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毛林 《考试周刊》2011,(88):39-39
古文教学在高中教学中几乎是主流,也是高中语文教师真正把语言学科当做知识学科教学的一个体现。古文教学除了要引导学生感受、领悟外,还有一些具体的知识点需要教给学生。 学习古文首先当然是读懂,也就是简单地翻译。事实上高中古文教学在读懂这个层面上早已超出了一般理解的要求,要求的是学生会翻译,甚至是恰当地翻译,也即所谓的“信、达、雅”。  相似文献   

2.
古文断句作为考查学生古文阅读能力的一项内容,其与翻译共同囊括在阅读理解中,是决定学生是否实现有效阅读的关键一项。因此,"断句"成为初中语文教学的"必修课",引导学生准确断句同样也成为教师开展教学研究的重要内容。  相似文献   

3.
文言文是语文教学的重难点。由于古今对汉语意思的理解有差异,学生在翻译古文时常常是"谈虎色变",感到枯燥、头痛,提不起兴趣。而"咬文嚼字"又是古文翻译过程中常见的问题,对此,本文从《始得西山宴游记》《李将军列传》《六国论》这三篇文章入手,对"咬文嚼字"具体展开论述和分析。  相似文献   

4.
【教学缘起】 能翻译浅易的文言文,是高中生古文学习过程中不可回避的重点和难点。日常教学中老师们虽然给学生讲了翻译的一些原则和方法,但学生翻译的文言语句仍然不尽如人意。什么原因?第一和学生文言字词的积累单薄有直接关系;第二和教师对学生进行文言文翻译的训练缺少精心的教学设计也有关系。如果把“文言文翻译”作为培养学生阅读“浅易文言文”能力中的一个重要的训练项目,应充分考虑学生已有的文言积累,  相似文献   

5.
新课标中初中文言文的教学目的是培养学生诵读古代诗词和阅读浅显文言文的能力。然而就当前初中语文教学而言,教师串讲,"字字落实,句句清楚",学生记词义、记译文,考试考翻译和字词,学生对这种"满堂灌"的文言文学习感到厌倦,使文言文的教学跟素质教育相距甚远。而我们学校有不少外来务工人员子女,这种问题就更为凸显。如何让学生摆脱文言文的束缚,本文以《核舟记》为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出发,挖掘文言文中的有利因素,通过趣味古文、古字分析、画画学古文等形式吸引学生读古文,诵古文,记古文。希望能为古文教学提供新的学习范例。  相似文献   

6.
古文翻译标准的再思考沈怀兴为了满足广大读者批判地继承中国古代文化遗产、弘扬优秀的民族文化之需要,出版社要出一些古文译著;为了把古文教学落到实处,大、中学校的老师经常让学生用现代汉语把古文译成现代文。然而,我们经常见到这样的情形,即同一部译稿,甲出版社...  相似文献   

7.
<正>所谓"微课",指的是"微型视频课例",这种教学方式是根据新课标的基本要求,结合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积累的教学经验,把视频作为开展教学的主要手段,体现在各学科的教学过程里适用于教材中一些重点难点问题的多种教学要素的有机整合,受到学生们的广泛欢迎。但是针对古文教学而言,由于古文体现的知识相对比较传统,怎么与这种高新科技手段完美融合,是摆  相似文献   

8.
正【考点解读】考纲对句子的翻译提出了以下要求:理解并翻译文中的句子。所谓"理解",是说能正确领会文章的内容,正确理解文意、文句;所谓"翻译",是指能用现代汉语把古文的内容准确传达出来;所谓"文中",是指试卷所给的"那篇文章",要求翻译的句子就从中产生,文中所有的语言现象都在"理解"之列。正确理解文中的句子,用现代汉语的词汇和语法来准确翻译所提供的文言语句,做到文通字顺,简明规范,畅达流利,文句优美。  相似文献   

9.
<正>"一怕文言文,二怕写作文",一直是很多学生的困惑。暂且不说习作,单就古文,因其学生平时接触少,加上"之、乎、者、也"难读、难懂也难教。记得以前我的老师讲古文时,读一句古文,让我们在字里行间写一句翻译的情形,至今犹如噩梦。今天,这种情形当然改变了许多,但有些小古文课堂上,老师依然换汤不换药——逐词逐句翻译给学生听。虽然古文在小学课文中出现少,但教师如何教,才能使学生对古文产生兴趣,并喜欢  相似文献   

10.
<正>当下,有很多语文教师在开展小古文阅读的教学实践。笔者认为,篇幅精短是小古文的"形",内容浅显是小古文的"义"、富有情趣是小古文的"神"。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笔者努力选择易读有趣的小古文并综合运用多种教学方法,让学生的小古文学习化难为易。1.图画,让小古文更有境。实践证明,教学时引入与文本高度匹配的图画可以极大地激发学生的认知兴趣,帮助学  相似文献   

11.
有一次课间,我在班级批改作业,有个男生跑到我面前,问:"老师,我们都把你上课讲的古文翻译写在书上了,为什么还要在本子上翻译一遍."我说:"为了让你们加深印象呀."但学生还是不依不饶的说:"写在本子上的,我们一般都参考一些翻译书,所以写出来的都是对的,没有什么用."  相似文献   

12.
凌云 《湘南学院学报》2003,24(3):52-54,57
英语翻译教学不仅是语言知识的教学,也是文化知识的教学,教师必须把文化背景知识的传授和文化素养的习得贯穿于整个英语翻译教学过程。文化摄取的内容有以下几点:按词的文化史涵义翻译,使学生掌握词语的背景知识;引导学生了解各民族文化的内涵,采用"借义法"翻译,以丰富本民族文化;让学生注重文化赋予词汇的附加意义,避免词汇链错位现象;教给学生运用"意译法"及"加注法",以增进对文化的理解。  相似文献   

13.
叶欣 《现代语文》2008,(5):75-75
过于执着于翻译,是当前文言文教学的通病,好象不翻译学生就不好懂。翻译本是帮助学生理解古文的,毕竟我们的学生古文底子太薄了。另一方面中高考又要考解词译句,许多语文老师是很重视翻译的作用的。虽然翻译好象固不可少,但是我觉得“翻译”是文言文教学的大敌。  相似文献   

14.
古文教学是中学语文教学中的一大难点和重点,但在应试教育的束缚下,学生对古文学习存在认识上的误区,教师片面注重古文的表象教学,古文教学多采用灌输式或讲析式的教学模式,学生对学习古文产生了畏惧心理,导致了古文教学的难度加大,学习效果非常不好。近日讲授古文单元,每节课都是字词疏通,逐句翻译,概括实词用法,概括虚词用法,概括特...  相似文献   

15.
本文阐述了以Baker等学者近几年提出的以叙事理论为方法去研究翻译。翻译并不像许多人所认为的是"构建桥梁"或"消除隔阂",而是叙事的积极传播和促进。本文试把叙事学理论应用于军事翻译的实践中,分析了构建军事翻译文本的四种主要策略,同时对军事翻译教学提出一些有意义的参考建议。  相似文献   

16.
我教初中古文,首先是让学生弄清古文与现代文不同的构词特点,即告诉学生古文的句子多数是由单音词构成的,指导学生断清句子再读文章;在读通的基础上,向学生讲解一些直译文言文的常用方法,如名词不用翻译,特殊句式句子成份的位置需要调整,句子中省略的成分需要补充等,强调学生结合课文看懂注释;然后运用“扩词法”,把课文中不用加注解的单音词扩充成(或者解释成)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要求的双音词。讲解翻译古文这种常用的方法之前,我将要讲解的内容,用不同颜色的粉笔写在小黑板上,给学生做翻译示范讲解。例如上《冯婉贞》这课,我只在小黑板上写出这几句(方括号内为注释,圆括号内为补充):  相似文献   

17.
<正>现代教育理论认为:教学的真正含义是变"学会"为"会学"。因此教师是"善诱者,善导",作为老师,我们应该如何"诱"和"导"呢?古人云:"供人以鱼,只解一餐;授人一渔,终身受用。"因此,教师应该传授给学生的是学习的方法,而不仅仅是知识的本身,使得学生由"学会"变为"会学"。在初三的语文复习里,古文的复习教学一直是初三一线教师的"重头戏"。然而对于古文的复习,传统的复习教学模式是:老师讲解—学生死记硬背—练习巩固,这种填鸭式复习模式效果甚微。那么如何使得古文复习教学变得有质量、有效果呢?  相似文献   

18.
当前的文言文教学,主要问题有三个:一是教法僵化,遵循一种固定的程式,介绍作者、时代背景———逐词逐句串讲,作内容分析,教师基本上是"独霸课堂";二是目标单一,把教学目标只定位在字、词、句的解释和翻译上,讲究"字字落实,句句过关",唯恐有所遗漏,学生成了笔记、背诵的工具;三是"从本到本",缺少"迁移",教学以读懂一篇课文  相似文献   

19.
对古文的研习不能仅仅停留在翻译、背诵、应考的层面上,而应该指向学生的终身发展和提高人文素养的高度。本文试着从阅读写作学的角度,以"炼字"、"炼句"为例,探讨如何实施有价值的古文教学。  相似文献   

20.
李凤琴 《考试周刊》2013,(97):33-33
在中学语文教学中,古文教学占据十分重要的教学地位,应尽可能地运用各种手段和方法进行熟读教学,给学生安排更多的时间和空间,让学生快速掌握古文的大意,掌握特殊字词的用法和含义,提高学生翻译古文的技巧,锻炼学生的口头表达能力和书面表达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