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目前我国部分农村集体三资管理仍存在管理方式混乱、管理程序不规范等问题,严重制约农村集体经济效益的发挥。为解决我国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混乱等问题,防止农村集体资金被挪用、资产流失、资源浪费,完善农村集体"三资"管理法律法规,明确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的主体、内容、程序及责任,健全农村集体"三资"管理监督机制和责任追究机制是可尝试的选择。  相似文献   

2.
陈友平 《职业圈》2007,(22):165-166
"双差生"指品学皆劣的学生.现阶段教育的盲区--偏远农村学校留守着为数不少的品学皆劣的"双差生".文章以多年的农村学校教育教学经验就农村学校"双差生"的形成原因进行了详尽的剖析,针对其现象并结合农村学校的实际探讨了如何做好"双差生"转化工作这个值得学校、社会、家庭三位一体关注的严肃的课题.  相似文献   

3.
《农村社会结构与社会变迁》对当代农村社会学中的结构与社会变迁的理论研究起到拓展作用,它从农村社会结构的角度反映农村社会处于不断变迁的真实面貌,以及农村社会日常生活方式的巨大变迁。正是沿着农村"日常生活"变迁的逻辑,最终揭示农村社区中文化传承的特点与方式。  相似文献   

4.
聂婷 《职业圈》2007,14(16):16-17
中国要成为一个世界强国,当务之急便是解决农村问题.国家在解决农村问题时,主要是采取"财政支农"和"金融支农"这两大条途径,文章将其形象的称为"综合"支农.中国农民占人口很大比重,只有把财政、金融支农这两方面结合起来,充分发挥两者优势,大力发展农村经济,才能使我国经济更上一层楼.因此,我们不但要落实财政支农政策,而且还需要把"金融"这个经济发展的核心结合到农村建设当中去.  相似文献   

5.
在农村发展"互联网+"新业态有利于促进农村创新创业和农民增收致富。信息化与工业化可以"两化"融合,信息化与农业现代化也可以"两化"融合。抓住农村信息化跨界发展新机遇,走出一条"信息化武装农业,服务业助力农业,工业化提升农业,三产互动,网运互联"的新型农村内生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6.
积极有效地开展农村消费信贷业务,对开拓农村消费市场、支持农村经济发展,进而实现国家"扩内需、保增长"的政策目标具有重要意义.基于此,文章对农村消费市场和消费信贷发展存在问题及对策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7.
改革开放以来,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对于中国农村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目前,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一方面,剩余劳动力从过去的"无限供给"变为"有限剩余";另一方面,农村剩余劳动力短缺与剩余并存.农村仍有1亿多的剩余劳动力,而已经进城的农民工还没有实现向非农产业的稳定转移、向城市的根本性转移.  相似文献   

8.
多年来,在浙江农村,人们已不再仅仅满足于物质的温饱,而对精神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的需求。传统的文化遗存在农村积累深厚。打造一个承载的"容器",把"提纯"后的传统农村文化装进去,让人们可以沐浴在文化之乡、沉浸在精神之林,是一个比较现实的选择。茶香竹海中的临安上田村是浙江农村文化礼堂一个精彩的样本,村党总支书记潘曙龙更是文化礼堂最早的建设者之一。他对此颇有心得:农村精神文明在这里找到了新的起跑点。  相似文献   

9.
远教IP资源是"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为农村中小学输送的优质教育教学资源.为保证农村中小学有效应用远教IP资源,真正发挥它的作用,应该为农村中小学大力培养具有较高素质的技术人员和骨干教师,在他们的带领下使农村中小学教师应用远教IP资源的能力和素质得到普遍提升,共同促进农村中小学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  相似文献   

10.
当下,"创新+创业"的就业模式,即为农村残疾人增收的途径和基础。农村残疾人作为特殊群体中的弱势群体,帮扶他们脱贫增收,既是"十三五"扶贫工作所面临的挑战,也是实现全面迈向小康社会最终目标的要求。本文就主要探讨新形势下帮助农村残疾人脱贫致富的模式及途径。  相似文献   

11.
开发农村人力资源的目的是解决当前的"三农"问题,要开发好农村人力资源,就要在政策保障的基础上,要有策略地做好农村人力资源开发的体系设计工作,文章主要从农村人力资源的体系设计方面作一些的探讨.  相似文献   

12.
农村初中学生辍学现象透视与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农村初中辍学问题是目前农村教育中比较突出的问题.根据国家"普九"要求,农村初中学生年巩固率不得低于97%,流失率不得高于3%,但从农村调查来看,学生流失现象比较突出,有的学校高达20%~30%,这不仅加大了学校教育管理的难度,也影响到"普九"成果的巩固和提高."百年大计,教育为本",农村初中生辍学问题应当引起有关部门和社会各界的高度重视.  相似文献   

13.
正云和梨、建德橘,花生稻谷盛满篮……为庆祝浙江农村文化礼堂建设的丰硕成果和全国首个"中国农民丰收节",金秋时节,"我们的家园——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庆丰收"主场活动在建德市三都镇镇头村文化礼堂举行。从"1"到"10000",仅仅用了6年。作为浙江建成的第1万家农村文化礼堂,当日,镇头村文化礼堂正式揭牌启用。  相似文献   

14.
随着城市化进程加快和改革开放程度的加深,改革开放30年来,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问题也随之变得更为复杂,并显得日益突出和重要.当前,我国"三农"问题的核心是提高农民收入问题,而要提高农民收入就是要实现农村大量剩余劳动力有序的转移.文章就我国农村劳动力转移的新阶段总体情况,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特征和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一些对策.  相似文献   

15.
戎会芹 《职业圈》2007,(20):14-15
实现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的目标,必须重视解决西部地区"三农"问题.关键和决定性因素在于西部农村人力资源的开发,在于西部农村人口科技文化素质与职业素质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随着计划经济的退出、市场经济的繁荣,农村电影如何发展,作者在实际工作中阐明了"政府买单农民受益意在发展"这一观点,寻找到了农村电影发展道路.  相似文献   

17.
许多老师认为农村的初中班主任是所有学生班主任中最难做的.其实,只要班主任与时俱进,不断更新班级管理理念,对学生真诚相待,善于与家长沟通,就一定能把"难事"变"易事",轻轻松松地胜任农村的初中班主任工作.  相似文献   

18.
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是文化发展的重要途径。本文通过分析大连文化旅游的优势和不足,提出依托"农村书屋"这一文化智库,以"点"带"面",把大连文化旅游与周边旅游结合起来,形成立体交叉的文化旅游网,从而实现双赢,让农村书屋这一文化粮仓助推大连文化旅游。  相似文献   

19.
农村教育是未来解决"三农"问题的基础和关键,而农村女性教育的发展和完善更关系到农村的性别公平、教育和谐与新农村建设.文章首先简要回顾了国外有关女性教育的学术观点和理论思潮,其次阐述了我国农村女性教育在实体、意识、政策三个层面的缺失现状,最后分析了公共政策选择的四重困境,揭示问题,共同寻求变革与解决的路径.  相似文献   

20.
近年来,宗教在我国农村老年人群体中的传播速度日趋加快,信奉宗教或参与宗教活动的老年人比例逐渐增大,部分村庄甚至出现了"信教热"现象。相对于城市,农村老年群体的精神生活长期处于单调匮乏状态,为了弥补现实生活中的情感缺失,信奉宗教便成了农村老年人精神需求的另类满足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