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正> 我国最早的一部字典《说文解字》,顾名思义,就是解说"文"和"字".由于许慎撰此书的本意,在于驳正今文学家在文字形体结构方面的错误见解,因此他根据古文经的材料,参考秦汉各家的说法,以小篆为依据,追溯造字的本源,对九千多个汉字的形、音、义都作了详细的说明.解说时先释义,后释形,再注音,创立了比较系统的解说文字的方式,有一定的特点.  相似文献   

2.
2002年3月13-15日,<中国出版通史>编委会在北京召开了第六次编撰工作会议.对<中国出版通史·魏晋南北朝>、<中国出版通史·隋唐五代>、<中国出版通史·明清>清代部分、<中国出版通史·近代>、<中国出版通史·现代>等五个部分的编写提纲以及通史各卷中少数民族部分的研究撰写和衔接等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入细致的讨论.余敏、李致忠、王建辉、肖东发、吴道弘、戴文葆、傅璇琮、叶再生、邵益文、郑士德、汪家熔、史金波、方厚枢、缪咏禾、徐学林、宋应离、曹之、周少川、王余光、张志强、朱赛虹、陈宇清、郝振省、魏玉山等同志参加了会议.  相似文献   

3.
许春颖 《出版广角》2018,(13):74-76,90
许慎在《说文解字》自序中写道:"其于所不知,盖阙如也",书中多处标注"阙"字,自成体例.现存《说文解字》中的阙疑问题前人没有深入研究,文章从传世文献及出土古文字材料出发,对《说文解字》阙疑问题做了详细讨论.  相似文献   

4.
赏玉     
<正>"玉"字最早出现于商代甲骨文和钟鼎文中,汉字中的珍宝等都与玉有关。在中国文化学上,玉的内涵较宽。汉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玉,石之美兼五德者。所谓五德,即指玉的五个特性。凡具坚韧的质地,晶润的光泽,绚丽的色彩,致密而透明的组  相似文献   

5.
文章从中国古代辞书中分别采撷字书《说文解字》和辞书《尔雅》两部古代颇具代表性的语言文字学著作,从其编著、内容、体例、功用等方面加以介绍,同时对两部书的影响力加以评价,由此可见中国古代重要辞书的编撰与发展的轨迹之一斑。  相似文献   

6.
宋代是史料典籍编辑的重要朝代,徐梦莘<三朝北盟会编>的编辑具有浓厚的时代特点和个体价值,他"痛感靖康之祸"修成此书,欲以"春秋笔法"惩"乱臣贼子",<北盟>亦形成了独特的"会编体",不取官书,注重史料的罗列而不加考辨从而保留了大量的珍贵史料,史家的观点隐性地体现在材料的取舍选择上面.徐梦莘的<北盟>丰富了编辑思想,表现...  相似文献   

7.
本期发表了邓力群同志的《关于<无产阶级革命家风范丛书>编撰工作的几点意见》一文。这是他于今年3月在《丛书》编写研究班上讲话的部分内容,是首次在本刊公开发表。邓力群同志在讲话中,以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分析了当前国内国际形势,热情讴歌了毛泽东等无产阶级革命家的崇高思想和优良品德,论述了编撰《丛书》的指导思想。本文不仅对当前出版工作、编辑队伍的思想建设以及出版科学研究,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而且对广大的党员和干部也是有教育意义的。  相似文献   

8.
中国文字的渊源历经几千年的历史演变,汉字无论是在字形、字体还是数量方面都发生了很大变化,汉字家族在不断增加.从<说文解字>(公元100年,收9353字)到<汉语大字典>(1986年,收56000字),约2000年的间,汉字的数量增加了5倍多,而我们常用的6000多个汉字仅仅是汉字家庭中的一小部分.到目前为止,国际标准组织(ISO)制定国际标准时,共收集到汉字七万多字.  相似文献   

9.
王丽明 《云南档案》2012,(11):14-14
<正>保一中是云南省保山市有名的高级中学,百年来为社会各界培养出了大批优秀人才。2013年是保一中百年校庆,为了使校庆办得隆重热烈,富有意义,校领导研究决定,专门成立了由一批退休老干部组成的校志材料组,进行校志的编撰工作。为完整、准确、具体地编好保一中校史,以存史和为后人借鉴,2012年10月11日保一中校长等专程来  相似文献   

10.
《江西图书馆学刊》2017,(3):117-121
《说文解字》为我国传统小学的根基,清代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是研究《说文》的权威之作,研究者蔚为学林,形成了"段学"。段学,即段玉裁《说文解字注》及其所形成的学派。对清代"段学"体系的有关研究著述进行辑录考略,为段《注》的研究者提供较为完整的资料指引,从而推动《说文》学和段学的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