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白居易诗《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一句中的“花朝”,到底指什么?课本未加注。一般教参将这句翻译为“每当良辰美景的时候”。由于“花朝”未解释落实,这样的翻译就给人一种模糊印象。有的教师讲为:春天的江水,鲜花盛开的早晨,秋天的明月,美好的夜晚。“花朝”在这里被解为“朝花”了。其实,“朝花”一词,在古代是指花朝节。明代田汝成《熙朝乐事》:“二月十五日为花朝节,  相似文献   

2.
唐代大诗人白居易的著名长诗《琵琶行》中,有“春江花朝秋夜月,往往取酒还独倾”两句。其中“春江花朝秋夜月”句教材没有注释。此句假如当作一般写景来理解——“春江”,指“春天的江上”;“花朝”,指“花开的早晨”;“月夜”,指“秋月皎洁的夜晚”。这当然讲得通,但如果把“花朝”当作“节令”即“花朝节”或“女人节”来理解,则更能表现出诗人谪居江州后那种抑郁、苦闷,以及虽有“良辰美景”也形同“虚设”的“借酒消愁愁更愁”的“天涯沦落”之感。 花朝,作为节令一般有两说。一是《辞源》中所谓:“俗以农历二月十五日为百…  相似文献   

3.
王蕾 《现代企业教育》2006,(20):194-195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并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日,曾经在文人墨客笔下风迷万千的花朝节,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保留在港澳台地区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如此,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过花朝,应值得我们注意.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花朝节发展的成熟期,花朝节亦在这一时期由社会上层传入民间.本文意从有限的文字记载入手,力图使今人一窥花朝之全貌. ……  相似文献   

4.
王蓉蓉 《作文》2024,(14):13-16
<正>一农历二月十二是花朝节。每到这一天,乐游镇上的人们都会出门赏春、扑蝶、种花和放花神灯,街上人山人海,好不热闹。小水站在自家的小木楼里,透过窗户眺望不远处黛色的山峰,心里期盼:花朝节呀花朝节,快快到来吧!然而,眼看着花朝节就要到了,镇上的花儿却没有一朵开放。这令全镇的人都急得又是挠头,又是跺脚,不知道该怎么办才好。  相似文献   

5.
《“花朝”指什么?》(见本刊一九八一年第一期)谓白居易《琵琶行》“春江花朝秋月夜”中的“花朝”指“花朝节”。此说似觉未妥。“花朝”包含二义:一专指,一泛指。专指义是“花朝节”,或称“百花生日”,只是究竟指何日,其说不一。《诚斋诗话》说:“东京以二月十二日为花朝。”《熙朝乐事》  相似文献   

6.
花朝节,是我国民间岁时八节之一,也叫花神节,又称百花生日。自春秋起源,袭至明清,一直绵延不衰,其重要程度可与中秋相媲,是中国古代的重要节日之一。并因其经常与中秋节并举,中秋古时又称“月夕”,进而形成“花朝月夕”、“花朝月夜”等成语,流传至今,用来形容良辰美景。然时至今日,曾经在文人墨客笔下风迷万千的花朝节,却逐渐淡出人们的视野,仅保留在港澳台地区和云南等少数民族地区。如此,中国古人究竟如何过花朝,应值得我们注意。唐宋时期是中国传统文化发展的高潮阶段,也是花朝节发展的成熟期,花朝节亦在这一时期由社会上层传入民间。本…  相似文献   

7.
我们的节日     
这里所说的节日,是中国传统节日,即农历中的节日。元旦正月初一日,也就是春节。人日正月初七日。在古代,人们举办活动,表达对亲友的思念,祈求生活幸福。上元元宵节,正月十五日。花朝二月十二日为花朝,又叫百花生日。寒食清明前二日(一说为清明前一日)。清明清明节,有扫墓的习俗。上巳三月上旬的一个巳日。后来,这个节日固定为三月三日,人们去水边饮宴,到郊外春游。  相似文献   

8.
三月,我们即将迎来传统节日里最具浪漫气质的花朝节。往昔,每逢花朝,全国各地盛况空前:白天,画匠花友聚集一堂,一拼手艺;花农挑着整担的芍药,叫卖声回响在大街小巷;青年男女漫步花间,文人墨客触景生情。夜间,人们在花枝树梢挂上花神灯,灯火与花枝相映成趣……清朝诗人蔡云曾作《咏花朝》以赞此盛况:百花生日是良辰,未到花朝一半春;红紫万千披锦绣,尚劳点缀贺花神。  相似文献   

9.
十二花神     
<正> 花神,即花木之神,又名"九夷",或称"花姑"。《木令广义·岁令》中说:"九夷,主春夏长养之神,即花神也。"具体的花神名目,起始于中国民间的"花朝"之庆。花朝,亦称花王节,始于唐朝,传说每年农历二月十二是百花的生日,民间在这一天依照礼俗祭花神,向花神祝寿,人们纷纷挂花红于花枝,谓之赏红,以祈愿风调雨顺、富贵平安、吉祥如意。而随着季节时令的替  相似文献   

10.
地方高职院校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才培养中应凸显其使命与任务。以国家级"非遗"客家花朝戏的传承为例,地方高职院校应主动承担地方戏曲表演传承人才培养的使命与责任,制定切实有效的花朝戏表演传承人才培养方案,采用集体传承的方式,鼓励花朝戏在传承与创新中求发展,重视花朝戏师资力量的培养,加强校企合作实训基地的建设。  相似文献   

11.
闻捷 《教学随笔》2011,(1):72-73
满井游记 略 1.解释下列字词,并为加点字注音。 燕( )花朝( )节鹄( ) 娟( )然 倩( )女  相似文献   

12.
课内提升一、为下列加点字注音1.飞沙走砾__ 2.鲜妍明媚__3.花朝节__ 4.偕数友__5.曝沙__ 6.靧面__7.天稍和__ 8.罍而歌__9.脱笼之鹄__ 10.红装而蹇__  相似文献   

13.
拦街福是具有鲜明温州特色的大型民俗节日.其雏形出现在清初,清中后期盛行,至少已有两百多年历史.初以春祈、禳灾、求吉的民间信仰为主线,继而融入文化娱乐和商贸活动,并且吸收上巳节、花朝节民俗,最后发展成为集信仰、娱乐、商贸为一体的复合性民俗活动.民国时期由于社会动荡,此俗衰微.近年来,温州市政府对此文化遗产进行了抢救,多次成功举办拦街福,现已成为该市每年旅游节的重头戏.  相似文献   

14.
有花可吃     
阴历的二月十二,有一个美丽的名字叫花朝节。传说中的司花女神们在每年的这一天里要聚到一起翩翩起舞,然后按照安排进行各自的花事。因此从迎春到腊梅,一年的每个季节,我们才有了缤纷的花事相随,才有了如许明艳的色彩,清雅的香味,卓尔的姿态……每一种花的开放虽都略显匆匆,却仍使我们的生活从烟火中拔俗。花朝节出生的林黛玉感叹着“如花美眷,似水流年”,是心太单薄了。其实与其把日子比作毫不留情东逝的流水,不如把它比作静悄悄开放的花朵,前者可以把一切都带走,后者却留下了余香,留下了瞬间的美好。司花的女神终要休息,但只要心灵饱满,又何愁落红无数?  相似文献   

15.
百花生日     
作家周瘦鹃,爱花,赏花,种花,写花。早春二月,百花生日。如此春光,在他笔下却别有一番滋味。百花生日又称花朝,日期倒有三个:宋时洛阳风俗以二月初二为花朝,又为挑菜节;东京以二月十二为花朝,作扑蝶会;成都以二月十五为花朝,也有扑蝶  相似文献   

16.
花朝戏,是一种用客家方言演唱的民间戏剧,客观上反映出其独特的艺术价值和文化内涵,奠定了花朝戏在客家戏剧文化中的重要地位。本文着重分析紫金花朝戏的发展现状,研究其面临的传承和发展问题,为花朝戏今后的传承和发展提出可行性的建议,同时为客家戏剧文化的传承和发展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贵州黄岗侗寨每年农历六月十五日举行的"喊天节"是侗族历史文化的产物,它与侗族《创世款》中所承载的历史记忆有着深厚的渊源。"喊天节"中的祭祀、祈祷和共同饮食等仪式揭示出侗族文化的泛神论信仰,保存着浓郁的母系氏族社会遗风。从象征人类学视角观察这一节庆仪式,能够发现它以强调共同祖先崇拜的方式构建着族群文化的自我认同,并以"洁净"观念与行为表达出侗族民众在精神层面有安全与愉悦等的强烈需求。  相似文献   

18.
    
《同学少年》2011,(3):25
犹记得花朝节的早晨,几个姐妹一早就结伴去拜花神。将裁剪的各色彩条系在开着花的树上,一边系,一边唱歌,且不许男孩子偷看。微冷且带着稻香的风萦绕着,带来些许远处的歌声,模糊了我的记忆。我不记得,那时刚刚露半的太阳,是否映红了远处的小河;屋外带  相似文献   

19.
偶然中,我读到一些关于中秋来历的话:中秋又是"祭月节",它源于远古人类对自然的崇拜。古代帝王礼制中有春秋二祭:春祭日,秋祭月。选在农历八月十五日,是因为月亮看上去既圆又大,是祭月赏月的最佳时节。中秋吃月饼,因为"民间以月饼相遗,取团圆之义"。  相似文献   

20.
1吃月饼喽!2你知道中秋节是哪天吗?3听我妈妈说是农历八月十五。农历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又称“团圆节”、“丰收节”,俗称八月节。农历八月十五日恰逢三秋半,故称“中秋”。北宋太宗时规定八月十五日为中秋节,节日里有祭月、拜月、赏月、吃月饼的风俗。5我听说中秋节又叫“果子节”呢!6因为很多果子收获!7为什么人们总说十五的月亮十六圆呢?8这是指别的。9什么别的?在封建社会,八月十五虽然是团圆节,但已婚女人在这一天只能在婆家过,不能与亲生父母团圆。到了十六日才可以回娘家了,父母兄弟姐妹聚集到了一起,这才是真正的大团圆。1011你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