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历史究竟有没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有两类。第一类人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只要人们在历史中发现一种共同的恩考和反应模式,历史就像人的行为和工作一样,是可以理解的。第二类人则认为,历史显然是有意义的。人们通过把事件置于整体之中来进行理解。而在理解一件作品时,则会为距离或运或近的观察者要么抽取出创作者的灵感,要么抽...  相似文献   

2.
历史究竟有没有意义?对于这一问题持肯定态度的人有两类。第一类人的回答是直截了当的:只要人们庄历史中发现一种共同的思考和反应模式,历史就像人的行为和工作一样,是可以理解的。第二类人则认为,历史显然是有意义的。人们通过把事件置于整体之中来进行理解。而在理解一件作品时,则会为距离或远或近的观察者要么抽取出创  相似文献   

3.
同所有的语言一样,英语也是声音和意义结合的统一体,音和义的关系则是社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是约定俗成的。人们可根据不同的交际需要,对这种由社会约定俗成的符号进行任意的排列组合,造出无限的句子。有的人能和说话人或读者的心情相契合,对语言有一种本能的直觉。这种直觉是对语言有敏锐的感受和正确的理解,并把感受理解的内容充分准确地表达出来。语感便是这种深刻的直觉,它包括人们对英语的语音感受、语意感受、语言情感色彩的感受等。它是人们对英语语言的直接感知能力,  相似文献   

4.
语言作为意义的载体体现了语言使用者的交际意图,在语言交际中人们往往会有意识地选择所使用的措辞以达到其交际的目的。在这个过程中人们要么遵循会话原则,要么违反这些原则,无论作者或说话人做出什么选择,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达到其所期待的效果。文学作品虽然与日常的交际会话不同,其所表达的内涵也往往需借助语用原则尤其是会话原则理论才能得以充分的理解。本文试图通过分析英国作家毛姆的短篇小说《万事通先生》(Mr.Know-all)来说明语用原则对文学作品理解的作用。  相似文献   

5.
<正>死亡,一直是一个讳莫如深的话题。人们对它要么闭口不提,要么心存不安,一方面惧怕它、逃避它,另一方面又必须面对它。只有对"死"有了明晰的了解,才能更好地理解生的意义。一、前阅读:认知死亡教育的差异死亡教育是帮助人们获取有关死亡知识、理解死亡本质、认识死与生的辩证关系,引导人们思考死亡意义,赋予生命以更大价值的教育。教师提前阅读、了解死亡教育的差异,寻找值得借鉴的地方,是开设一门课程的必修功课。  相似文献   

6.
死亡是生命的终结,是每个人都不可回避的时刻,有生必有死。在现实生活中,对死亡所产生的种种认知状态,反映了对死亡模糊的理解,从而造成人们要么漠视生命,要么逃避死亡,要么向往死亡。面对现实,教育要有直面死亡的勇气。文章从“培育哲学思维、塑造良善生活、回归共同体”三个纬度来阐释教育的使命.在树立合理死亡观的基础上,引导人们正视死亡,珍爱生命,创造美好的生活。  相似文献   

7.
一位智者说过,人的一生只在做着两件事:做事与做人。在我看来,人的一生只是在做一件事,那就是做人,因为做事也是做人。作家长的都希望孩子将来有出息,能有所作为。由于历史的、社会的、个人认识的等诸多方面的原因,在如何培养孩子成人的认识上,不少人还存在着一个误区,他们往往只盯住孩子的分数,忽视了对孩子做人的教育。目前,不少人对一个孩子的评价是,只要学习成绩好就是个好孩子,将来也会有出息。人们总是对学习成绩处于中下游的学生另眼相看,认为他们要么努力不够,要么资质先天不足;对他们的未来要么信心不足,要么忧心忡忡。学校里评价…  相似文献   

8.
许纪霖 《河南教育》2007,(11):62-62
一个人要狂并不难,无论在历史还是现实之中,狂者也不乏其人.但一般人之狂,大多要么是缺乏真性情的虚骄,要么是才气有余、德性不足的傲慢.狂,最难的是狂出意境,狂出真性情,狂出德性之善.  相似文献   

9.
人们习惯上把历史比作老人,寓意为沧桑。于是,它要么成了学问的代名词,让人感到高深莫测;要么就是经验的代称,年轻人特别是青少年在它的面前只有装作老成。总之,历史不大让人亲近,而且太多训导的意思。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历史教学居然把学问和经验的功夫都做在了政治和经济制度方面,  相似文献   

10.
历史的属人性与主体的创造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否自觉意识到这一点,历史具有属人性是人们的共识。但对于历史何以属人,怎样属人等问题,人们或许认为不言而喻,从而不常谈起。笔者不揣冒昧,就此问题谈一管之见,以就教于学界同仁。 一、历史是人通过人的劳动而诞生的过程 对历史作“属人”的理解,就是对历史作主体性理解,是站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立场上对历史作实践性理解。旧唯物主义从自然本原(“抽象的自然”)出发来解释人的产生和发展,唯心主义从意识本原(“抽象的人”)出发来解释自然的产生和发展。它们或是把历史视为“自然的人”按自己的情感、意  相似文献   

11.
与脆弱共存     
美国休士顿大学社会工作学教授布琳.布朗在2010年的TED会议上作了一个十分精彩的演讲.引起很多人的共鸣。这个演讲的主题是“脆弱”。布琳说.在进行“人的关系”的研究中她发现.世界上有两类人,一类人全心全意地爱和生活,一类人却苦苦挣扎。  相似文献   

12.
谈话是人们之间以问答或对话形式进行的言语交往,儿童运用语言与人交往是从交谈开始的,在培养幼儿语言交际意识、情感、能力方面有特别重要的意义。同时,在发展儿童语言表达能力和语言交往能力目标中,谈话是重要的手段。在平时的教育活动中幼儿教师常常有这样的感受,小班幼儿谈话活动,由于幼儿的年龄特点和语言发展水平,导致幼儿在谈话活动中不能充分展现自己,要么教师问什么就说什么,要么说的内容  相似文献   

13.
人们平时听人说话或者阅读文章,常常会遇到不能准确地理解词意句意文意的情况。学生参加考试,更是如此。一份语文试卷,总有一些题目令学生望而生畏,而最让学生头痛的恐怕要算阅读理解题了。一篇短文,读过一遍几遍之后,要求对文中某些词语或句子的意义作出正确的判断,或者对文意作出准确的概括。此类题目,不少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干扰项都有一定的迷惑性,有的迷惑性还比较大,几乎可以以假乱真,所以学生颇感为难。其实,如果把这些词语或句子单独抽取出来,要确定它们的意义的确是不容易的,有的甚  相似文献   

14.
看,裸辞人     
祼辞与祼奔有点儿类似,在外人看来都有一种不管不顾的劲头,有点儿类似大神的行为--但如果你没弄好的话很容易被周围人理解为神经病的“神”。当然,每个人都不希望被周围的人视为有病。外人可能并不能理解祼奔爱好者的内在心理,但我想他们自己是清楚的,要么为了赚眼球,要么为了实现自己与众不同的理想,要么是为了行为艺术献身……总之,你如果不去深入了解的话,你是不知道他们为什么敢一丝不挂了。  相似文献   

15.
一、平均值法原理根据mA<m <mB,只要求出 (或已知 )平均值m ,就可判断mA 或mB 的取值范围 ,从而巧妙而快速地解出答案 .譬如 ,由身高分别为 1 .6m和 1 .8m的两类人混合所组成的任一组人 ,其平均身高m必符合 1 .6m <m <1 .8m ;同样 ,若已知身高不等的两类人混合 ,其平均身高为1 7m ,则这两类人中 ,若一类人身高 (mA)大于1 .7m(或小于 1 .7m) ,则另一类人身高 (mB)必小于 1 .7m(或大于 1 .7m) .二、应用 平均相对原子质量法 .例 1 有两种金属的混合物 2 0g ,与足量的稀HCl反应 ,生成 +2价金属盐和 1g氢气 ,则…  相似文献   

16.
论人际理解     
理解是心灵的沟通,理解是人生的慰籍。但人与人之间的理解会存在着某些障碍,这不仅有来自人们不同的文化背景或个性差异,也有因不善于正确运用理解的媒介所致。本文拟就理解的意义和心理机制,理解的途径、手段,以及克服理解障碍的方法等作些探讨。一、人际理解的心理成分“理解”是人的一种高层次的社会需要、精神需要。它是个体在社会生活中必需的事物在人脑中的反映。人际理解的心理成分主要包括以下三大因素:  相似文献   

17.
美点赏析 一篇好的文章要么表达出感人至深的情感,让人读后怦然心动,甚至潸然泪下;要么其中蕴含了发人深省的真理,读后给人振聋发聩之感,或豁然开朗,或警钟长鸣。在这一点上,本文兼而有之。情感真实真挚,平凡中流露出笃笃的真情,  相似文献   

18.
如果把语言比作树,那么文化就应比作森林。作为一种交流工具,语言只是一种文化的反映,要想正确体会、利用语言,则需要深刻体会语言所揭示的文化内涵。文化差异是交流中不可避免的问题,往往成为我们交流的巨大障碍,所以了解并掌握文化差异会为我们更好地进行对外交流架起一座桥梁。以下便从几个方面来谈这个问题。一、文化在交流中的重要性中国英语学习者往往会望词生义,或根据中国的文化传统加以理解,要么感到迷惑不解,要么闹了笑话,甚至会产生人们常说的“文化休克”(cultUreshoc)。中国人见面后,除说声“你好”以外,总还要…  相似文献   

19.
人们在交际中往往不是直接表达思想,而是采用婉转的方式,将真正的意图隐含在话语中,读者或听者则需通过字面意义理解其隐含意义.话语的隐含意义可以不只是一种,那么怎样才能正确地理解写者的意图?这就需要借助语境.语境是隐含意义产生的基础和条件,是理解隐含意义的依据.它可以排除多义、歧义,确定和阐释语义.  相似文献   

20.
美点赏析一篇好的文章要么表达出感人至深的情感,让人读后怦然心动,甚至潸然泪下;要么其中蕴含了发人深省的真理,读后给人振聋发聩之感,或豁然开朗,或警钟长鸣。在这一点上,本文兼而有之。情感真实真挚,平凡中流露出笃笃的真情,随着情节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