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读者是图书馆生存的前提,失去了读者,图书馆就失去了生存的价值。在实际工作中,图书馆一直在遵循"读者第一,服务至上"的宗旨。如何满足读者的需求,已成为图书馆实际面临的重要问题。本文通过对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权限的现状及相关因素的分析思考。根据读者需求,科学制定借阅规则,合理分配借阅权限,是最大程度体现"读者至上",最大限度利用图书馆资源的关键。  相似文献   

2.
该文讨论了满足读者借阅需求和了解掌握读者借阅需求特征的意义以及高校图书馆应采取的相应服务对策。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图书馆馆藏图书流通情况的统计,选择馆藏各类图书借阅量、品种借阅频次、单册借阅频次、读者阅读规律等指标分析读者的阅读需求,由此探索图书馆基本馆藏建设和文献采访策略,为馆藏资源优化及服务质量提升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4.
高校图书馆实行开架借阅是借阅服务体制的发展趋势。要搞好开架书库的读者服务工作,工作人员就要提高自身的素质,满足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读者服务。  相似文献   

5.
从高校图书馆读者借阅册数、借阅期限、文献破损率等图书借阅制度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图书借阅奖励制度,人性化地改革图书流通中存在的图书借阅制度对读者的超期罚款所引起的矛盾及固定借阅期限所导致的读者需求不满意问题。  相似文献   

6.
读者借阅心理初探郑文娟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归宿,是图书馆社会价值的体现。我认为要做好读者工作就有必要对读者的借阅心理进行分析、研究,这样不仅能有效地满足读者的需求,还可进一步提高服务质量。一、高校读者借阅心理的类型大学生由于年龄、阅...  相似文献   

7.
姚家岚 《文教资料》2014,(20):49-50
图书馆面临网络的冲击,传统图书借阅已不能满足读者的借阅需求。图书馆在保留必要传统借阅方式的同时,应利用网络平台找出适合读者阅读的最佳结合点。把大量有特色、有价值的纸质文献转化为数字化信息上传到图书馆数据库进行特色信息服务。发挥馆员专业特长,使馆员成为网络信息的导航员和咨询员,充分发挥高校图书馆的信息资源服务优势。  相似文献   

8.
高校图书馆数据日益增加,为了更好地利用海量图书馆数据,加强图书馆自身建设、满足读者需求,基于山东科技大学图书馆数据,利用FP-Growth算法进行学科间关联分析、借阅图书分布分析、借阅量分析及图书流通量分析,并提出相应对策。结果表明,基于FP-Growth算法对图书馆数据进行关联分析,可以及时发现隐藏的规则和信息,为图书馆建设提供决策支持,提高图书利用率,更好地满足读者需求。  相似文献   

9.
K-means算法是聚类分析中的重要算法。运用K-means算法依据高校图书馆读者的借阅行为、借阅习惯等方面的明显差异,把读者划分成若干个读者群,找出不同读者类群的需求特点,重新配置服务资源,为图书馆充分获取读者信息、制定策略提供理论和方法指导。  相似文献   

10.
借阅统计是图书馆一项基本的统计工作,它对于图书馆了解读者需求,做好读者服务工作十分重要。本文以我馆图书阅览室多年借阅统计的实践经验,具体地阐述了借阅统计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由于馆员素质普遍较低、服务读者的思想及观念较落后等原因,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普遍存在忽视读者需求的不良现象。了解读者需求对新建本科院校提高读者服务工作质量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新建本科院校图书馆只有了解读者需求,才能甄别馆藏图书资料的价值,有的放矢地选购图书资料,切实改变服务的方式方法,发展参与教研活动新功能,从而提高馆藏文献资料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12.
流通部是图书馆核心部门,承担着借阅与收藏的职能,它直接面对读者,是图书馆精神文明的核心环节。然而随着现代管理理念的转变,流通管理工作在诸多方面已经无法适应现实的需要。本文将在分析流通服务质量因素的基础上,提出相应的意见和建议,以更好地发挥流通部门在图书馆和读者之间的纽带作用。  相似文献   

13.
现代读者大多只想通过导读的方式获得他们所需要的图书资料。因此,作为读者阅读主要指导者的流通服务馆员,如何做好读者阅读心理的研究工作、观察读者在借阅活动过程中所表现出的心理现象及心理特征就显得尤为重要,它有助于提高高校图书馆的服务质量和图书利用率,有助于对不同层次读者进行个性化服务,它是实现高校图书馆流通服务工作创新的必要条件。从了解读者阅读需求出发,通过对读者阅读心理的分析,联系广西职业技术学院图书馆的实际情况,提出了要实现高校图书馆服务创新的一些观点和建议。  相似文献   

14.
本文通过对福建师范大学旗山校区图书馆外语文献阅览室的读者来源、阅读目的、阅读倾向、文献利用及读者服务等项目的调查统计,提出了分析读者需求,优化馆藏结构,增强读者信息意识,开展多元人文服务,强化图书管理,完善制度细则等可操作性建议。  相似文献   

15.
图书分编工作是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的基础.只有不断加强图书分编工作的标准化和规范化,不断提高图书分编工作的质量和效益,不断强化图书分编人员的素质教育,才能不断满足读者对图书的利用需求.  相似文献   

16.
人本主义理论视角下的高校图书馆建设目标是建立在真诚、接纳和尊重基础上的、以满足读者需要为主要工作内容的一种现代管理模式。它要求图书馆员对读者的不同层次需要保持敏感,对本族文化有深刻的理解,对异族文化有极大的包容,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脉络有着高度的前瞻性,合理分配馆藏资源,并在图书管理和读者服务两个层面进行有效运作。  相似文献   

17.
良好的图书馆虚拟社区交流环境有利于图书馆的发展,通过读者在虚拟社区的留言来了解他们的需求以及他们对图书馆服务的评价,从而缩短与读者之间的距离,提高图书馆的工作效率。  相似文献   

18.
钦州学院为适应地方经济发展的需要成立了海洋学院,并设置了多个涉海类专业,然而图书馆涉海类馆藏资源不足,制约了涉海专业的发展:涉海类纸本资源不足;涉海类纸本藏书老化严重,新书入藏缓慢;涉海类藏书采购缺乏专业化和制度化;没有自建涉海类专题数据库。涉海专业信息资源的构建:加强涉海专业纸本资源的采购力度;提高采编部门分编图书的效率,缩短新书与读者见面时间;尽快开展涉海类数据库的建设工作。  相似文献   

19.
了解读者需求是图书馆工作的前提,而服务是图书馆工作的重心.在分析读者需求特点和意义的基础上,从服务的公平、资源利用的公开和服务的现代化三个方面对读者服务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20.
高职高专院校图书馆对读者工作的重视程度还远远不够。这类院校图书馆应根据办学实际,把读者工作的重点定位于适合学生和教师教学与科研需要的各个方面。本文通过对不同类型读者的阅读倾向的分析,提出了做好读者工作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