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正>本套图书是中国期刊协会组织期刊界、出版界、学术界、教育界等专家协同撰写的反映中国期刊产生、发展、壮大及转型这一变迁程的专著。本书史料详实、论断科学,不仅考察了期刊媒体在促进民族意识觉醒、社会变革进步、文化科学发展以及推出优秀精神产品等方面发挥的巨大作用,还进一步总结了期刊业的发展规律,探讨了中国特色期刊业发展之路。本套图书必将成为研究我国期刊业发展历程和世界了解中国期刊业的重要参考文献。  相似文献   

2.
期刊的扩容、提速是期刊发展的一个必然结果.读者的阅读需求是一种弹性需求,在需要被激发的情况下,会出现几何级的增长趋势,反映在期刊市场竞争中,就是越有阅读价值、越受读者欢迎的期刊,读者就越希望期刊能增加刊期,增加阅读次数.近年来,我国的不少名刊、大刊期刊,如<知音>、<读者>、<女友>、<家庭>等,都是在增加刊期的提速中实现跨越式发展,其发行量也随着刊期的增加而扩大.  相似文献   

3.
杂志全球化趋势下,版权合作成为时尚 纵观中国期刊200多年的发展史,五四时期,<新青年>杂志和<科学>杂志的创刊使中国杂志发展呈现出第一个高潮;时隔60年,改革开放后的新时期时代,中国的期刊业再次步入繁荣发展时期,20世纪80年代末,<读者>、<知音>、<家庭>、<女友>、<故事会>成为中国杂志市场上的主流杂志,但是1993年随着<时尚>杂志的创刊,它以铜版纸全彩色印刷,采用国际开本、充满国际名牌的精美广告和图片,使中国人的眼睛为之一亮.5年之后,<时尚·伊人>与美国著名女性杂志进行版权合作,再次将<时尚>送上了又一个高度,以后版权合作成为了期刊界的口头禅.之前,<世界时装之苑>、<瑞丽>等杂志都是版权合作成功的范例,但不如<时尚>那样在品牌扩张上给期刊界以巨大震撼.  相似文献   

4.
引言:从一个有关中国期刊业发展的预言说起 大约三年以前,曾有人预言,像<知音>、<读者>、<家庭>、<故事会>这样的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最多只能再撑三五年,替而代之的将是蓬勃兴起的时尚、财经等全彩杂志,即所谓高端市场的期刊.然而今天,无论是高端市场的期刊,还是传统文化综合类期刊,都有了长足发展,如<读者>杂志的月发行量比三年前增长了50%以上,<知音>杂志从2003年起,月发行量结束了连续几年徘徊在430万份左右的局面,目前月发行量达到550万份.  相似文献   

5.
《传媒》2005,(11):58-60
第一章总则 第一条为了促进我国期刊业的繁荣和发展,规范期刊出版活动,加强期刊出版管理,根据国务院<出版管理条例>及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规定.  相似文献   

6.
2008年对中国期刊业来说,是一个不平凡的年份:纪念中国期刊业改革开放30周年暨表彰会在京召开;新闻出版领域全面推进体制改革,确定报刊改革将分三步走;成都刊业实行大整合、<家庭>期刊集团转制为国有独资公司,期刊跨地域兼并重组初展战绩.期刊产业的发展,推动着期刊理论研究的不断深入.  相似文献   

7.
从2003年启动期刊改制以来,期刊大省吉林所属的238种期刊分别在不同层面获得了发展,在42种综合性消费类期刊中,每期发行量10万册以上的期刊有15种.一批新老刊物,如<演讲与口才>、<幽默与笑话>,<意林>、<杂文选刊>,<中国医院院长>等,在国内市场的知名度和品牌影响力迅速提升.这样一批期刊或死而复生,或逆势飞扬,被期刊业内人士称为"吉刊现象".  相似文献   

8.
众所周知,创刊于1981年的<读者>杂志,已成为中国期刊业的翘楚.而作为<读者>杂志社在扩张之路上创办的第一份子刊,<读者>乡土人文版自2000年创刊以来,沿袭了<读者>主刊的营销策略,但在面对各种市场挑战时依然存在着问题.  相似文献   

9.
目前,四川拥有<龙门阵>、<红领巾>、<大自然探索>、<视听技术>、<格调>、<新潮>等17种社办期刊,绝大多数由四川出版集团所属的出版单位主办.下面,我就四川社办期刊的现状和发展谈点个人的认识,以求教于各位.  相似文献   

10.
科技期刊应设置《更正》栏目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王桂珍 《编辑学报》2008,20(1):36-37
调查了207种广东省科技期刊设置<更正>栏目的情况,分析了许多期刊不设此栏目的原因.认为更正应当成为科技期刊的自觉性和常规性行为,设置<更正>栏目能够折射期刊负责的态度,反映期刊良好的信任度.  相似文献   

11.
对我国期刊产业化的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近20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逐步建立和发展,我国期刊业的发展也有了长足的进步,期刊质量普遍提高,出版总数日益增加,广告增长幅度也居各种媒体前列,一些名牌期刊脱颖而出,取得了很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总结这些期刊的成功经验,其共同点在于走期刊产业化道路.因此,研究期刊产业化问题对我国期刊业的发展有着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2.
发行是报刊的命脉.清末是中国新闻出版法制建设的起始期.其关涉报刊发行的法律包括<大清印刷物件专律>、<大清报律>和<钦定报律>三部法律,规范报刊发行的管理机构、运行办法和违法处罚.以法律规制报刊发行业,是20世纪初中国政治民主和新闻出版业发展的一个进步.  相似文献   

13.
丁芬 《传媒》2015,(3):45-46
进入21世纪以来,电子期刊在我国曾经走过一段短暂的“黄金期”,随着电子期刊逐渐走向衰败,移动终端的APP应用迅速崛起,这无疑为电子期刊带来新的发展机遇.随着受众对移动终端的追捧,移动终端的电子期刊数量迅速增多.据统计,2013年4月至5月,仅一个月内iPad应用商店里的电子期刊数量就从6009种上升到8464种.而在安卓应用商店里,每天都有新的电子期刊出现.尽管移动终端的电子期刊在形式上日益成熟,但依然存在着许多问题和弊端,笔者从以下三个方面提出策略,以期推动移动终端的电子期刊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4.
王嫚  吴玮琦  王波  凌均棨 《编辑学报》2010,22(6):530-532
开设有特色、有实力的专栏有助于不断增强期刊的吸引力和影响力,才有可能在强手如林的国内24种口腔医学期刊业竞争中崭露头角,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本研究采用德尔菲法进行2轮专家咨询,并结合目前国内其他口腔医学期刊的栏目现状,确定<中华口腔医学研究杂志>(电子版)重点栏目建设,旨在寻找其打造品牌及特色发展之路.  相似文献   

15.
进入新世纪以来,在国内期刊种数快速增长而期刊总印数并未同步增长、许多大众刊物发行量下滑、市场竞争激烈的情况下,<读者>杂志一枝独秀,发行量稳步攀升,2005年4月达到创记录的942万册,连续5年稳居全国期刊月发行量首位,占有国内期刊市场1/30的份额.目前,<读者>行销全球80多个国家和地区,发行量近百万册.从创刊到现在,<读者>累计发行近10亿册,品牌影响力大大增强.  相似文献   

16.
随着数字技术、互联网技术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媒介融合已成为媒体发展的趋势.本文介绍了媒介融合的理论和我国媒介融合的技术、政策、受众和产业化背景以及3G的发展使我国媒介融合加速,分析了现阶段新媒体与传统期刊业激烈竞争态势和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的发展状况,提出了我国期刊业媒介融合要构建立体期刊数字出版商业模式,注重发挥资本的纽带作用和期刊多元化经营,不断拓展期刊新的盈利模式.  相似文献   

17.
2006年,学界关于中国传媒发展研究在"前承"与"后续"上取得一些引人注意的成就:研究的视野显得更为开阔,减少单纯描述性的层面,更加注重理性思考;在重视单个传媒研究的同时,也强调对整体的观照.为了更加具体的把握2006年学界关于传媒发展研究的现状,我们从新闻传播类期刊中选取了12种期刊作为样本.样本的选择主要是根据南京大学CSSCI收录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北京大学图书馆指定的新闻传播类核心期刊,以及一些对传媒发展有较多研究的重要期刊.它们是<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新闻大学>、<国际新闻界>、<新闻记者>、<当代传播>、<中国广播电视学刊>、<新闻界>、<新闻战线>、<传媒观察>、<中国广告>、<广告大观>(综合版)等.  相似文献   

18.
地理学是以地理为研究对象的学科,它的内容涉及到自然科学与社会科学中的许多学科.而作为反映地理科学研究成果的地理类期刊文献,长期以来在分类上存在着不同的意见,其主要争议在地理文献应属于自然科学还是属于社会科学;是集中归于一个大类还是分散编入各大类.这些意见,对于地理类期刊的分类、编目、排架入藏、读者利用等等工作都有着直接的影响.在此,笔者试对地理学科期刊文献的归类及<中国图书馆图书分类法期刊分类表>(以下简称<期刊表>)中地理学科类目的设置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19.
《今传媒》2008,(2):79-79
2007年12月,陕西省出版物审读中心和陕西省科技期刊编辑学会举办了<期刊出版形式规范>研讨培训班,在各出版单位自评的基础上,审读中心和编辑学会组织专家对报送的138种科技期刊执行出版形式规范的情况进行检查、评比.下列116种期刊荣获执行<期刊出版形式规范>优秀期刊奖,并受到了表彰.  相似文献   

20.
外资进入中国出版业的四种模式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作为中国出版业改革与发展的必然步骤,外资出版机构投资、参股进入中资出版企业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热点问题.特别是随着<外商投资图书、报纸、期刊分销企业管理办法>、<关于文化领域引进外资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文件的颁布,以及图书发行和零售市场上频繁的资本变动,国际出版企业进入我国出版体系的路径也逐渐清晰起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