附近,近距离地观赏垂落的水帘,倾听雷鸣般的水声。2莫西奥图尼亚瀑布是世界上最宽的瀑布。它从峭壁倾泻而下,跌落  相似文献   

4.
世界上的瀑布形态各不相同,也有着各自不同的魅力。有的以高见长,有的宽阔宏大;有的气势磅礴,有的以纤细为美。以下是世界上八大壮丽神奇的瀑布。  相似文献   

5.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写庐山瀑布的绝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它写出了瀑布的位置、环境、高度、色彩、气势.特别是最后两句,形象壮丽,比喻新巧,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6.
由木耳 《初中生》2008,(1):27-27
日照香炉生紫烟, 遥看瀑布挂前川。 飞流直下三千尺, 疑是银河落九天。 这首写庐山瀑布的绝句,出自唐代著名诗人李白之手。它写出了瀑布的位置、环境、高度、色彩、气势。特别是最后两句,形象壮丽,比喻新巧,千百年来,脍炙人口。  相似文献   

7.
[诗歌《瀑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语文第五册中的一篇讲读课文,为著名作家叶圣陶所写。教学时,刘婷婷老师通过展示学生收集有关瀑布的各种资料,引导学生感受瀑布的雄伟壮丽,学习有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体会作者对祖国山河无  相似文献   

8.
这首诗以奇特的联想和夸张、有声有色地描绘了庐山瀑布的雄奇壮丽的景色,抒发了诗人对祖国山河  相似文献   

9.
《瀑布》是一首诗歌,全诗描绘了瀑布雄伟壮丽的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祖国山河无比热爱的深厚感情。整首诗共三节,每节都有比喻句,形象地描写了瀑布的声音及样子,是诗中的重点句。抓住比喻句进行教学,可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体会作者表达的思想感情,更有效地对学生进行语言基本功的训练。  相似文献   

10.
自然之启示     
自然界有许多事物给人以美的感受,如流星划过夜空,金光闪闪;瀑布飞流直下,景色壮丽;鸟儿缓缓低唱,悦耳动听;除了这些,还有……  相似文献   

11.
敖莉 《四川教育》2000,(10):31-31
一、引入课题1.[放录像:瀑布的动态画面同时播放配乐诗朗诵,创设情境,使学生直观、生动地整体感知瀑布的雄伟 壮丽。]师:说说瀑布给你留下了什么印象?2.让我们再次来欣赏瀑布的壮美,一边欣赏一边思考两个问题:a.作者在不同的观察点欣赏瀑布的哪个方面?b.作者按什么顺序观察瀑布的?[演示CAI课件:瀑布声、色、形的三幅图,同时,辅以教师声情并茂的朗诵。使学生直观、形象地弄清作者是在远处听到瀑布声音,近处看到瀑布的颜色和样子。]过渡语:接下来,我们随同作者一起来欣赏瀑布的声音、颜色和形态。  相似文献   

12.
阅读瀑布     
崂山上,瀑布脚下,我心里万分感慨. “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这是李白一句脍炙人口的诗句,以前,我无法想像,真的有这么的壮丽吗?但是,当我看到瀑布的那一刻,我震惊了.这是多么神奇的一幅景象啊! 还没有走到瀑布跟前,我就已经嗅到瀑布的气息了.湿润的空气中弥漫着小到看不见的水滴,“哗——哗——”的水声更是从来都没有断过.我加快了脚步,想要快些见到想像中雄伟的瀑布.  相似文献   

13.
壶口瀑布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走近壶(hu)口瀑(pu)布,我才真正了解这句话的意思。"壶口瀑布位于山西和陕西的交界处,是世界第一大黄色瀑布。它水势汹涌(xiong yong),涛声震天,景色壮丽,是黄河最壮观的一段,也是国内外罕(han)见的瀑布奇观。"这是我在门票上读到的内容。于是,我怀着激动的心情朝瀑布方向跑去。"咦,瀑布在哪儿呢?"一  相似文献   

14.
在本学期所学的所有课文中,有几篇课文我不太喜欢,因为这些课文不仅枯燥无味,最让人心烦的是全文背诵。在这些课文中,我最不喜欢的是《黄果树瀑布》,即使这一课没有背诵任务我也不喜欢。《黄果树瀑布》的大概情节是:用听觉、视觉、触觉来描写黄果树瀑布的壮丽景象。当然,我可不会平白无故地讨厌这篇课文,主要原因有:  相似文献   

15.
语文六册第5课《瀑布》是著名作家叶圣陶写的一首写景抒情诗。这首诗由远而近地描绘了瀑布的壮丽景象,抒发了作者对瀑布,对大自然的赞美之情。全诗分三节,描绘了瀑布的“声”、“色”、“形”。第一节写未见瀑布,先闻其声,第二节写山路一转,望见瀑布雪亮的全身,第三节写在瀑布脚下,仰望瀑布神奇多姿的美景。这首诗语言优美,句式多变,层次分明.比喻确切。教学这一课,要着重引导学生读懂全诗,理解比喻句,展开想象,在头脑中形成一幅色彩鲜明的图画,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默写全诗。全课教学要以自  相似文献   

16.
师:(配乐)我们伟大的祖国幅员辽阔,欣欣向荣.有景色壮丽的群山峻岭,有令人神往的江河湖海.多少作家、诗人用他们饱含激情的笔来描绘我们祖国的山山水水.前段时间,我们在语文课上去了美丽的颐和园,游览了四川九寨沟神奇的五彩池.今天,我们还要到庐山去旅游,欣赏那儿的瀑布.三年级时,我们也学习了一篇有关瀑布的诗歌.那时,瀑布留给你什么印象?  相似文献   

17.
瀑布     
是谁这样险恶?是谁这样狠毒?从背后把你猛地推下了山谷! 可是,那些暗算者最终失算了,因为瀑布并不是那么容易毁灭的可怜儿,骨肉可以碎裂,但生命却不会结束。瀑布啊,作为生活的强者,在高位自有高处的壮丽显赫,在生活的底层也会绽开生命的鲜花朵朵。  相似文献   

18.
一、古诗类重韵味吟诵《望庐山瀑布》是唐代伟大的浪漫主义诗人李白歌咏庐山瀑布的千古绝唱。诗人通过大胆的夸张、借助丰富的想像 ,表现出大自然雄伟奔放的气势 ,热情赞美祖国山河的壮丽。课堂上 ,老师引导学生通过观察图画、配乐吟诵、品味诗意、提笔描绘 ,真切地感受到香炉峰云蒸霞蔚——日照香炉生紫烟 ;瀑布宏大壮观——遥看瀑布挂前川 ;瀑布陡峭惊险——飞流直下三千尺 ;联想逼真新奇——疑是银河落九天。课处延伸是要求每位学生把自己所感悟的传递给家长。这不仅优化了学生作业 ,减轻了负担 ,还使大多数家长会读会背一些古诗 ,甚至对…  相似文献   

19.
《望庐山瀑布》是九年义务教育六年制小学教科书第七册第2课《古诗三首》中的第一首诗。作者李白的诗风雄奇豪放,想象丰富,语言流畅自然,韵律和谐,富于变化。他的许多诗描绘了祖国壮丽的景色,表达了对祖国山河的热爱之情。《望庐山瀑布》就是其中非常有代表性的一首,它充分体现了诗人的浪漫主义风格。  相似文献   

20.
宦晴 《云南教育》2001,(17):36-36
《望庐山瀑布》是李白写的一首山水诗。这首诗新颖脱俗,气势磅礴。教学这首诗要依据其写作特点,引导学生在读中感悟诗意。   一、写作特点   1.视听结合,动静兼得。这首诗的前两句见“色”。作者站在远处看“瀑布”,虽不闻瀑布的腾跃澎湃之声,但见团团云雾缭绕在黛色的香炉峰顶,一道白亮狭长的瀑布自然地挂在峰前。诗人恰到好处地以静衬动,动静兼得,描绘出一幅壮丽的山水画。后两句见“声”。诗人不是从形状描摹瀑布的壮观,而是以声势让人感受其磅礴气势。“飞流直下三千尺”中的速度和高度一叠加,瀑布的声势和力量就跃然纸上…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