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阅读下列各语段,回答文后问题 (一) 遥闻深巷中犬吠,便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默叹,以为妙绝.  相似文献   

2.
<正>【甲】京中有善口技者,会宾客大宴,于厅事之东北角,施八尺屏障,口技人坐屏障中,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众宾团坐。少顷,但闻屏障中抚尺一下,满坐寂然,无敢哗者。遥闻深巷中犬吠,有妇人惊觉欠伸,其夫呓语。既而儿醒,大啼。夫亦醒。妇抚儿乳,儿含乳啼,妇拍而呜之。又一大儿醒,絮絮不止。当是时,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一时齐发,众妙毕备。满坐宾客无不伸颈,侧目,微笑,  相似文献   

3.
口技是一种杂技节目,我国在明清时代较为流行。《口技》写的是一场表演,表现了表演者精湛的技艺。课文是从那些力面来表现出口技者表演之“善”呢?一声音摹拟在表演中,口技者摹拟出多种事物的声音:犬吠、鼠作作索索、盆器倾倒(声)、(房屋)力拉崩倒、火爆声、呼呼风声、泼水声等等。口技者还摹拟出各种人的不同声响:妇手拍儿声、口中呜声、儿含乳啼声、大儿初醒声、夫叱大儿声等等。口技者在摹拟各种人和物的声音时,有单声、有混声、有渐起、有突发,有“一人大呼”、  相似文献   

4.
“而且”“并且”“并”和“且”是常用的表递进关系的标记词语,语义上当基事和递事同为肯定结构时,四个词都可以实现由浅入深的逐层推进,但是当基事为肯定、递事为否定时,“并”则不能实现由肯定到否定的过渡。句法上“并”和“且”在使用上的限制要比“并且”和“而且”多。“并”不能连接句子,在连接短语时只连接动词和动词性短语。语用上四个词都有简化表达结构、强调突显递事的功能,但是不同之处在于语体的指示功能不同。  相似文献   

5.
新中国成立以来,党对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认识不断深化,民族团结教育实践活动推动着党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工作经验的不断丰富和完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目标和价值取向不断聚焦。基于“层递交往”的相关理论,从空间维度、主体维度、形式维度梳理了党在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中取得的经验。一是通过布局建校拓展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空间向度;二是通过机会均等增进民族团结进步教育主体的交流机会;三是通过办民族班促进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的形式创新。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实践经验告诉我们,促进各民族的深度“三交”是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的常态化机制,该机制以“分层互动、逐层递进”为价值导向。要实现“层递交往”的民族团结进步教育常态化机制,就需打开“微观”主体交往新视界:搭建“三交”平台,夯实民族团结进步教育网络基础;加强深层互动,形成民族团结进步教育机制;贴近生活世界,挖掘民族团结进步教育资源。  相似文献   

6.
词语训练三题福建长汀县实验小学张昌辉其一:层递层递,指的是在阅读教学中,抓住“牵一发而动全身”的关键词,联系课文内容,从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设计训练题,让学生围绕训练题,去推敲、揣摩,一步一个台阶,最终达到理解词语,进而领会文章中心,体会人物思...  相似文献   

7.
剖析高职院校“后进生”就业困难的自身因素,采取从学院就业指导中心就业指导到班级重点指导再到班主任关键指导的“三位一体”、逐层递进的就业指导模式,是解决高职院校“后进生”就业问题的一种有效尝试。  相似文献   

8.
谈谈反转性递进复句广西藤县教师进修学校龙文余反转性递进复句,是递进复句的一种,是一种“表示一个否定意思为基点,向一个肯定意思反递推进”(高等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邢福义主编《现代汉语》402页)的复句。其代表形式是;“不但不……反而……”。“前分句的...  相似文献   

9.
<正>现阶段,作文教学是初中语文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作文在考试中占着很大一部分分数。但是,初中阶段仍有很大一部分学生写作能力较差,无法达到教育要求。而层递式教学模式遵循的原则是循序渐进,所谓的层递式教学模式,就是教师应该从培养学生的写作基础开始,让学生模仿优秀作品,然后逐层递进,最后再让学生自己创作。  相似文献   

10.
<正>层递式作为一种目的性、针对性较强的教学模式,在小学语文作文教学中应用既能够激发学生参与写作的兴趣,还可以训练他们的写作技巧。层递式教学模式指的是:将写作教学目标按照层次划分,教师实施科学合理的教学计划,通过逐层递进的方式实现最终教学目标,逐步提升学生的写作水平,可弥补传统作文教学中的不足,已被众多教师广  相似文献   

11.
逐层递进法     
《新读写》2010,(7):102-106
逐层递进法。又叫层进式。它与并列式(并列组合法)、对照式、总分式一起构成了议论文论证结构的四种模式。逐层递进法中,各分论点呈现出由此及彼、由浅入.深、由现象到本质、由简单到复杂、由小到大、由表及里的递进关系。  相似文献   

12.
基于DIKW模型的历史学习,呈现的是"史料——信息——知识——智慧"递进变化的过程。对历史学习开展递级管理、研究,引导学生对历史知识内在结构的逐层深化学习,促进知识的内化,是落实核心素养教学的有效路径与方法。  相似文献   

13.
以本校现行开发的选修课程“园艺规划”为例,阐述如何整合现有分散式选修课,设计从知识拓展、技能提升到实践应用逐层递进的套餐式选修课程,从而达成培养学生综合生物学素养的课程目标。  相似文献   

14.
在长期作文教学改革的实践中,我摸索出小学生作文训练的一种比较好的形式,即“一题多层递进训练”。所谓“一题多层递进训练”,就是首先根据一个作文命题提出总要求,然后将总要求分解为几个相互之间有区别、有联系、又有一定梯度的具体要求,每次按具体要求进行训练,后次训练以前次训练为台阶,层次不断提高,内涵不断拓宽,知识不断迁移,前后形成逐层递进的关系,直到完成总要求为止。下面以指导学生写《我们的教室》一题为例,谈谈“一题多层递进训练”的具体指导方法。  相似文献   

15.
十种声音、千百齐作四人齐发声抚尺一下大儿醒两儿齐哭儿含乳啼夫纳声夫健妇大呼儿醒、啼妇渐拍渐止夫大呼妇欠伸夫吃语一人大呼.火起’(遥闻)犬吠鼠作作索索盆器倾侧、妇喷群响毕绝静—动—静—大动—大静《口技》板书@傅祝明~~  相似文献   

16.
采用案例教学法,将具有较高临床应用价值的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案例引入课堂,并根据课程内容将案例分解为四个子任务:生物医学信号预处理、生物医学信号谱估计、生物医学信号时频分析及生物医学信号模式识别。每个子任务与理论知识教学同步进行,且逐层递进。学生按步骤在实验课上完成设计实践,并在第二课堂以课外兴趣小组形式完成拓展创新。教学实践表明,基于运动想象的脑-机接口案例教学实验设计,能够使学生实现从理论知识到实践应用的自然过渡,有效调动学习热情、提高学习效果。  相似文献   

17.
高勇 《初中生辅导》2008,(Z5):33-35
【原文】茅檐低小,溪上青青草。醉里吴音相媚好,白发谁家翁媪。大儿锄豆溪东,中儿正织鸡笼;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译文】茅屋又矮又低,近旁的小溪边上长满了绿绿的小草。从茅屋中传出略带醉意的聊天声,用的是吴地的方音,听  相似文献   

18.
<正>《课程标准(2022年版)》“统计与概率”领域中,有一处比较大的变化,就是把“分类”调整为“数据分类”,突出从事物分类到数据分类的过渡,并首次提出“逐层分类”的要求。“逐层分类”要求学生基于第一次分类的结果思考“还可以怎样继续分类”,初步体会分类是有层次的,感受层层递进的思考。这样的变化值得每位一线教师关注。数据分类的本质是根据信息对事物进行分类。  相似文献   

19.
层递,也称“递进”、“层进”。其特点是以大小、高低、多少、轻重、深浅等顺序依次排列的语言格式。它既是一种修辞方法,也是一种重要的表现方法。《白扬礼赞》的层递表现为描述性层递和议论性层递的有机组合。描述性层递就是运用层递方法对事物进行具体的描写和叙述。这种描述性层递,是层递贯穿描述之中,以层递作为语言组合的线索,又以摹状、比喻、拟人为语言组合的支撑点。例如第二段“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黄的是土……绿的呢……绿波……黄与绿主宰着……坦荡如砥”。作者抓住白杨生存的“景美”进行描述,用摹状(形、状、色)、比喻、拟人格突出白杨树生长环境的不平凡。这里作者以“层递”来进行语言组合,由总到分,  相似文献   

20.
刘老汉有三个儿子,大儿刘明上初二,二儿刘方上初一,小儿刘成读小学六年级.一天,刘老汉想了解一下三个儿子的学习情况,出了两道趣题: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