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乔志明 《教育》2015,(9):78
《念楼学短》合集作者:钟叔河出版:湖南美术出版社用了大半年的时间,读了钟叔河先生的《念楼学短》合集。该书分为5册,分别名为《逝者如斯》《桃李不言》《月下》《之乎者也》《勿相忘》。这套书,使笔者在阅读中常常拍案叫绝,阅读毕不禁跃跃欲试,难遏"一吐为快"之念。  相似文献   

2.
拜访钟叔河先生那天,正值酷暑,听说钟先生是在长沙一栋楼的20层住,一路上问了不少人,等到看见20层门前挂一竹额题“念楼”二字时,我们已汗流浃背。然而一进门,钟先生就让人端来西瓜,生怕我们不好意思吃,然后笑着说由他带个头吧,我们也就放松下来了。一下午轻松愉快的谈话,给我们的感觉钟叔河先生是位性格谦和豁达、眼光睿智、观点犀利的老者。其话语,在腴润里带有苦涩,在随意中隐着谨饬;在乡俗里透出雅趣,在直白里饱含书卷气。  相似文献   

3.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宋国人氏庄周写了一本书《庄子》,行文奇特,立意玄奥。越二千三百年以迄今,原版《庄子》变得非常难读。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把它译成现代白话。读了流沙河先生的现代版《庄子》,再去学习当代《庄子》。则豁然明了。——编者  相似文献   

4.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宋国人氏庄周写了一本书《庄子》,行文奇特,立意玄奥。越二千三百年以迄今,原版《庄子》变得非常难读。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把它译成现代白话。读了流沙河先生的现代版《庄子》,再去学习古代《庄子》,则豁然明了。——编者  相似文献   

5.
战国时代,百家争鸣,宋国人氏庄周写了一本书《庄子》,行文奇特,立意玄奥。越二千三百年以迄今,原版《庄子》变得非常难读。著名作家流沙河先生用优美流畅的文字,把它译成现代白话,读了流沙河先生的现代版《庄子》,再去学习古代《庄子》,则豁然明了。  相似文献   

6.
<偶然集>是钟叔河先生惠赠我的一本书. 书的前折口上印有作者自撰的一段文字:"本书为钟叔河1980-1999二十年间所作文章的选抄,承好意被列入文艺汀军百家文散文方阵".  相似文献   

7.
陈颖 《河南教育》2010,(3):50-50
《偶然集》是钟叔河先生惠赠我的一本书。 书的前折口上印有作者自撰的一段文字:“本书为钟叔河1980-1999二十年间所作文章的选抄,承好意被列入‘文艺湘军百家文库·散文方阵’。而作者本怯于‘投军’,插在‘方阵’中有点怕跟不上队,于是把留着送人的几本书换成了这个封面。取名‘偶然’,  相似文献   

8.
袁玉兰 《老年教育》2006,(10):42-42
写下这个题目,忽然想起名画家、学黄永玉先生曾写过的一篇章《比我老的老头》,他写的是李可染等一些名家。而我这篇《比我老的老人》,写的则是潍坊老年大学那些可敬可爱的老年学子们。  相似文献   

9.
鲁迅和嵇康     
<正>一、1940年,郭沫若先生写过一篇《庄子与鲁迅》;1947年,许寿裳先生写过一篇《屈原和鲁迅》;——这对于发掘鲁迅和古典文学遗产的继承关系上都是饶有意义的。很久以来,我却想写一篇《鲁迅和嵇康》,这是因为,在我看来,鲁迅对嵇康那么爱好,嵇康和鲁迅在思想上以及在风格上又有那么些相似之处,发掘发掘是尤其值得的吧。  相似文献   

10.
突然收到宁夏固原师范高等专科学校聂焱先生的来信。他请我为他的专著《现代汉语论集》写一篇序言。于是我来为这本专著写一篇序言,把它介绍给广大读者。 我同这本《现代汉语论集》的作者聂焱先生从没有见过面。但是有过文字交往。1991年《光明日报》上发表了《固原师专学报》的目录,知道他写作了《比喻四法》一文,就去了信。读了他的大作之后,也曾去信给予鼓励,好象还寄过一些材料。现在见到他的这本著作,很是高兴,为他的进步和成功而高兴。能在此为他写一篇序言,把它介绍给读者,我感到很是荣幸。我为现代汉语学的发展和繁荣而高兴。  相似文献   

11.
全球化进程中青少年理想人格的培育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一、引言——知鱼之乐《庄子·秋水》里有这样一则故事:一次庄子和惠子在濠水的桥上漫步,庄子看见水中的鱼从容地游着,便说:鱼儿真快乐啊!惠子便说:先生不是鱼,又怎么知道鱼儿是快乐的呢?庄子便答说:先生又不是我,怎么知道我不知鱼儿的快乐呢?惠子回答说:我  相似文献   

12.
知鱼乐     
“这张彩纸,请给我写点什么吧!”“给我写幅匾额吧!”不断有人来求写字。彩纸嘛,写一首自己作的歌也就行了,至于匾额,写什么词儿却大伤脑筋。最近,我常常给写“知鱼乐”三个字交差。于是,必定来问:“是什么意思呀?”这是从《庄子》外篇第十七《秋水》的最后一节里摘出的词句。我不能正确地翻译原文,但是我想,大体上是如下这样的意思:有一次,庄子和惠子一起在河边散步。惠子是一位知识渊博、好发议论的人。两个人来到桥上的时候,庄子说:“鱼悠悠然地在水面游着,这是鱼的快乐啊!”于是惠子立刻反驳:“你不是鱼,怎么知道鱼的快乐呢?”庄子说:“…  相似文献   

13.
《鸭绿江》去年十一期发表了叶永福同志谈创作体会的文章《到底写的谁——<将军,不能这样做>是怎样写出来的》。文章在回答读者关于“到底写的谁”的问题时说:“这使我想起了鲁迅笔下的阿Q。阿Q是谁呢?如果问鲁迅先生,我看不如去问阿Q,或者更直接点儿,去问那些看了《阿Q正传》后,惊得半晌动弹不得,然后忽然旋风般地冲将出去,溅者泪珠儿那末大的唾沫星,指着鲁迅先生的鼻子口吃地吼道:‘为……为……为什么……写,写,写我?’的那些人。”  相似文献   

14.
在《奶奶的星星》里我写过:她学《国歌》一课时,把“吼声”念成“孔声”。我写过我最不能原谅自己的一件事:奶奶举着一张报纸,小心地凑到我跟前:“这一段,你给我说说,到底什么意思?我看也不看地就回答:“您学那玩艺儿有用吗?您以为把那些东西看懂,您就真能摘掉什么帽子?”奶奶立刻不语。 如果可能,如果有一块空地,不论窗  相似文献   

15.
人教社出版的六年制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第19课《在仙台》(五年制第十册第23课)一课,选自鲁迅先生的回忆性散文《藤野先生》。课文通过写鲁迅在仙台学医时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和帮助,热情赞扬了藤野先生的正直无私、毫无民族偏见,以及他对中国人民的真诚友谊。鲁迅在写藤野先生对他的关怀帮助之前,先用一小段文字写了他在仙台受到的优待:“不但学校不收学费,几个职员还为我的食宿操  相似文献   

16.
话说简洁     
《庄子》一书中有这样一段文字:“长者不为有余,短者不为不足。是故凫胫虽短,续之则忧;鹤胫虽长,断之则悲。故性长非所断,性短非所续。”这段文字,形象生动地说明了文章该长要长,该短应短的道理,既合乎辩证法,又恰如其分。  相似文献   

17.
齐人物论     
写在前面《齐人物论》看起来和庄子的《齐物论》很相像。但这里的“齐”却是权衡、比较的意思,和庄子的“齐”南辕北辙;署名“庄周”的也是张远山、周泽雄和周实的一个三人组合。《齐人物论》指点江山、激扬文字、意气风发。这种快意的点评在这个充斥着虚假和流言的批评界里很让人耳目一新。在对着这精神盛宴大快朵颐的同时,我们不妨也学会纵情读书,从容做人。丹枫周涛《老父还乡》(随笔)我喜欢好斗的文字,一般也不习惯(甚至不屑于)用是否炉火纯青作为评价文人优劣的标准,如此,周涛铁匠铺开张般的写作,便能让我得到相当的阅读快感。他的文字…  相似文献   

18.
《天亮说晚安》是我最喜爱也最心疼的文字,我写摇滚写旅行,写这些早就从我的生命中消失掉的东西。当我重新看着这些文字的时候,我的难过一如深深的湖水,那个湖中沉没了我的那些CD,我的风景,也沉没了我的那辆十七岁的单车。没有人经过。它们一直安静地沉睡。  相似文献   

19.
1 在另外一篇文章中我曾提到:米沃什诗作坚硬、宏大、深奥,多鸿篇巨制,于我而言更喜欢他的那些短制,一方面易于领会,另一方面它们是米氏作品中不可或缺也是最为明亮的部分,表达了诗人热爱生命、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我想,写此类文字,他一定是非常快乐的.《一小时》正属于此类作品,短小精悍,速度快,爆发力强,三言两语之间就能抵达事物的本质.  相似文献   

20.
学界在讨论《庄子》文章风格的形成时,往往偏重于庄子生活的地域范围。其实,强调《庄子》的地域特色看似在"知人论世",但又把"知人论世"理解得过于狭窄,即只注重庄子个体的成长过程,而忽视了整个战国知识界的互动影响。庄子的姓氏、籍贯并不能判定庄子之学是"楚学"或者"宋学"。《吕氏春秋》、《荀子》、《韩非子》、郭店简《语丛四》与《庄子》相近、相似的段落说明,《庄子》形成的背后存在着一个广阔而深厚的话语资源。《逍遥游》中"鲲鹏寓言"的结构特征能够清晰地呈现出,庄子对战国社会流行故事的吸纳、改编、提升和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