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益智书会是近代来华传教士在中国创办的著名文化传播机构之一,也是清末民初最具影响的出版机构之一。益智书会于1877年在上海成立,其全称为School andT extbook Series Committee,中文名称为益智书会,总编辑是英国传教士傅兰雅(John  相似文献   

2.
本文归纳总结了当代国内外“晒书会”的形式,分析“晒书会”对读者、社会的影响以及不足之处。最后,简单探讨了“晒书会”对我国图书馆行业建设的启示性作用。  相似文献   

3.
《中国出版》2012,(24):79
杨师群教授沪宁杭书会分享感悟2012年8月至11月,华东政法大学杨师群教授携其新书《中国历史的教训》在沪宁杭三地学术书店及高校举办了系列书会,与读者分享了其"数十年阅读本民族历史的深切感悟"。在上海季风书园,杨教授以"中国历史的教训"为题,说明了"人类社会运作的快慢好坏,主要是看其制度如何对待每一个普通人的聪明才智,是否能将其吸收、融汇成社会发展的动力。社会发展较快,或者说文明程度较高的关键就在建构出让每个人都能充分发挥自己聪明才智并得到公平报酬的  相似文献   

4.
陈建明  苏德华 《出版科学》2018,26(2):112-117
过去学界对于基督教出版机构同文书会的论述存在一些分歧或误解.笔者通过查阅原始文献,分析核对具体情况,对四个问题作了辨析:(1)上海同文书会成立后仍然与格拉斯哥书刊协会保持母会与子会的关系;(2)在中文中,同文书会改称广学会的时间应以1892年为准;(3)韦廉臣在1887年之前创办的印刷所为墨海书局,与英国伦敦会的墨海书馆没有继承关系和业务往来;(4)《皇朝经世文续编》不是由同文书会出版,而是由上海一家石印厂印刷的.  相似文献   

5.
从云南省图书馆“假日书会”的启示中感悟新馆发展;并以“假日书会”作为视点,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6.
近代意义上的公共图书馆在中国首先是由外国教会团体和个人兴办起来的。1840年鸦片战争爆发,耶稣会士也在不平等条约的庇护下重新进入中国。1842年他们在五个通商口岸之一的上海徐家汇建立了总院,“藏书楼之雏形,亦于是时有其轮廓”。1849年上海西侨社会成立了一个“书会”,1851年成立了以后被称作“工部局公众图书馆”。1871年英国传教士伟烈亚力在上海博物馆路建造了其研究东半球文化学术机构——上海文理学会的会所,“里面有  相似文献   

7.
前不久,中国图书评论学会和本刊编辑部借与河北人民出版社联合举办首届专家品书会的机会,邀请部分专家就当前书评现状和书评工作进行了座谈,现将他们的意见摘编整理如下,以飨读者。  相似文献   

8.
如果有人问我,你的业余生活最大的乐趣是什么?我会毫不犹豫地回答道:一是读书,二还是读书,闲暇之余,捧过一本好书,愉快极了,也幸福极了。有时在图书馆借来一本好书会禁不住手舞足蹈起来。读书使我受益匪浅,几十年来,我从没有泯灭自己的这一爱好,反之,由于偷着看了许多书,倒使自己有所充实,那时我在一个机务段里被分配当给煤工,我常常用一个红塑料皮,夹一  相似文献   

9.
每逢星期日上午9点和中午12点30分,长江三角洲一带城乡的评弹听众都会习惯地把收音机指针拨到中波1116千赫,收听常熟人民广播电台的“琴川书会”。“琴川书会”从1989年元旦开播,到现在已办了430期。在这八年多的时间里,  相似文献   

10.
夏秋曝晒图书,以去蠹防虫蛀霉变,是我国古代很早就有的保护图书的方法。至宋代,由君臣们去馆阁观书逐渐演变为一年一度有组织的“岁于仲夏曝书则给酒食费,谏官、御史及待制以上官毕赴”的曝书会,成为图书展览会性质的文化盛会。从一个侧面使我们看到宋代文化形态的绚丽斑斓、丰富多彩,感受到宋代社会浓厚的文化氛围。  相似文献   

11.
如果一本好书不当心被水弄湿了,将如何处理呢?阳光下晒干,干后的书会又皱又黄。但如果把受了水浸的书抚平,然后放入冰箱冷冻室内,过两天取出就会发现书既干又平整。这个方法是国外一家图书馆发明的,一次失火,救火时图书被水打湿,  相似文献   

12.
由于电视传媒而引发的一场《红楼梦》学术之争,是媒体介入学术的必然结果,不仅属于学术问题,也是值得探究的媒介文化现象。面对论争,刘心武自己提出的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为什么我的讲座和书会引起这么强烈的反应?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我恳切地希望各方人士,如有兴趣,都无妨来研究  相似文献   

13.
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是历史发展过程的珍贵见证,具有文化、教育、艺术等多重文化内涵。基于非物质文化遗产档案进行文创产品开发是传承传统文化的重要途径,具有现实意义。研究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马街书会为例,利用SWOT分析法对马街书会档案文创产品开发进行优势、劣势、机会和威胁的系统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具体的开发策略。  相似文献   

14.
熬冬     
大洋彼岸的金融风暴所造成的冬天有多长?温度有多低?同中国的关系有多大?——这是一个必须面对的问题金融飓风从美国席卷而来。中国这次所感受到的,也许不再是蝴蝶扇动的翅膀。  相似文献   

15.
本书在"2009年北京订书会"成为一大亮点,也许正是这本剖析一位治理欠发达区域的市委书记的从政历程的书,让中国重新开始审视改革之道,而一度成为"最受争议的市委书记"之称的仇和,也正在被一次次复制、推广,最终成为一种老百姓喜闻乐见的现象存在。  相似文献   

16.
一、现代中国大学出版业与民营出版业概述 从产生的时间来看,中国现代大学出版远远落后于世界大学出版业.1877年"在华传教士大会"上设置的"益智书会"为中国大学出版之滥觞,5年后,位于山东登州(今烟台市)的教会学校"登州文会馆"开始自印教材,正式开创了中国现代大学出版之先河.  相似文献   

17.
刘宏 《青年记者》2008,(9):8-10
一 当研究中国的政治报道时,最容易引起我关注的一个问题就是,中国的政治报道与政治文明是什么关系?换句话说,中国的政治报道究竟有多大的影响?它能够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中国的政治?反过来说,是否只有等到中国的政治文明建立了,中国的政治报道才能获得巨大的进步?一句话,就是谁影响谁的问题.  相似文献   

18.
现在,非典危险终于减轻,后非典时代总算来临了。什么书会走红是个深思的问题。再策划一本《非典型性肺炎预防手册》?到现在市面上这类书已经突破了100种,印行了将近1450万册,早就饱和了。非典带来的生理和心理的痛是难以忘记的,后非典时代的畅销书,是围绕非典或非典带来的生活方式与思潮的变革转圈圈的,而不是直击非典的——正所谓距离产生美。  相似文献   

19.
金传道 《兰台世界》2021,(3):135-138
古籍书目对于元代类书的著录,有将非元代类书当作元代类书的情况。《声律关键》《群书会元截江网》《新编通用启劄截江网》《源流至论》《类编名公四六启劄云锦续集》为南宋类书,《韵类节事》《群书会要》为金代类书,《裁纂类函》《群书集事渊海》《群书类编故事》《群书备数》为明代类书,均被著录为元代类书。此种状况的出现,主要原因在于元代类书的编者多为名不见经传者,缺乏相关的文献记载;明清时期书贾伪造古籍;元代类书研究现状较为薄弱等。  相似文献   

20.
要发展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新闻事业,必须从理论上搞清社会主义中国新闻事业的特色含义是什么?有哪些方面?否则,不是盲目行动,便是口头上的空喊。关于社会主义中国新闻事业的特色,这是一个至关重要而又涉及面很广的问题。为了便于研究,首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