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山峰 《湖南档案》2010,(5):21-24
大智者,若愚。 今年95岁的贾若瑜,赤水人,原名贾若愚。1937年,罗瑞卿建议他将若愚改为若瑜。父母当初给他取这样的名字,大概是希望他不要太过锋芒,但他为人处世,确有一点“若愚”:庐山会议彭德怀挨批,上级要军事博物馆把彭德怀的陈列全部撤掉,馆长兼党委书记的他顶着不办;  相似文献   

2.
黄公略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多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称誉他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3.
正袁也烈是一位鲜为人知的开国将领。他有过驰骋沙场的豪迈、战功显赫的辉煌,也有过退步转职的无奈、坐牢挨斗的厄运。他在湖南一师听过毛泽东的课,算得上"天子门生"。他只是一名少将,但他担任过元帅林彪的老师和上司;他入党的时候,元帅彭德怀、贺龙还没入党;他进军官学校时,元帅陈毅、罗荣桓还没参军;同时在黄埔军校任职,元帅徐向前没有他的名声  相似文献   

4.
王彪 《档案天地》2011,(3):29-33
彭德怀被"打倒"之后,曾经多次上书中央和毛泽东,希望能够冼清罪名.在痛苦不堪的日子里,他写下了日后轰动中国的<彭德怀自述>.可是,彭德怀写下的每一个字,都被专案组和造反派认定是"翻案"文章.这部珍贵的文稿,是如何写成的,又是如何劫后幸存的?  相似文献   

5.
1950年9月美军仁川登陆后,林彪急招四野技术侦察局负责人到京,要求他们组建一支技术侦察队伍,准备随他赴朝工作。可见,林彪当时已做了带兵出征的准备和安排在关于出兵朝鲜的问题上,中国学界和社会上长期以来流传着一个说法,即毛泽东本来想请林彪挂帅出征,但林彪反对出兵,故称病不出,后中央决定改派彭德怀带兵赴朝作战。笔者在研究中看到一些文献,并对知情者做过采访,发现这种说法有一些说不通的地方。  相似文献   

6.
林彪和饶漱石不熟悉,没有什么瓜葛。但林彪和高岗在延安时就打过交道,解放战争时期在东北一起共事,两人合作得很好,关系密切。由于这层关系,当高岗想要获得党和国家的更高权力时,他找到了林彪与他一起"谋事"。那么,林彪在"高饶事件"中究  相似文献   

7.
黄公略,原名汉魂,字家杞,l898年出生在湖南省湘乡县一个普通的塾师家庭.1927年12月,他参加广州起义,并光荣地加入了中国共产党.1928年7月,黄公略同彭德怀等人一起领导了震惊中外的平江起义,之后成立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他先后担任中国工农红军第五军十三师叫团党代表、红五军第二纵队纵队长、红五军副军长和红六军军长等重要职务,后又任红一方面军第一军团的第三军军长.黄公略精通韬略,文武双全,带兵作战时深谋远虑,善出奇兵,屡建战功.他当时与彭德怀、林彪、伍中豪等红军优秀将领齐名,在20世纪30年代初的中国,尤其是在湘鄂赣苏区、湘赣苏区和中央苏区,几乎众人皆知.  相似文献   

8.
何定 《陕西档案》1998,(6):23-28
"唯彭德怀同志不能平反" 到京后,彭德怀将50多天辛苦调查的结果--5份报告送到杨尚昆手里,请他转呈毛泽东和党中央,并希望毛泽东看过报告后能如约和他谈谈.  相似文献   

9.
黄公略声名显赫,与林彪、伍中豪并称“朱毛”麾下的“三骁将”。后来,蒋介石经常用“朱、毛、彭、黄”来指代中央红军。黄公略才华横溢而又英姿潇洒,彭德怀与他结成生死之交,朱德称赞他智勇双全,毛泽东多次把他写入诗词之中。称誉他为“飞将军”。  相似文献   

10.
1956年9月,中共开八大,米高扬带苏共代表团参加,遇上彭德怀。"‘米高扬同志,’彭德怀像尊铁塔,近在咫尺地墩实在这位苏共代表团团长面前,以传统的中国农民的纯朴性,不拐弯不打结地当面诘问:‘为什么斯大林生前你们都喊他天才、英明、万岁,可他死后你们又骂他漆黑一团?’  相似文献   

11.
"史无前例"的"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运动开始后,刘少奇等一大批中央领导人以及地方的各级领导,都成了被批判被打倒的对象.彭德怀也不例外.当时,彭德怀正被派往西南区参加大三线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2.
中共中央瓦窑堡会议后,党中央客观地分析了全国抗日形势,制定和执行了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政策,决定以山西作为坚持华北抗战的根据地,协调八路军与山西当局在军事上、政治上的合作,首先开展抗日民族统一战线工作.毛泽东、彭德怀在1936年4月致林彪、聂荣臻电文中强调"山西的经营是必不可少的,因为没有山西即不可能设想与日帝进行大规模作战."[1]通过研究和探析党在山西特殊的统战工作,使我们更深刻地认识到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统一战线工作的伟大历史作用.  相似文献   

13.
《新闻天地》2010,(8):6-6
1959年,彭德怀遭到错误的批判,被免去国防部长一职,由林彪接任。1971年9月,林彪及家人乘飞机出逃时,在蒙古温都尔汗地区坠机身亡。随后,由叶剑英主持中央军委的日常工作。自1971年9月到1975年1月,我国一直未任命“国防部长”,由叶剑英全盘负责国防事务。  相似文献   

14.
我与图书馆     
我的读书生涯是从1973年开始的.那时我在部队服役,正赶上"文革"时期的"批林批孔"运动,上级发了许多大批判材料,主要是16开的活页文选,左边一页是孔孟之道,右边一页是林彪反动言论,大意是说孔子"克己复礼",要复辟奴隶制,林彪反党叛国,要复辟资本主义.  相似文献   

15.
黄卫 《兰台内外》2013,(3):17-18
何殿奎是秦城监狱前监管处处长。不久前,他在接受采访时,披露了江青及林彪的"四大金刚"在秦城监狱的生活,与社会上流传的多有不同。生活上的优待没有了1976年,何殿奎是秦城监狱管教科科长。当时,他负责的204监区,主要关押的是林彪集团嫌犯。"九·一三事件"后,林彪的"四大金刚"在人民大会堂被捕,被关押在北京卫戍区的不同地  相似文献   

16.
长江同志是三十年代升起在中国新闻界的一颗明星.他不仅以他自己杰出的工作,为新闻采访开创了广阔的天地,而且带动了不少青年新闻记者,驰骋于枪林弹雨之中,金戈铁马,出生入死,为民族的解放,祖国的新生作出了不懈努力.他的传奇式的采访经验,万里跋涉,百战艰难,不是一篇短文可以写完的.这里回忆到的,只是长江同志平常同我讲到的几条基本经验:一曰深入基层;二曰广交朋友;三曰有备无患,写出来供大家参考.一九七○年十月,长江同志受林彪、江青反革命集团迫害,含冤去世.这样一个人,本来是可以大有作为的,然而极"左"路线和"十年浩劫",他也终于难逃此劫.在审判林彪、江青反  相似文献   

17.
1978年12月,中共十一届三中全会审查和纠正了对彭德怀所做的错误结论.这年12月24日,中共中央在人民大会堂为彭德怀举行了隆重的追悼大会,平反昭雪.追悼会后,彭德怀的骨灰盒安放在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那么彭德怀的骨灰盒为何又要安迁到湖南湘潭故里乌石彭家围子呢?  相似文献   

18.
习仲勋、彭德怀两人均英雄一世,坎坷一生习仲勋与彭德怀曾在西北一起浴血奋战,建立了深厚的情谊.建国后,两人政见一致,遭遇相同.习仲勋一直深深地怀念和敬重彭德怀,给予他高度的评价. 与彭总西征 1936年,中央红军在西北形势严峻:蒋介石趁红一方面军东征山西回师陕北未来得及休整补给之机,即调嫡系胡宗南部、陕北地方军、宁夏"二马"(马鸿逵、马鸿宾)、张学良的东北军、阎锡山的晋军共154个团25万人,围攻陕甘边区.  相似文献   

19.
何定 《陕西档案》1998,(5):23-27
编者按:今年是彭德怀元帅诞辰100周年.彭德怀光辉一生中的许多岁月是在陕西度过的,他1935年10月长征到陕北,对保卫与扩大陕北革命根据地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相似文献   

20.
1955年中国人民解放军首次实行军衔制时,荣获元帅军衔的1位开国元勋中,八路军系统有9人即八路军总指挥朱德、副总指挥彭德怀、参谋长叶剑英,八路军115师师长林彪、副师长(政治委员)聂荣臻、政治委员罗荣桓,八路军120师师长贺龙,129师师长刘伯承、副师长徐向前;而新四军只有1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