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市场经济环境下,制播分离是现代媒体发展的必然;电视媒体要取得持续化发展,必须树立市场竞争观念,积极应对制播分离冲击,从观众需求出发,调整自身管理模式调整,充分运用多种媒介进行节目宣传、播放。本文通过分析制播分离对电视媒体的影响,提出一些电视媒体应对制播分离冲击的措施。  相似文献   

2.
微博之营销     
《视听界》2012,(3):15-15
@媒介360V:【电视媒体在制播分离背景下的发展策略】制播分离使电视媒体管理、运行机制发生变革。如何应对?1.调整角色,转变格局;2.规划频道定位,  相似文献   

3.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制播分离是电视产业自身发展的必然趋势。本文就市级电视媒体的体制改革中制播分离问题进行了新的探索和研究。  相似文献   

4.
罗星丹 《新闻传播》2014,(3):265+267
在全球信息网络化、媒体数字化发展趋势的推动下,中国电视产业正经历着与市场化和产业化息息相关的一系列深度变革,在这个全新的历史时期,中国电视产业面临着结构调整和体制创新的挑战。基于此,以湖南电视产业为例,重点分析制播分离体制的改革,以及制播分离创新对湖南电视产业发展具有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5.
王建平 《新闻传播》2010,(8):109-109
制播分离是目前国内广播电视行业的热门词之一。在电视行业,以电视剧为试验田率先实践制播分离之后,广播行业也开始尝试这一样态的运营模式。事实上,制播分离对于广播这个行业来说,并不是自今日起才有的新鲜事物,可以说自广播电台播放外购的评书节目时起,制播分离就已经存在了,从这一点来讲,广播事业的制播分离走在了各类媒体的前列。  相似文献   

6.
随着拍摄工具的普及,用于媒体播出的视频产品已出现多元化的制播分离现象,并向各个领域延伸。本文认为,制播分离的趋势首先是由于互联网为视频产品的传播提供了更便捷的渠道;其次是民营影视公司的崛起打破了专业电视媒体对视频产品制作的垄断;再次是成本考虑使电视媒体在节目制作时纷纷借助社会力量。视频产品的制播分离,既能够促使播出平台节目来源的多样化,也有利于通过竞争不断提高节目的质量,还可以构建起一个完整的视频生产与销售的产业链,真正实现视频产品的社会化生产和全媒体流通。  相似文献   

7.
邹德伟 《新闻窗》2011,(6):82-82
制播分离的概念来自于英文Commission,最早起源于英国,原意是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制播分离,是近年来电视媒体内部机制改革中备受热议的一个话题,被期望成解决电视存在问题的灵丹妙药。  相似文献   

8.
黄安妮 《视听》2012,(5):16-18
2009年7月,在国务院出台的《文化产业振兴规划》中,制播分离被提及,标志着国家将其纳入文化产业发展的战略层面;2009年8月,国家广电总局出台《关于认真做好广播电视制播分离改革的意见》,为广播电视媒体的转企改制指明了政策方向。2011年10月,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提出,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繁荣大发展,意味着今后的文化产业发展将更加重视市场和企业的作用,电视媒体发展将打破传统格局,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代,制播分离成为电视媒体发展的新趋势。  相似文献   

9.
制播分离对电视媒体的冲击 近年来,制播分离成为电视业的热点话题.制播分离的概念首先来源于英国,原意是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电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制作.就目前我国的国情来看,指的是我国电视播出机构在保障正确舆论宣传的前提下,将一些非新闻、时政、舆论监督的节目放给社会制作单位来完成的一种管理机制.  相似文献   

10.
制播分离的提出已经有很长的一段时间了,电视产业中制播分离的改革也在以各种形式推进。本从我国电视产业的现实问题入手阐述制播分离的必要性;重点结合网台分离的思想重新理解制播分离的形式,以及与之相配套的改革的推进;讨论包括改变我国电视产业链中各环节盈利模式在内的制播分离的影响;最后针对制播分离改革提出我国电视产业监管体制。  相似文献   

11.
制播分离体制的确立对电视业的影响   总被引:7,自引:1,他引:6  
第一,何为制播分离;第二,为何要推行制播分离;第三,怎样推行制播分离;第四,西部电视如何面对制播分离。文章在对实践总结的基础上系统分析了制播分离对电视生存的意义。  相似文献   

12.
在国家全面深化改革和加强顶层设计的背景下,2014年中国广播电视体制机制创新探索取得了一系列新进展:在两台合并方面,由传统广播媒体和电视媒体向综合性广电媒体转型;在台网联动方面,由传统广电平台向全媒体视听平台转型;在制播分离方面,由外部制播分离向内部制播分离转型。2014年8月18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全面深化改革领导小组第四次会议上指出,要着力打造一批形态多样、手段先进、具有竞争力的新型主流媒体,建成  相似文献   

13.
浅谈电视栏目的项目化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奇峰 《新闻传播》2010,(6):141-141
近年来,“制播分离”逐渐成为了我国电视界的热点话题,所谓制播分离就是将电视制作与播出分离开来。从我国的国情来看.则指的就是国家电视播出机构在保证正确舆论宣传的前提下.将部分非新闻节目的生产制作交由社会上电视制作公司来完成的一种管理体制。可以确定的是,无论是电视台还是制作公司.他们都将更加直接地参与到媒体市场化的大潮当中。而他们赖以竞争的产品便是“电视栏目”。  相似文献   

14.
宁夏卫视制播分离不仅是省级电视台第一次借壳上星,还打破了央视二套这一唯一全国性财经频道独大的局面,直接引发电视财经频道的激烈竞争。本文以宁夏卫视为案例,从民族社会学角度出发,通过分析制播分离对其带来的机遇与挑战,进而探讨民族地区卫视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尤达 《传媒》2015,(22):42-44
近年来随着互联网的兴起,原本植根于电视荧幕的电视剧,其制播模式似乎呈现出一种发展乱象.从电视台独家到跨屏播出,从台网联手到停止合作,从“4+X”再到“一剧两星”,与之伴随着的是电视剧定义被不断模糊:微电视剧、网络剧、自制剧、定制剧等.这一切的背后,折射出互联网对传统电视媒体的冲击,从“草根”逆袭到分庭抗礼,短短几年便掀起一场革命.究其原因是互联网自身媒体融合的特性决定了一场电视剧制播模式的革命.与之相比,之前的制播分离是一次体制改良,解决的是“制”的问题,“播”依旧在电视上播,媒介属性上电视剧依旧是电视的专利.面对互联网引发的这场革命性变化,传统电视媒体的态度几经转变:从不屑到震惊,从携手共赢到“师夷长技”,此间转折俨然可以成为一部颇具戏剧性的电视剧.  相似文献   

16.
“制播分离”是近10年来我国电视业界最热门的话题之一。最早起源于英国,其原义是“委托制作”,指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制作。我国电视界、理论界10年来不断探讨的“制播分离”是相对于电视台长期实行的“制播合一”而言的。10年问,不少媒体对“制播分离”进行了积极尝试,如2004年东方卫视推出的《东方夜谭》《娱乐星天地》,  相似文献   

17.
周鸿铎 《视听界》2010,(1):34-35
制播分离的原义是“委托制作”,即电视播出机构将部分节目委托给独立制片人或独立制片公司来制作。我国电视行业“制播分离”概念早在1996年就已提出,但十多年来,往往流于形式,搞了许多假制播分离。许多电视人不了解什么是制播分离,将之理解为电视节目制作机构和电视节目播出机构相剥离,  相似文献   

18.
蔡海龙 《当代传播》2011,(4):108-110
人类社会的信息传播活动是以相应的技术手段为基础的.就电视媒体而言,其进行新闻叙事活动的基本手段是制播技术.电视制播技术的诞生为人类的新闻传播活动带来了新的形式,并且随着它的发展进步,电视新闻在叙事时空、素材、形式等方面发生着巨大的变化.  相似文献   

19.
制播分离是近年电视界谈论最多的话题之一。本文从一个国家电视产业的结构这个视点出发,分析韩国电视产业制播分离的趋势及制播分离制度对韩国整个电视产业和电视节目内容的影响。对国内电视业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20.
广电媒体制播制度经历了"自产自销的制播合一体制、制播一体走向分化、一波三折的制播分离之路、整体制播分离试点起航"四个时期,政府规制是制播制度调控的主导力量,放松规制是制播制度改革的基本走向.由于广电媒体不同于一般经济体的特殊属性,在推行制播改革中应充分考虑其潜在风险,以确保国家文化安全与广电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