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在哈尔滨解放区,萧军的创作主要表现为《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因文学与报刊的同存共生关系,散文成为这一时期萧军的文体选择,因同《生活报》的论争,萧军创作了大量论争杂文。这些杂文一方面体现了萧军对鲁迅杂文的继承和发展,一方面也代表了萧军杂文创作的最高成就。萧军在《文化报》上的文学创作是东北新启蒙的实践之作,同时也是研究东北"《文化报》事件"的重要文学资料。  相似文献   

2.
鲁迅与毛泽东在20世纪中国历史上无疑是两个象征性的人物。一个是精神导师,一个是革命领袖,他们的被接受,深深地影响着每个具体个人对他们的态度。以鲁迅与毛泽东作为精神镜像来研究萧军,从对他们的不同态度和情感的认知中,可以映照出萧军本人的精神资源和人格气质。  相似文献   

3.
鲁迅逝世后,在陕北根据地,如何定位鲁迅精神,毛泽东和萧军分别发表过各自的见解,也曾在某些问题上出现了争论,这说明两人在如何建设新民主主义文化的问题上有不同的理解。其一,毛泽东和萧军都相信对敌战斗到底是鲁迅精神的重要内容,不同的是,萧军认为对革命阵营里的"黑暗"也要进行战斗。其二,毛泽东认为,鲁迅"是党外的布尔什维克";萧军则提出,中国共产党要以鲁迅精神为精神。其三,毛泽东在鲁迅提出的"民族革命战争的大众文学"基础上提出了文艺为工农兵服务的主张;萧军则认为,鲁迅强调的是文艺的"独立性"。其四,毛泽东认为,鲁迅有一个从进化论者向唯物辩证论者,由民主主义者向共产主义者转变的过程;萧军不承认鲁迅有这个"转变",他认为鲁迅一直是发展的、革命的。总之,这场争论属于革命阵营内部的观点之争,毛泽东主张建设人民大众的反帝反封建的文化,文艺要为工农兵服务;萧军则强调要建设抗日民族战争的文化,文艺与政治要分开。  相似文献   

4.
鲁迅与巴人     
作为现代文学史上著名的作家、理论家,巴人在人格和为文上是深受鲁迅影响的。他一生追随鲁迅并在鲁迅研究上作出了开拓性贡献;他不仅严格捍卫鲁迅杂文的历史地位和倡导“鲁迅风”杂文,且在自己的创作中秉承鲁迅杂文文体多样性、对时事反应迅捷、寸铁封喉和言辞朴直庄谐的传统特质;同时继承和完善了鲁迅的乡土世界,其小说不仅力承批判暴露质素,并且提炼出两种新兴的劳动人民形象,并在创作中加强了乡土小说对绚丽环境描写的吸收和承用。  相似文献   

5.
萧军是二十世纪的中国文坛上具有独立人格精神的东北作家群中重要小说家之一,文章结合当时的文化环境,政治理念,知识分子的文化观念,重点就和萧军关系密切的三个人--鲁迅、毛泽东、萧红,谈谈这位著名作家人格精神气质方面形成的一些原因.  相似文献   

6.
巴金与萧军,无论在人的性格、志向,还是在作品的风格、取向上,他们间都存在很大的差异。关于"革命""理想""信仰"方面,巴金崇尚的人文理想之依托是无政府主义,他崇尚讲真话、为人民,一生低调为人为文;萧军也有理想、信仰,不过年轻时的萧军有着"野气",行为方式多欲以一种先觉者、引路人的身份去实践,其在延安写的日记内容就有不少的夸大个人作用或失实之处。萧军是鲁迅的学生,他对鲁迅的炽热情感是其他人所无法比拟的,他交人视友是以对鲁迅尊重为底线与特定基准的,他晚年时向家人郑重嘱托"钟爱鲁迅";巴金并非鲁迅的嫡传弟子,但他把自己看做是鲁迅的后辈、鲁迅的学生,他对鲁迅的情感表面波澜不惊,实则深蕴。在对待后学与晚辈问题上,巴金与萧军都是鲁迅精神的传承者,他们都将鲁迅一以贯之关爱和扶掖青年人、后辈的风范真正去发扬光大。  相似文献   

7.
本文针对新生代作家的“鲁迅小说绝对比不上郁达夫,他的杂文谁都可以写”、“鲁迅是快老石头”、鲁迅等“老一辈的作品,他们到我们这里已经死亡”等观点,提出郁达夫对鲁迅的评价。郁达夫认为鲁迅“是中国作家中的第一人”;他的人格精神令人崇拜;鲁迅是我们“民族光辉的人物”.如果愚蠢地打倒鲁迅,我们就可能重回到做奴隶的时代。  相似文献   

8.
鲁迅的诗歌与他的小说、杂文一样,不仅具有强烈的战斗性和思想性,同时又是完美艺术的结晶,凝结着他丰富的革命斗争经验,从侧面反映了鲁迅一生的战斗历程和革命精神,体现了他的进步思想和高尚人格。  相似文献   

9.
在《官本臭腐与财本粪土》一文的开头 ,作者明白地告诉我们 :他“常读些杂七杂八的书 ,常写点杂七杂八的文章。”的确 ,杂文 ,是左郁文先生文学创作的重头节目。迄今为止 ,他出了三本书 ,《一吐集》 ,全部是杂文 ;《两半集》 ,一半杂文 ,一半散文 ;《三品集》中 ,“世相品”全是杂文 ,“生活品”为散文 ,“诗文品”为评论 ,其中也有少许可称为杂文的文章。邵阳人称他为“邵阳的鲁迅” ,可见他的杂文在他创作中的地位与在群众中的分量了。提起杂文 ,就想到鲁迅。在我国民主革命时代 ,鲁迅以其最可宝贵的硬骨头精神和特有的笔法 ,成熟了一种杂…  相似文献   

10.
鲁迅作为一位伟大的精神界战士,如一盏照亮黑夜的明灯,指引人们走向光明的未来.鲁迅将未来的希望寄托在青年人身上,把对青年人的生命关爱与精神关怀表露在他的杂文里.他站在人道主义的立场上关爱青年生命,为青年人提供“韧”性战斗的精神武器;以“立人”的人学理想为精神指引,鼓励青年人“执著现在”,正视现实,积极大胆地看取人生;怀着对青年人的殷切期望,指导青年人的具体读书实践.以此培养青年人健全的个性,自由的人格.  相似文献   

11.
杨逵被称为"台湾文学的脊骨",这不仅对其文学创作给予了极高的评价,更是对他的人格魅力的充分肯定。杨逵一生未曾见过鲁迅,他对鲁迅的解读与接受是通过鲁迅的作品与友人的介绍得以实现的,然而,在这两位中国大陆与台湾现代文学史上产生巨大影响的作家身上却有着割舍不断的联系。  相似文献   

12.
鲁迅以浙东地区为背景而创作的小说,成为20世纪20年代,以至整个中国现代文学中不可企及的典范之作,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吴越民俗文化为鲁迅的小说创作提供了无数具体生动的素材和大量的人物、事件原型。鲁迅在吴越民俗文化中心生活了二十余年,吸吮了吴越民俗的养料。在他的小说中展现了一幅幅生动逼真的吴越风俗民情画,表现出对浙东故土深深的眷恋及对故土人民深深的爱。可以说没有吴越民俗文化这股清泉,就浇灌不出鲁迅这棵文坛的参天大树。  相似文献   

13.
鲁迅的精神、思想和人格对胡风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作为鲁迅文学和精神传人的胡风,从鲁迅逝世到1949年共和国的成立,几乎每年都要写文章纪念鲁迅,并且还特意标明是为了纪念鲁迅而写,每一次谈论的问题和重点也有差异。"鲁迅纪念"是现代思想文化和文学史上的重要事件,胡风也发出了自己的声音,他阐述鲁迅精神的同时,也在建构自己的思想文论,维护鲁迅所开创的新文学传统,批判客观主义、形式主义以及宗派倾向。他在复杂的文学斗争中张扬鲁迅精神。  相似文献   

14.
<呐喊>、<彷徨>时期的鲁迅作为一位思想启蒙者,通过文学形式表现了在特定历史情境下对个体生命状态的深切体验.其作品不仅体现了改造国民性的启蒙主题,具有现实主义的深度,而且记述了作者深刻、复杂、痛苦的心灵历程,作品内容具有明显的存在主义因素,后者是鲁迅作品价值构成的重要方面.鲁迅在"绝望之为虚妄,正与希望相同"的生存困境中重塑的人格,既有中国传统文人的人格因素,又体现了极具现代性的内涵.  相似文献   

15.
留学日本的生活经历,划定了鲁迅一生的生命坐标,正是这段生活经历,开拓了他的人生视野,改变了他的人生追求,使他成为中国新文学的开山之人。留日期间,鲁迅经由多种方式了解西方先进的思想文化和文学艺术,确立了以"国民性"改造、人的解放、创建理想人性为宗旨的"立人"思想,从此他以精神界之战士的姿态,在文学创作,特别是小说创作中,弘扬了他的这一具有崇高境界的现代生命意识。  相似文献   

16.
鲁迅小说集《呐喊》《彷徨》渗透着深沉的人生悲凉和孤寂的况味。其悲既是一种情 ,也是一种理 ;既有困顿的人生失意之悲 ,又有死亡人物的愁苦之悲 ;既有庸众之悲 ,又有孤独之悲 ;悲剧方式将人物、环境等渲染得阴冷而可怖 ,道出腐朽的封建文化对于奴性人格及虚伪的相生相依的影响 ,同时在小说里 ,鲁迅无意间还流露出其天才式的悲哀。  相似文献   

17.
鲁迅的小说创作一开始,就与以“娱乐,消闲”为主要目的和追求的通俗小说,大众文化区别开来。他指明,自己所写的是严肃的“为人生”的小说,这正是鲁迅所开创的“五四”新小说的最本质的特征。鲁迅所提倡并身体力行的“为人生的文学”,是真诚地,深入地,大胆地看取人生的,并且写出他的血和肉来的真文学;是注关下层人民,着重揭示病态社会的人的精神病记的文学,是对现代中国人的灵魂的伟大拷问,而它他最终指向的是绝望的反抗。作为一个无限丰富却又充满本体性的困惑的灵魂,鲁迅是在真实与说谎的矛盾的张力中来进行写作的。正是时时面对这样的写作的困境,就决定了鲁迅小说写作上的一系列的特点:本体性的隐喻性,“复调性”和音乐性。鲁迅在自评小说时,提出了一个审美标准:“从容”还是“逼促”。这是鲁迅的一个十分重要的美学观。  相似文献   

18.
鲁迅是我国一位伟大的文学家,其素来以杂文和小说著称。但是在鲁迅的文学生涯里,其诗歌的艺术成就也十分的突出,尤其是鲁迅的古体诗,有着极高的艺术魅力与思想底蕴。本文将要对鲁迅的古体诗歌进行探讨,分析其古体诗歌独有的艺术特色。  相似文献   

19.
鲁迅的心灵深处激荡着一种饱满的自由意志。鲁迅的自由意志是尼采用的“酒神”和首家的 “狂士”性格的集合。杂文是鲁忱自由意志最充分的载体。鲁迅的自由意志决定了鲁迅洞察黑暗、与黑暗进行殊死搏斗的品格。自由意志使鲁迅专断、霸道而缺乏宽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