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以往传统的定性考核图书馆干部方法是一种经验的模式,虽然对了解、考察干部有一定作用,但有时也会出现夸太、缩小或歪曲事实的现象,不能完全反映出干部的实际政绩,能力和水平。为此,必须寻求一种科学的考核方法,来弥补这一缺陷。在我市图书、资料系列职改工作中,我们注意把图书馆业务干部考核的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2.
提出这个问题并非多余。当然我们的干部政策是明确的,只能提拔德才兼备的干部,但是实际上某些地方有时却恰恰提拔了那种有劣迹的干部。群众愤懑而不解地问:“怎么大家越反映某某腐败,某某偏就提拔得越快?”这种荒谬现象的背后,极有可能是我们提拔和重用了有劣迹的人。 误提有劣迹的干部,决非普遍现象,但也并非极个别现象,原北京市委提拔和重用王宝森仅是此类错误中的一例,其他一些地方也曾不同程度地发生过。这种教训不可漠视。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很复杂,作为一级组织,特别是作为主管干部工作的人,对此不可不察、不可不慎。一般说来,明知某某劣迹昭著还照提不误的情况较少,知其劣而提拔的情况往往发生在帮派成风的地方。而提拔和重用有劣迹的干部,则主要还是领导者的认识问题、感情问  相似文献   

3.
“解决干部‘潜伏期’提拔问题,核心是要解决权力过分集中的弊端,扎实有效地推进民主建设。”  相似文献   

4.
对近些年全国官员贪腐案件的研究发现,在因贪腐获罪的官员当中,有约70%是“带病”而仍得到提拔的官员。这个数字背后是亟须加强的干部队伍建设、考核、选拔和监督等制度革新和建设  相似文献   

5.
清代的司道府官员,位于文官体系的中上层。这一群体对上辅佐总督、巡抚,对下为州县官员表率,承上启下,责任重大。司道府的优劣贤否,直接关系地方吏治的清浊。清代重视对司道府官员这一群体的考察,清前中期,对两司道府的考核制度有考满、朝觐考察、大计等;乾隆后期,形成了针对司道府官员的"年终密考",体现了清代官员管理制度的不断探索、发展、完善的过程。在不同的考核制度下,考察文本的内容亦有所不同。对司道府官员的考核监督,是清廷整顿地方吏治的重要内容,通过定期的考核,及时升迁黜陟,保持中层官僚队伍的整体素质。本文利用档案史料,关注司道府考核制度的变迁和相关考察文本,以期在前人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有所深入。  相似文献   

6.
陶循 《大观周刊》2011,(9):27-28
现今的政府官员考核机制的问题不仅在于对国民生产总值的崇拜,更在于缺乏一套合理有效的标准体系,要建立和谐社会建立一套合理有效的政府官员政绩考核标准。  相似文献   

7.
《河北广播》2006,(5):10-10
根据2006年度年中考核安排,处级干部的考核分两步进行:一是在本部门述职和民主测评;二是在全台现职处级干部中按照25%的比例无记名投票。从测评情况看,处级干部在各部门的测评结果都很好,得到了干部职工的充分肯定。在全体处级干部的投票中,总体情况也很好。充分说明了处级干部都能发挥表率作用,各部门班子坚强有力。根据两次测评和投票结果,经台分党组研究决定,下列同志为上半年考核优秀:  相似文献   

8.
公务员考核是提高政府部门工作效能,促进公务员队伍勘政廉政的重要手段,但在当前我国的公务员考核实践中.还存在许多不足。通过对中国历代官员考核制度发展过程的整理、研究和借鉴,可以对健全完善我国公务员考核制度以有益的启发。  相似文献   

9.
高校图书馆志愿服务工作的开展已常态化,但对志愿者的考核评价指标体系并不完善,针对这一问题,探讨建立以基础性、关键性和参考性组成的"三性"考核评价指标体系,以形成一套可靠、完备且切实可行的志愿者考核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10.
考核进化论     
针对中国官员的考核,正呈现出与经济发展阶段相关的差异性特点。但考核中的“一票否决”内容,是不同地区官员的共同纠结  相似文献   

11.
干部人事档案的装订亟须改革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干部档案管理工作是干部管理工作的重要内容和组成部分 ,而干部档案的装订又是干部档案管理的重要环节。笔者曾参加红花岗区委组织部干部档案的整理工作 ,在整理过程中发现现有干部档案的装订方式 ,对干部原始档案的安全与完整造成了严重威胁。一、干部档案装订存在的弊病随着干部管理制度的完善和规范 ,干部个人档案材料产生比较频繁且数量较多。如干部轮岗、交流及提拔所产生的考核、考查材料、干部学习培训材料、每年年终的考评考核材料、工资调升材料等等 ,这些材料都是干部个人档案的重要组成部分 ,每年都必须装入干部个人档案 ,这样就…  相似文献   

12.
由于被滥用,并引发诸多新的负面问题,政府考核体系中曾经"威力十足"的"一票否决"面临质疑,到了需要调整的时候近期,在南京市改进工作作风座谈会上,中共江苏省委常委、南京市委书记杨卫泽严厉批评考核弄虚作假问题,痛斥"考核你好我好大家好,一起糊弄市领导"。杨卫泽发出如此严厉之辞的背景是,近期雾霾再次笼罩中国,一些城市PM2.5出现"爆表"。虽然不少城市对市民承诺"蓝天",环保考核纳入官员政绩考核"一票否决"内容,但并没有几个官员真正因此丢了"乌纱帽"。杨卫泽说,今后三年,南京将按照"一票否决"的要求,把节能  相似文献   

13.
简讯     
《山西档案》2007,(5):61-63
2007.5蒲县转变观念,变干部临时性突击考察为经常性深入考察,建立“三种档案”,翔实记载干部的工作、学习、生活情况,为提拔使用积累资料。干部政绩档案主要包括干部基本情况、工作目标任务、年底整体评价;干部培训档案由干部基本情况、培训学习事宜、培训结果运用;干部廉政档案分干部基本情况、廉政建设表现、违规违纪现象。科级干部和一般干部的三种档案分别由县委组织部、县纪检委和单位党组织管理。目前,全县480名科级干部与2700名一般干部的“三种档案”已建立。去年以来,据此提供的依据,交流科级干部19人,提拔干部9人,取消3人的提拔资…  相似文献   

14.
新中国成立初期,官员考核着重突出政治思想表现。1949年11月,中组部颁布有关规定.干部鉴定内容“重点放在立场、观点、作风、掌握政策等方面”。  相似文献   

15.
对大学图书馆学年考核工作的思考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大学图书馆学年考核直接关系到图书馆员的任用、升迁、职称晋升、奖励等切身利益,考核体系不健全是影响图书馆员工作实绩充分体现的主要问题。为了正确、公平地评价图书馆员一学年的工作情况,必须确立一个科学、客观的图书馆员考核体系。本文仅就完善图书馆员考核体系的原则、内容和方法等问题作一些初步的探讨。  相似文献   

16.
高校图书馆业绩管理的核心价值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高校图书馆的业绩管理不应仅仅是一种考核手段,更应该是一种循环反复的"过程"管理。该过程应包括目标分解、业绩交流、业绩考评和结果应用4个环节,而其核心是业绩交流。通过交流可以明确高校图书馆对馆员的期望,及时了解各馆员和部门的任务完成情况,并为其提出建议和支持,建立领导与馆员之间的理解和信任。业绩考评应充分利用信息系统,实现量化考核,也应兼顾资质考核。在结果应用环节应重视业绩反馈,以实现业绩改进为目标。  相似文献   

17.
浅谈图书馆员工的年度考核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年度考核是指在每年岁末,图书馆员工通过书面报告形式,写一份个人总结,对自己一年中的政治思想表现、完成岗位职责情况、存在的问题以及今后努力方向等进行自我评价,并向全馆人员述职,由馆长负责考核和验收.  相似文献   

18.
清代福建省治下台湾官员选任特点如:基本沿用清朝的职官设置和级别,严格遵守清朝的任官回避制度,优先考虑选调曾在福建任职过的非福建籍官员赴台任职,台湾官员升迁较快并不受"三年一换"约束,注意在台湾当地提拔官员,对于不称职官员坚决革职,以能力为官员调配升级的遴选标准。  相似文献   

19.
《中国新闻周刊》2009,(45):20-21
在十七大已经完成大部分省部以上干部考核、任命之后,省部级干部的中期调整将为十八的人事调配起到补缺作用,为十八大人事安排起到“布局”作用  相似文献   

20.
对高校图书馆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方法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高校图书馆中层干部队伍建设是提高高校图书馆竞争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制定合理的干部考核方法是督促中层干部提高工作责任感,激发干部创新意识,规范干部工作行为,鼓励干部发扬优良作风的基准保证,文章对高校图书馆中层干部年度考核方法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