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08 毫秒
1.
叶莉 《考试周刊》2010,(17):229-229
《义务教育小学美术新课程标准》指出:“美术教学要指导儿童自行获取知识,发展能力,加强实践和创造活动。”要让学生富有创造精神,就要给学生一定的A由空间,无拘无束地独立思考的过程。通过教学实践和经验的积累,我深刻体会到“互助教学”在小学美术中发挥的独特作用。下面我就如何恰当地在美术教学中实施“互助互动”这个问题,谈谈自己的做法和体会。  相似文献   

2.
《美术课程标准》总目标提出:“要在美术学习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创新精神,发展美术实践能力,形成基本的美术素养,陶冶高尚的审美情操,完善人格。”基于此,我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进行了积极的探索。  相似文献   

3.
心中的伤痛     
看了湖南邵东县两市镇一中李云老师刊发在《班主任之友》上的一篇文章《当年那些伤痛》,忽然有种他乡遇知音的感觉。我看到过许多老师写的有关教育的文章,大多是谈成功的经验,所列举的也多是自己的教学中的成功案例,很少有谈失败的经历,李云老师的这篇《当年那些伤痛》让人耳目一新,也勾起了我对往事的回忆。  相似文献   

4.
美育对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作用越来越重要,它可以提高人的整体素质,丰富人的思想内涵、陶冶情操、启迪智慧、培养美感。《美术新课程标准》实施的三年里.美术教学已从旧式的简单的知识技巧训练教学中跳出,代之以孩子们主动参与、乐于探索、快乐学习为主要标准和目的。致力于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美术新课程标准》,充分体现以人为本、育人为本的人文主义色彩。作为一名小学美术教师,我在小学美术教学实践中作了以下一些探索。  相似文献   

5.
随着《美术课程标准》的深入实施,美术教学被注入了全新的理念和活力,但在把新课程理念转化为具体教学实践和教学行为时,还不同程度地存在  相似文献   

6.
一、创设情境,激发人情感 美术新课程提出:美术教学要渗透美术化层面的内涵,这是把美术教学放在一个上位的层面来看待其学科价值的体现。美术教师要引导学生参与化的传承和交流,改变过去美术教学中仅以技能、技法占主导层面的状况,增加化含量,使学生在学习中深刻理解和感悟美术化,任何美术作品都不是孤立的。都是在一定的化环境中创造出来的。美术新课程强调在广泛的化情境中去认识美术。美术教师在美术教学中,要“在特定的化环境中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美术作品的含义;帮助学生通过美术作品更好地理解一定社会的人和科学特征”,加深对化和历史的认识,加深对美术社会作用的认识。如《上帝创造亚当》、《纺织女工》、《自由领导人民》、《伏尔加河上的纤夫》、《格尔尼卡》、《父亲》等名的中外美术作品,如果不了解其创作的化情境就不能很好地理解美术作品所蕴涵的特定规定性,甚至会得出错误的解读。  相似文献   

7.
范例在传统的美术教学中是重要的教学手段,但是因为它过多地使用了临摹的方法,所以在美术教学改革中遭到了怀疑,甚至被淘汰。在《纲要》的指导下,我在教学中,发现范例在幼儿美术活动中依然有着不可低估的作用。[第一段]  相似文献   

8.
随着以ChatGPT为代表的生成式人工智能技术的普及,如何科学合理地应用生成式人工智能提升课堂的效率与效果成为信息化教学的热点问题。文章通过对中小学美术教学的现状和问题进行分析,对生成式人工智能应用于美术教学的主要方向进行了阐述,并结合小学美术《我的新朋友》一课,具体设计了一堂生成式人工智能辅助下的美术课,以期为开展人工智能赋能美术的相关实践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9.
新的《美术课程标准》颁布以来,广大美术教师以极大的热情,学习新课程,研究新课程,实践新课程。美术教学理念的更新,教学常规的变革,现代教学手段的运用,使美术教学改革不断走向深入,美术课堂教学打破封闭与单一,焕发了新的活力。然而在实施新的课程中,有些教师在组织教学上还存在着偏颇,美术课堂教学中时常有华而不实的现象。这些现象实质上是新理念与传统教学之间关系处理与把握不当而造成的.值得我们关注与反思。下面试从以下三个方面谈谈自己在新课程标准下美术课堂教学实践中的反思。  相似文献   

10.
愉快教学三则兰州市南河滩小学李蓉一、寓美术于语文教学之中我曾经学过几年美术,为此,在语文教学中我喜欢把美术随笔画带入课堂,这对于讲古诗理解意境很有助益。例如小语第八册古诗《宿新市徐公店》的教学,我就是借助几幅简笔画来完成的。首先,我在黑板上画了一所古...  相似文献   

11.
我是一名普普通通的小学教师,在教育的这片沃土上,已默默耕耘了12年。教学中有过成功的喜悦,也经历过失败的挫折,在摸爬滚打中,逐渐形成了自己的教学习惯与风格。一次偶然的机会,我接触到了英特尔求知计划。经过了N个第一次感受与挑战,渐渐地,我的教学发生了改变……  相似文献   

12.
张蔚芹 《上海教育》2007,(4A):61-61
教学自述 快乐学生,激发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说过:“让学生把你所教的学科看作是最感兴趣的学科,让尽量多的少年像向往幸福一样幻想着在你所教的这门学科领域有所创造。”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和新课改的实践告诉我,争取到自己学生的思想和心灵,让学生在美术课堂中感受美术带来的快乐,快乐地参与美术活动,就是最好的方法。[第一段]  相似文献   

13.
孙芳 《学周刊C版》2011,(2):83-84
随着素质教育的全面推行,一堂课是否成功的标准就是是否有效。通过《威武的盾牌》这一课的教学实践,我深知充满童趣的美术课堂才是有效的课堂。孙双金老师不是说过要小脸通红、小眼发光吗?也就是说教学过程给学生带来的感受是学生能否积极学习的关键。小学美术课堂应该突出美术教育的童趣性,面对孩子,教师应把握课程内容,以鲜活多样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达到有效教学。鉴于此,在本课的教学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来构建充满童趣的美术课堂。  相似文献   

14.
一、案例背景 《三个和尚》是家喻户晓的故事,也是国产动画片中为数不多能够“走向世界”的经典之作。虽然诞生于七十年代,但在二十一世纪的今天仍然具有一定的影响力。三年级美术有一节《做纸偶》的课,教材在拓展部分就提供了《三个和尚》的制作素材。多年的美术教学经验告诉我:纸工是中低年级学生最为喜闻乐见的美术学习形式。况且以《三个和尚》这样的“名牌产品”为依托,应该能调动起孩子们的学习积极性。因此,我尝试进行了课题为《做纸偶》的研究课教学。  相似文献   

15.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全面推行,《全日制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以下简称《美术课标》)也已经在我们的美术教学中得到较好的体现,教学成果逐步显现,教学面貌也随之焕然一新。最近,在参加了几次美术教研活动后,我对如何才算真正贯彻《美术课标》精神这个问题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在这几次的公开课上,我看到学生又是唱又:是跳、又是画又是表演的,整个课堂热闹异常。我在想:难道这就是《美术课标》所提倡的“全面发展”?在这热闹的背后,学生究竟学会了什么?又学到了多少?如果这算追求教学的“全面开花”,最后到底又能开“几朵花”?  相似文献   

16.
《小学美术课程标准》指出:"学生应自主、主动、合作、探究、生动活泼地学习,自觉地培养创新精神和美术实践能力,通过学习美术提高生活质量。"本文将从教学目标的有效性、教学过程的有效性、教学方法的有效性、教学评价的有效性四个方面论述小学美术"设计·应用"学习领域的有效教学设计,并以人美版二年级上册《百变团花》为课例,进行具体的分析。  相似文献   

17.
在一次美术观摩课上,一位教师执教的内容是《表现小朋友的美术作品》。这是一节欣赏课。一名学生在欣赏了课本中的作品《太阳很足的晌午》后,发表了自己的见解,师生对话和谐地进行着,其中的一个教学片断让我至今难忘。  相似文献   

18.
在美术课堂教学中立足素质教育,面向全体学生,因势利导、因地制宜地运用电教手段,可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使整个课堂教学高潮迭起,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率。一、利用电教手段,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激发学生绘画兴趣及创作欲望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要使学生在教学开端就产生极大的学习兴趣,就必须在“情”和“趣”上下功夫。例如,在一年级第二册《我的太阳》一课教学前,我先让学生看动画片《后羿射日》,形象生动的动画片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符合学生的思维习惯,由此导入新课《我的太阳》,令学生耳目一新。…  相似文献   

19.
在上海举办的国际小学华教学观摩研讨会上,特级教师盛新凤老师执教《卢沟桥的狮子》。其课堂教学的完整性、流畅性、延伸性和开放性,使我经历了一次难忘的精神之旅,从而和孩子们一起,幸福地栖居在盛老师诗意的课堂上。  相似文献   

20.
《趵突泉》第4自然段运用比喻、拟人等手法,准确地写出了小泉眼三处冒泡的情景。在教学中,我把美术和音乐引进课堂,帮助学生理解课文,以提高他们感悟语言的能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