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62 毫秒
1.
我国目前市场化运作的期刊大约有1000~2000种,其中约有500~600种能够广泛与读者见面。从市场调查结果和读者反馈的信息来看,封面已成为大众期刊的销售卖点。美国塞拉滱斯大学杂志系主任华斯莱(Roland E.Wolseley)在所著《杂志学窥奥》(understandingmagazine)一书中说,即以杂志的封面设计而论,也因发行政策的不同而异,编辑人倘若希望他们的杂志有读者订阅,便应当设计某一种封面,希望零售的,又应当设计另一种封面。美国著名摄影家菲利浦·哈尔斯曼给《生活》拍了一百张封面照片后说,“要有广告效果,有吸引力,首要的条件是一张封面必须有趣味,有迷惑力,能吸引人的注意,而不能使人反感。一张封面应当保证让人们拿到这本杂志时,可以度过一个有趣的一小时。如果这张封面是人像,这个人物不能是  相似文献   

2.
近日,由上海新闻出版局主办的“我爱读书我爱生活”2006上海书展圆满落下帷幕。书展上,由柯尼卡美能达举办的。请你上封面”活动,邀请了上海文艺出版总社旗下的《上海画报》及《人与自然》杂志的专业摄影师.为参观者当场拍摄照片.并由上海印刷新技术(集团)有限公司的专业制作人员将照片与《秀with》、《HOW》、《今日风采》等知名时尚杂志期刊封面文字相结合,最终通过柯尼卡美能达的专业级彩色数码印刷设备bizhub PRO C500.将体验者的照片制作成杂志封面,并赠送给体验者珍藏。  相似文献   

3.
菲利浦·哈尔斯曼是美国著名的人像摄影家。本刊1980年第1期曾刊登了他所写的“我给《生活》画报拍了一百张封面”。我们现在发表肖绪珊同志撰写的这篇文章,对于哈尔斯曼的生平和摄影艺术加以介绍。  相似文献   

4.
孟志军 《今传媒》2007,(9):0-41
封面、标题和目录.封面是一本杂志的脸面,代表着杂志的形象、气质与宣言.期刊封面除了具有保护杂志内页的作用之外,它还有一个非常重要的作用,推销杂志.封面对于《中国国家地理》无疑是最具视觉冲击力的要素.《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边沿是它的刊物标志红色C,是封面的重要组成部分,非常醒目.《中国国家地理》的封面图片,都是从几百张候选图片中精挑细选出来的,几乎都是自然地理的内容.例如2004年12期的封面中,有八期都是以自然风光做封面.很少以人为主题做封面.只有在2004年3月推出的国花、国鸟、国树、国石专辑,封面是一个女模特裸露的后背,后背上面印有鲜花,一改过去的严肃庄重的风格,很像一本流行的时尚杂志.  相似文献   

5.
吴兴人 《新闻记者》2002,(12):39-39
香 港《东周刊》10月30日一期杂志的封面刊登女星刘嘉玲12年前被不法分子威胁拍摄的裸照 ,引起一场轩然大波。杂志出版后 ,由香港演艺界9大属会所组成的电影工作者总会 ,在当地集会。这家杂志的大股东杨受成被迫要求《东周刊》立即停刊。而《东周刊》的3名主管随后也宣布引咎辞职。滥用新闻自由的《东周刊》触犯众怒 ,终于以停刊散伙了事。在报刊史上 ,一家杂志因刊登一张裸照而引起读者抗议 ,被迫停刊 ,可谓史无前例。有人还提议 ,将10月30日定为“传媒反思日”。人们也许要问 :在三级片拍摄和观看不乏其人的香港 ,在渲染暴力…  相似文献   

6.
《新潮杂志书》月刊系列创刊于1998年11月,每期突出一个演员,定位为制作低价格的杂志书写真集.从该杂志演员的选择到杂志封面的设计、再到充满艺术魅力的写真拍摄,都很讲究.因为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写真集,成为读者的热门话题,销售行情一直很好.  相似文献   

7.
《封面中国三十年》从一个独特的视角,解读30年来中国社会百姓在物质、精神、生活形态的巨变。该书从1978年至2008年间众多杂志中,精心选择每年一期最能代表当年社会生活形态、人物精神状态特征的杂志封面,构成30张中国历史面孔。同时,从每个封面切入、解读,点评当年产生过重要影响的历史节点,把握社会发展趋势。  相似文献   

8.
我是一名新闻系的本科生。虽然接触《新闻与写作》的时间不长,却慢慢开始喜欢阅读它。首先标题很精彩。因为以杂志封面的文字来作为判断是否阅读的标准这样的习惯,在选择杂志时,我首先看的是其封面文字。贵刊"烟花万朵献给你——新闻校检员"、  相似文献   

9.
甄西 《出版参考》2007,(11S):35-35
《新潮杂志书》月刊系列创刊于1998年11月,每期突出一个演员,定位为制作低价格的杂志书写真集。从该杂志演员的选择到杂志封面的设计、再到充满艺术魅力的写真拍摄,都很讲究。因为做出了前所未有的写真集,成为读者的热门话题,销售行情一直很好。[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家里的书和杂志不算少,想看什么挺方便。《新闻爱好者》虽然每期必来,那是爸爸津津乐道的读物,每期到来,他总是饶有兴趣地边读边琢磨什么,几年了,都是这样。而我对它不屑一顾。可爸爸的兴趣渐渐引起我的注意,顺手拿起一本翻翻,想从中发现什么。是封面那张照片《乡邮》,引发我的深思,多可贵的精神,这些高尚人的足迹踏遍了山乡邮路;又一期封面的艺术照《归牧》,使我  相似文献   

11.
封面的艺术     
杨东平 《新闻天地》2001,(10):54-55
今天,显而易见地,绝大多数杂志在封面上印有图片。但确有例外。现在只有少数新闻周刊像日报那样在封面上印上通栏大标题,不过这种设计在前不久还大行其道:比如《观众》(The Spectator).在上世纪60年代还在封面印正文,但现在已经树立起了有自己特色的封面——使用漫画和插图。同时,在每一期的封面都使用图片也未必就好,但它确实能产生很多创意。一百五十年以前,封面通常只被看作是杂志的一层包装纸。当杂志内容期期更新时,出版商却并不认为定期改变封面图片有多么重要。就像Patricia kery在它的《世界优秀杂志封面》一书中指出的:"比如《海滩》(The Strand),每十年只使用同一张街景图,只有在万不  相似文献   

12.
看板     
艾玛·罗伯茨登时尚杂志封面曾入选全球最美脸蛋的美国女星艾玛·罗伯茨,近日为《Flavor City》杂志拍摄了一组封面大片。明媚的春光中,刚满21岁的艾玛甜美可人。艾玛是美国著名影星朱莉亚·罗伯茨的侄女,9岁起便开始演戏。  相似文献   

13.
看板     
戴安娜·艾格伦为《Nylon》杂志开年美国女演员戴安娜·艾格伦登上《Nylon》2012年1月封面,拍摄了一组时尚大片,为该杂志开年。尚不满26岁的戴安娜随着美剧《欢乐合唱团》的走红人气直升,在这组大片中换了多套装束,但大体走亲和力路线。  相似文献   

14.
李润英 《档案天地》2014,(11):26-28
正台儿庄大战期间,著名战地摄影记者罗伯特·卡帕冒着生命危险用相机记录台儿庄战役的惨烈,拍摄了一百多张揭露日本侵略军罪行的照片在美国《生活》杂志刊发,并撰文说:"历史上作为转折点的小城的名字有很多,滑铁卢、葛底斯堡、凡尔登……今天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名字——台儿庄。一个小得不能再小的城镇,一个京杭大运河经过的城镇,一次胜利已使它成为中国最知名的村庄。"1938年初,卡帕和纪录片摄  相似文献   

15.
新闻人物肖像的魅力─—《克林.伊斯伍德》漫笔张敬云一个人就是一部小说,那么他或她的脸则是这部小说的“封面”。人们可以通过文字来熟悉这部小说、认识这页“封面”,但只有摄影是了解这负“封面”最直接的形式。自从1826年尼普斯拍摄的世界上第一张照片起,摄影...  相似文献   

16.
季苓 《青年记者》2009,(18):54-55
新闻杂志是报道、解释国内外重大时事新闻的杂志,形式以深度报道和评论为主。封面相当于新闻杂志的“头版”,是新闻杂志的“门面”。一些世界知名的新闻杂志,如美国的《时代》、《新闻周刊》,德国的《明镜》,英国的《经济学家》等,都很重视杂志封面的设计制作。在我国,一些新闻杂志也在借鉴国外新闻杂志封面设计的基础上形成了各自的模式,体现出不同于其他新闻杂志的个性。  相似文献   

17.
我面前放着一张照片,那是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中国京剧史》首发式时,我与该书总主编马少波老师的合影,时间是1999年11月18日上午。拍摄这张照片的是与我同去北京出席首发式的上海艺术研究所所长高春明先生。这张照片虽然不算很老,但至今也有近十年了。这张照片使我想起许多往事。  相似文献   

18.
读者之声     
解放军某部组织官兵,开了一次“《新闻与写作》杂志伴我成才”座谈会。与会的干部战士从不同角度谈自己的感受,提出意见和建议。 部队长张成金:我是抓军事课目的干部,从没写过新闻。初识《新闻与写作》,是两年前的一天。在图书馆里众多的杂志中,《新闻与写作》不怎么起眼,薄薄的本子,封面朴实无华,可杂志的内容却很吸引我。从那以后,只要《新闻与写作》一到,我便虚心向其学习。两年来,我写材料,问题抓得比较透彻、准确,语言也变得生动、凝练了;有十几篇军事论文  相似文献   

19.
每次收到《新闻与写作》月刊,那张封面总叫人爱不释手,想写几句话。 我觉得一家杂志的封面有如一个人的脸。初见一个人,首先看到的是他那张脸,是美、是丑、是端庄、是放荡、是严肃、是轻佻、是高雅、是猥琐,大体上可以从脸上看出来。 一家杂志要珍惜自己的面部。在封面的设计上要有所考究。通俗杂志或影视刊物放上一个美人头像,那是可以的。一家严肃的刊物如果以美人头来吸引读者,那就是自己贬低自己。而在封面上为某一企业做广告,印上几幅彩色商品图像,犹如在人脸上贴  相似文献   

20.
文化动态     
《中国新闻周刊》2001,(16):63-63
男人都爱章子怡 由章子怡担纲封面的台湾《男人帮》4月号杂志,引发了台湾读者的抢购,6万份的杂志被抢购一空。 张东健将来北京拍戏 韩国最受中国观众喜爱的明星张东健接到CCTV的邀请,拍摄一部电视剧,剧情是“来到北京的一个韩国青年的爱情故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