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晚清之际,西人在上海创办的《申报》成为近代广告发展和传播的重要载体。其中,娱乐广告占据了相当大的比重,它的历史生成与发展流变在《申报》中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申报》娱乐广告在1872—1949年的发展历程中,不断改革融合,吐故纳新,积淀了多元性、新颖性和大众性的特点,并带动了消费主义的勃然兴起。《申报》中的娱乐广告内容丰富,包罗万象,是值得深入挖掘的一座宝藏,亟待系统整理研究。  相似文献   

2.
《申报》广告对近代上海物质消费文化的建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报》广告传播通过赋予商品一种文化色彩,使上海市民消费的不只是商品本身,更重要的是商品所带来的文化意义。文章突破了历史与经济的传统研究路线,从传播学的角度研究《申报》广告对当时上海市民消费行为和方式的影响,并指出《申报》广告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物质消费文化的形成具有重要的作用。二三十年代的《申报》广告是上海市民获知商品信息的重要渠道,它通过一系列消费话语建构了健康、休闲、享乐、爱美、送礼等消费文化,为上海市民搭建了一种消费模式和形态。  相似文献   

3.
从《申报》广告看近代上海商业的繁荣与发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申报》是旧中国历史最悠久、影响最深远的一份报纸 ,1872年 4月 30日创刊于上海 ,194 9年 5月 7日停刊 ,前后历时 77年。作为旧中国第一份商业性报纸 ,《申报》开创了中国现代意义上的广告业 ,从创刊的那天起 ,刊登的广告就占据了《申报》的重要一席。日后 ,刊登广告不仅成为《申报》的重要内容 ,而且是其生存、发展的基础。广告的内容涉及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军事等各个领域 ,传递各种信息 ,反映各种变化 ,是近代上海发展变化的晴雨表。近代上海是一个由商而兴、依商而立的城市 ,如果说从上海发现中国近代史的话 ,那么从商业则会发…  相似文献   

4.
广告代言人对消费者的影响日渐深远,但法律主体地位的缺失,导致对其追责和监管力度的严重弱化。无论是从地方和行业立法的准备,还是从司法实践的需要来看,我国都已经具备了将广告代言人列为《广告法》中独立法律主体的条件。在进行《广告法》修订时,应以"广告保荐人"命名广告代言人,并明确其权责义,规范此类主体及其行为,打击虚假广告代言,全面保护消费者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5.
本文从《申报》中选取24篇产品广告,建立小型语料库,从宏观上和微观上分析《申报》产品广告的图示结构和语言特点,并从句长的角度、从语言特点的变化进行情境分析,探讨民国时期抗战经济形势变化。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申报》产品广告有三个核心语步,以实现广告体裁的交际目的。同时,《申报》产品广告语篇的语言特征受到社会环境变化的影响。  相似文献   

6.
文章分析了20世纪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影响下《申报》广告呈现的特色,并从消费品广告、消费观念广告两个维度深入探讨《申报》广告对二三十年代上海精神消费文化建构的策略。  相似文献   

7.
《大公报》是近代仅次于《申报》的重要传媒,在中国报业史上有深远的影响。广告是其重要内容之一,从创意思想到设计表现有许多精品佳作。其中,系列广告以其新  相似文献   

8.
1 8 72年创办于上海的《申报》 ,是近代中国历史最久的报纸。《申报》刊登的广告五彩缤纷 ,犹如一面多棱镜 ,折射出近代上海社会的方方面面。本文以 2 0世纪 3 0年代《申报》广告为切入口进行研究 ,揭示当时上海社会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都在由传统向准现代变迁 ,并伴随着畸形的裂变与阵痛。《申报》广告对这种变迁起了很大的潜移默化的影响 ,而西方异质文化与生活方式的传入则起着主导作用。  相似文献   

9.
《申报》是近代上海以营利为主要目的的第一份商业报纸,孤岛时期《申报》医药广告无论在广告内容还是在结构形式上都比以往其他时期的广告更具特色。本文从语言学三个平面理论出发,对其中的医药广告标题进行研究,揭示语法、语义与语用之间的内在关系,归纳医药广告标题句法的主要特点。分析发现孤岛时期《申报》医药广告句法上主要采用偏正结构和"话题+空格+说明"的结构形式,表达药品性能与功效,从而激发消费者的购买意愿。  相似文献   

10.
学术界关于广告效果研究,局限在广告框架内各种因素对代言人广告效果的影响,忽略了消费者这一重要因素。针对不同类型的代言人,不同的细分市场所反应出的广告效果,来了解生活形态、代言人与广告效果间的关系,给产品销售者提供相关信息,为选择广告策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广告传播的意义系统结构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整个社会经济文化系统当中,广告传播的意义可以说是被建构在各种社会权力、利益体制相互纠缠基础之上.因此,对于广告的意义系统的把握,可以从营销学-传播学-社会学的多重角度进行剖析,形成广告意义系统结构的三个层次:营销意义、传播意义与社会意义.而从社会意义传播结构的系统视角去观照广告运动,特别是思考广告运动和社会生活系统之间的互动关系,是重新把握广告的重要坐标,也是具有中国本土特色的广告研究理论体系建构的目标要求.  相似文献   

12.
广告是社会文化的一部分。广告与同属文化的政治、经济、教育、科技等有千丝万缕的关系,受"包罗万象的复合体"的影响。广告的文化叙述使广告与受众之间获得沟通的平台,文化的共享性使这种沟通成为可能。广告同时需要研究强势品牌的文化与亚文化的关系,即强势品牌的本土化问题。广告的文化叙述体现在广告对社会价值观、思想方法、人际关系、风俗习惯、流行文化、传统文化等诸方面的表现上,也体现在文化符号、修辞手法的运用上。广告在文化叙述中得到提升,广告推动社会文化的发展。  相似文献   

13.
广告翻译是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目的性极强的交际活动。因为广告翻译是以文谋钱作为创作目的,指导英语广告翻译的原则自然与普通英语翻译的原则有所不同。经过对多则中英文广告语言的比较,我们得出在英汉广告翻译中应注意以下几点策略:表达方式的韵律性、语言修辞的多样性、文化差异的等值性。  相似文献   

14.
广告语言是一种特殊的语言交际形式,广告语言的艺术美在一定程度上源于语言的学习,广告语言艺术就是创造美、传播美的艺术。在广告言语交际中,如果说话人有意违反合作原则(包括质的、量的、关联的和方式的四种准则),又能为听话人所理解,那么就会产生会话含义。在商务英语的学习中,更应该理解其语用基础,来增强商务英语的应用能力。从语用学的角度来分析广告英语和商务英语的异同,可以为广告语言的学习和商务英语的应用提供一点参考。  相似文献   

15.
广告专业案例教学模式探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广告专业的独特视角,分析了广告专业案例教学模式的特点。认为广告专业案例教学具有强化主体建构式学习,凸显双向交流的意义,开拓创造性思维方式等优势。提出了萃取典型案例,引导学生剖析案例,完善教学案例库等案例教学赢效策略。  相似文献   

16.
广告·礼貌·隐含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言的使用问题是语言研究的一个范畴。在本文中 ,我们试把广告放到人际交流的框架中来考察 ,认为礼貌是广告语言策略的基本原则 ,间接言语行为的隐含是为礼貌服务。  相似文献   

17.
本文主要分析跨文化交际语境下翻译标准和翻译策略的改变。由于广告所具有的特殊功能,以及中西文化形态、风俗习惯及认知模式的差异,导致广告翻译不同于其他文体翻译。通过一些广告文本翻译中的例子,分析研究了广告翻译中蕴含的文化因素,以及在这些因素影响下如何改变翻译标准及策略。对比中英文化之间的诸多不同,并对跨文化交际理论该如何指导广告翻译实践进行了解读。  相似文献   

18.
名人广告是当前我国广告传播当中采用非常广泛的形式之一。它不仅受到广告主的青睐,而且也对广告受众产生不可低估的影响。探究现今广告业巾名人广告盛行的原因,分析其在传播过程中存在的误区,是理性地看待名人广告现象,取得理想传播效果的重要方面。  相似文献   

19.
词汇歧义在广告英语中的应用相当广泛。探究广告英语中词汇歧义的存在形式和词汇歧义在广告英语中的语用价值,以词汇歧义的多重含义及广告英语翻译的最终目标为基础,以契合译法、拆译法、套译法和变通译法等不同的翻译方法为指导,对词汇歧义在广告英语中的翻译及其应用作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20.
由于广告是一种特殊的交际,作为交际主体的广告商和广告受众需要参照认知经验提供的表达方式来表达或理解话语。通过框架理论分析英语商业广告能揭示广告话语生成和理解的认知过程。广告商通过选择特定的视角来凸显产品的独特卖点,在传递产品信息的同时影响广告受众的认知过程,使其接受广告中宣传的产品,最终达到交际成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